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万历]《云南通志》简介

[万历]《云南通志》简介

时间:2022-09-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万历]《云南通志》为邹应龙修,李元阳纂,中国文联出版社本由刘景毛、江燕、胡华生、顾胜华、毕先弟点校。[万历]《云南通志》为李元阳重要的史学著作。[万历]《云南通志》为第一部由云南本土学者并且是少数民族学者撰写的省志,以编撰年代先后计,为现存第三部完整的云南省省志。可见[万历]《云南通志》在记载物产方面,不惟在西南,就是在全国,也属上乘佳作。杨慎此次修志,留下了未完成的书稿。

刘景毛 江 燕 等

[万历]《云南通志》为邹应龙修,李元阳纂,中国文联出版社本由刘景毛、江燕、胡华生、顾胜华、毕先弟点校。

[万历]《云南通志》是在云南地方政府的支持倡导下,于隆庆六年(1572年)开始修纂,历时四年,于万历四年(1576年)杀青。

隆庆六年,邹应龙初到云南任巡抚之职,得知云南省志自[正德]《云南志》之后,已60年未续修,“遂命有司以六十年来诸所损益,约四十余条,遍布列郡,俾核实以报藩臬”(李元阳《[万历]〈云南通〉志序》),并请李元阳主笔。

李元阳,字仁甫,号中谿,太和(今大理镇)人,生于弘治十年(1497年),卒于万历八年(1580年)。他举嘉靖元年(1522年)云贵乡试第二,中嘉靖五年(1526年)第三甲第六十五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江阴县令、福建省监察御史、荆州府知府等职,于嘉靖辛丑二十年(1541年),因父丧返乡,之后未再出仕。李元阳著有《心性图说》《中谿漫稿》《艳雪台诗》等,由家人编入《中谿家传汇稿》。李元阳嘉靖间还两修《大理府志》,今有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刊第二次所修《府志》残本二卷传世。[万历]《云南通志》为李元阳重要的史学著作。

[万历]《云南通志》为第一部由云南本土学者并且是少数民族学者撰写的省志,以编撰年代先后计,为现存第三部完整的云南省省志。具有如下特点:

1.体例上的创新

本志书共十七卷,分地理、建设、赋役、兵食、学校、官师、人物、祠祀、寺观、艺文、羁縻、杂志十二类,下又分为五十八目。与[正德]《云南志》相较,新增了建设、赋役、兵食、学校、羁縻诸志,这些志体,为天启年间刘文徵编《滇志》所承袭,对其后云南省方志编纂的体例,起到很大的影响。这不仅体现了李元阳杰出的“志体”创新意识,还显示了他重视现实的“经世”思想及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

2.史料的原始性

李元阳为官十余年,做过县令、府守等亲理民政的地方官,深知经济、军事对社会安定的重要作用,李选所著《中谿先生行状》记载:《云南通志》“书成,示弟子曰:‘往见志书,皆载山川、人物而已,不及兵食及法度所急,是何异千金之子,籍其珠宝狗马而缓其衣食产业之数乎?’”故本志书记录与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赋役、物产等事项时,大量使用档册及采访资料,系事较为精当,详于当时其他的志书,深得后人赞许。著名旅美华裔史学家何炳棣在研究玉蜀黍、番薯(俗称“红薯”)何时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发现“最重要的史料是李元阳1563年版的《大理府志》和1574年版的《云南通志》”。[万历]《云南通志》“记录全省9个府和州已经有别于‘山药、山薯’的各种颜色的‘蓣’的种植,”番薯“由印、缅入滇应较由海路入闽要早二三十年”;[万历]《云南通志》卷二记载:“万历初年,全省已经种植‘玉麦’的地区有云南府”等9个府州,据此认为,“玉蜀黍先传进云南”,之后,再传入中国内地,是合理的。何炳棣先生进一步指出:番薯与玉蜀黍,“在西南诸省早期的传播,在文献上却不易追溯,这大都要归罪于明清六版《四川总志》和《四川通志》物产部分,往往根本不谈粮食,专重非农作物特产。明清两代的《贵州通志》和《湖广通志》也犯同病,以致这个劣例影响了西南数省不少的府、州、县志。”这是何先生“基本上翻遍了”美国各著名图书馆所藏的“3000种方志”得出的结论。可见[万历]《云南通志》在记载物产方面,不惟在西南,就是在全国,也属上乘佳作。

3.内容的生动性与包容性

由于是本土学者撰修本土方志,李元阳在述事时常常引用他所熟悉的民间传说,记载地理名胜等事项时,也随文录入名家的诗文,使行文更加生动可读。李元阳学贯儒、释、道,学术境界宏阔,故其记事,有很广的包容性。在修纂过程中,大量汲取了前人特别是杨慎的修志成果。

正德五年(1510年)《云南志》付梓后,至本志书成书,暌隔六十年,其间嘉靖十一年(1532年)杨慎曾主持修过省志。据明简绍芳《杨升庵年谱》载:“壬辰(嘉靖十一年,1532年)正月,布政高公公韶聘(杨慎)修《云南通志》,馆于滇之武侯祠。时卿大夫有欲冒嗣颍川侯傅友德以觊世爵者,公不可,乃乘张罗峰复相流言,欲中害,公遂去。”杨慎此次修志,留下了未完成的书稿。《升庵集》卷六十“闾丘均”条:“成都闾丘均,在唐初与杜审言齐名”,“均亦曾至云南,有《刺史王仁求碑文》《王墓碑文》,皆均笔也。《墓碑》,洛阳贾馀绚书。予修《云南志》,以均与馀绚入《流寓志》中。”

核对[万历]《云南通志》卷十《官师志·云南府·流寓·唐》,有“贾馀绚”“闾丘均”条,可证[万历]《云南通志》对杨慎所修《云南志》内容的承袭关系。

明代云南省志中,收录唐以前的文献很少,至[万历]《云南通志》,才开始大量著录前代的文献。[万历]《云南通志》卷十四《艺文志·遗文》载汉、晋、唐、宋、元遗文,即“有录无书”之著作19种,据初步统计,《艺文志》著录唐代的文献有御制类3篇,诗23首,表类3首,牒类2首,露布类3首,书类2首,疏、赞、序、碑,各1首,共计40篇。编纂者经过艰苦的搜集整理,从浩如渊海的古籍中,梳理出记载滇事的重要文献,填补了研究汉唐云南历史史料之缺漏,反映出修志的方法有了突破。这一突破的发端,可追溯至杨慎主修的《四川通志·艺文志》。

李元阳在嘉靖壬寅二十一年(1542年)编纂《大理府志》时,就与杨慎有过深入地合作。杨慎《大理府志序》把《府志》的特点精要地归纳为两项:“立创新例,大曾旧文。”对当时旧方志,体例不注意创新、地方沿革史料缺漏的不足,做出有力的纠正。李元阳与杨慎的关系应是亦师亦友,在文史诸方面与杨慎的长期切磋琢磨过程中,汲取了营养,取得了超过前人的修志经验与成果,把地方志的编纂与地方史的研究推向了新的起点。

此次整理[万历]《云南通志》,以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龙氏灵源别墅重印本为工作本,携至沪、京、津,先后与上图本、北图本、天图本核校,在版本方面,主要有如下收获:

1.据上图本,于卷二《地理志·大理府·宫室》之末补入杨节仲《进思斋记》等四篇文章,卷十四《艺文志记·记类》再补刻曾坚《送刘傑考满记》,共补入五篇文章;

2.据诸本刊正了工作本的脱讹衍倒,如卷十五《艺文志·乡人著述》“思诚稿”下原为“朴著”二字,不明何意,校以上图本,方知此二字为“朴庵集曲靖施继先著居易便稿曲靖柴宗濡著公馀清韵蒙化丁昶著”,龙氏灵源别墅重印本“朴著”二字之间脱了一整行,像这类的成行脱漏,全本共有5处,皆据刻本补入;

返滇后,又复校以景泰、正德、天启、康熙诸省志及史部、集部群籍,刊正了原刊本的一些失误。

整理本书过程中,遵照以下原则:

1.对原书的标点、分段、校勘,主要参照中华书局校点二十四史之体例。

2.为扩大读者面,将繁体字转化为简体字;但人名、地名、书名中异体字,为避免发生混淆,皆保留原字,不予改动。

3.文中“余”“馀”,易产生混淆,故原稿中“餘”字,一律作“馀”。

4.原刻正文中的双行小注之字,今一律用楷体字;原刻正文中的黑底阴文之字以及所引诗文题目的黑底阴文之字,今一律用黑体字,以示区别。

5.原文中有一些对少数民族的贬称,如“猡”等,今改为“亻”旁。

6.本志书所载诗文,除卷十四、十五《艺文志》十之一、之二外,还散见于除卷一、六、七之外各卷,凡六百一十余首,为便于读者检索,特编“[万历]《云南通志》诗文篇目及著者人名索引”,附于卷末。

此课题得到云南省社科院批准,列为2003年院级科研项目。该项目由刘景毛主持,江燕、胡华生、顾胜华、毕先弟参与共同完成。刘景毛承担版本考查核校、附录辑录、篇目及著者索引编纂及前言撰写。本书于2005年完成初稿,之后由刘景毛统一标点复校,写定全书的校勘记,使之如一手所成,历时六年,方得杀青。2013年2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刘景毛,男,1953年生,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文献研究所研究员,云南省文史研究馆研究馆员。长期从事云南古代文献、古籍研究整理。主要研究方向,一为史部古籍与地方志,一为元、明、清集部文集中有关云南的著述。点校注释出版的古籍主要有[道光]《云南志钞》(《云南文献》1995年第2期)、《正续云南备征志精选点校》(课题组副组长、副主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景泰]《云南图经志书校注》(二人合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滇南碑传集点校》(三人合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永昌府文征校注·纪载》卷1至11校注(云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新纂云南通志》的《地理考》《土司考》等篇的校点(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元代滇诗辑注》(云南科技出版社2013年版)、[万历]《云南通志》点校(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年版),正在进行清代学者师范著作《滇系》的整理,参与省文史馆《云南丛书续编》的编纂工作。

江燕,云南省社科院宗教所研究员。长期从事云南文献整理研究,担任省院合作项目“云南省社科院古籍整理与数字化”创新实验室首席专家,省委宣传部“大家文丛”专家,省文史馆《云南丛书续编》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2项。参与整理古籍著述十余部,初步建成“省社科院馆藏珍善本全文数据库”“省社科院馆藏旧方志全文数据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