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佛教对饮茶普及的影响

佛教对饮茶普及的影响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姚伟钧在中国,茶作为一种普通饮料,比起酒来要晚得多。一饮茶的推广和普及,与中国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二佛教徒饮茶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晋时代,东晋名僧怀信在《释门自镜录》中自述他长寿的秘诀就是喝茶。虽然,这时茶叶尚未单独饮用,但它表明佛教徒饮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坐禅修行。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姚伟钧

在中国,茶作为一种普通饮料,比起酒来要晚得多。但是,与世界各国相比,在世界其他地区还不知道茶为何物的时候,茶在我国则从朱门到柴户,达到比屋之饮的程度。我们的祖先在世界上最早发现了茶的效用,也最早发明了茶叶的加工制作技术,把茶树培育为一种重要的栽培作物,但饮茶的推广和普及,并把茶发展成为一门文化,却与唐代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也由于佛教的提倡,茶在唐朝就真正成为举国之饮,上至皇帝大臣,下至平民百姓,普遍爱好饮茶。正如陆羽《茶经》所云:“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

饮茶的推广和普及,与中国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自从佛教在中国兴起后,茶叶很快就成为僧人坐禅修炼不可缺少的饮料,僧人的生活需要又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佛教认为茶有三德:一、坐禅时,可以通夜不眠;二、满腹时,可以帮助消化;三、茶为“不发”之物,可以抑制性欲。因此,喝茶就成为僧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之事。特别是佛教禅宗派兴起后,佛教徒更重视坐禅、断食及默思。坐禅讲究专注一境,而且必须跏趺而坐,头正背直,不委不倚。长时间的坐禅会使人产生疲倦,精神不易集中,同时吃饱易睡,故必须减食,或不吃晚饭。为此,需要一种既符合佛教戒律,又可以消除坐禅产生的疲劳和作为不吃晚饭的补充物质。古代印度无茶饮,僧徒坐禅常用槟榔制成饮料,但它没有茶叶好,佛教传入中国后,茶叶这种具有提神醒脑,消除疲劳,有助坐禅的饮品,便受到广大僧徒的欢迎,成为他们最理想的饮品。正如唐人封演所说:“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1]

陆羽《茶经》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2]被人们尊为茶圣的陆羽虽不是僧人,但他三岁时就被湖北天门西塔寺智积禅师收养,智积禅师嗜好饮茶,陆羽专为他煮茶,久之练成了一手高超的采制和煮饮茶叶的手艺。成年后,他又遍游各地名山古刹,采茶、制茶、品茶,结识善烹煮茶叶的高僧道人,并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经验,吸收前人的成就,著成《茶经》一书。可见,陆羽能够著成《茶经》,是与僧教的影响分不开的。陆羽《茶经》对饮茶的起源、茶的产地、采茶的器具、制茶的过程、饮茶的方法、所用的器具等等,都作了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述。这是我国茶史上的第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部茶书。它把茶的产生和饮用,总结提高为一门新的学问和文化,《茶经》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茶文化的普及与发展。

佛教徒饮茶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晋时代,东晋名僧怀信在《释门自镜录》中自述他长寿的秘诀就是喝茶。《晋书·艺术传》记载,僧徒单道开在后赵的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昭德寺内坐禅修行,他不畏寒暑,尽夜不卧,“日服镇守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茯苓之气,时饮茶苏一二升而已”。中国宋代以前有将茶叶掺和果料、香料一同饮用的习惯。“茶苏”是一种将茶和姜、桂、桔、枣等香料一同煮成的饮料。虽然,这时茶叶尚未单独饮用,但它表明佛教徒饮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坐禅修行。

唐宋时期,佛教中禅宗寺院更注重饮茶,由于禅宗的大力提倡,寺院僧人饮茶成风,一些僧人嗜好饮茶竟到了“唯茶是求”的地步。据宋代钱易《南部新书》记载,唐大中三年(849)时,东郡进一僧,年120岁。宣宗问服何药而至此,僧对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唯茶是求,或出亦日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因赐茶五十斤。”

唐代佛教禅宗寺院饮茶风尚对宋代影响很大,到宋代,佛教信徒饮茶更加普遍,宋代道原和尚所著的《景德传灯录》记述了宋代僧徒嗜茶的情景,其中吉州资福如宝禅师说“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饭后三碗茶”。福州报慈院文钦禅师说“吃茶吃茶随时过,看山看水实.情”。温州瑞鹿寺的本先禅师也是“晨起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佛前礼拜,归下去打睡了。起来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上堂吃饭了洗漱,漱洗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这部书说及僧徒爱茶的地方有六七十次之多,这与唐代佛教文献《宏明集》、《广宏明集》、《法苑珠林》、《开元释教录》中不见一个茶字的情形迥然有别,反映了饮茶已成了宋代僧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

禅茶供佛

唐代寺院僧人借助茶来修身养性,写诗题字,这不仅促进了茶风的盛行,而且他们中许多人也成了精于鉴尝茶叶品质的行家里手。唐代著名诗僧释皎然善于品茶,他留下了许多有关尝茗的诗篇,也正是他开始将茶理与禅理结合起来。他的一首《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云:“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破烦恼”是佛门欲通过修行而达到的解脱状态,皎然竟认为通过饮茶也可以达到这种境界,可见茶之神妙。茶能使人“情思爽朗”,并能“清神”、“得道”,那么饮茶不正与禅宗相通了吗?故皎然感慨道:“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孰知茶道作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所言饮茶“稍与禅相近”,主要指茶能清人之思,从而保存人性之“真”,禅宗追求的是“真如佛性”,可见,通过饮茶亦能认识到自己的佛性并保持这种“佛性”。那么,饮茶便和参禅有了同等的作用,都能达到“真如佛性”的本体境界。另外,饮茶过量,可使人有飘飘然之感,诗人墨客常为之慨叹,酒茶虽各有千秋,但是令人陶然如醉之感则一也。嗜茶之风能历久不衰,个中奥秘就在此。[3]

茶圣陆羽与释皎然关系十分友好,两人常在一起饮茶,在《与陆处士羽饮茶》中,皎然写道:“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4]俗人只知在热酒中求乐,高逸之雅士,则是在香茶中悟道,这是二人心理上的默契。陆羽虽不是僧人,却自小生活于寺院,他一生的行迹几乎没有脱离过寺院。

唐代僧人精于茶事的行为在宋代也传承下来,因此,宋代僧人精于茶事的也不乏其人。例如,在宋代,有人把茶倒入碗中,然后用茶匙把茶汤调成各种物象,称之为“茶百戏”。宋代僧徒福全擅长此道,据陶谷《清异录·茗苑门》“生成盏”条记载:“福全和尚‘能注汤幻茶,成一句诗,并点四瓯,共一绝句,泛乎汤表。’小小物类唾手办而。”陶谷认为这种技艺“馔茶而幻出物象于汤面者,茶匠神通之艺也”。由此可见,佛教徒对于茶事的尝鉴可谓精妙绝伦。

佛教对饮茶的重视,使得饮茶逐渐成为寺院制度的一部分。寺院中设有“茶堂”,是禅僧辩论佛理,招待施主,品尝香茶的地方。佛教寺院中的茶叶,称作“寺院茶”,一般有三种用途:供佛、待客、自奉。其中最上等的茶叶用来供佛,而最下等的则自奉。

早期茶叶的对外传播是与佛教文化传播联系在一起的。公元4世纪末,佛教由中国传入朝鲜,随着中朝两国华严宗、天台宗禅师的往来,茶叶被带到朝鲜半岛。朝鲜李朝时代的文献《东国通鉴》说:“新罗兴德王时,遣唐大使金氏,蒙唐文宗帝(827—840)赏赐茶籽,始种于金罗道之智异山”,这是朝鲜种茶的最早记载。公元12世纪时,朝鲜松应寺、宝林寺和宝庆伽寺等著名寺院都提倡饮用茶叶。不久,饮茶的风俗也在朝鲜民间广泛流行起来。

日本饮茶文化的发展,更与我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茶叶早在隋朝就传入日本,在日本文献《古事纪源》等书中,记载了公元729年,即日本奈良时代圣武天皇太平元年二月,天皇召僧侣百人,在宫中诵经四天,事毕后,都被赐以粉茶,这些僧侣由此感到很荣幸。

到唐代,日本传教大师最澄于唐德宗二十年(804)来到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学佛教,第二年回国时,他携带了一些茶籽试种在比睿山麓的近江湖畔(滋贺县),相传现在的池上茶园就是最澄大师所种。公元806年,空海(弘法)大师来我国学佛,回国时也带了不少茶籽,分种于日本各地。公元815年,嵯峨天皇巡幸至滋贺的梵释寺时,大僧都永忠亲手煮茶进献,天皇饮后大悦,赐以御冠。都永忠也是留唐僧,平素好饮茶。当年六月,天皇便命近江、丹波、播磨等地种茶,作为贡茶。同时他还写诗赞美茶,“吟诗不厌揭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可见茶已成为天皇和日本人民所好的饮料。他在朝廷内专门设立了“制茶所”,掌管茶叶生产,宫廷寺院广泛推行了中国式的制茶,饮茶方法。日本人具有勤劳好学,又善于创新的民族特点,在我国饮茶文化的熏陶下,加以创新提高,为日本后来风行的茶道奠定了基础。

禅茶礼宾

佛教寺院的饮茶习惯,对当时社会上的饮茶风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唐宋品茶之风已由僧人之间发展到士大夫阶层,因此,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说“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由此可见,唐时茶道已在王公贵族中广为流行,并形成了一定的茶道程式。品茶成为人们一种正常的文化生活。宋代浙江余杭径山寺经常举行由僧徒、施主、香客参加的茶宴,进行鉴评各种茶叶质量的“斗茶”活动,并发明了把幼嫩的优质芽茶碾成粉末,用沸水冲泡调制的“点茶法”。同时,唐宋时期,茶叶也由佛教的传播,从中国西南传到日本、缅甸等国,因此,社会上也就流传着所谓“茶佛一味”的说法,即佛教的传播与茶叶的传播为同一路线

佛教离不开茶,因而许多佛寺都种植茶树。由于寺庙多建立在岗峦苍翠、峰谷幽奇的风光胜地,自然条件优越,特别适合茶树的生长。而且,茶树终年常青碧绿,富有生气,与僧人爱惜生灵相吻合。因此,茶与僧相伴成趣,每每构成一种种妙不可言的诗画意境。从南北朝到明清,无数寺庙都辟有茶园,以供自身使用。从陆羽《茶经·八之出》中可以看出,全国名茶大多出于山谷,山谷大多建有寺庙,名山名寺名茶,可谓相得益彰。

当今我国众多名茶中,有相当一部分源于寺院茶。“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四川雅安蒙山出产的蒙顶茶,相传是汉代甘露寺普贤禅师吴理真亲手所植,饮之延年益寿,称作仙茶,晋朝开始作贡茶。李肇在《唐国史补》卷下说:“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唐文宗开成五年(840)留学僧慈觉大师圆仁学习期满,从长安回日本,唐皇李昂向他馈赠的礼物中,即有“蒙顶茶二斤,团茶一串”。此时,蒙顶茶不仅在国内享有很高声誉,而且已作为国家级礼茶,漂洋过海传到国外。福建武夷山出产的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始祖,它以当年佛寺天心观生产的大红袍最为著名,僧徒们还根据不同时节将采回的茶叶分别制成“寿星眉”、“莲子心”和“凤尾龙须”三种名茶。著名的太湖“碧螺春”,也是北宋时江苏洞庭山水月院的山僧所制,当时以寺庙命名为“水月茶”,历来是朝贡的佳品。它外形优美,白毫显露,色碧味香。清朝康熙皇帝饮后,赞不绝口,赐名“碧螺春”。明朝隆庆年间,有一位名为大方的僧人,制茶甚为精妙,其茶人称“大方茶”,名扬海内,这就是现在皖南茶区“屯绿茶”的前身。此外,浙江云和县的“惠明茶”,普陀山的“佛茶”,黄山的“云雾茶”等等,最初都是产于寺院中的名茶。

综上可见,中国佛道不仅促进了饮茶之风的普及,而且在茶叶的种植、焙制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以辛勤的劳动为我们创造了丰富的茶叶品种,又以精湛的饮茶艺术丰富了中国的茶文化,成为我们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注释】

[1]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

[2]陆羽:《茶经·茶之源》。

[3]参见姚伟钧:《茶与中国文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4]《释皎然集》卷三,载《四部丛刊初编·集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