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程朱理学对历史的毒害

程朱理学对历史的毒害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黄震在思想上深受程朱之学的影响,但也对叶适的功利主义思想很感兴趣,他主张在程朱的思想基础上容纳一些叶适的切救世弊的主张。黄震在解释“道”这一范畴时,也表现出了不同于程朱理学的思想特色。由于对“道”的不同理解,使黄震对理学“穷理”的说教也产生了怀疑。黄震的思想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其不同于理学的思想观点也只是偶尔爆发几点火花。从总体上讲,黄震的思想还没有突破程朱理学的藩篱。

黄震像

黄震,南宋末元代初人,生卒年不详,字东发,原籍浙江定海,后为慈溪(今属浙江)人,学者称为于越先生。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登进士第。历任吴县尉、华亭县令、江西抚州太守,后因受谗贬职。宋亡以后,隐居不仕。

黄震在思想上深受程朱之学的影响,但也对叶适的功利主义思想很感兴趣,他主张在程朱的思想基础上容纳一些叶适的切救世弊的主张。他把叶适之学分为“功利之学”与“义理之学”两部分,对前者他持肯定态度,而对后者的悖离程朱学说的因素则予以辩驳。

虽然黄震的思想祖述程朱,但也有些违背程朱之学的倾向,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他对程朱学派的理学家们津津乐道的以“人心”“道心”为内容的所谓“十六字心传”表示不以为然。黄震指出:“近世喜言心学,舍全章本旨而独论人心、道心。……乃因以三圣传心为说,世之学者遂指此书十六字为传心之要,而禅学者借以为据依矣。”(《黄氏日钞》卷五)认为圣人之学“人人所同,历千载越宇宙有不期而同,何传之云?”(同上)实际上也就间接地怀疑了理学的道统说。

(2)黄震在解释“道”这一范畴时,也表现出了不同于程朱理学的思想特色。他不止一次地把“道”解释为“大路”。他说:“夫道即日用常行之理,不谓之理而谓之道者,道者大路之称,即其所易见,形其所难见,使知人之未有不由于理,亦犹人之未有不由于路,故谓理为道。”这样,“道”就不再是程朱哲学中的超越一切之上的绝对存在,而是人所必由之路,也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必须遵循的准绳、天地万物运行变化时所必然遵循的规则。故曰:“凡粲然天地间、人之所常行者皆道矣。”(《黄氏日钞》卷五十五)他对理学有关“道”的解释明显表示出不同的看法,认为他们“以恍惚窈冥为道,若以道为别有一物,超出天地之外,使人谢绝生理,离形去智,终其身以求之,而终无得焉”(同上)。这是说,理学把“道”作为形而上的存在,使之与万物及人伦日用分离开来,使人们永远无法认识它。由于对“道”的不同理解,使黄震对理学“穷理”的说教也产生了怀疑。

黄震的思想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其不同于理学的思想观点也只是偶尔爆发几点火花。从总体上讲,黄震的思想还没有突破程朱理学的藩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