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谈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一些情况

谈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一些情况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同志们,同学们:我非常高兴有机会到此地(山大)跟大家见面,今天先讲一个引论,谈谈有关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一些情况,以后再讲几个专题。中国哲学史研究的重要性。中国哲学史研究在过去取得了很大成绩,也经历过曲折。今后要将中国哲学史作为世界哲学史的一部分来研究,要面向世界。中国哲学研究是一种内外的比较。“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展望”是抽象的导言,一般的原则。

同志们,同学们:

我非常高兴有机会到此地(山大)跟大家见面,今天先讲一个引论,谈谈有关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一些情况,以后再讲几个专题。

中国哲学史研究的重要性。因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既反映时代的要求,也反映了理论的新成就。所以无论研究、文学、史学或其他社会学科,都得懂得作品的指导思想和其时代特点,它的精神实质。研究哲学本身那就更不用说了。

随着中国实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哲学在世界上将更受到重视。中国哲学史研究在过去取得了很大成绩,也经历过曲折。

哲学与哲学史不能对立。一切社会科学从一定意义上说都是历史科学,哲学抽象原理离开具体科学,即是空洞的抽象。从空洞的抽象概念出发是研究不出成果的。

一切历史科学没有理论的(立场的、观点、方法)的指导,就只是一种材料的堆砌,将不成其为科学,没有系统不能解答任何问题。严格讲来,哲学家才能成为哲学史家。所以只有理论的指导,才能成为哲学史工作者。

研究理论就要懂得如何从具体到抽象,即科学的抽象,也要懂得从抽象到具体,即理论联系实际。抽象的能具体,具体的能抽象,要吃透两头——指导思想和具体情况。

不是为学术而学术,为研究而研究,要有目的地研究。研究哲学史的选题,既要注意研究结果的理论意义,又要注意它的实际意义。了解过去失败和成功的借鉴意义,理论意义及其发展的规律,以提高我们的理论思维水平。

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所以既要注意思想本身,而不是主观决定逻辑发展的规律。要多注意客观社会历史的原因,客观事实的矛盾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什么是唯物辩证法?就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并力求克服各种片面性的发展观。所以要注意自己的社会历史局限性(解蔽),也要注意古人的社会历史局限性,要力求全面地看问题。所以研究历史的人要有历史感,不能把古人等同于今人。没有发展规律就不成其为科学,既不能割断历史,也不能一成不变。不能离开批判来讲继承,如今天来简单地提倡、照搬过去的儒家孔子)或道家(老子)、佛家,这是一种形而上学。

今后要将中国哲学史作为世界哲学史的一部分来研究,要面向世界。搞中哲史的要懂外哲史,不能孤立。既反对过去的欧洲文化中心论,说中国没有哲学,一切都是外来的;也要反对中国文化中心论,一切都是中国的好,东方的精神文明高于西方的物质文明。

要注意中外哲学的比较研究,同与异,但不能简单化和庸俗化。中西文化观不能停留在“五四”时期的水平,要注意两种文化。对一切理论问题作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针对对外开放的新局面,要更好地贯彻百家争鸣的精神,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以理服人,从而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是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好时机,今后一定会人才辈出。这是时代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不是封闭的体系,要不断通过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吸收古今中外一切科学的成果,才能“万古长青”。如何吸取外国一切新的科学成就,有选择地发展中国学术?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不能闭关自守。何谓新思想?更符合事实,更符合人民利益,能推进两个文明的发展,那样的思想才是新思想。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哲学的发展与消化、改造印度佛教思想有关,近代西方哲学的传入也有促进作用。

中国哲学研究是一种内外的比较。首先要注意外国学者的立场,再到观点和方法、思想资料的消化与理论的指导,缺一不可。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要小处见大。要特别注意对典型哲学思想的深入而系统的解剖,不要孤立地看问题。不要只知背诵前人的结论,而应知道如何得此结论。

研究中国哲学史也要考虑如何贯彻“三个面向”的精神。研究过去是为了将来,是为了向前看,是为了思想的革命,要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不是复古保守,是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技术方面特别是语言也要力求现代化、准确化。要站在比今天更高的视角来总结过去,而且不断前进,而不是拜倒在古人和洋人的脚下。学习别人是为了超过别人,要创造性地研究,要能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结合我们的历史和现状,开创学术的新局面。要把中国的学问贡献于世界,翻译中国的东西给外国人看也是重要的。现在外国有人看不起中国,如说汉学发生在中国,但研究中心却在日本东京。中国哲学史研究的中心理应在中国,最高水平应在中国,大家要努力,力求将来做出更多的贡献。预祝大家在前进的道路上获得更大的收获。

“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展望”是抽象的导言,一般的原则。今天开讲的具体内容是:

1.先秦、宋明比较清楚。

2.魏晋隋唐、近现代比较难。

3.我带来三篇文章,两篇是魏晋的,一篇是近现代的。隋唐佛学的未带来。《范缜评传》是讲我国古代唯物主义无神论的,牵涉唯物与唯心两条路线的斗争、哲学与政治的关系、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发展及其阶段与历史的局限。《魏晋时代佛学与玄学的异同》,主要是中外思想相互影响及其演变的规律。《胡适评传》是近现代的,主要是讲明“五四”以后半封建半殖民地哲学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与资产阶级哲学的斗争。

因为时间有限,只能重点地讲,请同志们细读全文。

【注释】

[1]本文是石峻先生生前遗稿,撰写时间不详,疑为石峻先生1987年12月参加山东大学主办的“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前后在该校讲演的底稿,故编排于此。本文题目在《石峻文存》中作“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展望(1)”,现根据文中开头部分的说明改为今题。——编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