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超越“对象”的“表象”

超越“对象”的“表象”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表象”与“对象”的关系,是以“映象”为中介的。如果说“映象”是把“对象”“移入人的头脑”,“表象”则是在人的脑海中不断地“唤醒”已经“移入人的头脑”的种种关于“对象”的“映象”。人类以自己的“意识形式”把意识外的“对象”变成意识界的“映象”,这种意识活动的最坚实的基础在于人类意识的物质基础。在人的意识活动中,再现“映象”的“表象”,是由人的语词“召之即来”、“挥之则去”的。

无论是看过绚丽的朝霞还是闪烁的星空,我们常常会说,那美丽的景色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无论是听过火爆热烈的打击乐还是如泣如诉的管弦乐,我们又常常会说,那动人的乐曲还在我们的“脑海中萦绕”;我们能够在“脑海中”背诵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历代王朝,让那远逝的尘封的历史“历历在目”;我们可以“在脑海中”运用加减乘除开方平方微分积分,让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成为计算的数字;我们甚至能够“在脑海中”构成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各路神仙妖魔鬼怪魑魅魍魉,“不用想象某种真实的东西而能够真实地想象某种东西”……如此这般神奇的“脑海”是什么?就是人的“精神世界”。

美丽的景色在我们的“脑海中浮现”,然而,无论怎样高明的外科医生,又如何能够发现“浮现”在人的“脑海”中的景色?动人的乐曲在我们的“脑海中萦绕”,然而,不管如何有名的外科医生,又怎样能够找到“萦绕”在人的“脑海”中的乐音?那么,美丽的景色究竟为何能够“浮现”在我们的“脑海”?动人的乐音究竟如何能够“萦绕”在我们的“脑海”?

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尝”到的、“摸”到的一切一切,都是我们“看”、“听”、“嗅”、“尝”、“摸”的“对象”,即外在于我们的“意识”的存在。我们的“意识”的最基本的功能,就在于它把“看”、“听”、“嗅”、“尝”、“摸”的“对象”变成人的“脑海”中的存在——感觉和知觉形象的存在。而当我们说某种事物在“脑海中浮现”或在“脑海中萦绕”的时候,那种“浮现”或“萦绕”的事物已经不是“当下”看、听、嗅、尝、摸所构成的感知觉形象,而是这种感知觉形象的再现——表象。

表象,就是“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再现”。这种“再现”,首先是具有直观性的特点。例如,在唤起视觉记忆表象时,就仿佛在脑中看到这种事物一样;在唤起听觉记忆表象时,就仿佛在头脑中听到了那种声音一样。这种“再现”,还具有概括性的特点。例如,我们能够在头脑再现“马”的形象,“牛”的形象,“男人”的形象,“女人”的形象,而不必是某匹马或某头牛、某个男人或某个女人的形象。表象的直观性和概括性,给人提供了超越时空的世界——脱离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而“浮现”或“萦绕”在人的“脑海”中的各种各样的形象的世界。

“表象”与“对象”的关系,是以“映象”为中介的。如果说“映象”是把“对象”“移入人的头脑”,“表象”则是在人的脑海中不断地“唤醒”已经“移入人的头脑”的种种关于“对象”的“映象”。因此,要理解“表象”的“超越性”,首先需要探讨“对象”与“映象”的关系。

“映象”是把“意识外的存在”变成“意识界的存在”,因此,“映象”总是关于“对象”的“映象”。对此,马克思有两句人们广为引证的名言:其一,“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1]其二,“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2]马克思的这两句名言,是值得我们深长思之的。

人类以自己的“意识形式”把意识外的“对象”变成意识界的“映象”,这种意识活动的最坚实的基础在于人类意识的物质基础。人类的意识形式作为人类认识机能的表现形式,它首先是一种遗传性的获得。人脑是人的认识机能及其表现形式的物质承担者,而人脑的结构和功能首先是物质自身长期进化的产物,它的运动规律受到物质运动一般规律的支配。大脑在自己的运动过程中,自己实现其特殊的功能,即实现物质的自我认识(大脑这个物质对包括大脑在内的所有物质的认识)。这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的主观的思维和客观的世界服从于同样的规律,因而两者在自己的结果中不能互相矛盾,而必须彼此一致,这个事实绝对地统治着我们的整个理论思维。它是我们的理论思维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3]

人类意识不仅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在自然根基的基础上,历史地发展着的社会实践的产物。马克思说,人的五官感觉就是“世界历史”的产物,是在以往的全部世界历史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样,人类的意识之所以能够合乎“逻辑”地认识世界,也是因为“人的实践经过千百万次的重复,它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格固定下来。这些格正是(而且只是)由于千百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4]

人类的意识形式并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以各种各样的认识成分来实现由“对象”向“映象”的转化。这正如列宁所说:“辩证法是活生生的、多方面的(方面的数目是永远增加着的)认识,其中包含无数的各式各样观察现实、接近现实的成分”。[5]人类的“认识成分”的增长,是同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的。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是在其前进的发展中所创造的全部科学共同实现的。科学理论不仅以自己所提供的关于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而指导人类扩展和深化对世界的改造,而且历史地扩展和深化了人类用以认识世界的人类意识。

“表象”,它既是再现“映象”的形式,又是“映象”在人的头脑中再现的内容,因而是再现“映象”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人的再现“映象”的“表象”,不仅是一般地超越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而再现“映象”,而且特别地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一是以语词“呼唤”、“调遣”各种表象;二是以语词“重组”、“构建”各种表象;三是以语词“创造”、“创建”各种表象。

语词,不仅对使用它的每个个体而言是超时空的,而且它还以“历史文化的水库”的形式而实现其社会性的历史遗传。如果我们把人视为历史文化的存在,而不是“超历史”、“非文化”的存在,那么我们就会更为深切地懂得以语言为存在方式的人的表象的超越性。在人的意识活动中,再现“映象”的“表象”,是由人的语词“召之即来”、“挥之则去”的。这更为深刻地表现了“表象”之于“对象”和“映象”的超越性。

人的意识活动不仅仅是以语词“呼唤”或“调遣”表象,而且是以语词“重组”表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一个个相互独立的表象,在词人马致远的笔下,被组合为一种超越纯粹表象组合的表达人生况味的艺术意境。作为这首作品的读者,如果只是孤零零地“再现”关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映象”,则会成为一组互不相干、毫无意义、索然无味的“表象”。然而,正是人的“历史文化的水库”——语词——以其文化的内涵“重组”了表象、照亮了表象,这一首由诸种“表象”构成的“图景”,才引发了人的情感的共鸣和无尽的遐想。

人的意识以语词“重组表象”,也以语词“创造”表象。人的意识之所以能够“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正是由于人的意识以语词而构建了人的表象的“小宇宙”。语词使表象得以千变万化、千姿百态地“组合”与“重组”,也使表象获得“意义”与“意境”。这正如陆机所说,“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语词使表象获得了远远大于表象、远远超出表象的文化内涵。正是凭借这种文化内涵,人的表象实现了自我超越——不仅仅是“再现”“映象”,而且是“创造”“形象”,给自己构成自己所要求的“世界图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