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去利怀仁义”

“去利怀仁义”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6.“去利怀仁义”儒家虽然没有否定利益,但对利益并没有给予充分活动的余地和空间。所以,没有必要说利益,即“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儒家不仅强调在利益面前的“思义”,而且推重理念世界里的“去利”。

6.“去利怀仁义”

儒家虽然没有否定利益,但对利益并没有给予充分活动的余地和空间。治理政治,不能图快,也不能拘泥于细小的利益。因为,图快就很难达到目的,拘泥于眼前些微利益的话,就必然干不成大事,即“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第139页);听任利欲的指令而行动的话,就势必引来他人的怨恨,这就是“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第38页)所包含的道理。在现实生活里,君子明了的是义,而小人明了的则是利,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第39页);这无形中把义利设置为君子和小人的分界岭,由于小人在道德大厦里没有自己的位置,而且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作为评价符号的小人,也成为人们永恒鄙视的实际对象。在这个意义上,这一设置实际上就赋有了否定利益的无限可能,这可能是儒家孔子本人始料所不及的。

对现实的人而言,在动机和效果的坐标里,不仅效果上的追求最大利益,招徕的仅仅是怨恨,而且动机上的追求利益,也只能走向背离仁义的途径。具体而言,君臣、父子、兄弟之间,如果怀利而相处,最终必然弃绝仁义,原有的关系会随之破裂;如果他们都能远离利益、胸怀仁义而相处,再不称王的事,从来没有出现过。所以,没有必要说利益,即“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孟子·告子下》,第2756页下)。孟子讨论的虽然是如何称王这件事,但无意之间,他把父子、兄弟都纳入了自己的视野。可以说,这里是一般论,并不是特殊的政治论。总之,应该选择仁义,追求富贵、富强也应该在有志于仁义的前提下驱动,“君不向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而求为之强战,是辅桀也”(同上,第2760页下)。

儒家不仅强调在利益面前的“思义”,而且推重理念世界里的“去利”。前者是效果上的考量,后者则是动机上的运思。所以,在动机和效果的合奏中,利益的角色效用已经完全被无视和剥夺了。实际上,出现这一情况,对儒家而言,绝对不是偶然的收获,他们有着深刻的价值衡量。对现实的人而言,不能没有基本欲望或利益的满足,所以,抛弃利益,依归仁义,是否能够带来生活的稳定呢?这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这在梁惠王与孟子的对话里,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梁惠王问孟子,你老远来到这里,应该带来对我国有利的东西吧!梁惠王一见面就提出了利益的问题,孟子认为,上下交相追求利益的话,国家必然危亡,诸如千乘之家在消灭万乘之国的基础上取得位置,百乘之家在消灭千乘之家的基础上取得位置,就是具体的例证。如果一个国家真的依归利益第一、道德第二而行为的话,则不篡夺君位就不足使欲望满足;换言之,利益在先的行为,只能产生争夺和无尽的欲望。但另一方面,对能够切实依归仁德而行为的人而言,遗忘亲族的事情是不存在的;对能够依归义而行为的人而言,把君主置于后的情况是不存在的。所以,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仁义,不是利益,即“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上》,第2665页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