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纯粹的综合

纯粹的综合

时间:2022-09-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对此,康德写道,纯粹综合是“依照先天综合统一的根据进行的。”第一项因素提供的是纯粹综合的对象、质料,第三项因素提供的是这种综合的逻辑根据、法则。其次,这种想象力的纯粹综合是先验的。纯粹综合判断的客观效力也正是在这里。

经验的综合是为了论证综合判断或经验如何可能。但如我们所知的,康德这一论证的目的是服务于说明“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而后者如何可能,从逻辑方面说,是通过“纯粹综合”来实现。因此,他特别指出,他的先验逻辑教导人们的是如何进行纯粹综合。(20)这是先验逻辑有关综合的真正主题。

一般说来,区别综合是否纯粹的,是根据其对象是经验的、抑或是先天的作出的。因此康德给纯粹综合下了这样一个定义:“杂多如果不是经验上给定的,而是先天给定的(如时间空间中的杂多),那么综合是纯粹的。”(21)此外,纯粹综合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它是依据范畴进行的。对此,康德写道,纯粹综合是“依照先天综合统一的根据进行的。”(22)

实现纯粹综合需要有三个因素:第一,纯粹直观的杂多;第二,想象力的综合;第三,给予这种纯粹综合以统一的纯知性概念,即范畴。

第一项因素提供的是纯粹综合的对象、质料,第三项因素提供的是这种综合的逻辑根据、法则。至于具体实施这一综合的则是想象力。因为想象力如我们所知的,是联结知性与感性的中介能力,或更明确地说,它一方面属于感性,同时另一方面又属于知性。

但应当明确的是,首先,这种想象力特指“创造的想象力”。因为只有它才是主动的产生表象的能力,而不仅仅像再生的想象力那样是被动的。因此,它能够先天地发生,即无需依赖于具体的现象表象,就能对时空这类纯粹的直观进行综合。由此,康德也把这种综合称为关于对象的“纯思维”。(23)

其次,这种想象力的纯粹综合是先验的。上一节里我们说过,想象力的综合之成为先验的,在于它与统觉的本源的统一(即纯粹知性)相关,并且是依据范畴进行的。由于想象力的先验综合是由上述主体认知结构中的主观方面与逻辑方面的最高根据而来的,因而它能够成为“一切知识所以可能的根据,尤其是经验所以可能的根据”。(24)

最后,这种根据作用表现在它提供了“一切可能的认识的纯粹形式,”(25)具体说来,就是各种先验的图式。康德明确说过,范畴的先验图式是创造的想象力纯粹综合的产物,这种纯粹综合是按照范畴提供的规则以及直观的形式条件(时间,即纯粹直观),对内感一般所做的先天规定。(26)康德这一关于先验图式是对内感一般的规定的说法,仍是着眼于经验的本质、乃至可能的经验的本质都是知觉和可能的知觉的联结这一点,而做出的比较严格、然而颇为复杂的表述。因为若不特意针对内感,那就与他所要强调的经验作为“知觉的联结”这一点不相符合了。实际上,上述表述的实质不过是说先验图式是对时间的规定。事实也确是如此。

说明了先验图式是想象力对内感一般所作的先天规定,也就说明了想象力的纯粹综合如何为一切可能的认识提供了“纯粹形式”,因为认识的对象、来源,是感性直观。不论这些直观在质料上如何千差万别,但由于它们都从属于时间,在时间中被赋予有序状态,并且时间本身所具有的形式关系是有限的(例如表现为系列、顺序等),是能够抽象出来加以规定的,所以,只要我们能从形式方面把握时间的这些规定,它们就可以成为我们在任何场合下进行知觉联结的根据。当然,这只是从联结的形式方面而言的。也正由于这一点,我们才说这种根据是“纯粹形式”的。

这里应着重指出,以上我们说明了纯粹综合的构成、性质和作用,实际上也就相应地说明了“纯粹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因为这类判断,当康德把它们作为纯粹知性的原理呈现出来时,只不过是那些先验图式在命题形式上的陈述而已。有如康德所说的,在想象力的纯粹综合中所达到的纯粹直观杂多的先验统一,已经先天地表现出了“可能经验的一切对象。”想象力的这种非经验的综合,由于其先验性质,而具有作为一切可能经验的根据的条件作用。纯粹综合判断的客观效力也正是在这里。

————————————————————

(1) 《纯粹理性批判》A77=B103;蓝85页。

(2) 同上书,B130;蓝100页。

(3) 《纯粹理性批判》B130;蓝99页。

(4) 《纯粹理性批判》A99;蓝122页。

(5) 同上书,A120;蓝133页。

(6) 《纯粹理性批判》A121;蓝133页。

(7) 康德:《实用人类学》,第33页。

(8) 康德明确提及:“……想象力的经验使用(在认知、再生、联想、感知中)……。”见《纯粹理性批判》A125;蓝135页。

(9) Begriff的动词形式begreifen,即含有把某物统括、结合在一定过程中的意思。

(10) 黑格尔对康德的这一概念观极为赞赏。他推崇道:“认识到那构成概念本质的统一,是统觉的原始综合的统一,是‘我思’或自我意识的统一:这属于理性批判中最深刻、最正确的见解。”黑格尔:《逻辑学》,下卷,杨一之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47页。

(11) 《纯粹理性批判》A118;蓝131页。

(12) 《纯粹理性批判》A94—95;蓝99页。

(13) 同上书,B127—129;蓝98—99页。

(14) 同上书,B§23;§24。

(15) 同上书,B164;蓝117页。

(16) 《纯粹理性批判》B152;蓝111页。

(17) 同上书,B164;蓝117页。

(18) 同上书,B152,154;蓝111—112页。

(19) 《纯粹理性批判》A124;蓝135页。

(20) 同上书,A78=B104;蓝86页。

(21) 《纯粹理性批判》A77=B103;蓝85页。

(22) 同上书,A78=B104;蓝6页。

(23) 同上书,A57=B30;蓝73页。

(24) 同上书,A118;蓝132页。

(25) 同上书,A118;蓝132页。

(26) 《纯粹理性批判》A142=B181;蓝144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