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卓绝的头脑比不过强大的内心

卓绝的头脑比不过强大的内心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心即是理,心外无物”是王阳明创立心学的核心思想所在。世界上的所有问题,对于王阳明来讲都可以在自己的内心找到答案。在那场浩浩荡荡的反刘瑾运动中,王阳明也算是其中一个。刘瑾最终将王阳明扔进了锦衣卫的大牢之中。锦衣卫的大牢可是九死一生的地方,但是王阳明凭借着自己坚强的意志以及强大的内心,将这恶劣的大牢当作了自己的精神历练之地。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於天下事理有不能尽。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传习录》

“心即是理,心外无物”是王阳明创立心学的核心思想所在。按照王阳明的心学,道理其实都在心中,世间并无存在心外的事物和道理,只有拥有了强大的内心,潜意识中的潜能才能被激发出来,才会产生无穷的力量。

有一天,王阳明同一位朋友一起在南镇的山间游玩,朋友看到山岩中的花树就问道:“天下既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这深山之中兀自花开花落,于我心有何关系?”王阳明的回答可以说十分巧妙,他说:“你未看到花时,这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到山中见到此花,则此花颜色一时便明白起来,便知这花并不在你的心外。”

世界上的所有问题,对于王阳明来讲都可以在自己的内心找到答案。他觉得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根源都在自己的心里。王阳明在一首诗中写道:“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直至叶叶外头寻。”我们都知道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一种潜在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健康,快乐,更能让我们收获成功。这种力量原本存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只是在生活中这种强大的力量被欲望所遮蔽,如果可以将这些遮蔽的物欲清除,去感受内心的这种力量,那么这股潜能就将产生无穷的力量。

明朝,宦官当权,民不聊生。在那场浩浩荡荡的反刘瑾运动中,王阳明也算是其中一个。就在一些大臣入狱之后,他给当时的皇帝朱厚照写了一封非常委婉的信。信中说,入狱的那些人触犯了皇帝,所以应该接受处罚。但是,那也是他们的职责,国家有了事情,他们不站出来说一说,岂不是失职了,皇帝如果要那样的臣子又有什么用处?他们说对了,皇帝可以照做;如果说错了嘛,皇帝也可以大人不记小人过,多多担待他们。现在,皇帝对这些人使用酷刑,这不是相当于挡了大臣们的言路吗,这样下去谁还敢再说真话呢?

从表面看,王阳明的这封信并不像蒋钦他们一样言辞激烈,也并没有将矛头指向刘瑾,可是当刘瑾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发现王阳明这简直是绵里藏针。王阳明在信中所说的,大臣们被施以酷刑,以后就不会有人说真话了。而大臣们所说的不就是刘瑾的事情吗,这分明是赤裸裸对刘瑾这个邪恶之徒的批驳。

刘瑾最终将王阳明扔进了锦衣卫的大牢之中。众所周知,锦衣卫的大牢可不是什么好地方,但凡进去的人很少有人能够活着出来。就在那年的冬季,王阳明被刘瑾在午门之外赏赐了四十廷杖,四十廷杖对于一个人来讲原本就是九死一生,何况刘瑾要求王阳明脱掉裤子执行廷杖。四十廷杖之后王阳明早已经是气息奄奄,可以说离死亡已经不远了。面对皮开肉绽的王阳明,刘瑾下令拖进大牢,从此王阳明开始了锦衣卫大牢中的艰苦生活。

锦衣卫的牢房在当时被称为“诏狱”,生存环境极其恶劣,而且还有各种无法想象的酷刑,但是王阳明却在大牢中创造了一个奇迹。在监牢中不知道过了多久,王阳明才缓缓睁开眼睛,他发现自己还活着。当他清醒过来之后,看着自己身处的环境,想起了自己走过的追逐圣贤的路途,想到了司马迁,想到了孔夫子,想到了屈原,这些古代圣贤的事例一个个涌现到自己的脑海之中。由此他的圣贤情怀充溢到脑海和心里,并写下狱中诗。

在锦衣卫的大牢中,王阳明并没有后悔自己走过的路、做过的事情,身在糟糕的监狱之中,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圣贤之路,心里更加豁然光明起来,于是他在狱中开始讲学,讲圣贤之学。锦衣卫的大牢可是九死一生的地方,但是王阳明凭借着自己坚强的意志以及强大的内心,将这恶劣的大牢当作了自己的精神历练之地。就这样,他在锦衣卫的大狱之中待了足足五六个月,最后朝廷裁决将他贬到贵州龙场做驿丞。

王明阳在恶劣的“诏狱”中之所以能成就一个奇迹,靠的并不是他卓越而聪明的头脑,真正依靠的是他强大的内心、坚强的意志,以及他对圣贤追逐的笃定。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藏着这样强大的力量,之所以不能显现,是因为我们面对事情本身所反映出来的一些负面情绪和消极心态。试想一想,如果王阳明面对锦衣卫那种人间炼狱般的大牢,一味沉浸在失望和痛苦之中不能自拔,那么他的生命或许早就在“诏狱”之中郁郁而终了。

一个人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面对人生旅途中的种种不如意,只要排除来自内心的那种消极意识,就可以获得积极的力量,让自己强大起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