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礼仪的定位

礼仪的定位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礼仪的定位众所周知,《道德经》38章说:上德不以德为名称而彰显,所以是真正的有德;下德从来不离开德的名号,所以是真正的无德。依据这个见解,不难推测,在法则和礼仪的层面,无论左右,孟子都是该层面外的人物,而荀子都是该层面内的人物。在先秦儒家思想中,荀子对“礼”的强调远远超过孔子和孟子。

1.礼仪的定位

众所周知,《道德经》38章说:上德不以德为名称而彰显,所以是真正的有德;下德从来不离开德的名号,所以是真正的无德。上德自然无为,因为它没有任何作为的理由;上仁虽然有所作为,但不存在任何支持作为的理由;上义不仅有所作为,而且存在支持作为的相应理由;上礼虽然有所作为,但得不到任何外在的回应,于是就扬着胳臂气势汹汹地强迫他人服从。所以,丧失道以后才产生德,丧失德以后才产生仁,丧失仁以后才产生义,丧失义以后才产生礼。这个礼,标志着忠信的不足以及惑乱的开始。预设的规范,不过是道浮华的表现样态,是真正愚昧的开始。道家对现实虚无之礼仪的对抗,这虚无之礼仪,与儒家所提倡的东西很相近。“礼”是儒家的重要德目,《论语》“礼”约72见,“法”约2见[1];《孟子》“礼”约70见,“法”约11见[2],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承认法度的作用,但似乎重心不在依据时代要求而制定的新法,而是约定俗成的历史陈法[3],可以说是一种“德法”的推重[4],这是应该注意的地方。

在儒家自身的系统里,孟子和荀子存在差异这一点是早为学界所认可的事实,诸如冯友兰的“孟子有左也有右:左就左在强调个人自由;右就右在重视超道德的价值,因而接近宗教。荀子有右也有左:右就右在强调社会控制;左就左在发挥了自然主义,因而直接反对任何宗教观念”(《儒家的现实主义派:荀子》,第163页)[5],就是一个代表说法之一。依据这个见解,不难推测,在法则和礼仪的层面,无论左右,孟子都是该层面外的人物,而荀子都是该层面内的人物。儒家思想家中,荀子是个最为特殊的人物,其思想与老子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且本身又是韩非的老师,对法家思想的形成自然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在先秦儒家思想中,荀子对“礼”的强调远远超过孔子和孟子。《荀子》“礼”约340见,“礼义”约115见,“礼乐”约18见;“法”约180见。动词用法约27次,“法正”(12次)、“法则”(10次)、“师法”(10次)、“法度”(9次)、“礼法”(4次)、“刑法”(4次)、“治法”(3次)、“道法”(3次)、“法数”(2次)、“法教”(1次)、“义法”(1次)、“信法”(1次)、“法治”(1次)、“常法”(1次)、“良法”(1次)、“立法”(1次)、“法式”(1次)、“法令”(1次)、“法士”(1次)、“国法”(1次);法家思想出现的一些概念,几乎在此都出现了。荀子是从“礼”到“法”的一个关键人物,是一个桥梁。在荀子那里,礼、法礼、礼法是一个渐进的序列。

(1)礼的位置的确认

荀子认为,“礼”与“绳”、“衡”、“规矩”具有同样的功效,只是具体作用的领域不同罢了;礼是人类社会里的规矩,是“人道之极”(《荀子·礼论》,第356页)。所以,制定礼义是社会整治的开始,即使如此,但礼义本身无法实现这个开始,必须依赖君子,而在现实社会生活里,君子毕竟不是多数,即“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为之,贯之,积重之,致好之者,君子也。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摠也,民之父母也”(《荀子·王制》,第163页)。

(2)“法礼”是实现社会有序的必要环节

由于礼仪必须依靠人来施行并得到保证,对多数人而言,遵循礼仪而行为是重要的途径,“然而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荀子·礼论》,第356页);由于“礼”是“方”,这是社会运行的基本保证。在有方的社会里生活的人,一定是有方之士,要成为有方之士,其值得信赖的途径是“法礼”、“足礼”,实际上,两者是同义的;“足”的本义是脚,这里是履行的意思;显然,荀子这里的用词是非常讲究的,无方是民众,有方则是士即知识人,上面说的君子就是知识人之一。

(3)“礼法”是实现社会有序的保证

就具体的人而言,“法礼”、“足礼”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务,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效果的衡量,就在礼是否成为“法礼”者日常生活行为选择的自觉因子。实际上,作为“人道之极”的礼,现实生活里只有圣人才能对此名副其实。其主要原因就是“法礼”与否,没有任何硬性的规定,而主要依靠行为者自身的理性自觉程度来支持。客观的事实是,这是没有任何约束力的,荀子无疑感悟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法礼”的基础上,他又提出了“礼法”。“礼法”可以理解为“礼”之“法”,显然,要比礼高出一筹。“礼法”关注的是分限、分职的方面,通过职分的明确规定来达到上下“隆正”,每个人在自己的职分之内都能尽职劳作,诸如“分田而耕”、“分货而贩”、“分事而劝”、“分职而听”、“分土而守”、“总方而议”、“共己而止”,呈现的就是农民、商人、工匠、士大夫、诸侯之君、三公、天子的从下至上的一幅安分尽职的图象(《荀子·王霸》,第220~22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