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教材讨论稿

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教材讨论稿

时间:2022-09-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文革”期间,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出版了《中国哲学史》讨论稿。在1957年开始发表的《中国哲学史讲授提纲》中,老子被认为是唯物主义者,在《中国哲学史》(讨论稿)中则被认为是唯心主义者。《中国哲学史》(讨论稿)关于宋明哲学,第一、二节是张载、王安石的唯物主义,第三节是周敦颐和二程的唯心主义。

文革”期间,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出版了《中国哲学史》(上、下册)讨论稿。[166]这部著作也有浓重的批林批孔的痕迹,如关于孔子章,着重批判了孔子的天命论、先验论等思想。但是,总体上讲,该著作并没有按照儒法斗争史的思路编写,还艰难地保持着有限的学术尊严。当然,书中对于法家也着力进行了说明,如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有一部分专门介绍了“前期法家的进步社会观”,涉及李悝、吴起、商鞅等人,其中有孟子并不赞成商鞅的耕战思想,主张仁义的方法等。这些通常会被作为儒法斗争的资料,《中国哲学史》讨论稿说孟子和商鞅的分歧“反映了地主阶级内部不同集团之间的激烈斗争”,[167]并没有滥用儒法斗争的框架。

全书贯穿了哲学史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史的观点。如第一编为“奴隶制时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商周~春秋)”;第二编为“封建制形成时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第三编为“封建制前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第四编为“后期封建制发展和衰落时期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的斗争(宋~清)”。各章题目也突出了斗争史的特点。如第一编第一章为“古代无神论和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及其反对有神论的斗争”,第二章为“孔子的唯心主义和墨子反对孔子学说的斗争”。[168]把孔子和墨子放到一起,而不是孔、墨各自单独列章,尤其能够显示出“斗争史观”的特点。

在阶级分析问题上,这部哲学史也显示出较为简单化的特点。如春秋时期的阶级关系即被简化为新兴封建地主阶级和没落的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该著指出,春秋时期哲学上的主要斗争是“以墨子为代表的,反映新兴地主和小生产者利益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和反对奴隶制礼乐制度的思想,以孔子为代表,反映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和维护奴隶制礼乐制度的思想,两者之间在这一时期进行了激烈的斗争”。[169]关于战国时期哲学家的阶级情况,这部哲学史分为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和新兴的地主阶级两大阶级,地主阶级又分为“激进的革命派”和“改良派”,前者主要是由自由民、工商业者、手工业者转化而来,后者由旧贵族转化过来。前者的代表为商鞅、宋钘、尹文等,后者的代表有孟子。奴隶主阶级的代表“在思想上则比较注意制造精致的唯心主义体系,反对当时的唯物主义,又把它作为精神上的自我安慰剂”;主要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公孙龙、惠施等。[170]关于哲学的两大阵营,唯心主义方面有孟子、老子、庄子等,唯物主义方面则有后期墨家、荀子等。

从中国哲学史学史的角度看,这部书是值得重视的。这部讨论稿受到了“文革”前关锋等人在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所制造的极“左”的压抑气氛的影响,接受了关锋等对《中国哲学史讲授提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批判,以及对孔子、老子、庄子哲学的批判;关锋等人的哲学史观点和对历代哲学家的态度,通过这部书,正式进入了中国哲学史通史教材中。

在1957年开始发表的《中国哲学史讲授提纲》(以下简称《讲授提纲》)中,老子被认为是唯物主义者,在《中国哲学史》(讨论稿)中则被认为是唯心主义者。《讲授提纲》认为孔子“代表向封建贵族转化的一部分开明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某些要求,因而使他成了各代中国封建主义思想的先驱者”。[171]在这个定性之下的孔子思想哲学研究的基调是对孔子思想作出肯定和积极的评价,如“启蒙思想家”、“先驱”、“人本主义者”等。经过历次批判之后,这些积极的评价全不见了,孔子被认为是“奴隶主贵族的理论代言人”,反对“新的封建势力”等,这在政治态度上是落后的、保守的。孔子的“仁”具有抽象的平等意义、孔子“发现了人”等是冯友兰的观点,曾经受到关锋的批判,所以讨论稿也强调孔子的“仁”不具有抽象的平等意义,“仁”的阶级性是让劳动人民放弃反抗,做顺从的奴隶等。庄子哲学则被认为是“主观唯心主义”,这是典型的关锋的观点。

关于宋代哲学,《讲授提纲》提出,地主阶级中同情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要求解决贫富不均问题,照顾人民的物质生活,从他们中产生了先进的思想家。维护封建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思想家提出了唯心主义学说,“宋代哲学思想斗争在基本上是要求统治集团对人民让步的唯物主义学说与表现了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唯心主义学说之间的斗争”。[172]宋代唯物主义哲学家有张载、周敦颐,唯心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有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等,代表商人阶级利益的哲学家是陈亮、叶适。[173]这表明,宋代哲学史是从唯物主义开始的,后来被发展为唯心主义。这种观点包含了对历史的温情的态度。经过历次批判和“文革”的冲击之后,这种温情已经不见了,代之而起的则是对历史的严厉态度。如周敦颐已经被认为是唯心主义。《中国哲学史》(讨论稿)关于宋明哲学,第一、二节是张载、王安石的唯物主义,第三节是周敦颐和二程的唯心主义。从格局上,突出的是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斗争;从分量上,唯物主义列为两节,而唯心主义则列在一节之内,突出唯物主义的意图是十分明显的。

总之,这部书毋宁说仍然是按照日丹诺夫哲学史定义进行编著的,可以放在解放后中国哲学史研究范式转化的延长线上来看,而不是作为批林批孔或儒法斗争的作品来看待。书中观点很“左”,但还没有完全脱离学术探讨的范畴。

【注释】

[1]“两报一刊”社论:《沿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的道路前进》,分别见1968年11月6日的《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当月的《红旗》杂志(“文革”中叫做“两报一刊”)。

[2]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第495页。本章关于冯友兰的事迹,如无特殊说明,均来自蔡仲德所编《年谱》。为节省篇幅,不俱注。

[3]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第495页。

[4]冯友兰:《三松堂自序》,第172页。

[5]北京大学南阁,“文革”期间为哲学系办公地点。因哲学系1966年5月25日贴出“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故名。

[6]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第498页。

[7]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第498页。

[8]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第502~503页。

[9]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第502~503页。

[10]张岱年:《髦年忆往》,第45页。

[11]冯友兰:《三松堂自序》,第185页。

[12]冯友兰:《三松堂自序》,第172~173页。

[13]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第509页。

[14]冯友兰:《三松堂自序》,第173页。

[15]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第510页。

[16]冯友兰:《三松堂自序》,第174页。

[17]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第514页。

[18]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第514页。

[19]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第514页。

[20]东河,冯友兰自注“指纽约联合国”。

[21]《中国哲学》,第五辑,三联书店,1981年,第420页。

[22]以上关于金岳霖的材料,见刘培育:《金岳霖年表》,《金岳霖文集》第4卷,第827~828页。

[23]张岱年:《髦年忆往》,第41~42页。

[24]梁培宽:《冯友兰先生与先父梁漱溟交往二三事》,见章立凡主编:《往事未付红尘》,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2页。

[25]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第519页。

[26]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176页。

[27]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176~177页。

[28]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176页。

[29]列宁:《第二国际的破产》,《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38页。

[30]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4卷,第255~264页。

[31]冯友兰:《论孔丘》,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3~5页。

[32]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174~176页。

[33]北京大学哲学系1970年工农兵学员编著:《论语批注》,中华书局,1974年。

[34]北京大学哲学系工农兵学员编:《读一点法家著作》,人民教育出版社,1974年。

[35]北京大学哲学系1972年工农兵学员编著:《法家著作名词解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36]北京大学哲学系1972级工农兵学员编著:《孔孟之道名词解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37]北京大兴县红星人民公社理论小组、北京大学哲学系工农兵学员编著:《孙子兵法新注》,人民教育出版社,1975年。

[38]唐晓文为“党校文”的谐音,是当时中央党校大批判组的笔名

[39]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第533~534页。

[40]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178页。

[41]冯友兰:《三松堂自序》,《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181页。

[42]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第542~543页。

[43]梁漱溟:《今天我们应当如何评价孔子》,《梁漱溟全集》第7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0~315页。

[44]汪东林:《1949年以后的梁漱溟》,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第164~165页。

[45]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第545页。

[46]杨荣国:《批林批孔与知识分子的进步》,《红旗》,1974年第10期,第46~50页;转载于《中山大学学报》1974年第5期。

[47]杨荣国:《批林批孔与知识分子的进步》,《红旗》,1974年第10期,第48页。

[48]杨荣国:《批林批孔与知识分子的进步》,《红旗》,1974年第10期,第48页。

[49]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第554页。

[50]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第555页。

[51]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卷,第182页。

[52]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长编》,第556页。

[53]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13卷,第969~970页。

[54]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第557页。

[55]唐晓文:《读几本哲学史》,《红旗》,1972年第2期,第11页。

[56]翟青:《学一点哲学史》,《红旗》,1976年第3期,第44页。

[57]翟青:《学一点哲学史》,《红旗》,1976年第3期,第47页。

[58]《广泛深入开展批林批孔的斗争》,《红旗》,1974年第2期,第5页。

[59]余凡:《林彪反革命策略的破产——批判一份黑笔记》,《红旗》,1974年第5期,第20页。

[60]“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主要笔名为“梁效”,此外这个批判组还用过柏青、高路、景华、安杰、秦怀文、施钧、郭平、金戈、万山红、祝小章、梁小章等笔名,在“文革”期间公开发表过181篇文章,其中有36篇是应江青、王洪文命题所做。

[61]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林彪与孔孟之道》,《红旗》,1974年第2期,第8页。

[62]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林彪与孔孟之道》,《红旗》,1974年第2期,第10页。

[63]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林彪与孔孟之道》,《红旗》,1974年第2期,第11页。

[64]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林彪与孔孟之道》,《红旗》,1974年第2期,第14页。

[65]《人民日报》社论:《批“克己复礼”》,1974年2月20日。

[66]燕枫:《孔丘的仁义道德与林彪的修正主义路线》,《红旗》,1974年第6期,第8页。

[67]燕枫:《孔丘的仁义道德与林彪的修正主义路线》,《红旗》,1974年第6期,第8页。

[68]杨荣国:《孔子——顽固地维护奴隶制的思想家》,《人民日报》,1973年8月7日。

[69]杨荣国:《孔子——顽固地维护奴隶制的思想家》,《中山大学学报》,1973年第1期,第36页。

[70]杨荣国:《孔子——顽固地维护奴隶制的思想家》,《中山大学学报》,1973年第1期,第37页。

[71]杨荣国:《两汉时代唯物论反对唯心论先验论的斗争》,《人民日报》,1973年8月13日。

[72]冯友兰:《论孔丘·前言》,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9页。

[73]冯友兰:《论孔丘》,第18页。

[74]冯友兰:《论孔丘》,第18页。

[75]冯友兰:《论孔丘》,第12页。

[76]冯友兰:《论孔丘》,第20页。

[77]冯友兰:《论孔丘》,第22页。

[78]冯友兰:《论孔丘》,第27页。

[79]冯友兰:《论孔丘》,第32页。

[80]冯友兰:《论孔丘》,第35页。

[81]冯友兰:《论孔丘》,第40页。

[82]冯友兰:《论孔丘》,第45页。

[83]冯友兰:《论孔丘》,第49页。

[84]冯友兰:《论孔丘》,第51页。

[85]冯友兰:《论孔丘》,第52页。

[86]冯友兰:《论孔丘》,第63页。

[87]冯友兰:《论孔丘》,第63~64页。

[88]冯友兰:《论孔丘》,第65页。

[89]冯友兰:《论孔丘》,第74页。

[90]冯友兰:《论孔丘》,第73页。

[91]冯友兰:《论孔丘》,第75页。

[92]冯友兰:《论孔丘》,第123页。

[93]蔡仲德:《冯友兰先生年谱初编》,第552页。

[94]赵纪彬的《关于孔子诛少正卯问题》写于1973年5月。该文在“文革”期间作为内部印刷品由中共中央党校印刷,报送中共中央。此印刷品复印件,作者得自赵纪彬先生家属,在此表示感谢。

[95]赵纪彬的《柳下跖痛骂孔老二》亦为“文革”期间中共中央党校报送中共中央的内部印刷品,作者自赵纪彬先生家属处得到一份复印件,作者在此深表谢意。

[96]赵纪彬的《论语新探》解放后分别于1958年、1962年出版了第一、第二版。1966年,赵纪彬完成了第三版的修订工作,但没有出版。批林批孔期间,赵纪彬又对1966年的第三版进行了修订,主要是突出了儒法斗争的线索,故该书1976年2月出版的第三版,实际上已经是第四版了。

[97]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人民出版社,1975年(1976年3月重印)。

[98]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第4页。

[99]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第16页。

[100]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第28页。

[101]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第45页。

[102]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第71页。

[103]冯天瑜:《孔丘教育思想批判》,第71页。

[104]冯天瑜:《孔丘的亡灵与教育界的奇谈怪论》,《红旗》,1976年第3期,第33页。

[105]袁伟时:《孔子反动教育四议》,《中山大学学报》,1973年第1期,第65页。

[106]袁伟时:《孔子反动教育四议》,《中山大学学报》,1973年第1期,第69页。

[107]袁伟时:《孔子反动教育四议》,《中山大学学报》,1973年第1期,第70页。

[108]袁伟时:《孔子反动教育四议》,《中山大学学报》,1973年第1期,第71页。

[109]北京大学儒法斗争史编写小组:《儒法斗争史概况》,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页。

[110]杨荣国:《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内两条路线的斗争——从儒法论争看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红旗》1972年第12期,第50页。据说,此文是江青等人影射他们与周恩来的斗争是“革新与保守”、“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这很荒唐、也很怪诞,甚至不无几分滑稽、幽默。

[111]杨荣国:《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内两条路线的斗争——从儒法论争看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红旗》,1972年第12期,第54页。

[112]石仑:《论尊儒反法》,《学习与批判》1973年第1期,后转载于《红旗》,1973年第10期。《红旗》对本文有所修改。

[113]石仑:《论尊儒反法》:《学习与批判》,1973年第1期,第44页。《红旗》将“儒家和法家的斗争……”一句改为“儒家和法家的斗争,是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在思想政治战线一场剧烈的阶级斗争”,把“深入批判……反动本质”一句改为“弄清楚儒法斗争的阶级本质”,总体上突出了路线斗争的色彩。

[114]石仑:《论尊儒反法》:《学习与批判》,1973年第1期,第50页。

[115]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批判组的笔名之一,取“两校”的谐音。

[116]上海大批判组的笔名之一,又名康立、石仑、翟清等。

[117]《苏修社会帝国主义尊儒反法资料摘译》,《学习与批判》,1973年第1期,第64~66页。

[118]罗思鼎:《论秦汉之际的阶级斗争》,《红旗》,1974年第8期,第18页。

[119]罗思鼎:《论秦汉之际的阶级斗争》,《红旗》,1974年第8期,第20页。

[120]罗思鼎:《论秦汉之际的阶级斗争》,《红旗》,1974年第8期,第26页。

[121]梁效:《研究儒法斗争的历史经验》,《红旗》,1974年第10期,第57页。

[122]梁效:《研究儒法斗争的历史经验》,《红旗》,1974年第10期,第61页。

[123]方锷:《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而研究儒法斗争》,《红旗》,1974年第9期。

[124]王运熙、顾易生、李庆甲:《试论屈原的尊法反儒思想》,《学习与批判》,1973年第1期,第53~63页。

[125]刘玉遵:《法家的杰出代表荀子对儒家的批判》,《中山大学学报》,1974年第3期,第14~17页。

[126]郭绍虞:《从汉代的儒法之争谈到王充的法家思想》,《学习与批判》,1974年第4期,第76~81页;钟达:《论王充的反儒斗争》,《红旗》,1974年第8期,第40~45页。

[127]周一良:《读柳宗元的〈封建论〉》,《红旗》,1974年第2期,第32~39页。

[128]罗思鼎:《从王安石变法看儒法论战的演变——读〈王荆公年谱考略〉》,《红旗》,1974年第2期,第24~31页。

[129]叶显恩:《略论李贽尊法反儒的思想》,《中山大学学报》,1975年第3期,第18~23页。

[130]北京大学儒法斗争史编写小组:《儒法斗争史概况》,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2页。

[131]上海印染机械厂工人孙绣华、上无十六厂工人陈传宣、长征农场工人姜俊俊宣讲:《青年工人讲儒法斗争史(一)》,《学习与批判》,1974年第3期,第60页。梁效的文章《读〈盐铁论〉——西汉中期儒法两家的一场大论战》也肯定了这一观点,并且在当时更有影响力(见《红旗》,1974年第5期);而青年工人的文章则使我们较为清楚地看到评法批儒运动的波及面。

[132]上海机械制造厂工人王国荣、前进农场工人王思宇、上海县工厂工人胡申生、上港五区工人高蔡喆执笔宣讲:《青年工人讲儒法斗争史》(续完),《学习与批判》,1974年第4期,第44~50页。

[133]杨荣国主编:《简明中国哲学史·序言》,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1~3页。

[134]杨荣国主编:《简明中国哲学史·序言》,第2页。

[135]杨荣国主编:《简明中国哲学史·序言》,第3页。

[136]杨荣国主编:《简明中国哲学史》,第131页。

[137]杨荣国主编:《简明中国哲学史》,1973年版,第23页。

[138]杨荣国主编:《简明中国哲学史》,第32页。

[139]杨荣国主编:《简明中国哲学史》,第31页。

[140]杨荣国主编:《简明中国哲学史》,第123页。

[141]赵纪彬:《论语新探》,1966年5月修改稿,打印本,第3页。

[142]赵纪彬:《论语新探·三版自序》上(16开竖排本),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3页。

[143]赵纪彬:《论语新探·三版自序》上(16开本),第3页。

[144]赵纪彬:《论语新探·三版自序》下(16开本),第418页。

[145]赵纪彬:《论语新探·三版自序》下(16开本),第418~419页。

[146]赵纪彬:《论语新探·三版自序》下(16开本),第419页。

[147]赵纪彬:《论语新探·绪论》上(16开竖排本),第1页。

[148]赵纪彬:《论语新探·绪论》上(16开竖排本),第2页。

[149]赵纪彬:《论语新探·绪论》上(16开竖排本),第3页。

[150]赵纪彬:《论语新探·绪论》上(16开竖排本),第4页。

[151]赵纪彬:《论语新探·绪论》,1966年5月修改稿,打印本,第2页。

[152]赵纪彬:《论语新探·绪论》上(16开竖排本),第5页。

[153]赵纪彬:《论语新探》上(16开竖排本),第146页。

[154]赵纪彬:《论语新探》下(16开竖排本),第328页。

[155]赵纪彬:《论语新探》下(16开本),第335~336页。

[156]赵纪彬:《论语新探》下(16开本),第389页。

[157]赵纪彬:《论语新探》,1966年修订本,打印本,第158页。

[158]赵纪彬:《关于孔子诛少正卯问题》,1975年5月,打印稿,第26~27页。

[159]赵纪彬:《关于孔子诛少正卯问题》,1975年5月,打印稿,第43页。

[160]赵纪彬:《论语新探》下(16开本),第307~309页。

[161]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简编·绪论》,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1页。

[162]尹明、孙长江、方立天、张立文:《中国哲学史讲话·前言》,人民出版社,1975年。

[163]哲学系哲学史教研室:《改造哲学史旧体系问题的一点体会》,《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1973年第1期,第90~91页。

[164]《改造哲学史旧体系问题的一点体会》,《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1973年第1期,第91页。

[165]《改造哲学史旧体系问题的一点体会》,《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1973年第1期,第95页。

[166]1973年3月,北京大学哲学系组织新的教学方案,组织编写教材。中国哲学史组编写出《中国哲学史》(上、下册)讨论稿,由中华书局内部发行。编写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据朱伯崑先生说,该书是由他主持编写的,书稿由中华书局1973年6月出版。

[167]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中国哲学史》(讨论稿),中华书局,1973年,第59页。

[168]参看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中国哲学史》(讨论稿)目录部分。

[169]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讨论稿),第6页。

[170]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史》(讨论稿),第54~55页。

[171]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主编:《中国哲学史讲授提纲》(二),《新建设》,1957年2月号,第38页。

[172]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主编:《中国哲学史讲授提纲》(六),《新建设》,1957年7月号,第61页。

[173]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主编:《中国哲学史讲授提纲》(六),《新建设》,1957年7月号,第6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