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毛泽东关于和平的理论

毛泽东关于和平的理论

时间:2022-09-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毛泽东关于和平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在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外交思想、军事思想、战略思想等领域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实践色彩。毛泽东关于和平的理论主要产生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就大量研究过和平问题。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前,还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关于和平的理论都是完整统一的。

毛泽东关于和平的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在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外交思想、军事思想、战略思想等领域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与实践色彩。毛泽东关于和平的理论主要产生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期间,毛泽东就大量研究过和平问题。无论是新中国成立前,还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关于和平的理论都是完整统一的。毛泽东关于和平的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中国的和平与世界的永久和平紧密相连;要联合世界和平民主力量,结成最广泛统一战线;反对世界大战,争取和平,发展自己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研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球性与正义性的时候发现了世界和平的发展趋势及其与中国和平的联系。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深刻地指出:“没有任何一个历史时期像今天一样,战争是接近于永久和平的。”因为“人类一经消灭了资本主义,便到达永久和平的时代,那时候便再也不要战争了”。“我们的战争是神圣的、正义的,是进步的、求和平的。不但求一国的和平,而且求世界的和平,不但求一时的和平,而且求永久的和平。”[9]曾经见到毛泽东的外宾也表示:“中国作为世界的大国而出现,使和平得救了。”[10]

为了实现永久和平,毛泽东提出了全世界“和平民主力量”联合的思想。1947年12月25日,在中央会议上做形势报告时,毛泽东指出了世界和平民主力量的转折性优势。他说:“全世界反帝国主义阵营的力量超过了帝国主义阵营的力量。优势在我们方面,不是在敌人方面。”[11] 1950年,毛泽东再次指出:“只要全世界共产党能够继续团结一切可能的和平民主力量,并使之获得更大的发展,新的世界大战是能够制止的。”[12]如何联合全世界“和平民主力量”?毛泽东提出了结成最广泛统一战线的思想。1964年1月,毛泽东呼吁:“社会主义阵营各国人民要联合起来,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国人民要联合起来,全世界各大洲的人民要联合起来,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要联合起来,所有受到美国侵略、控制、干涉和欺负的国家要联合起来,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保卫世界和平。”[13]

防止世界大战,是为了争取和平,发展自己。1954年10月23日,毛泽东在与尼赫鲁的谈话中说:“我们现在需要几十年的和平,至少几十年的和平,以便开发国内的生产,改善人民的生活。”但后来,战争的危险迫使毛泽东始终“要准备打仗”,从而影响了国内生产建设。但是毛泽东的苦心经营并没有枉费。今天的中国的确是在“几十年的和平”中改革开放,初步走上了富强、文明、民主的现代化道路。

(二)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尊重并重视和约的规范作用,在国际关系中坚持和平为上

毛泽东继承了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虽然毛泽东1957年在苏联参加十月革命纪念活动时也曾宣布:“我们坚决主张,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和平竞赛。”[14]但在实际上,毛泽东还是摒弃了与帝国主义国家和平竞赛的内容,并代之以提倡和平共处中的互利。新中国成立的同时,就确立了与“任何外国政府”和平共处的设想。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庄严宣告:“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15] 1954年8月,毛泽东在会见英国工党代表团时明确提出:“不同的制度是可以和平共处的。”[16]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毛泽东和平共处思想的集中体现。1953年 12月至1954年4月,中国与印度就两国在西藏的关系问题在北京举行谈判。在谈判开始时,周恩来总理在同印度代表团的谈话中提出了后来被写入双方联合声明及此后许多国际性文件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10月,毛泽东在与尼赫鲁会谈中提出:“应把这五项原则推广到所有国家的关系中去。”[17]同时,毛泽东提出:“无论是人与人之间、政党与政党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合作,都必须是互利的,而不能使任何一方受到损害。”[18]后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承认和使用。1960年5月27日,毛泽东在会见英军元帅蒙哥马利时表示欢迎蒙哥马利的来访,因为蒙哥马利来访的目的是“把冷战转为和平共处”,毛泽东指出:“冷战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坏的一面是它有可能转为热战……好的一面是有可能转为和平共处。”[19]这表明,毛泽东认为,两个敌对国家要解决争端除了化敌为友外,和平共处也是一种较好的选项。

对于通行于世界的不同国家签署和约的方式,毛泽东虽然敏锐地注意到其中必然包含着妥协的成分,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时,毛泽东就提出:“美、英、法同苏联的关系,不是或者妥协或者破裂的问题,而是或者较早妥协或者较迟妥协的问题。所谓妥协,是指经过和平协商达成协议。”[20]同时,毛泽东还看出和约往往包含着欺骗以及威胁和平的成分。如针对1960年日本、美国政府重新修订并签署《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之事,毛泽东在会见日本、古巴、巴西等国国际友人时就明确指出:“新的日美‘安全条约’是为了压迫日本广大人民……对亚洲和世界和平是严重的威胁……中日两国人民和亚洲人民以及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都应当反对日美军事同盟条约。”[21]但毛泽东仍然尊重并重视和约。1955年4月发布的《关于结束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德国之间的战争状态的命令》虽然全文只有不到500字,但毛泽东用了8个“和平”。1955年5月26日,毛泽东在与印尼客人谈话时大胆设想,“如果美国愿意,签订一个和平条约,多长的时期都可以,五十年不够就一百年”。也是那次谈话中,毛泽东总结了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和平为上”的思想。[22]

(三)在阶级存在的时代,和平就是政治;人民不要战争,但战争对革命有利;中国人民赞成和平,但不怕战争,将尽一切力量争取和平

毛泽东非常注重战争、革命、和平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且非常注重和平的政治性。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在《矛盾论》中指出:“战争与和平是互相转化的……在阶级社会中战争与和平这样矛盾着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具备着同一性。”[23]在研究苏联辞典中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观点时,毛泽东提出了“战争与和平既相互排斥,又互相联结,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辩证观点。他说:“和平时期的斗争是政治,战争也是政治,但用的是特殊手段。”“和平时期不酝酿战争,为什么突然来一个战争?战争中间不酝酿和平,为什么突然来一个和平?”[24] 1976年2月23日,毛泽东在身体极度衰弱的情况下会见了因“水门事件”下台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毛泽东仍然挂念战争与和平问题,他指出:“在阶级存在的时候,战争是两个和平之间的现象。战争是政治的继续,也就是说是和平的继续。和平就是政治。”[25]

但是,世界并不安宁。帝国主义讲和平的目的实质上是为了备战。1974年3月,毛泽东在会见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时指出,帝国主义国家“之所以需要讲和平,就是因为这样讲对他们比较有利。他们又利用各国人民怕打核战争的心理状况讲和平,所以有许多人接受和平的口号”。但是,战争又是有利于革命的。因为“要搞战争的话,就要动员人民,就要使人民处于紧张状态,并且使他们学会打仗。但是,人民结合起来以后,势必会产生革命”[26]。因此,毛泽东得出结论:“不应该再打大战,应该长期和平。再打大战的结果,是对侵略者不利的。”[27]

毛泽东强调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不怕战争,将尽一切力量争取和平。1960年5月,毛泽东在会见拉丁美洲友人时说:“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成立,我们就宣布执行和平外交政策。但是我们的领土、主权绝不允许别人侵犯,谁来侵犯,我们就要自卫。这同和平外交政策是一致的。”[28]面对美帝国主义发动的侵朝战争,毛泽东强调:“任何地方我们都不去侵略,但是,人家侵略来了,我们就一定要打,而且要打到底。中国人民有这么一条:和平是赞成的,战争也不怕,两样都可以干。”[29] 1956年,毛泽东在会见南斯拉夫客人时说,“世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能维持和平”,但是“要准备突然事变,但我们决不先打第一枪。我们尽一切力量争取和平”。[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