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水文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

时间:2022-01-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六节 水文地质条件实习区具有地层多样性、地质构造及地形条件复杂等特征,地下水赋存条件主要取决于地层岩性和构造条件。其形成地下水的条件不同。碳酸盐岩区裂隙发育,岩溶也强烈发育,含水条件良好。大气降水渗入含水层中成为孔隙水,孔隙水部分下渗到基岩中,部分在地形低洼处或接触带上以面状或泉点形式溢出地表。地表水文网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本区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_秭归产学研基地野

第六节 水文地质条件

实习区具有地层多样性、地质构造及地形条件复杂等特征,地下水赋存条件主要取决于地层岩性和构造条件。

一、地下水类型及特征

区内含水岩层(组)包括第四系松散岩类,白垩系、侏罗系、泥盆系、南华系南沱组碎屑岩类地层,震旦系至三叠系碳酸盐岩地层,前震旦系结晶杂岩。可分为3个区,即西部碳酸盐岩分布区、秭归向斜一带的碎屑岩分布区、茅坪一带的结晶岩分布区。其形成地下水的条件不同。碳酸盐岩区裂隙发育,岩溶也强烈发育,含水条件良好。碎屑岩区裂隙不太发育,结晶岩区也只是在风化带内含水,其含水条件较差。根据其含水性能,可划分为如下类型。

(一)第四系孔隙水

各类成因的第四系堆积物,其孔隙中赋存大量孔隙水,因其堆积物分布厚度、成因、连续性和所处的地形条件不同而赋水程度不同。大气降水渗入含水层中成为孔隙水,孔隙水部分下渗到基岩中,部分在地形低洼处或接触带上以面状或泉点形式溢出地表。

(二)结晶岩风化裂隙水

结晶岩风化裂隙水分布于黄陵背斜的花岗岩、闪长岩体,发育多组构造裂隙,风化壳厚10~50m,存在大量风化裂隙,大气降水入渗赋存于裂隙及断层中,形成裂隙水。地下水沿裂隙向附近沟谷及低洼处渗流,并以面状或点泉形式排泄。泉水流量一般小于0.5L/s。地下径流模数为7.46L/(s·km2)。

(三)碎屑岩裂隙孔隙水

砂岩、泥岩组成的裂隙孔隙含水层,接受大气降水,地下水在岩层的构造裂隙、风化裂隙中以脉状水流形式运动,大多呈无压流流动,地下水在沟谷、地形低洼处或接触带上以片状漫浸或泉水形式流出。泉流量一般较少,常小于1L/s。地下径流模数为6.53L/(s·km2)。

(四)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

实习区碳酸盐岩因其岩性差异、岩层结构差异,岩溶化程度差别显著。灯影组、石龙洞组、三游洞组等相对稳定和厚度大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及灰岩,形成裂隙溶洞水,属于强富水性地层。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在岩体裂隙及岩溶管道中以脉状、管状流形式流动。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独立的岩溶系统及补、径、排一体的水文地质单元。地下水在沟谷或地形低洼处、接触带处大多以泉的形式流出。中上奥陶统、陡山沱组地层,由于灰岩与页岩互层,岩溶欠发育,富水性弱。

二、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实习区主要位于长江以南沿长江近岸坡地段。长江是当地地表及地下水最低一级排泄基准面,长江的次级水系高家溪、茅坪溪、九畹溪、童庄河等是当地次一级的排泄基准面,由长江及其支流构成该区地表水文网。地表水文网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本区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

(一)地下水补给

实习区补给源主要来自大气降雨。对于某一含水层而言,还有来自相邻含水层的补给。此外,沟渠、水库、池塘也是人工局部补给源。

(二)地下水径流

实习区径流条件复杂,总体上地下水由地形较高处流向河谷,尤其在岩溶泉区的集中排泄,是地下水径流的主要去向。

(三)地下水排泄

在秭归县境内,泉是地下水排泄的天然露头和主要形式。县境内出露大量泉水,流量较大者可达100L/s,大多每秒几升至每秒几十升不等。在没有集中排泄点的地段,多数情况下,地下水沿河谷岸边分散排入地表水体,成面状或线状渗出,或有小的渗出点,或形成润湿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