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关于道教哲学研究

关于道教哲学研究

时间:2022-09-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道教哲学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几乎属于空白。1980年后,随着中国哲学研究新领域的开拓,道教哲学逐渐进入学者视野。关于道教史,钟肇鹏指出,应该包括道教的源流、理论、经典三方面。源流部分应说明其起源、流派、传承等;理论部分即道教思想史,属于哲学史的内容;经典部分属于文献学。南北朝时道教分裂为南北两派。

道教哲学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几乎属于空白。1980年后,随着中国哲学研究新领域的开拓,道教哲学逐渐进入学者视野。80年代的道教研究还属于开拓性质,主要表现在多集中于关于道教史的介绍,以及开展道教史和道教哲学研究的呼吁,如《道教史琐谈》、[354]《道教略识》、[355]《中国道教史提纲》、[356]《关于道教研究的几个问题》、[357]《中国道教史》,[358]就哲学本身进行的研究还较少见。

关于道教史,钟肇鹏指出,应该包括道教的源流、理论、经典三方面。源流部分应说明其起源、流派、传承等;理论部分即道教思想史,属于哲学史的内容;经典部分属于文献学。[359]对于道教和道家的关系以及道教的起源和发展,钟肇鹏、卿希泰、金棹等人都进行了研究,其基本特点是强调道教和道家的联系,这是对冯友兰等人强调道家与道教的区别的逆动,也可视为对于两者关系认识的深入。钟肇鹏认为,道教虽然和道家并非一回事,但道教的产生和道家有一定的思想渊源。《老子》讲过“长生久视之道”的问题,《史记·老子列传》说过老子“以其修道而养寿”,《论衡·道虚篇》也说过“老子之道,可为度世”,道教吸收了这些说法,提出老子为道教教主。道教同时也吸取了中国古代原始宗教、巫术迷信、神仙家的服食炼养、辟谷延年、养生家的导引行气以及祭祀鬼神、五行说、谶纬等。“上标老子、次述神仙、下袭张陵”,形成了原始道教。金棹认为,东汉末期,社会政治经济严重危机,地震等天灾不断,疾疫流行,汉世已衰成为社会的普遍感觉,祈求太平则成为社会普遍的愿望。道教的核心观念就是“太平将至”。道教综合了儒家的经世治国学说,道家关于“气”的学说、两汉的谶纬神学、原始宗教巫术、方术以及自然科学、医学、养生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最终能够成为道教,关键在于西汉以来世俗文化宗教化的倾向。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尤其是谶纬神学的广泛流传等,对于道教有很大的影响。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具有对于神的膜拜和对于人的力量的依赖的奇异结合,这一特点在道教的目标由“救世”转为成仙修道的“度世”以后,仍然存在。神仙可学而至,“我命在我不在天”都是其表现。道教以积极有为的姿态出现,与其要应付的社会危机和现实苦难使命有关。总之,道教的出现,本质上是一种社会运动,而不是一种单纯的文化思潮。

卿希泰也认为,道家哲学乃是道教的思想来源之一。道教以老子《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老子的“道”玄之又玄,十分神秘,庄子把道家解释为万古长存,得道后可以长生久视,可以成仙的思想,这些为道教所吸收,道教的基本信仰就是“道”。道教从宗教的角度把“道”解释为“神异之物”、“灵而有信”;又把“道”与元气说结合起来,把老子看作“道”的化身。东汉章帝、明帝时,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圣母碑》就说“老子者,道也”;张道陵《老子想尔注》也把老子作为道德化身。老子、“道”在道教中成为太上老君,天地万物的化身,信“道”成为信神,尊崇老子成为崇奉天神。先秦道家演变为黄老之学,黄老之学的养生之术又演变为道教的修炼方术。在卿希泰看来,道教也吸收了儒家的伦理纲常思想。道教把遵守纲常与得道成仙结合起来,比儒家单讲三纲五常更能发挥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作用。董仲舒的方术思想、谶纬神学关于修仙的思想,都成为道教利用的资料。此外,《易》学和阴阳五行思想对于道教也有较大的影响。东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就是假借周易爻象论述成仙的方法的。道教也吸收了墨家尊天明鬼的思想,其中的自食其力、互利互助的思想也影响了《太平经》。道教中有些方术,也假托墨子之名。此外,道教还吸收了道教之前的神仙思想和神仙方术。总之,道教对传统文化作了多方面的吸收,所以,马端临说它“杂而多端”。[360]

关于道教发展的历史,金棹认为,东汉晚期作为道教正式产生的开端,其标志是出现了《太平经》等道教经典以及太平道、五斗米教等组织以及一定的教规、教仪和崇拜的神灵等。[361]钟肇鹏指出,道教最初的教团有北方的太平道、南方的五斗米道。太平道奉《太平经》为经典。五斗米道创始人为张道陵,奉《老子》为经典,张道陵又称天师,故此道也称为天师道。魏晋后葛洪创立了金丹道,近代还出现了“灵宝派”,奉《灵宝经》为首经。南北朝时道教分裂为南北两派。北魏道士寇谦之对道教进行了一番改造,形成新天师道,主张“兼修儒教,佐国扶民”,得到北魏政权的支持,被尊为“国师”。南朝陆静修“祖述三张,弘衍二葛”,把天师道和金丹道结合起来,并吸收了佛教的教义仪规,制定了较为完备的道教科仪。陆静修还结集道经,称为“三洞”,为后世编辑《道藏》奠定了基础。这一派成为南天师道。陆静修的弟子是陶弘景。唐宋时期是道教大发展时期。唐朝王室自称老子后裔,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老子》成为科考内容;修建道观、编修《道藏》等,道教学者辈出。五代时杜光廷、谭峭、陈抟,北宋时张伯端、陈景元都是著名的道士。这一时期也是外丹向内丹转化的时期。南宋的新道教派别有:王重阳的“全真道”、肖抱珍的“太一道”、刘德仁的“真大道教”、南宋何真公的“静明道”等。[362]关于张角和《太平经》的关系,朱伯崑认为,张角不是根据《太平清领书》而是在批判它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太平道”的。《太平经》维护汉朝统治,其中心思想是鼓吹“君、臣、民合成一家”。[363]《太平经》因袭了纬书的“木王、火相、土亡、金囚、水衰”的说法,而张角起义的口号是“苍天已死,黄天当立”,“黄天”为土,是和《太平经》相反的。[364]

钟肇鹏指出,神仙思想是道教的核心。道教继承了方仙道,肯定神仙,并提出了修仙的途径和方法。宗教都有一个彼岸的天国思想,只有道教认为,人可以不死,肉体可以成仙。道教最主要的方法是炼丹,分为内、外丹。外丹是用各种矿物质炼制丹药,唐朝不少皇帝死于丹药,所以外丹衰微,内丹兴起。内丹把古代哲学关于精气神的理论加以提炼,主张三者的统一是“形”,长生不死就是要保持精气神与形的统一。内丹说把人体比作炉子,精气神为烹炼对象,炼丹的过程是逆过程,就是使人返归本原,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复归于道。[365]关于道教的理论基础,陈兵认为,道教徒心目中的道是一种根源性的终极实在,其属性中以“无名”最为根本。道教对于道的解释有四种。第一种是从有神论的角度出发,“以道为最高教主神”。第二种是发挥《老子》、《淮南子》以及汉代谶纬神学的天地万物生成说,从宇宙论的角度出发,“以道为万物始原元气或元气之根,以道为气、元气、祖炁”等。从宇宙论出发的另一角度是“以道为元气本源”。[366]这一学说认为,万物产生后,道普遍存在于万物之中。第三种解释是从训诂出发,把道解释为“理、通、导、由、道路”等。第四种是从唯心论出发,“以道为人的心、神、或‘元神’、‘真心’、‘真性’、‘本心’”。[367]这种说法来自佛教的影响。北宋以来,受禅宗的影响,以“道”为人的真心、真性成为道教主流。道教徒对于“道”的解释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是本着道无名无形、有情有信的角度进行发挥。道教对于“道”的解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汉魏到南北朝,从生成论的角度把“道”视为至上神,“道”主要是神学的命题;隋至北宋,道教集中建立哲理化的教义体系,道教以探讨人心禀赋的“道”——性命为中心,从实践方面说明明心见性、性命双修之道,这时“道”是心性论、实践论的命题;从外在的“道”指向内在于人心的“道”,与其他宗教神学发展的轨迹一致。[368]

汤一介探讨了早期道教关于生死问题的理论,他指出,“汉末道教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就是生死问题,并且以如何求得‘长生’为其目标”。佛教认为,人只有形神分离,摆脱轮回,才能脱离苦海。道教主张肉体成仙,人的身体和精神结合在一起长生不死,才能离开烦恼,进入超现实的世界。先秦时期神仙家主张肉体不死,灵魂常驻于肉体而超生,道教就是沿着神仙家的思想而发展的。关于超生死成仙的解脱方法,早期道教都主张“神仙由积学而至”,所以特别注重身体的修炼,金丹、养气、符箓、辟谷、房中术。佛教靠内心证悟,道教靠外力。道教认为形神不离。战国时期管子学派把精神解释为“精气”,这种观点被道教所改造吸收,成为长生不死的理论根据。道教认为,既然肉体和精神都是由气构成的,所以两者就可以永远结合在一起;只要把气养好了,就可以长生久视,肉体成仙。成仙后,气还可以成为支配万物的力量。气具有精神性、道德性和社会性。[369]

关于道教的思维方式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也得到了探讨。刘仲宇认为,“流动范畴”是道教思维方式的基础,道教强调羽化,“化”是道教思维第一要义。变化在道教中贯穿一切重要方面,不仅一般事物,神仙也能变化;道不仅自身变,也鼓动万物变化。道教强调,变化来源于《周易》和《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和“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是宇宙的起点,人是宇宙的产物,人和“道”隔着宇宙,道教的归根返元思想就是人和“道”合一。这个过程分为顺逆两方面。顺逆也是道教的重要范畴。变化、甚至宇宙演化都是可逆的,是道教的一个特点。顺自然变化则成人,逆而返修则成为仙佛。对于宇宙演化问题,儒家但主张顺,不主张逆。逆行是人掌握了宇宙规律后所从事的追求,这是道教在其宗教思想中容纳了较多的科学思维的萌芽。道教的第二个思维特征是“以象数为工具的唯象思维”。《周易参同契》、《悟真篇》、《性命圭旨》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如以乾坤为炉,坎离为铅、汞大药,以日月来解释炼丹的变化等。道教借助形象直观的方法不仅描述炼丹的过程,也解释其原理,其中包含着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思想。道教认为,炼丹之所以可能,须从药料在阴阳五行中的属性和地位来理解。炼丹是一个周密运行的变化系统,内丹尤其如此,道教徒以恍惚、杳冥、乍沉乍浮加以说明。所以,内丹说强调领悟、灵感和体验,把审美、顿悟等结合在一起。这种思维方式也来源于《周易》,易历来分象数、义理两派,道教较多地继承了象数派的思维方式。[370]关于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卿希泰指出,道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儒、释相互排斥吸收,对于中国文化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宋明理学吸收了道教的思想。唐代司马承祯的守静去欲理论为宋儒所吸收,周敦颐、邵雍都渊源于道士陈抟。南宋朱熹曾托名“空同道士邹䜣”为《参同契》作注,他把道教的宇宙图式理论和主静去欲思想相结合,构建了自己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道教对于文学艺术也有较大影响。不少戏曲词赋的主题都是道教神仙,典型的有“游仙诗”等。道教对于科技的影响,更是不容忽视的。[371]

卿希泰主编的《中国道教史》把道教史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创和改造期。张道陵的五斗米教和张角的太平道都是原始道教,东汉时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总结了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法,提出内以神仙养生,外以儒家应世的思想,南北朝时经过寇谦之和陆静修对道教仪规的修订,道教逐渐成熟。隋唐到北宋是道教的兴盛阶段,其特点是道教社会地位提高、道教徒人数大增、组织更为强大、道教书籍大量刻印等。南宋至明代道教内部宗派纷起,在思想上各派都大量吸收儒释思想,尤其是吸收理学思想。元代道教分为正一和全真道两派。明廷对于正一派道教比较支持,在正统年间分别编辑了《正统道藏》和《续道藏》;明代道教还出版了各种劝善书。明代以后,道教进入衰落时期。关于研究道教史的意义,卿希泰指出,道教长期得到统治者的支持,研究道教史,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中国政治与历史;中国思想长期儒、道、释三家融合,相互吸收,研究道教,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中国思想史。此外,道教对于文学、艺术、尤其是科学技术也都有影响。关于研究的方法,卿希泰强调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37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