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从天然自然到人工自然

从天然自然到人工自然

时间:2022-09-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天然自然到人工自然,是人类的伟大创举。人工自然理论的提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我国,人工自然及其研究实际上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也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人工自然界是由人工自然物组成的系统。人类对人工自然的关注是近代以后的事情,这和技术哲学晚近的原因具有同源性。[10]从天然自然观到人工自然观是一种哲学转向:即从自然本体论到自然发展论。

一、从天然自然到人工自然

人作为自然界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有意识、能思维、会劳动的生物。人的出现使自然界达到自我意识。从天然自然到人工自然,是人类的伟大创举。“天然自然是错综复杂的,具有显著的不确定性,难以进行精神观察和定性分析,人工自然是人的设计和创造,一般易于人工控制和较为确定的系统。”[4]而从人工自然到和谐自然是人类人文关怀在自然观上的辩证回归。

1.自然观与自然哲学的同与异

探讨自然观辩证体系之前,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问题一:为何要研究自然观,自然观在今天有何意义?问题二:“自然观”与“自然哲学”有何区别?

这两个问题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诠释的。古代的自然科学还包含在哲学之中,同哲学融为一体。体现了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形式,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问。到了近代,一系列自然科学学科陆续形成,先后从哲学中分离出去,成为不同于哲学的具体科学和实证科学——这是历史的进步。但很长时期,有些哲学家还试图建立一个包罗各门自然科学在内的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哲学,这种哲学就是“自然哲学”。自然哲学是“科学之科学”。黑格尔的自然哲学可以说是旧的自然哲学的巅峰,创造了庞大的思辨体系。但是,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自然哲学问题所在是:用哲学代替了自然科学。

事实上,哲学问题不能替代自然科学问题,哲学分析不能替代自然科学的具体研究。要认识自然界的具体事实和具体规律,一定要应用自然科学的具体方法。反之亦然。自然科学的发展不能消解哲学的视角和分析问题的方式。今天自然科学学科分化很细致,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建制与发展方向。自然科学的发展不能囿于哲学的体系之内,但自然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尤其在自然观方面,必须有对世界总的看法和观点。因此自然观的存在不仅具有合理性而且具有必要性。

2.人工自然观研究是中国学界的特色

天然自然对人既有适应性,也有不适应性。自然对人的适应性表现在:能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起码的物质条件。自然界对人的非适应性表现在:不能提供更多的特殊需求的各种现成的物质产品和工具。因此人需要通过创造性的技术活动创造出一个满足人更高需要的人工自然界。人工自然承载了人类的需求和天然自然的不足。“人工自然是天然自然本质的集中体现,是‘本质化’的天然自然,比天然自然更能体现其本质。”[5]

“人工自然”研究可以说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界的特色。在1993年夏天,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自然哲学专业委员会在大连理工大学召开研讨会达成共识:人工自然就其哲学观念而言是一种崭新的世界观。会议确定由南京大学林德宏教授等牵头组织撰写“人工自然”的科学专著。2000年7月《迈向新世纪的课题——人工自然研究》得以出版,标志着人工自然的理论研究进入崭新阶段。随着环境和生态问题不断涌现,人与自然的关系日趋紧张,并引发了全球范围的各种冲突。人工自然理论的提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我国,人工自然及其研究实际上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也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人工自然界是由人工自然物组成的系统。理解人工物是理解人工自然的前提和基础。“人造物以自然物为原料,在遵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被制造出来,并按照自然规律变化,所以人造物也被称为人工自然物。”[6]人工自然物的两重性:人工物是由于人的作用而产生的;并且对人的生存产生物质影响。人工自然的特点:是人工制造的产物,而不是天然自然的自发转化;实现人的目的性;不仅遵守自然规律而且遵守人的活动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既是物质形式,又是文化形式,具有双重品格。既可以是消费品,又可以是生产工具,具有双重功能。人工自然变化(进化)迅速,天然自然演化缓慢。具有自然性与人工性——既是自在之物又是为我之物;既要基于自然规律又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既是一种物质实体,又是一种文化形态。“人类在自然界的基础上又创造了一个新的自然界,从此自然界便分为两大领域——天然自然界与人工自然界。与此相对应,自然观也分为两大领域——天然自然观与人工自然观。”[7]人类早期的自然观主要关注的是天然自然观。人类对人工自然的关注是近代以后的事情,这和技术哲学晚近的原因具有同源性。

3.从天然自然观到人工自然观的哲学意义

林德宏教授认为:“人工自然物与天然自然物具有不同的哲学品格。人工自然物作为一种物,在人们的感觉之外,不以人的感觉为转移,但人工自然物又是人的观念的物化,它的结构与功能决定于人的设计与制造。先有天然自然物,然后才有天然自然物的观念……从哲学本体论的角度讲,先有天然自然物,然后才会有人的观念;从哲学创造论的角度讲,先有人的观念,然后才会有人工自然物。”[8]对于天然自然而言,物质性永远是第一性的;而对于人工自然而言,人的意识对人工自然具有超前性。如下图所示:[9]

img6

南京大学萧玲教授认为:“自然界不会自动满足人类的需求,更不会自动地‘呈现在’人类视野中。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正误及深浅都只能在人工自然的建构中检验和推进。”[10]从天然自然观到人工自然观是一种哲学转向:即从自然本体论到自然发展论。自然本体论遵循的哲学路线是先有物质后有关于物质的观念;人工自然发展论主要是遵循创造的路线,先有关于物的概念,后有人工物的出现。人工自然研究有重要的哲学意义,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丰富,物质第一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哲学原理为人所熟知,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的研究就很弱化,而人工自然研究就是遵循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而展开的实例。

天然自然界是无人参与的自然界,是没有生机的物理世界,认识这样的自然界是必要的,但也是有局限的,只有与人发生现实联系的自然界才是对人具有真正现实意义的自然界。环境问题、科技伦理问题都是人工自然的现实问题,就在与自然性与非自然性的碰撞。

哲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蕴含在自然科学中的哲理概括出来,使关于自然界的科学认识转化为自然界的哲学认识。人工自然研究也和科技方法论、科技社会观有紧密联系。人工自然研究也是自然哲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环境哲学、产业哲学的理论起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