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阴阳五行的灾变论

阴阳五行的灾变论

时间:2022-08-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刘向针对外戚秉政专权、宦官弄权误国的现实,与这两大集团势力展开了斗争,并期望以陈灾异之咎,告诫皇帝,不要依靠这两股恶势力,使大权旁落,危害国家。刘向以《春秋》灾异之说,证明汉元帝即位六年以来,各种灾异愈来愈多,愈发愈大。刘向以此上封事谏,矛头是指向外戚许氏、史氏和宦官弘恭、石显的。直到成帝即位,石显等人受到惩处,刘向“乃复进用”。刘向的上疏、议论,是有道理的。

第一节 阴阳五行的灾变论

刘向针对外戚秉政专权、宦官弄权误国的现实,与这两大集团势力展开了斗争,并期望以陈灾异之咎,告诫皇帝,不要依靠这两股恶势力,使大权旁落,危害国家。

刘向依伏生《尚书大传》来推演灾异,他把先秦至西汉当时的一切灾异,都与人君的言行联系起来,以“著天人之应”。

汉元帝时,刘向在与外戚许氏、史氏和宦官弘恭、石显的斗争中,便上封事谏,他以天人感应说明人君的言行与灾异的关系。《汉书·楚元王传》附《刘向传》中,对此有详细的记述:

臣闻舜命九官,济济相让,和之至也。众贤和于朝,则万物和于野。故箫《韶》九成,而凤皇来仪,击石拊石,百兽率武。四海之内,靡不和宁。及至周文,开基西郊,杂逮众贤,罔不肃和。……武王、周公继政,朝臣和于内,万国img82于外。……诸侯和于下,天应扱于上。……此皆以和致和,获天助也。下至幽、厉之际,朝廷不和,转相非怨。……当是之时,日月薄蚀而无光。……天变见于上,地变动于下,水泉沸腾,山谷易处。……霜降失节,不以其时。……民以是为非,甚众大也。此皆不和,贤不肖易位之所致也。自此之后,天下大乱,篡杀殃祸并作。……诸侯背畔而不朝,周室卑微。二百四十二年之间,日食三十六,地震五,山陵崩阤二,彗星三见,夜常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一,火灾十四。长狄入三国,五石陨坠,六img83退飞,多麋,有蜮、蜚、img84鹆来巢者,皆一见。昼冥晦,雨沐冰。李梅冬实,七月霜降,草木不死。八月杀菽,大雨雹,雨雪雷霆,失序相乘。水、旱、饥、蝝、螽、螟峰午并起。当是时,祸乱辄应,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社稷者,不可胜数也。……由此观之,和气致祥,乖气致异,祥多者其国安,异众者其国危,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也。……今贤不肖浑淆,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朝臣舛午,胶戾乖剌,更相谗愬,转相是非。……所以营或耳目,感移心意,不可胜载。分曹为党,往往群朋,将同心以陷正臣。正臣进者,治之表也;正臣陷者,乱之机也。乘治乱之机,未知孰任,而灾异数见,此臣之所以寒心者也。夫乘权借势力之人,子弟鳞集于朝,羽翼阴附者众,辐凑于前,毁誉将必用,以终乖离之咎。是以日月无光,雪霜夏陨,海水沸出,陵谷易处,列星失行,皆怨气之所致也。……初元以来六年矣,案《春秋》六年之中,灾异未有稠如今者也。……原其所以然者,谗邪并进也。……今二府奏侫img85不当在位,历年而不去。故出令则如反汗,用贤则如转石,去侫则如拔山,如此望阴阳之调,不亦难乎!……小人成群,诚足愠也。……此天地之所以先戒,灾异之所以重至者也。自古明圣,未有无诛而治者也。……今以陛下明知,诚深思天地之心……考祥应之福,省灾异之祸,以揆当世之变,放远侫邪之党,坏散险之聚,杜闭群枉之门,广开众正之路,决断狐疑,分别犹豫,使是非炳然可知,则百异消灭,而众祥并至,太平之基,万世之利也。臣幸得托肺附,诚见阴阳不调,不敢不通所闻。窃推《春秋》灾异,以救今事一二,条其所以,不宜宣泄。

刘向以《春秋》灾异之说,证明汉元帝即位六年以来,各种灾异愈来愈多,愈发愈大。其所以如此,就是因为阴阳失调,万物不和,祥瑞不至,灾异不断。就朝廷而论,则是“谗邪并进”,“小人成群”,“分曹为党”,“往往群朋”,“以陷正臣”,结果使正臣不得进,邪臣乘机作乱,致使怨气冲天,日月无光。而皇帝又不能广开正路,大胆决断,去掉犹豫,处置邪党,所以“阴阳不调”,“灾异重至”。如果皇帝能深思天地之心,考祥应之福,省灾异之祸,以揆当世之变,放远侫邪之党,塞闭群枉之门,广开众正之路,毫不犹豫,排除奸邪,便会百异皆消,众祥并至,天下太平,万世亨利。

刘向以此上封事谏,矛头是指向外戚许氏、史氏和宦官弘恭、石显的。他以“阴阳不调”、“灾异重至”,作为反对外戚、宦官的政治斗争工具,虽然表现为天人感应的神学观点,但在当时外戚、宦官“专权日甚”、“弄权放纵”的形势下,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斗争手段。

刘向上疏后,“恭、显见其书,愈与许、史比而怨更生等”。随着石显等“专权日甚”,周堪、张猛、刘向都受到打击,刘向“遂废十余年”。直到成帝即位,石显等人受到惩处,刘向“乃复进用”。然而,王凤秉政,“倚太后,专国权”。皇室大兴土木,营造宫殿、陵寝,“制度泰奢”。有见于此,刘向上疏谏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故圣贤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王者必通三统,明天命所授者博,非独一姓也。”刘向以历代帝王、圣贤的薄葬为事实依据,反对修昌陵、复还归延陵,以劳民伤财的奢侈之风,告诫成帝应以“秦昭、始皇增山厚臧,以侈生害,足以为戒”[1]。刘向的上疏、议论,是有道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