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物以貌求,心以理应

物以貌求,心以理应

时间:2022-09-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心中对竹子有了喜爱之情,便有了想把它画出来的意思,这个“胸中之竹”就是主观的情意和客观的竹子相结合、相统一的产物,这个蕴蓄在心中而没有画出来的就是竹子的“意象”。等到磨墨展纸,把心中意象的竹子物化、外化之后,这“手中之竹”即笔底下画出的竹子又不是心中所想的竹子了,这个就是竹子的艺术“形象”。作为一个美学概念,简要地说,“意象”就是“意中之象”。

我们借助郑板桥的一段议论,来区分物象、意象与形象。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43]郑板桥根据自己的创作经验,论述了艺术创作过程中“象”的区别和转化。在他的议论中,竹子具有三种形象:“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早晨起来,看见水雾缭绕的竹丛十分可爱,这个“眼中之竹”即凭借感官感受到的客观外物,是竹子的“物象”。因为心中对竹子有了喜爱之情,便有了想把它画出来的意思,这个“胸中之竹”就是主观的情意和客观的竹子相结合、相统一的产物,这个蕴蓄在心中而没有画出来的就是竹子的“意象”。等到磨墨展纸,把心中意象的竹子物化、外化之后,这“手中之竹”即笔底下画出的竹子又不是心中所想的竹子了,这个就是竹子的艺术“形象”。我们可以接着郑板桥的话再补充下去,那就是他画的竹子在我们的眼里是客观的物象,又成了“眼中之竹”。欣赏者在观赏郑板桥所画竹子的时候,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在自己的心中又形成了新的意象,新的“胸中之竹”。

作为一个美学概念,简要地说,“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意”是指人之心,人之意,属于主体意识形态中的思想、情感和意志之类的东西。“象”就是物之象,是人通过感官来把握的感性状态的东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