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如何区分情感与私欲

如何区分情感与私欲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不相信,可以让王阳明来南京面圣。王阳明没办法立刻赶往南京,可是张忠却派人在半路阻拦,导致他在芜湖停留了半月之久。王阳明从九华山返回南昌,多次举行阅兵仪式,因为他预料到在皇帝身边的这些小人总有一天会对皇帝下手。但是王阳明有着别人无法拥有的大智大勇,他将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情感置之一边,以国家前途为己任,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

君子之学以明其心。

——《静心录之九·别黄宗贤归天台序》

君子做学问是为了明心见性,是为了去除私欲,让心灵得以平静,只有这样,做事才能做好,才可以区分什么是私欲,什么是情感。

王阳明孤身一人平息了宁王反叛之后,皇帝朱厚照却依然坚持御驾亲征。这个皇帝难道是脑子进水了,王阳明都将宁王抓住了,而且已经押解到南京附近了,御驾亲征还有什么意义。原来这个昏庸的皇帝换上军装,将所有俘虏都放了出来,然后一声令下,让手下的将士将这些俘虏又抓了一次,重新装进了囚车。接着皇帝自己装作凯旋的样子,向南京开始出发。如果说闹剧到这里结束那你就想错了,皇帝想着要将宁王朱宸濠释放在鄱阳湖,然后他再抓起来,好让天下人以为平定叛乱都是他的功劳。

荒唐的皇帝在南京没有玩尽兴,哪里肯回到京城。但是他没有想到王阳明在南昌促成了部队的撤离,大家觉得这是王阳明在跟皇帝争功,其实他哪里是争功,朱宸濠的反叛部队没有全部被歼灭,他只能如此。但是皇帝周边的人却不这么说,他们纷纷在皇帝朱厚照面前说,王阳明原本就是朱宸濠的同伙,在江西他有自己的部队,迫不得已才把朱宸濠抓了起来。如果不相信,可以让王阳明来南京面圣。王阳明没办法立刻赶往南京,可是张忠却派人在半路阻拦,导致他在芜湖停留了半月之久。

王阳明此时真的是失望到了极点,他一个人冒死平息宁王叛乱,结果却被小人诬陷,国家发展到这地步,还有什么前途,于是他干脆去了九华山,继续自己的学道之路。心情不同,路上的风景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好心情去欣赏。但是他到了九华山,安静打坐,依然找不到心灵之中的平静。一个国家有奸臣就会有忠臣,就像这世界有小人就有君子一样。张永在这关键的时刻对朱厚照说,王阳明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如今这样对他,将来国家再有危难,谁又能站出来担当呢?皇帝闻言觉得也有道理,便命令王阳明回到江西。

王阳明从九华山返回南昌,多次举行阅兵仪式,因为他预料到在皇帝身边的这些小人总有一天会对皇帝下手。第二年的六月份,皇帝朱厚照在南京的牛头山失去了踪影,侍卫们折腾了整整一夜,有人就传言说是江彬想要谋反。王阳明赶到九江,立刻集结军队操练,皇帝失踪了,他却操练兵马,此时流言四起,各种诬陷开始盛行,而他的学生也不明白王阳明为什么此时阅兵。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江彬也派人前来悄悄地打探他的行动。

面对流言蜚语,面对诽谤,王阳明一脸坦然地对学生说,你们去读书吧,在南昌身边都是小人,我的心坦坦荡荡有什么可避嫌的?江彬本是边将出身,王阳明这样做自然是为了防止江彬发动兵变,而这些道理其他人哪里明白,哪里懂得。

如果说王阳明在这些流言蜚语与妄加诽谤面前没有动心,或许也不可能,尽管他是圣贤之人,但是圣贤之人也是人,是人就会有情感,不然他也不必去九华山隐遁修道。但是王阳明就是王阳明,他做事总有一番道理,他处事也总有一番自己的思虑,如若换作别人可能早就被昏庸的皇帝气得七窍生烟,跺脚而去,从此也绝不会再过问国家的任何事情。但是王阳明有着别人无法拥有的大智大勇,他将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情感置之一边,以国家前途为己任,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

在皇帝身边的江彬、张忠等人其实都是一些溜须拍马之人,他们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为了自己的私欲,不惜加害忠臣,不惜将莫须有的罪名加到忠臣贤臣身上。所以就在王阳明在九江操练兵马、举行阅兵仪式的时候,这些人开始散布谣言,开始变本加厉地诬陷他,说他不仅私吞了国家的财产,更是手握重兵企图谋反。王阳明面对这些的污蔑,面对这样的谣言,泰然处之,他早已经将这些人的贼子野心看得一清二楚,他明白自己的情感与这些人的私欲相比,他要做的就是要将这些人的嚣张气焰打下去,他不能让这些人得逞,身为大明朝的官员,他必须要维护国家,保护国家。

一年的御驾亲征过去了,皇帝依然不想离开南京。张忠这帮犬牙认为朱宸濠被抓的功劳尚不能完全确认,他想将功劳据为己有,但是王阳明押解俘虏离开南昌,一路上百姓尽人皆知,亲眼目睹,怎么可能掩得天下之人耳目,怎能可能堵住这悠悠众口。没办法,他们就让王阳明重新书写去年的上疏,将擒获宁王的功劳归于皇帝和张忠等人。

君子就是要去私欲,君子就是要明心见性,明白情感与私欲不同,唯有如此,才能像王阳明一样将事情做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