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分析王阳明的“四句话”

分析王阳明的“四句话”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六、分析王阳明的“四句话”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他的心学理论所论述的是关于如何调整心态的道理。下面分三层并逐句解释这四句话。对此情况,王阳明这样说: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总之,王阳明的这四句话,包含着深刻的修养之学(心学)的道理,而其中的四对善恶二字又具有着三种不同的含义。

六、分析王阳明的“四句话”

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他的心学理论所论述的是关于如何调整心态的道理。在他的一系列相关理论中,有着专门用来“教人”的“四句话”(也叫“四句教”) :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

这四句话,每句中都有善恶两个字,粗看似乎并无深意,可是仔细分析,却又感到很复杂。这复杂的原因有二:一、这四句话包含着关于修养之学的深刻道理,不容易想明白;二、这四句话中的善恶两个字共有着三种不同的含义,不容易分清楚。

下面分三层并逐句解释这四句话。

(一)“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这两句话中的善恶二字,其含义是相同的,都是指事物的属性。当人们在实行思想活动时,就要将相关事物(当时的思想对象)的相关属性分析出来并进行评判。分析和评判是人对待事物的手段和方式。人能分析出来的事物属性是以两两相对的形式组合的,内容非常多。譬如,善恶(即好坏)、是非(即对错)、成败、贵贱、贫富、长短、大小、多少、冷暖、久暂、软硬、忠奸、智愚等等都是。而人的评判方式则是非此即彼,二者选一。譬如,对于相关事物的相关属性的认定,不是善就是恶,不是高就是低,等等。事物的属性总的来说无限多,并不止善恶一个组合,上面两句话中的善恶二字泛指事物的所有属性。上面两句话,第一句话中的无善无恶意为不对事物的属性进行分析,即不想事物;第二句话中的有善有恶意为对事物的属性进行分析,即要想事物。要想事物的心态叫分别心,不想事物的心态叫无分别心。

1 .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 ”心之体就是心之本体。本体,意为根本。人的心之本体,指人的灵性,也就是人的主体自我,这是形而上的存在,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而超越时空。世上总的根本,是万事万物的本体,这本体就是通常所说的天(也叫道)。因此,天也叫道本体或宇宙本体。这个本体也是一种形而上的存在。儒道佛三家认为,人的心之本体与天这个本体,两者的本质状态是相同的,因此,在人心的本体之中可以体验到天,或说天可以在人心的本体之中反映出来。对此,王阳明说:

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知天。

诸君要见此道,须从自己身上体认,不假外求始得。

可是,不是所有的心态都是心的本体状态,而只有在不想事物没有分别心时的心态才是心的原生态和本来面目,也才是心之本体的呈现。这是与天的本质状态相同的心态,王阳明有时称之为良知,因此,王阳明这样说:

良知者,心之本体。

良知是与天道本体相同的心态,具有这样的心态,就叫达天德,也叫天人合一。这种与本体相同的心态是通过无分别心来获得的,因此说, “无善无恶是心之体” 。

2 . “有善有恶是意之动。 ”意之动,意为进行思想活动,想事物,分别事物。这句话的意思是,想事物时是要分析评判事物的属性的,是有分别心的,因而是有善有恶、有是有非、有成有败的。

(二)“知善知恶是良知。 ”这是四句话中的第三句。根据前面的意思,应该说,良知就是无分别心,是无善无恶的,可是为什么又要说它是知善知恶的呢?那是由于这句话中的善恶二字已换了一种含义了。王阳明认为,只要有了良知,就能正确地对待相关事物,因此他说: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

第三句话中的善恶是指对待事物的方式,善是指正确的方式,恶是指不正确的方式。说良知知善知恶,是指良知能自然而然地正确地对待事物。由于这样,因此可以说,良知仿佛知道何种对待方式是正确,何种对待方式是不正确似的。这就是“知善知恶是良知”这句话的真正含义。良知的这种知正确与知不正确的知,不是通过思想活动(有善有恶)而有的,相反的,而是通过不想事物(无善无恶)凸显心之本体(即良知)而有的。因此,为了能正确地去对待事物,那么,就应该“致良知” 。其实,良知也叫人性,也叫道德,说白了,运用有良知的心态来对待事物,就是凭人性做事,凭道德做事,这样做事,当然是正确的。

(三)“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句话中的善恶二字又是另外一种含义:善是指正确的心态,恶是指不正确的心态。能正确地对待事物的良知就是正确的心态,也就是善;意之动所产生的各种心态带有思想烙印,带有成见、偏见,不能正确地对待事物,这就是恶。为了得到正确的心态去掉不正确的心态(为善去恶) ,所以就需要格物。格物一词有两种解释,照王阳明的见解,格物是“格不正” ,格不正就是格去物欲的意思。而格去物欲就是不想相关事物、没有分别心,这样做就能得到良知。致知就是致良知,而有了良知就可以正确地对待事物,这一做法总的就称为格物致知。对此情况,王阳明这样说:

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

消除不正确的心态(去恶)和得到正确的心态(为善) ,是同一件事(指格物)的两个方面。王阳明说: “去恶,固是格不正以归于正,为善,则不善正了,亦是格不正以归于正。 ”可见,这句话中的善是指正的心态,恶是指不正的态度。

总之,王阳明的这四句话,包含着深刻的修养之学(心学)的道理,而其中的四对善恶二字又具有着三种不同的含义。正因为如此,这四句就显得特别难于理解,甚至还有点别扭。

那么,王阳明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呢?对此问题,他自己这样说:

利根之人,直从本原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

利根之人是指脑子特别灵活、理解能力特别强的人,本原和本体是指不想事物、没有分别心的心态。利根之人能搞懂什么是人心本体,这懂,叫从本原上悟入,悟入了,就容易做到致良知了,于是,也就能做到正确地对待任何事物了。可是,世上利根之人极其稀缺,那么,对待非利根之人应怎么办呢?王阳明说道:

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

人有习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只是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着落,不过养成一个空寂。

习心,指心理习惯。普通的人(非利根之人)容易受自己心理习惯的控制,很难做到具有与天的本质相同的心之本体,同时也无法理解这种心之本体。因此,就只能要求他们去分别善恶(指辨别对待事物的方式是否正确) ,这样从日常的具体事务上入手,一旦等到样样事情即所有事物都能正确地对待了,本体也就随之完全地凸显了。那是由于凡是正确地对待事物的做法都是由良知本体支配的,虽然一时尚不能理解它为何物,无法悟入,但是,通过长期的这种支配,终究是会理解的。

看起来,王阳明的四句话是同时针对利根之人和非利根之人而说的,所以要同时说到不应分别善恶和应分别善恶等多方面的道理。那么,我们应怎样看待这四句话呢?还是要依照王阳明的相关道理去做。王阳明曾说过:

读书)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自家本体就是心之本体(心之体)。所有的心学道理,乃至所有的儒道佛三家的学问,都要围绕着揭示心之本体的真相而展开。通常所说悟道,就是指懂得了心之本体的相关道理。王阳明提出这四句话,其目的也正是为了让人看了能够悟道。不过,由于这四句话讲得太复杂了,不容易使人懂。人不懂,明得自家本体的效果就要受影响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