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太平经》的几个思想观点

《太平经》的几个思想观点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太平经》一书内容庞杂,思想丰富。这里主要从道教着眼,阐述其中的几个主要思想观点。《太平经》作者对道书的汇总非常重视。最后,值得说明的是,在《太平经》所构造的神仙系统中,尚无神化老子的说法。而且,正是后者才是《太平经》作者所关注的重心。基于此,《太平经》作者再三致意,要把此书托负明君,以便在全国宣传书中所讲

《太平经》一书内容庞杂,思想丰富。这里主要从道教着眼,阐述其中的几个主要思想观点。

1.关于“道教”的命名与道书的汇总

东汉社会早就存在着分散的道教活动,但既没有共同的“道教”称谓,也没有统一的经典和教义。《太平经》中尚无“道教”之名,而有另外三种名称:一为天师道:“愿得天师道传弟子”(《太平经合校》第82页);二为天道教:“今天乃贵重传相生,故四时受天道教,传相生成,无有穷已也”(《太平经合校》第658页);三为太平道:“太平道,其文约,其国富”(《太平经合校》第697页)。

《太平经》作者对道书的汇总非常重视。并宣称要担负起去邪道存真道、去邪文存真文、形成统一道数理论的历史使命。作者说:

“夫大贤圣异世而出,各作一事,亦复不同辞,是故各有不及,各有短长也。[7]是也明其俱不能尽悉知究洞极之意,故使天地之间,常有余灾,前后讫不绝,但有剧与不耳。……是故天使吾深告敕真人,付文道德之君,以示诸贤明,都并拘校,合天下之文人口诀辞,以上下相足,去其复重,置其要言要文诀事,记之以为经书,如是乃后天地真文正字善辞,悉得出也。邪伪毕去,天地大病悉除,流灾都灭亡,人民万物乃各得居其所矣,无复殃苦也。”(《太平经合校》第86页)

这段话把汇总道书的原因、目的及方法都做了说明。作者还建议在各地修建所谓“来善之宅”,收集真道书文,“使众贤明共集次之,编以为洞极之经”(《太平经合校》第333页)。然后,“使三校之,当共实核之也”(《太平经合校》第360页)。这表明作者有感于当时道书的零散、单薄,而想广泛汇总前人思想资料,以便形成系统的道教理论体系。《太平经》本身正是这种包容、汇总思想的体现,它融合了先秦以来的儒、道、墨、法、阴阳、神仙、谶纬等诸家学说。

2.创立神仙系统

《太平经》初步编制出天上神仙的等级系列,创造出高踞人间之上的神仙世界;同时又将它同人间善恶圣愚的等级相衔接,为人们超凡入仙,铺设了层层阶梯。这个神仙系统的主要等级分为委气神人[8]、神人、真人、仙人、道人五级;道人以下降入人间等级,分别为圣人、贤人、民众和奴婢四级。《太平经》指出,这九个级别的人必须各司其职,书中说:“凡事各以类相理。无形委气之神人与元气相似,故理元气。大神人有形,而大神与天相似,故理天。真人专又信,与地相似,故理地。仙人变化与四时相似,故理四时也。大道人长于占知吉凶,与五行相似,故理五行。圣人主和气,与阴阳相似,故理阴阳。贤人治文便言,与文相似,故理文书。凡民乱愦无知,与万物相似,故理万物。奴婢致财,与财货相似,富则有,贫则无,可通往来,故理财货也。”(《太平经合校》第88~89页)在《太平经》中,神仙也是“人”,是有人格有个性的存在,故“神”、“仙”后皆连用“人”字,他们都是人间生活的支配者。各人的思想行为要符合“天心”,遵循“神人”的指导。《太平经》强调,只有“九气合和,九人共心”,才能“致太平”(《太平经合校》第89页)。

但另一方面,神仙的等级并非固定不变。《太平经》明确说道:“故奴婢贤者得为善人,善人好学得成贤人;贤人好学不止,次圣人;圣人学不止,知天道门户,入道不止,成不死之事,更仙;仙不止入真,成真不止入神,神不止乃与皇天同形。”(《太平经合校》第222页)不过,《太平经》重点指出,圣人和贤人是候补神仙,他们最有希望得道成仙,“贤而不止,乃得次圣;圣而不止,乃得深知真道;守道而不止,乃得仙不死;仙而不止,乃得成真;真而不止,乃得成神”(《太平经合校》第78页)。

最后,值得说明的是,在《太平经》所构造的神仙系统中,尚无神化老子的说法。[9]尽管如此,《太平经》既然已经构造出了一套神仙系统,标志着道教在理论上逐步摆脱了对儒家学说的依赖而取得独立。并且通过神仙系统的构造而实现了抬仙抑圣,道教高于儒教的意义。

3.“承负”说

“承负”说是《太平经》一书中最具特色的内容,是《太平经》作者自觉地提出的一个中心问题,也是作者之所以要著《太平经》的根本目的。作者说:“请问此书文:‘其凡大要,都为何等事生?为何职出哉?’‘善哉善哉!子之问事,可谓已得皇天之心矣,此其大要之为解。天地开辟已来,帝王人民承负生,为此事出也。’”(《太平经合校》第54页)这就好像佛教所说,佛乃为一大事因缘而出。那么,何谓“承负”说?

“承者为前,负者为后。承者,乃谓先人本承天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积久,相聚为多,今后生人反无辜蒙其祸谪,连传被其灾,故前为承,后为负也。负者,乃先人负于后生者也。流灾亦不由一人之治,比连不平,前后更相负,故名之为负。”[10]

中国人自古就有因果报应观念。最早源于《周易·坤文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种说法符合人们的心愿,但不符合人们观察到历史事实,即善恶报应存在大量的不一致之处。《太平经》提出“承负”说,就是用以解释为什么善人得祸、恶人得福这样一个让人困惑的现象。前人有过失,遗其恶果于后代为“负”,后人承受前人过失的恶果为“承”,代代更相承负,于是就出现了本人的品行与其处境不一致的现象,所谓“力行善反得恶者,是承负先人之过,流灾前后积来害此人也;其行恶反得善者,是先人深有积畜大功,来流及此人也”(《太平经合校》第22页)。

由此可见,“承负”说虽然来源于《周易》,但有两点差别:《周易》侧重于积善余庆,《太平经》侧重于积恶余殃;《周易》限于家族的范围,《太平经》扩大到国家的兴亡。而且,正是后者才是《太平经》作者所关注的重心。作者说道:“中古以来,多失治之纲纪,遂相承负,后生者遂得其流灾尤剧,实由君臣民失计。”(《太平经合校》第15l页)又说:“夫治不调,非独天地人君之过也,咎在百姓人人自有过。”(《太平经合校》第53页)也就是说,国家衰乱,上上下下都有责任,因此都要承受灾难。不过,由于君臣民所起的作用和影响不一样,所以他们所要承负的时间也各异,“帝王三万岁相流,臣承负三千岁,民三百岁”(《太平经合校》第22页)。基于此,《太平经》作者再三致意,要把此书托负明君,以便在全国宣传书中所讲的道理,并按书中的要求去做,就可以解除“承负”之责了。作者说:“归思其要,以付有德君,书要为解承负出。”(《太平经合校》第61页)又说:“但急传吾书道,使天下人得行之,俱思其身定精,念合于大道,且自知过失所从来也,即承负之责除矣。”(《太平经合校》第74页)作者甚至认为,如果天下人都来颂读《太平经》,那么,不仅能够消除承负,而且可以获致太平,所谓“令天下俱得颂读正文,如此天气得矣,太平到矣,上平气来矣,颂声作矣,万物长安矣,百姓无言矣,邪文悉自去矣,天病除矣,地病亡矣,帝王游矣,阴阳悦矣,邪气藏矣,盗贼断绝矣,中国盛兴矣,称上三皇矣,夷狄却矣,万物茂盛矣,天下幸甚矣,皆称万岁矣”(《太平经合校》第192页)。显然,作者过于夸大《太平经》的功能了。但由此可见作者撰著《太平经》所包含的深刻的人文关怀,以及“承负”问题在作者心目中的中心地位。

4.修道成仙论

《太平经》中讲到的修道方术有许多,这里着重阐述以下两点。

(1)论精气神的修炼

《太平经》一书多处讲到精气神的作用与意义。其中,比较集中重要的有三处:

其一,从所谓“守一”论起:“古今要道,皆言守一,可长存而不老。人知守一,名为无极之道。人有一身,与精神常合并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即吉,去则凶。无精神则死,有精神则生。常合即为一,可以长存也。常患精神离散,不聚于身中,反令使随人念而游行也。故圣人教其守一,言当守一身也。念而不休,精神自来,莫不相应,百病自除,此即长生久视之符也。”(《太平经合校》第716页)在这里,作者明确提出“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是颇为难得的。可是,后世不少道徒仍在孜孜追求虚妄的长生成仙之术,可叹!

其二,谈精气神“三气共一”的问题。“三气共一,为神根也。一为精,一为神,一为气。此三者,共一位也,本天地人之气。神者受之于天,精者受之于地,气者受之于中和,相与共为一道。故神者乘气而行,精者居其中也。三者相助为治。故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太平经合校》第728页)何谓“共一”、“共一位”?学界有不同的理解。笔者赞同钟肇鹏先生的观点,这是指精气神都“本天地人之气”,三者凝聚为一,即后来丹家所谓的“三华聚顶”。这样可以健身长寿,但仍不能成仙不死。所以《太平经》也只是说“欲寿者”,而不说“成仙”。这与上述“形者主死,精神主生”的思想是一致的。应该说,这种看法比后世一些炼丹家夸诞长生不死,比较符合实际。[11]

其三,论精气神的转化作用及意义。“夫人本生混沌之气,气生精,精生神,神生明。本于阴阳之气,气转为精,精转为神,神转为明。欲寿者当守气而合神,精不去其形,念此三合以为一,久即彬彬自见,身中形渐轻,精益明,光益精,心中大安,欣然若喜,太平气应矣。修其内,反应于外。内以致寿,外以致理。非用筋力,自然而致太平矣。”(《太平经合校》第739页)作者认为,“精”和“神”都是由“气”所生,气生精,精生神,神生明。“明”即聪明智慧。这样不仅“内以致寿”,而且“外以致理”。这种观点是对先秦道家“身国同治”论的继承和发展。

(2)论修道必须重德积德

《太平经》作者主张学道不离俗,“无远父母而去妻子”,可在家中设一闲室“以渐为之”,道未成时,“日守父母保妻子”,“清净为之”(《太平经合校》第666页)。

特别地,《太平经》强调,修道必须忠君、敬师、事亲。作者说:“父母者,生之根也;君者,授荣尊之门也;师者,智之所出,不穷之业也。此三者,道德之门户也。”(《太平经合校》第311页)又说:“父母,乃传天地阴阳祖统也;师者,乃晓知天地之意,解凡事之结;君者,当承天地,顺阴阳,常务得其意,以理道为事。故此三者,性命之门户也。”(《太平经合校》第311页)而忠君、敬师、事亲皆以寿、孝为本,所以《太平经》说,“学问何者为急?……寿孝为急。寿者,乃与天地同优也。孝者,与天地同力也。故寿者长生,与天同精。孝者,下承顺其上,与地同声。此二事者,得天地之意,凶害自去。深思此意,太平之理也,长寿之要也。”(《太平经合校》第310页)《太平经》强调指出,“不孝而为道者,乃无一人得上天者也。”(《太平经合校》第656页)

值得注意,《太平经》之所以强调修道必须以忠孝为本,这是因为当时社会上存在不忠不孝及各种怪异的修道行为。作者特别批评了道教内部“污辱皇天之神道”的“四毁之行”,即“第一曰不孝,第二曰不而性真(王明先生说,“而”读作“能”),生无后世类,第三曰食粪饮其小便,第四曰行为乞者”。(《太平经合校》第654~655页)前两条针对当时一些避世的道士,他们离家弃亲,入山学道,不能孝敬父母,不能延续后代。后两条针对那些以怪诞行为惊世骇俗的道士,他们刻意做出污浊癫狂的举动,以此作为磨炼身性、修道成仙的方法。[12]

历史地看,《太平经》所提倡和强调的修道必须忠君、敬师和事亲的思想,为后世道徒所继承和发扬,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5.“太平”说

如果说“承负”问题是《太平经》所提出并要着力解决的中心问题,那么,当问题解决之后,社会将是什么样子?《太平经》明确指出,理想的社会就是“太平”社会。《太平经》所提出的“太平”说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它以独特的自然观作为“太平”说的理论基础。

(1)自然观

《太平经》作者用气、道、阴阳、五行等概念、范畴来表述他们的自然观。认为“元气”是无形的,先于“道”而存在,是宇宙万物的原初状态,而“道”则是万物产生与变化的普遍法则。《太平经》指出,天道即是阴阳之道,说“道无奇辞,一阴一阳,为其用也”(《太平经合校》第11页)。阴阳关系有两个方面,一是阳尊阴卑,二是阴阳相合。作者把阴阳之间的统一看得重干阴阳之间的对立,认为“阴阳相得,道乃可行。天须地乃有所生,地须天乃有所成。春夏须秋冬,昼须夜,君须臣,乃能成治”(《太平经合校》第14页)。作者用“中和”的概念表示阴阳的统一性,强调“阴阳者,要在中和”(《太平经合校》第20页),并指出“中和者,主调和万物者也”(《太平经合校》第19页)、“中和气得,万物滋生,人民和调,王治太平”(《太平经合校》第20页)。《太平经》五行说的突出特点是主张五行以火为主,把火视为君的象征,因而受到崇尚。木次之。而金、土、水则是抑制的对象,因为金象征兵,土象征后宫,水象征民,这三者都不能过盛。

需要指出,《太平经》的自然观并非那种纯粹思辨性的自然哲学,而是作为社会政治思想的哲学基础。所谓“天乃为人垂象作法,为帝王立教令”(《太平经合校》第108页)。在《太平经》作者看来,自然与社会之间存在相互感应的内在联系。天地喜悦主要表现为阴阳调和,四时顺行,五行有序,万物茂盛,社会和谐。若天地怨怒,则灾异流行。其原因是人们的行为违犯了天地之道,主要是王者失道。作者指出,“王者行道,天地喜悦;失道,天地为灾异。”(《太平经合校》第17页)天人之间的感应是以“气”为媒介的,“人为善于地上,天上亦应之为善;人为恶于地上,天上亦应之为恶,乃其气上通也。”(《太平经合校》第664页)显然,这是对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继承。在东汉历史条件下,这个思想不失为一种较为明智可行的进谏方式。

(2)“太平”内涵与“三名同心”

那么,何谓“太平”?对此,《太平经》作者作了明确的界定,说:

“太者,大也,言其积大如天,无有大于天者。平者,言治太平均,凡事悉治,无复不平,比若地居下执平。……天气悦下,地气悦上,二气相通,而为中和之气,相受共养万物,无复有害,故曰太平。”(《太平经合校》第149页)

“太者,大也;平者,正也;气者,主养以通和也;得此以治,太平而和,且大正也,故言太平气至也。”(《太平经合校》第148页)

由此可见,所谓“太平”就是天下和谐,各得其所。《太平经》所说的“大平均”,不是指绝对的人人平均或平等,而是指凡事皆能得其正,所谓“平者,正也”。“正”就是指事物名实相称,各得其性,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各得其所。

那么,怎样实现“太平”?《太平经》提出了“三名同心”说。作者首先指出,宇宙万物都是一分为三的,“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太平经合校》第19页)所谓“三名”,就是对天地万物所作的三种分类。作者认为,“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太平经合校》第236页)。既然天、地、人都有共同的本原,所以在分为“三体”或“三名”之后,也应当并力同心,作者说:

“天地与中和相通,并力同心,共生凡物。……男女相通,并力同心共生子。三人相通,并力同心,共治一家。君臣民相通,并力同心,共成一国。此皆本之元气自然天地授命。凡事悉皆三相通,乃道可成也。”(《太平经合校》第148~149页)

“故君为父,象天;臣为母,象地;民为子,象和。天之命法,凡扰扰之属,悉当三合相通,并力同心,乃共治成一事,共成一家,共成一体也,乃天使相须而行,不可无一也。”(《太平经合校》第150页)

这就是《太平经》所谓的“三名同心”说。作者认为,太平世界中一切事物都能“并力同心”,相得相通,共成一体,构成和谐完美的理想社会。“三名同心”说是基于东汉尖锐的社会矛盾而提出的,表明作者希望建构一个团结和谐的太平社会。这是《太平经》作为早期道教经典的重要特点。

(3)“七事”与“十治”

如果说“太平”社会只是表达了作者的一个理想社会,而不太可能实现,那么,作者根据东汉社会而提出的所谓“七事”与“十治”,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七事”是指德、仁、义、礼、文、法、武七个方面。作者认识到,这七个方面各有长短,不可偏废,“七事各异治,俱善有不达,而各有可长,亦不可废,亦不可纯行”(《太平经合校》第729~730页)。“十治”是指“助帝王治十法”,依次为“元气治”、“自然治”、“道治”、“德治”、“仁治”、“义治”、“礼治”、“文治”、“法治”和“武治”(《太平经合校》第254页)。由“七事”与“十治”的排序可见,《太平经》的治国方略是先道德而后礼法,可以说是道、儒、法的结合物。为什么治国方略必须先道德而后礼法呢?这要联系作者的自然观。作者认为,“天将兴之者,取象于德;将衰败者,取法于刑。”(《太平经合校》第108页)所以,“王道将兴,取象于德;王道将衰,取象于刑。夫为帝王制法度,先明天意,内明阴阳之道,即太平至矣。”(《太平经合校》第109页)

另外值得一提,《太平经》作者看到当时贫富悬殊,对那些剥削、掠夺财富的人非常痛恨,斥之为“无知小人”,说“无知小人,反壅塞天地中和之财,使其不得周足,杀天之所生,贼地之所养。无故埋逃此财物,使国家贫,少财用,不能救全其民命”(《太平经合校》第247~248页)。作者认为,“天但好道,地但好德,中和好仁”,而且,“财物乃天地中和所有,以共养人也”(《太平经合校》第247页)。所以《太平经》提倡分财济贫,以便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

还要说明一点,《太平经》的社会政治思想具有明显的道教特点。如在“孝”的问题上,作者认为,除了敬养之外,最主要的是要为父母找到不死之药使之长生:“上善第一孝子者,念其父母且老去也。独居闲处念思之,常疾下也,于何得不死之术,向可与亲往居之,贱财贵道活而已。……乐得终古与其居,而不知老也,常为求索殊方,周流远所也。至诚乃感天,力尽乃已也。”(《太平经合校》第134页)孝子如此,忠臣也是如此,应使君王得到长生之术。(《太平经合校》第13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