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积极防御费运筹

积极防御费运筹

时间:2022-09-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兴利除害的总目标下,墨子提倡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此后,“墨翟之守”和“墨子善守御”被简化为“墨守”,“墨守”又成为“善守”的同义语。这也是贯彻墨子节约和物尽其用的思想。令行者男子行左,女子行右,无并行。郡守将领立即发布命令。即小国如何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抗击好战大国的侵略行径。墨子与后学禽滑厘等对这十二种战法都有相应的对策。墨子认为,这是敌人一种不聪明的战法。

一、积极防御,彪炳千古

在兴利除害的总目标下,墨子提倡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古有“墨翟之守”或“墨守”的成语。战国时齐说客鲁仲连,写信劝说燕将撤聊城之守:“今公又以弊聊之民,拒全齐之兵,期年不解,是墨翟之守也。”(《战国策·齐策六》)可见当时已有“墨翟之守”的成语流传。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未为墨子立传,但在《孟子·荀卿列传》中顺便提到墨子,肯定其“善守御”,善于守城,长于打防御战。此后,“墨翟之守”和“墨子善守御”被简化为“墨守”,“墨守”又成为“善守”的同义语。后汉何休把著作取名为《公羊墨守》,意为《春秋公羊传》义理深远,不可驳难,如墨子之守城然。(《后汉书·郑玄传》)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有“未尝墨守一家”之语(《钱退山诗文序》)。“墨守成规”成语,尽人皆知。撇开其中坚守陈规而不知改变的贬意不说,“墨守”的意思,仍是取墨子“善守”意。

墨子防御战,是积极防御,不是消极防御(专守防御或单纯防御)。《号令》篇说:

凡守城者以急伤敌为上,其延日持久,以待救之至,不明于守者也。能此,乃能守城。

即把杀伤来犯之敌,看作守城战斗的当务之急。单纯防守,不利于御敌守城。又说:

敌人但至,千丈之城,必郭迎之,主人利。不尽(及)千丈者勿迎也,视敌之部曲众(多)少而应之。此守城之大体也。其不在此中者,皆心术与人事参之。

当时的“千丈之城”相当于郡县级小城,大约住有居民万户。墨者认为,须出兵拒敌于郭门之外,杀伤敌人。当然,具体的作战部署还要视敌人的数量多少,力量强弱,参酌敌我力量对比而变通,不能死守书本规定。《备梯》篇说,当敌人在我英勇抗击下“引兵而去”时,要“令吾死士(敢死队)左右出突门击溃师,令贲士(勇士)、主将皆听鼓之音而出”杀敌,在整个战役中屡屡“出兵施伏”(布置埋伏),到深夜在城上四面配合下,杀伤敌人有生力量,动摇侵略者军心。

二、坚壁清野,准备战斗

城市是附近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为了保卫城市,不得不暂时牺牲局部利益,坚壁清野:

城之外,矢之所逮,坏其墙,无以为客御。三十里之内,薪蒸木皆入内。狗彘豚鸡食其肉,敛其骸以为醢,腹病者以起。(《迎敌祠》)

寇至,先杀牛羊鸡狗凫雁彘,皆剥之,收其皮革、筋、角、脂、脑、羽。(《杂守》)

除城场外,去池百步,墙垣,树木大小俱坏伐除去之。(《号令》)

去郭百步,墙垣、树木大小尽伐除之。外空井尽窒之,无令得汲也。外空室尽发(拆除)之,木尽伐之。诸可以攻城者尽纳城中。当街材木不能尽纳,尽烧之,无令客(敌)得而用之。(同上)

在城郊一定范围内,推倒墙垣,砍伐树木,拆除民房,宰杀禽畜。这一是为避免敌人掠夺利用;二是为不给敌人提供掩蔽藏身的条件;三是为征集利用物资以加强备战。这也是贯彻墨子节约和物尽其用的思想。皮革、筋角、脂羽等收购作为军需品(制盾甲、飞矢与火炬的原材料)。骨头集敛,制肉酱,可治病。

论小城不自守通(交通要道)者,尽保其老弱、粟米、畜产。(《号令》)

城小人众,保离乡老弱国中及大城。(同上)

没有能力守住的郊区交通要道,要把老弱、粟米、畜产转移至城中保护。小城无法坚守,把老弱疏散到安全地带或其他大城。

三、擂鼓动员,迅速集合

《号令》篇说:

卒有警事,中军疾击鼓者三。城上道路,里中巷街,皆无得行。女子到大军。令行者男子行左,女子行右,无并行。

寇至,楼鼓五,又周鼓,杂小鼓乃应之,小鼓五后从军,断。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敌人进犯消息,突然来到。郡守将领立即发布命令。中军司鼓,按照早已规定好的鼓点暗号,紧急擂响战鼓。军令如山倒,在集合部队的紧急时刻,城上道路,城中街巷,都不许行人随意走动。女兵疾步走出家门,与年轻力壮的男卒一起,奔赴岗位。敌寇接近城墙,城门楼上擂鼓五遍。城上四周紧接着击鼓以警众。凡装备有小鼓的各分队都立即响应,擂鼓集合部属。小鼓擂响五遍,尚未把部队集合起来,部队首长受惩处。

兵贵神速。保证以最快的速度集合部属。守城战斗是关系国家存亡,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时间就是生命,贻误战机是犯罪。军队编制中的每一个人,都应服从这一整体利益。

四、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守城战法

墨子对当时流行的攻城战法,有精深研究,提出针锋相对的攻破方法。《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穴》、《备蚁附》篇,是墨子提出的攻破方法。

有一次,禽滑厘问墨子:今“甲兵方起于天下,大攻小,强执弱,吾欲守小国,为之奈何?”即小国如何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抗击好战大国的侵略行径。

子墨子曰:“何攻之守?”

禽滑厘对曰:“今之世常所以攻者,临、钩、冲、梯、堙、水、穴、突、空洞、蚁附、辒、轩车,敢问守此十二者奈何?”(《备城门》)

临、钩等十二种攻城战法是兵员、武器、工程和战术几种要素的综合作用。墨子与后学禽滑厘等对这十二种战法都有相应的对策。

1.破高台攻城法。《备高临》:

禽子曰:“敢问敌人积土为高,以临吾城,薪土俱上,以为羊黔(土山基址),蒙橹俱前,遂属(临近)之城,兵弩俱上,为之奈何?”

子墨子曰:“子问羊黔之守也?羊黔者将之拙者也,足以劳卒,不足以害城。守为台城,以临羊黔,左右出距,各二十尺,行城三十尺,强弩射之,技机掷之,奇器[射]之,然则羊黔之攻败矣。”

“临”的战法,是敌方在城外用牛皮和大盾为掩护,以树枝、黄土为原料,筑土台以窥望城内,以“兵弩”射城。“临”有居高临下的意思。

墨子认为,这是敌人一种不聪明的战法。因为它足以使士卒劳顿,而不足以重创吾城。这时,我方可以在城上像搭建筑脚手架那样,构筑一座三丈高的“台城”(行城),并于台上用强弩放箭,巧机抛掷,奇器投射,敌“临”的战法,就可以攻破。

2.破云梯攻城法。《备梯》篇:禽滑厘问墨子,如果敌人多而且勇敢,把护城河填平,武士争先恐后地爬云梯登城墙,怎么办?

墨子回答说,云梯是一种重兵器,移动困难。对付的办法是,让“力士”操纵连弩车、掷车、转射机和冲撞机等各种器械,“令案目者视敌,以鼓发之,夹而射之,重而射之,技机掷之,城上繁下矢、石、沙、灰以雨之,薪火、水汤以济之”,“则云梯之攻败矣”。对准爬云梯的敌人,各种武器都用上。利剑刺向敌人,冲撞机向敌人撞击,矢、石、沙、灰像下雨一样,降临在敌人头上,薪火向敌人烧,开水向敌人浇,云梯之攻不难击破。

3.破水攻法。《备水》篇说:

备水谨度四旁高下。城中地偏下,令渠其内。及下地,地深穿之,令漏泉。置测瓦(水涨表)井中,视外水深丈以上,凿城内水渠。

这是测量水位和开挖排水沟渠的方法。应该仔细测量城内外地势高低。如果城内地势偏低,就开凿排水沟。如果地势特别低洼,排水沟要挖到露出地下水位为止。

若敌人在城外筑堤拦水,准备水淹吾城,《备水》篇提出如下对策:

并船以为十临。临三十人。人擅弩。必善以船为辒。二十船为一队,选材士有力者三十人共船,其二十人有锄,厚甲鞮鍪(头盔)。十人擅矛。视水可决,以临辒(用船冲撞敌堤),决外堤,城上为转射机疾佐之。

为了决开敌人堤坝,特组织强有力的船队。把两船合并为一,这叫作“临”。船队由十临即二十条船组成。每临由三十名训练有素的“力士”做乘员,十临共需乘员三百名。其中二百人披甲戴盔,手持锄镢,担任决堤任务。一百人持矛作掩护。实施决堤作业时,城上用重武器“转射机”给予有力配合,则敌水攻之法可破。

4.坑道战术。《备穴》篇:

禽子曰:敢问有善攻者,穴土而入,缚柱施火,以坏吾城。城坏,或中人,为之奈何?

子墨子曰:问穴土之守耶?备穴者城内为高楼,以谨候望敌人。敌人为变、筑垣聚土非常者,与旁有水浊非常者,此穴土也。急堑城内,穴其土直之,凿穴迎之。

敌人在城墙上挖掘坑道,在坑道中先立坑木支撑。然后烧断坑木崩塌城墙,并杀伤守城将士。对此,墨子提出,第一步是在城墙高楼中密切隙望监视敌人。发现城墙外有聚土、城濠水浑浊等现象,就可判断敌人正在挖坑道。第二步是以坑道战术对付坑道战。《备城门》篇说:敌人为穴而来,“我急使穴师选士,迎而穴之”。掘坑道技师挑选技术熟练的坑道兵开掘操作。“必审知攻隧之广狭,令斜穿其穴,令其广必夷客隧。”即我之坑道不与敌之坑道正对,而是要斜穿,使挖掘出的土,可顺势夷平敌人坑道。这是墨者参与挖掘坑道的经验之谈。《备穴》篇:

穴中为环利索,穴二。

攻穴为传土之[具],受六参(畚箕),约绳以绊其下,可提而举投。已,则穴七人守退垒之中,为大庑,藏穴具其中。

凿坑道时使用两部绞车(辘轳),作为运土器械。穴中筑有侧洞,可供守护、休息和贮藏工具用。

在坑道中有以下战斗方式:

穴且遇,为桔槔,必以坚材为夫(杆),以利斧施之(装上利斧),命有力者三人用桔槔冲之。

为铁钩拒长四尺者,穴通,以钩客穴。

为短矛、短戟、短弩,穴通以斗。

即用冲撞机冲撞击杀敌人,用铁钩拒推拉杀伤敌人,用短弩飞矢射杀敌人,用短矛短戟与敌人“短兵相接”。“窑灶鼓橐”是墨者喜用的坑道战武器。

5.破“蚁附”攻城法。《备蚁附》篇:

禽子曰:“敢问敌人强梁,遂以附城,后上先斩,以为法程,堑城为基,掘下为室,前上不止,后射既疾,为之奈何?”

子墨子曰:“子问蚁附之守耶?蚁附者将之忿者也。守为行楼射之,技机掷之,火汤迫之,烧荅覆之,沙石雨之,然则蚁附之攻败矣。

蚁附,今天叫人海战术。墨子提到的破蚁附的战斗方式有多种。除“行楼射之”、“技机掷之”、“火汤迫之”、“烧荅覆之”、“沙石雨之”之外,还有一种对付“蚁附”的特殊战法:

备蚁附为悬陴。以木板厚二寸,前后三尺,旁广五尺,高五尺。而制为下磨车(辘轳、绞车),轮径尺六寸。令一人操二丈四矛,刃其两端,居悬陴中。以铁锁二缚悬陴上衡,为之机。令有力者四人上下之,勿离。施悬陴,大数二十步一。攻队在,六步一。

悬陴战法,是四位大力士用绞车牵引木箱,箱内藏勇士操长矛以刺敌。悬陴这种特殊军械,二十步安装一台。敌人正面进攻处,六步安装一台。这种守城战斗,相当壮观。墨者充分利用技术优势,以增强部队的战斗力。

五、追击穷寇,毫不留情

墨子的积极防御方针,不仅体现在守城战斗的相持阶段,而且在反攻阶段,也要极力追击歼灭敌人。

儒家学者提出一个观点,即“君子胜不逐奔,掩函弗射,驰则助之重车”。意即君子打仗胜利,不追逐溃逃的敌人,用手按住箭囊不向敌人射箭,敌人准备溃逃,则帮助引挽重车。

墨者认为,这种观点极其荒谬。他们把交战双方分为仁人(仁义之师)和暴人(残暴掠夺别国财富的军队)两类。他们之间的组合,有以下三种:1.双方都是“仁人”;2.双方都是“暴人”;3.一方是“仁人”,一方是“暴人”。

如果交战双方都是“仁人”,则这种假定不成立。因为“仁人以其取舍是非之理相告,无故从有故,弗知从有知,无辞必服,见善必迁”,即“仁人”讲道理,服从真理,不相互交战。

如果交战双方都是“暴人”,则无论怎样实行“胜不逐奔”,还是不能算是“君子”。因为交战双方都是非正义的,都是“残暴之国”。

如果交战的一方是“仁人”,另一方是“暴人”,那么“仁人”应该贯彻“为世除害”的总方针,“兴师诛罚”暴人,不应该实行“胜不逐奔,掩函弗射,驰则助之重车”的错误方针。如果这样,将会使“暴乱之人得活,天下害不除”,这就等于“群残”天下的父老兄弟,“深贼(害)世”,是最大的“不义”。(《非儒》)

墨者所批评的儒者“君子胜不逐奔”的观点,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宋襄公式的仁义道德。宋襄公说:“寡人闻君子曰:不推人于险,不迫人于厄,不鼓不成列。”(《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孙子·军争》篇说:“归师勿遏,围师必缺,穷寇勿迫。”“穷寇勿迫”后世一般引作“穷寇勿追”。

按照墨者的观点,“穷寇”应该毫不留情地追击歼灭。这是墨子战争观的必然引申,因为他坚持以正义战争反对不义战争,所以必然主张积极防御,并在防御中尽一切努力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而消灭发动侵略战争的敌人,才能有效地保卫祖国和从事和平劳动的人民。墨子的这种思想独到深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