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主体间的历史哲学

主体间的历史哲学

时间:2022-09-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随着柯林武德遗稿的刊印,研究者逐渐发现有必要对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思想进行历史化处理,亦需考虑到文献资料形成的情景,杜森则最具典型。就此而言,柯林武德更关注历史研究之真正对象的规范化,这也是他一直强调历史学应诉诸于证据及其解释的重要原因。显然,柯林武德倡导的“主体间的历史哲学”并不局限于心灵本身,也关注到作为外部环境的自然。

(二)主体间的历史哲学

在分析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时,研究者有必要理解他所界定的历史学是什么的问题。在柯林武德看来,历史学应当是“(1)一门科学,或者说回答问题;(2)与人类过去的活动有关;(3)通过解释证据来进行;(4)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47)换言之,历史学是一种提出问题并找出答案的思想形式,研究对象是人类过去活动的事迹,操作程序遵循解释诸如文献那般的证据,找到解决当下生活问题的答案,最终实现人类自我认识的功能。鉴于此,柯林武德扬弃了在他之前的三种不同的历史哲学:(1)历史事件接受历史思维的批判,以伏尔泰为代表;(2)世界被视为一个整体来思考的普遍史,黑格尔最具典型;(3)复述各种事件过程并发现支配它们的一般规律,代表有实证主义者。同时,1927年柯林武德论及了构成历史哲学的不同层面,在《绪论:某某哲学、特别是历史哲学的观念》讲稿中区分了以下三种层面:第一种是综合的历史哲学主要考察由历史思维所产生的特殊方法论的问题;第二种尝试回答历史是什么的历史哲学;第三种与一般哲学同一的历史哲学,而且前一种是历史哲学的内容,后两者构成历史哲学的形式。(48)显然,柯林武德认为历史哲学既要从事经验的历史研究,又需澄清历史的先验概念,将历史当作一种纯粹的思想形式来研究。

随着柯林武德遗稿的刊印,研究者逐渐发现有必要对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思想进行历史化处理,亦需考虑到文献资料形成的情景,杜森则最具典型。在阐述柯林武德历史哲学发展史时,杜森区分了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1925—1930年)主要聚焦于“历史思想的性质”和“历史知识形式的基本特征”两大论题,对于前者,柯林武德从内部对历史进行了一种哲学研究;对于后者,柯林武德则分析了历史由哲学概念向经验主义概念转变,首次提及了历史思想的重演论。(2)第二阶段(1935—1936年)重点考察了“过去思想之重演”的主题,论述了历史学家的思考行为,强调了历史思想具有想象和构造的性质。(3)第三阶段(1938—1940年)尝试建立广义的历史哲学,集中探讨了历史伦理与历史文明的论题,从过去囊缩在现在的观点再次阐释了重演论,重申了证据及其解释予以历史哲学的重要性。(49)从杜森的三阶段论可知,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思考突破了单一的历史学视角,尝试建构一门关于历史理性批判的“主体间的历史哲学”,借此表征历史行为乃是自由主体之间依据身处情境进行思想重演的产物。此外,“主体间”预设了历史行为存在自然、符号与心灵三个维度,前两者是心灵活动的外部环境,它们各自构造出不同的世界且隶属于统一的思想世界之下,由此,“主体间的历史哲学”不仅要求一种由外至内的诠释学方法,而且试图超越主客体的历史认识论,因为“主体间”旨在实现不同时段上的主体之间的思想交锋,亦即(1)历史事件中的主体,又称“本体论的主体”(主体I)和(2)认识“历史事件中的主体”的主体,也称“认识论的主体”(主体II)。有必要指出的是,主体II在理解历史事件时也处于某种本体论的地位,且与主体I形成了柯林武德所说的“委托性”的诠释结构,这种诠释结构不止于理解过往的历史事件,也力求在两个主体所秉承的文化传统或价值体系方面寻求共识,从而获致一种经受理性批判的身份认同。就此而言,“主体间的历史哲学”是围绕主体I和主体II进行思想重演所确立的一套诠释人类行为的知识体系,也是理解人类活动事迹(res gestae)的方法论,旨在阐明历史研究的性质、对象、目标及价值。显然,在柯林武德看来,历史哲学既是探讨历史事实的方法论,又是考察历史思维性质的形而上学,是普遍原则与特殊事实的结合。

整观柯林武德的历史哲学发展史,可以发现他欲调和历史学、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历史观念也徘徊在崇高与优美观念之间。与埃德蒙·伯克论述崇高不同,柯林武德并不像伯克把崇高追溯到人类恐怖死亡的痛苦,(50)也较少从哲学上阐发人类行为的这种崇高,而更多专注于史学研究行为本身所凸显的崇高,这类崇高指向了他所坚持的科学历史学的规范。譬如,1926年的《历史哲学讲稿》着力论述了历史的原始资料及其解释原则,1939年的《历史的证据》亦重点剖析了历史证据及其解释,上述两篇论文都意在将历史研究规范化,进而纳入“崇高”范畴。另外,1935年的《历史的想象》则从历史构造的角度触及了想象力归属“美”的范畴,尽管柯林武德志在把想象力纳入证据之下并使之规范化。由此,两种范畴的冲突亦是造成柯林武德未处理好“批判的历史学”和“历史学的推论性质”等问题的原因。(51)在《历史阐释的政治学:规范与非崇高化》一文里,海登·怀特论及了历史研究的规范化,认为历史学家不仅要从历史思想的政治化去思考历史,也需从审美范畴去反思历史再现的东西。由此,历史学家强调学术性规范的同时亦引入了某种对待历史研究的态度和价值观。譬如,从凌乱无序的事实中抽绎出科学加于其上的某种秩序,这些态度和价值观不仅确立了专业历史研究的正统观念,而且嵌入了审美原则。由此,事实的崇高规范让位于鉴赏力或想象力等美的观念。(52)不过,与怀特不同的是,柯林武德将历史的崇高归于表现为外部行为的人类思想,因为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自然只构成人类活动的外部环境。在柯林武德看来,“在影响历史进程的诸多因素中,历史学家几乎不可能找到‘实际所是且不可取消的自然’或‘自然本身’。影响历史进程的因素并不是自然本身,而是那些活动的人类对自然所持的无关对与错的信念”。(53)譬如,欧洲游客对印尼的稻田灌溉和妇女种植水稻印象深刻,尤其印尼人约定男性是不能种植水稻的,否则水稻不会长出谷物。在柯林武德看来,这种奇风异俗之所以称为迷信,是因为自然的发展受非个人的和不变法则的支配,与种植的性别毫无关系。自然只是构成人类活动的外在环境,历史研究关注彰显人类尊严的思想。就此而言,柯林武德更关注历史研究之真正对象的规范化,这也是他一直强调历史学应诉诸于证据及其解释的重要原因。显然,柯林武德倡导的“主体间的历史哲学”并不局限于心灵本身,也关注到作为外部环境的自然。譬如,雷纳(G.J.Renier)曾用墨西哥湾暖流(Gulf Stream)的变化导致鲱鱼迁徙北海,最终造成荷兰许多乡村和泽兰省(Zeeland)渔业与商贸的繁荣,这一事例为柯林武德的观点做了令人信服的解释。(54)

【注释】

(1)[英]柯林武德:《柯林武德自传》,陈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7页。

(2)[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3页。

(3)R.G.Collingwood,The Principles of History,p.88.

(4)转引自W.J.Van Der Dussen,History As a ScienceThe Philosophy of R.G.Collingwood,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1981,pp.431 432.

(5)[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2—31页。

(6)[美]伯恩斯:《历史哲学经典选读》(影印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1—32页。

(7)[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7—82页。

(8)[德]奥特弗里德·赫费:《康德:生平、著作与影响》,郑伊倩译,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28页。

(9)R.G.Collingwood,The New Leviathan,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92,p.510.

(10)[英]柯林武德:《柯林武德自传》,陈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8—99页。

(11)[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58页。

(12)[英]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吴国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0页。

(13)[英]柯林武德:《自然的观念》,吴国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页。

(14)Christopher Parker,The English idea of History From Coleridge to Collingwood,Burlington USA:Ashgate,2000,p.199.

(15)[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14页。

(16)[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32页。

(17)R.G.Collingwood,Essaysin Political Philosophy,pp.155 156.

(18)Louis O.Mink,Mind,history and Dialectioc,The Philosophy of R.G.Collingwood,pp.173 183.

(19)[英]彼得·温奇:《社会科学的观念及其与哲学的关系》,张庆熊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44—145页。

(20)[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13页。

(21)R.G.Collingwood,Essaysin Political Philosophy,pp.97 99.

(22)[美]欧内斯特·内格尔:《科学的结构》,徐向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第604—605页。

(23)[美]阿瑟·丹图:《叙述与认识》,周建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第333—335页。

(24)Fred Inglis,History ManThe life of R.G.Collingwood,Princeton Universtiry Press,2009,pp.292 293.

(25)彼得·约翰逊(peter Johnson)则认为,在政治思想方面,柯林武德并未论述像他们时代的正义问题,因为柯林武德不仅未诉诸于正义的概念,而且没言及以何种哲学方法通达政治原则,更未考察政治原则与政治安排之间的关系,而只是从哲学上阐释了他的伦理思想。Peter Johnson,R.G.Collingwooda introduction,Thoemmes Press,1998,p.xx.

(26)David Boucher,Andrew Vincent,British Idealism and Political Theory,p.191.

(27)David Boucher,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of R.G.Collingwood,p.59.

(28)R.G.Collingwood,Essaysin Political Philosophy,p.224.

(29)[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61页。

(30)R.G.Collingwood,The New Leviathan,or,Man,Society,Cvilization and Barbarism,p.496.

(31)Ibid,pp.496 497.

(32)R.G.Collingwood,Faith&ReasonEssays in the Philosophy of Religion,Chicago:1968,p.210.

(33)R.G.Collingwood,Faith&ReasonEssays in the Philosophy of Religion,Chicago:1968,p.497.

(34)Ibid,p.498.

(35)R.G.Collingwood,The Philosophy of Enchantment,p.317.

(36)R.G.Collingwood,The Philosophy of Enchantment,p.335.

(37)R.G.Collingwood,Essaysin Political Philosophy,p.187.

(38)R.G.Collingwood,Essaysin Political Philosophy,p.190.

(39)R.G.Collingwood,Essaysin Political Philosophy,p.195.

(40)[英]柯林武德:《柯林武德自传》,陈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38页。

(41)[英]埃德蒙·柏克:《自由与传统》,蒋庆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105页。

(42)柯林武德:《欧洲自由主义史·译者序》,Guido de Ruggiero,The History of European Liberalism,Boston:Beacon Press,1967,p.vii.

(43)R.G.Collingwood,The New Leviathan,Oxford:Clarendon Press,1992,p.139.

(44)R.G.Collingwood,Eassys in Political Philosophy,Oxford:Clarendon Press,1989,p.12.

(45)[英]柯林武德:《柯林武德自传》,陈静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2—143页。

(46)R.G.Collingwood,The New Leviathan,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92,p.309.

(47)[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1—12页。

(48)[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45—346页。

(49)[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导言》(增补版),何兆武、张文杰、陈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2—31页。

(50)[英]埃德蒙·伯克:《关于我们崇高与美观念之根源的哲学探讨》,郭飞译,大象出版社,2010年,第36页。

(51)杜森归纳了两条原因:其一,柯林武德“把自己局限于历史科学的实践”;其二,《历史的证据》是论述历史推论的初稿,并不是“他最为深思熟虑的观点”。见[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增补版导言》(增补版),第31页。

(52)[美]海登·怀特:《形式的内容:叙事话语与历史再现》,董立河译,文津出版社,2005年,第100—102页。

(53)R.G.Collingwood,The Principles of History,p.96.

(54)G.J.Renier,HistoryIts Purpose and Method,London:1950,p.4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