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孔子在教学方面的创新

孔子在教学方面的创新

时间:2022-09-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0.2 知识与创新知识是创新的基础。知识是前人劳动技能的积累,创新的总结。创新与人的大脑思维活动关系非常密切。(《论语·述而》第71页。(《论语·季氏》第184页。《论语》开篇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第1页。(《论语·子张》第209页。(《论语·子罕》第95页。(《论语·为政》第13页。

10.2 知识与创新

知识是创新的基础。无论是朝代更替制度革新,还是科学技术高端产品创新或是战略管理创新,都离不开知识。

何谓知识?知识是前人劳动技能的积累,创新的总结。知识用文字记录整理之后,就形成书籍文献,为后人学习借鉴之用。

创新与人的大脑思维活动关系非常密切。“思维活动依赖于知识与能力这两个内在要素的相互作用。知识在思维活动中相对稳定,是思维活动的基础、材料和结果。”(徐斌著《创新头脑风暴》第4页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5月。)徐教授这里明确论述了知识是思维活动的基础,也就是说,人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的。一般地说,知识积累越多,思维越发达;假想越丰富,创新越有成效。

知识是靠学习获得的。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第71页。)孔子之意是说:我并非出生下来就有知识的,是我非常喜爱古代之文化,勤奋好学,思维敏捷,求得了知识。

正如孔子又言:“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知者,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第184页。)

孔子之意是说:人生下来就知道事理的,是上等;经过学习,接受教育才知道事理的,是次一等的人;经历了困境,知道了学习之重要,再学习的人,是再次一等的;经历了困境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人了。生而知之者,天才也;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是学而知之者,从一十有五而志于学,获得了相当的知识,才能到三十而立也;掌握了知识,到了四十亦才能不惑也;有些人平时不学习,一旦遇到困境,才知道知识重要,才开始学习,这样的人虽然亦能存活下去,但一定是生活得非常之艰辛;还有的人虽然经历了困境,仍不学习知识,稀里糊涂的混日子,毫无建树,这种人就是所谓下等人了。

《论语》开篇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第1页。)

孔子强调说:学习要掌握好一个时字,一个人自少年始,就要立志学习,一生都要坚持学习,做到不耻下问,请教老农,请教老圃,三人行必有我师……只有通过学习获得了知识,才是最愉悦的事情。

孔子门人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第209页。)子夏之意是说:要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博采众长,就能坚定自己的志向,对于不懂的疑难问题能恳切地提出来,并能联系当前实际进行思考,仁也就在其中了。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由于家境贫困,箪食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因而颜回学得的知识能够“闻一知十也”。“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论语·子罕》第95页。)孔子说:能够专心听我讲授知识的,大概只有颜回了。

孔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为政》第13页。)孔子之意是说:颜回每天听我讲课,非常用心,在课堂上他从未提出过问题,好像很愚笨。下课以后,他和别人交谈,发现他对我讲的内容却能很好地发挥,可见颜回他并不愚笨呀。颜回学则专也、思也、敏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