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邓小平同志总结了二战以来特别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的观点,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 科学技术的含义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想各个领域的具体规律性知识的理论体系,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作为生产力因素的主要是自然科学。技术是指生产过程中的手段、程序、方法等,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产的物质设备;另一方面是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所以科学技术是一个总体性概念。科学偏重于知识体系,技术则表现为一种方法、工艺和能力,两者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科学上的突破常引起技术上的发明,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过来,科学也会从技术和社会需要中获得发展动力。

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马克思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科学技术是一种生产力,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邓小平同志总结了二战以来特别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的观点,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这是一个反映时代精神的科学真理,它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

第一,科学渗透于现代生产力的各类要素之中。

科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一种精神生活现象,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因而不是现实的物质生产力。但科学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能帮助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当科学还没有应用于生产过程时,它只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当科学应用于生产过程,引起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变革,以及劳动者技能的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高,即科学渗透到生产力的各类要素中去时,科学便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科学是现代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如果从现代生产力的各类要素中抽去渗透于其中的科学因素,那么,它就不成其为现代生产力了。现代生产力的各类要素之中,无不渗透着科学因素,这是现代生产力区别于古代生产力、近代生产力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第一个基本含义。

第二,科学对生产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现代化生产中,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其中,物质生产对科学起最终的决定作用,技术是联结科学和生产的中间环节,而科学对物质生产起着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这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又一个基本含义。

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技术、科学互相依赖,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体系。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不断变化的。从古代到现代,它们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生产、技术、科学浑然一体,无明确区分。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十分低下,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十分肤浅,作为理论形态的自然科学还没有形成,科学作为一种萌芽,完全包含在一般物质生产过程之中。

第二阶段,生产力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生产、技术、科学相互作用的形式基本体现为“生产—技术—科学”的过程。这时科学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活动,日益从物质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但是,科学本身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经验性的科学知识仍然占主导地位。技术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生产实践中所获得的经验,而不是科学理论的自觉应用。科学的发展主要是跟在生产和技术后面,对生产经验和技术经验进行整理、总结和概括。科学还没有对生产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第三阶段,在近代,科学走在技术和生产前面的现象已经出现,但尚未占主导地位。近代,生产力有了较大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但是,科学和技术、科学和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脱节的。科学的发展常常落后于技术和生产的发展,以致在科学理论上尚未搞清楚的问题,在技术和生产上却可以首先实现它。例如,在热学理论尚未确立的情况下,却发明和使用了蒸汽机。而且科学虽然有时因其自身的矛盾运动而出现新理论,却迟迟不能转化为技术应用于物质生产。不管怎样,科学走在技术和生产前面的现象已出现,尽管这种情况在当时不占主导地位,但开始显露出科学对物质生产的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第四阶段,20世纪中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科学—技术—生产”的情况普遍出现,科学明显地表现出对生产的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出现了自动控制机,使机器体系更加复杂,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在使用复杂的自动化机器体系的条件下,若是没有科学理论作先导,不仅根本不能发明新的现代生产工具,就是操纵或复制已有的现代化工具都是困难的。生产的发展还要求发现新能源、创造新材料,这就需要有能源科学与材料科学作指导。物质生产的这种状况,要求科学不能只是跟在生产实践后面去概括、总结生产实践的经验,而是要走在生产实践的前面,为生产的发展开辟新途径、新部门,并迅速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所以科学技术并不是在任何时代、任何条件下都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在当代新技术革命的条件下,它才是第一生产力。

第三,科技进步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这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第三个基本含义。在当代,科技进步对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科学技术因素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20世纪初,世界大工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有20%左右是靠采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取得的。由于20世纪中期发生了新技术革命,到70年代,这个比例就上升到了60%~80%。第二,自然科学从理论突破到新产品试制成功所用的时间日益缩短。例如,蒸汽机从发明到投入生产用了100年(1680~1780年),电动机用了57年(1829~1886年),电话机用了56年(1846~1902年),无线电用了35年(1867~1902年),汽车用了27年(1868~1895年),雷达用了15年(1925~1940年),原子能利用仅用了3年(1939~1942年)。20世纪中期发生新技术革命以来,新的科技成果越来越快地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第三,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生产力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加速度的趋势。发生新技术革命之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劳动生产率几十倍、几百倍地增长。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根据法国社会学家阿波斯托尔估计,当今物质生产力3年内的变化,相当于20世纪初30年内、牛顿以前时代300年内、石器时代3 000年内的变化。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党和政府制定和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在当前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