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伦理道德从哪里来

伦理道德从哪里来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三、伦理道德从哪里来若要知道伦理道德的来源,就应先搞清楚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人际间的各种关系,其中尤其是五伦关系。达德是从“一”那里表现出来的,五常也是从诚之中表现出来的。在上面两段话中,王阳明指出无论孝、悌、忠、信、仁等哪一种伦理道德,其实质都是一样,都是良知的心态的一种表达。

三、伦理道德从哪里来

若要知道伦理道德的来源,就应先搞清楚应该怎样正确对待人际间的各种关系,其中尤其是五伦关系。关于怎样正确对待五伦关系,《中庸》是这样说的: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达道,指的是五伦,由于五伦是人的最根本的人际关系,都需要认真处理,它是人生的必由之路,所以说是天下之达道。达德,指的是人的基本品德、品质,这里所提到的基本品德、品质有三项:知、仁、勇。这段话的意思是:人的最根本的人际关系有五种,也就是五伦;怎样正确地对待五伦关系呢?那就是实行三种达德;那么,怎样才能实行达德呢?那就是实行一。只要实行了一,就能有达德;有了达德,就能正确地对待人际间的各种关系,其中尤其是五伦关系。可是,什么是一?为什么实行一就能具有达德,有了达德就能正确对待五伦关系呢?对于这样的问题,朱熹有这样的见解:

谓之达德者,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也。一则诚而已矣。达道虽人所共由,然无是三德,则无以行之。达德虽人所同得,然一有不诚,则人欲间之,而德非其德矣。

(《四书注》)

这段话说,一就是诚。可是为什么诚了就能具有达德呢?下面用一些古人的话来解答:

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已矣。

(朱熹:《中庸章句序》)

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知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

(《传习录》)

一者天理,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若只知主一而不知一即是理,有事时便是逐物,无事时便是着空,惟其有事无事,一心皆在天理上用功。

(同上)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中庸》)

诚者,五常之本,百行之原也。

(周敦颐:《濂溪文集》)

根据上面这些话,我们可以知道:一就是诚,就是良知、天理;诚、良知、天理,是由心思向内的心态形成的;这种心态符合于天;这种心态能表现出达德,也能表现出五常;达德能实行达道,五常能指导人的整个生命活动。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达德是从“一”那里表现出来的,五常也是从诚之中表现出来的。百行之原,是指人的整个生命活动,其中包括正确地对待人际间的全部的关系。可是,达德的知、仁、勇与五常的仁、义、礼、智、信有什么关系呢?回答是:它们是同一回事,都是心思向内时的心态所表现出来的结果。人在以心思向内的心态来对待相关的人际关系时,会有所表达。心态只是一个,可是人际关系有多种,因而就会用多种名目来指称,这样,就产生了知、仁、勇和仁、义、礼、智、信等许多种名称。用心思向内的心态来对待人际关系,叫伦理道德,上述的知、仁、勇等多种名称就是伦理道德的名目。用诚来对待人际关系,就是所谓的“凭直觉行事” 。凭直觉行事,是正确地对待人际关系的唯一方式。

关于正确对待人际关系的事,下面引述孟子的话来加以说明:

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

(《孟子·告子》)

仁义是伦理道德的名目,用仁义对待相关的人就是伦理道德。仁义也指人心思向内时的心态,上面这段话的特点是,明白地指出了不管哪种关系的人,都只有用这种心态去对待才是。在上面的话中,仁义与利相对,这相当于拿天理与人欲相对,这个“利”与“人欲”一样,都是指心思向外受到污染的心态。孟子说: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求放心就是心思向内,用心思向内的心态处理事情就是仁义,人人都要具有仁义之心,人人都要用仁义之心去对待任何事物。可知,前面对仁义一词的解释是符合孟子的本意的。

明儒王阳明在论述伦理道德问题时,不说诚,也不说仁义,而是说良知和天理。他说: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悌) ,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添得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

(《传习录》)

这里说的良知和天理,就是前面说的诚和仁义,都是指心思向内的心态,也指心思向内时所具有的深层自我。保持心思向内的心态也叫致良知、存天理,心思不向外就是去人欲。去人欲存天理的说法相当于上面孟子所说的“去利怀仁义” 。在上面两段话中,王阳明指出无论孝、悌、忠、信、仁等哪一种伦理道德,其实质都是一样,都是良知的心态的一种表达。对于这个道理,王阳明的另外一句话讲得更明白。他说:

心之发也,遇父便谓之孝,遇君便谓之忠,自此以往,名至于无穷,只一性而已。

(同上)

心之发也的心,是指心思向内没有污染的心态,这是人的心性,因此也叫性。只一性而已的性,也是指这种心态,这种心态也叫道德,通常所说的伦理道德正是这种虚灵、知觉、纯净、无污染心态的产物。

伦理道德来源于人的道德。人的道德就是人的本然心性,它是人本来就具有的,它与生俱来,因此也可说是天生的。天生也叫天命,命,可理解为赋予和注定,因此伦理道德既可说来源于人道,也可说来源于天道。

要想实行心性之学,对儒家来说是要心思向内用功和发挥伦理道德,要做到这样,那么就要既知道人心性的道理,又要知道天的道理。对于这个意思,《中庸》这样说: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事亲,指正确对待人际间的各种关系,其中主要是指正确对待家庭关系中的亲人;知人,是指知道人生的意义;知天,是指知道有关宇宙本体的哲学道理。这段话的意思是:心思向内用功,才可以实行伦理道德;要想实行伦理道德,就需要懂得人生的意义;要想懂得人生的意义,就需要懂得宇宙本体的有关道理。人生意义叫人道,宇宙道理叫天道,心性之学之中,有的学说要论说天道,原因就在于《中庸》所说的“思知人不可不知天”这个道理上。可是,有的心性之学学说却不怎么论说天道,这又是为什么呢?孟子这样说:

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仁、义、礼、智、圣是指心思向内的心态;父子、君臣、宾主、贤者,指各种关系中的人; “圣人之于天道”意为天人合一,天道,指天的本质;命,天生,上天赋予的;性,指的是人的心性,即深层自我。这句话的意思是:心思向内实行伦理道德,正确对待各种关系中之人,并且实行天人合一,这是完全符合于天的本质的事,这种符合的能力是上天赋予的,这就叫“命” 。可是,这种符合必须由凸显人的本质来实现,因此,假如知道了性的作用之后,就应该致力于凸显性,而不必再来讲求命。所以说“有性焉,君子不谓命” 。这个道理,就是佛家经典和儒家心学只说有关心内用功的事而不谈天说地的原因所在。

综上所述,可知伦理道德来源于人的本然心性,也可说来源于上天的赋予、恩赐,它既可说是“性”的产物,也可说是“天命”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