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生态伦理学产生的背景

生态伦理学产生的背景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 生态伦理学产生的背景工业文明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性日益明显。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一些震惊世界的生态灾难,使人们不得不正视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如不解决,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虽然给世界描绘了一幅暗淡的前景,但对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具有警醒作用。

§1 生态伦理学产生的背景

工业文明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性日益明显。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一些震惊世界的生态灾难,使人们不得不正视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法国思想家、现代生态伦理学奠基人施伟兹提出:“敬畏生命、崇拜生命、尊重生命”;英国的环境学家莱奥波尔德在《大地伦理学》中提出了生态伦理学的主要思想,主张重新确定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美国当代生态学家罗斯顿主张抛弃“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对一切生物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尊重自然的权利;美国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指出:人类一方面在创造高度文明,另一方面又在毁灭自己的文明,“人类开掘了石油、煤炭,却难以呼吸到新鲜空气;开发了沉睡的土地,却毁灭了丰富的物种;建立了现代工业,却无法享受清澈的河流;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环境问题如不解决,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虽然给世界描绘了一幅暗淡的前景,但对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具有警醒作用。

思想家们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反思,得出的重要结论就是,我们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实现经济的发展。“我们只有一个家园”,我们应该保护好人类的家园。

生态伦理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生态伦理学就是研究环境道德的学问,其研究对象和内容包括: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生态的道德态度、道德关系和行为规范;关心和爱护自然,协调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研究生态正义、生态良心、生态义务,权利和责任,利用和节约等范畴;研究环境道德的实质和最终目标(为了人类的健康、安全、进步和发展);研究保护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保证人类对生态系统和物种的持续使用;增强环境道德意识,自觉爱护环境;遵守生物圈伦理学原则(整体优化原则、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原则、全球协作原则)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