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刺激反应机理

刺激反应机理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刺激反应,是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信息刺激时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者之间的交互感应。这一理论同样告诉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过程中要重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的主体地位。感应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者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在思想联结过程中,心理、思想意识、情感、精神等方面所发生的顺应性反应。

(一) 刺激反应机理

所谓刺激反应,是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信息刺激时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者之间的交互感应。刺激反应包括两个过程,即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者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信息的刺激过程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的反应过程。这种刺激反应过程不同于“刺激反应理论”。“刺激反应理论”(stimulus-response theory)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提出的一种理论。该理论的提出者华生把行为归纳为刺激反应,提出刺激─反应(S-R)公式,断言一切心理学问题都可以纳入到刺激和反应规范中。在研究方法上,华生坚决反对内省法,大力提倡客观法,即条件反射方法。该理论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刺激作出被动反应、即作为知识灌输的对象,这就把刺激和反应的关系简单化、机械化。现代信息加工学派认为,人在接受外界信息的时候,并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而是有选择的注意,并根据自己原有思想来吸纳它们,同时其自身的认知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这一理论同样告诉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过程中要重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的主体地位。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刺激与反应不是机械的、直接的,而是以意识为中介的,顿悟的过程就是相应格式塔的组织或形成的主动活动过程。因此,学习是一种积极主动和有目的的过程,而不是盲目的、被动的过程。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认为,学习不在于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在于通过主动地发现来形成认识结构,学习的任何一个步骤都是主动过程,是主动获取知识和不断发展智能的过程,必须遵循四项原则即动机原则、结构原则、序列原则和反馈原则。其实,在实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工作中会发现传统的理论灌输教育方式所取得的收效越来越少,甚至会引起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的反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者的苦口婆心往往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理解为简单的说教,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中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者以往的权威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们知道,发生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者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之间的刺激反应,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刺激反应,而是双方作为主体人的思想互识和思想互动。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者根据社会的需求,积极主动地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施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也积极主动地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者所传导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信息进行一系列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人类心理活动包括情感过程、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等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情感体验是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心理背景,对信息的接收、选择、加工、储存、回忆、思维等认识活动,对态度、动机、行为等意志过程,都有发动和协调作用。在积极稳定的情绪状态下,思维活动的效率高,思路开阔,解决问题准确迅速,不易被困难和挫折阻止。相反,在不适度的情绪状态下,无论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都会影响到认识过程的效率和意志活动水平。如情绪低落,则心理活动水平低,对外刺激反应迟钝,思维行动迟缓,稍遇困难就停止行动;如激动、兴奋过度,则意识范围狭窄,考虑问题不全面,易盲目做出冲动的决策和行为。可以说,发生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者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之间的刺激反应,是一种互动的双向感应过程,是建立在双方思想交往基础上的相互认识、感知和作用。这种双向感应具有交互的感应性特点。交互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者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之间在思想相互联结时,在思想上表现出相互交流、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相互发展。感应性是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者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在思想联结过程中,心理、思想意识、情感、精神等方面所发生的顺应性反应。这种顺应性反应是伴随着心理沟通、情感交流、精神共振的,是出于交往各方自觉自愿的需要。这种交互感应性,是在思想关系中产生的,思想关系总是和人的心理联系在一起,而人的心理和思想相互作用,又会产生相应的精神。所以,这种交互感应性主要表现在“心理互感、思想互感、精神互感”[29]

心理互感是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者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之间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过程中心理上的相互感应。由于心理过程往往是一种知情意的过程,所以心理互感主要表现为认知互感、感情互感和意志互感。思想互感是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者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之间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过程中思想上的相互感应。由于思想互感是思想关系双方的思想在思想层面的联结所发生的感应,所以主要表现为事实互感、理性互感和价值互感。精神互感是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者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受导者之间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接受过程中精神上的相互感应,它主要包括目标互促、人格互尊和过失互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