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必须超越费尔巴哈的“人本学”

必须超越费尔巴哈的“人本学”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必须超越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变革旧哲学,使主体现实化的任务是由马克思完成的。因而,新哲学的任务就是进一步将思辨哲学转变为人本学。但费尔巴哈所理解的人仍然是一种抽象的人,即作为“肉体总体”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一种受动的而非能动的存在。至此,费尔巴哈虽然走出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但并未从根本上克服旧哲学否认人类世界实在性的抽象本质。

一、必须超越费尔巴哈的“人本学”

变革旧哲学,使主体现实化的任务是由马克思完成的。但费尔巴哈也曾走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这就是他意识到黑格尔哲学的抽象性,而以人作为自己哲学的出发点,“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1]。在他看来,“近代哲学的任务,是将上帝现实化和人化,就是说:将神学转变为人本学,将神学溶解为人本学”[2]。而黑格尔的,“思辨哲学的本质不是别的东西,只是理性化了的,实在化了的,现实化了的上帝的本质”[3]。因而,新哲学的任务就是进一步将思辨哲学转变为人本学。与旧哲学从抽象的思维的实体出发不同,费尔巴哈认为他的“新哲学则以另一个命题为出发点:‘我是一个实在的感觉的本质,肉体总体就是我的“自我”,我的实体本身’”[4]。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方法就是“借助于人,把一切超自然的东西归结为自然,又借助于自然,把一切超人的东西归结为人”[5]。他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解决也是以人为基础的。他认为,“思维与存在的真正关系只是这样的: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6]。而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也就是思维统一于存在。但这种统一不是抽象的、形式的统一,而是以人为基础的统一,人直接地就是肉体(存在)与灵魂(思维)的统一。所以,“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只有在将人理解为这个统一的基础和主体的时候,才有意义,才是真理”[7]。但费尔巴哈所理解的人仍然是一种抽象的人,即作为“肉体总体”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一种受动的而非能动的存在。在他那里,“人的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8]。以这种抽象的人为基础所实现的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就只能是一种抽象的统一,而对于自由与必然的矛盾关系问题的解决,也就只能是一种抽象的方式。

至此,费尔巴哈虽然走出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但并未从根本上克服旧哲学否认人类世界实在性的抽象本质。因而,对于马克思来说,推进哲学发展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如何确定人类世界的客观实在性并进一步使主体现实化。当然,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因为只有在现实的人类世界中活动的主体,才可能是现实的,而只有现实的主体活动的世界才是客观实在的。我们看到,马克思实现哲学上的变革,创立新哲学的过程,正是一个确立人类世界客观实在性和现实化主体的过程;当马克思最终达到把实践活动规定为客观的活动并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之时,也就实现了哲学上的革命性转变。大体上说来,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阶段、《神圣家族》阶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阶段。在这三个紧密相关而又明显区别的阶段上,马克思从不同方面探讨了使主体现实化的道路,经过了出发点或主体的三次转换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扬弃过程之后,马克思终于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而达到了对于人类世界客观实在性的理论确证,从而为现实地解决思维与存在、自由与必然问题确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