首页 百科知识 信仰性接受是依从性接受和认同性接受发展的必然结果

信仰性接受是依从性接受和认同性接受发展的必然结果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接受意义来说,信仰性接受不仅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同时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及价值观。信仰性接受的产生,标志着外在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信息已转化为内在的行为,表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要求的内化过程已经完成,是依从性接受和认同性接受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 信仰性接受是依从性接受和认同性接受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接受意义来说,信仰性接受不仅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同时也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及价值观。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态度的确立来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不仅能按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要求从事,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的依据或价值有了深刻的认识与情感体验,形成了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的信念系统。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内在的态度结构中,不仅确立了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信念系统,而且牢固确立了符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要求的行为方式系统。信仰性接受的产生,标志着外在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信息已转化为内在的行为,表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要求的内化过程已经完成,是依从性接受和认同性接受发展的必然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依从性接受、认同性接受和信仰性接受这三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接受方式,尽管可以看作是一个连续的接受链条,遵循自低级接受向高级接受的发展逻辑,但是这只是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来说的,对于具体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个体来说,由于不同人的认知能力、情感水平、个人经历不同,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中不一定要经历这三种状态,而有可能会出现跳跃式的接受状态,即越过低级接受方式直接进入高级接受方式;由于人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差异性的客观存在,也可能使一部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接受仅停留在依从性接受方式,而不向认同性接受方式发展,或者仅停留在认同性接受方式,而不向信仰性接受方式发展。同时,信仰性接受尽管有持久性的特点,但是信仰性接受方式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因为人的信仰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在某种成熟的条件下发生改变。所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者要不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信息传导,使其获得不断增强的情感体验,从而保持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信仰。

【注释】

[1]沈壮海著:《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6页。

[2]参见周宪:《文学与认同》,载《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第5~13页。

[3]余仰涛著:《思想关系学——思想政治工作原理》,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4页。

[4]王建敏著:《道德学习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5]陈秉公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8页。

[6]参见王健敏著:《道德学习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

[7]移情是一个心理学概念,也叫通情,是指在人际交往和沟通中,人们彼此在情感上的相互作用,其英文是empathy。需要说明的是,在精神分析治疗中有一个叫transference的词,该词用来说明病人把他对给他以重要影响的人的情感转移到治疗者身上这一现象,该词也被译作移情,但含义却完全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