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哲学的求真态度

哲学的求真态度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哲学的求真态度哲学要“以学术培养品格”和“以真理指导行为”,首要的就是一种求真的态度,即真实的研究,真诚的探索和真切的思考。这恰好表明,哲学的求真态度,首先必须是认认真真地、踏踏实实地“面向本文”。由此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

一、哲学的求真态度

哲学要“以学术培养品格”和“以真理指导行为”,首要的就是一种求真的态度,即真实的研究,真诚的探索和真切的思考。

哲学的求真,是以“三个面向”为基础的。这就是:面向“本文”,面向“现实”,面向“自我”,在“三个面向”的聚焦点上进行真实的研究、真诚的探索和真切的思考。

一是“面向本文”。哲学理论,是经由哲学家思维着的头脑所创建的关于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概念逻辑体系。每种哲学理论,都凝聚着哲学家所捕捉到的该时代人类对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自我意识,都贯穿着哲学家用以观察和说明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都体现着哲学家用以解决全部哲学问题,建构哲学范畴体系的独特的解释原则和方法论,都在不同的程度上或不同的水平上或不同的侧面上体现着该时代的时代精神。离开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所提供的汗牛充栋的哲学“本文”,仅凭个人的“思辨”或“体悟”去苦思冥想,是不可能形成“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

关于哲学“本文”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体会一下恩格斯曾经作过的一段评论。恩格斯说,由于“对哲学史的不熟悉”,“哲学上在几百年前就已经提出,并且在哲学界中往往早已被抛弃的一些命题,在理论自然研究家那里却常常作为崭新的知识而出现,甚至在一段时间里成为时髦”。[1]恩格斯所批评的这种情况,真可以说比比皆是。由于缺乏面向“本文”的长期努力,许多人苦思冥想出来的“哲学创见”,恰恰是“早已在哲学上被废弃了的命题”。

在阅读“本文”的过程中,人们会发现,对于同一“本文”,会产生迥然有别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理解。这是因为,不仅“观察渗透理论”,而且“阅读”也是“渗透理论”的。人们并不是以“空白”的头脑去接受“本文”,而是以已经占有的理论去理解和解释“本文”,因而人们会对“本文”作出不同的理解和解释。

对于哲学“本文”的不同理解和解释,最为直接的是取决于阅读者的“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程度或水平。阅读者的“背景知识”越宽厚,“参照系统”越丰富,他对“本文”的理解就越全面、越深刻。反之,则会偏狭地或浅薄地对待哲学“本文”。这恰好表明,哲学的求真态度,首先必须是认认真真地、踏踏实实地“面向本文”。

二是“面向现实”。哲学是“思想中的时代”,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任何真正的哲学理论,总是以理论的方式表征着自己的时代,因而也必须首先以理论的方式去面向现实。

以理论的方式面向现实,这既是强调哲学必须面向现实,又是强调哲学必须用自己的方式———理论的方式———去面向现实。这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由于人们常常以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哲学与现实的关系,所以在哲学“面向现实”的问题上,常常陷入两种“误区”:一是把“哲学”当做某种不变的“原理”和抽象的“教条”,以教条主义的方式去“应用”哲学,即用既定的理论模式去回答和解决各种现实问题;二是把“现实”中的某些具体问题(而不是具有时代意义的问题)作为哲学研究的出发点,使哲学思考沉湎在琐屑细小的各种事件的纠缠之中。由此所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许多人苦于哲学理论无法直接地、具体地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因而或者放弃哲学面对现实的责任而去追求所谓的“纯学术”,或者放弃对哲学的理论研究而去搞哲学的“对号入座”。

哲学所面向的现实,是时代的现实,是每个时代的人类关于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然而,只要我们面对这样的现实,就会发现,每个时代都存在着极为错综复杂的各种各样的矛盾的现象与趋势,每个时代的人类自我意识也都处于纷繁复杂的矛盾状态,每个时代的是非、利害、福祸、毁誉、荣辱、进退,总是纷至沓来,扑朔迷离。这就要求面向现实的哲学,既要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又要同现实保持“间距”。

具有理论力量的哲学,总是形成于两个基本向度的统一,即“向上的兼容性”与“时代的容涵性”。“向上的兼容性”,是以巨大的历史尺度和恢宏的历史内容去观照哲学所面向的现实;“时代的容涵性”,则是以敏锐的洞察力审度时代的种种矛盾,理论地再现时代的本质及其发展趋势。哲学的历史感规范着自己在何种程度上洞察到现实的本质和趋势,哲学的现实感则规范着自己在何种程度上实现自己。哲学的历史感由于其现实感而获得把握和表征时代的意义,哲学的现实感则由于其历史感而获得把握和表征时代的力度。离开历史感的所谓现实感,只能是一种外在的、浅薄的、时髦的赝品,同样地,离开现实感的所谓历史感,也只能是一种繁琐的、经院的、教条的说教,它只能作为学究式的自我欣赏,也不能构成“思想中的时代”和“时代精神的精华”。

三是“面向自我”。哲学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时代水平的理论表达,即以理论形态所表达的人类关于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任何真正的创造性的哲学理论,都是哲学家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以其独特的心灵体验、独立的反思意识和独到的理论解释,去表达自己时代的人类的自我意识,去建构“思想中所把握到的时代”,为人类揭示新的理想境界和展现新的可能世界,也就是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这表明,哲学创造与哲学家的自我实现是融为一体的,创造哲学的哲学家必须具有炽烈而执著的主体自我意识。

阅读哲学“本文”,人们会深切地感受到,哲学理论从来不是一种冷冰冰的逻辑,而是熔铸着哲学家的理想、信念和情操,并表现为特定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熔铸着它的创始人及其后继者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深厚教养,因而具有一种气势恢宏、博大精深、睿智通达的理论境界。哲学,是以时代性的内容、民族性的形式和个体性的风格去求索人类性的问题;没有个性的哲学,既不会有理论的独创性,也不会有理论的征服力量。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由于把通行的哲学教科书当做唯一的“哲学原理”,以致研究哲学的人不是以展示新的世界和提示新的理想为己任,而是以既定理论的解释者和“客观真理”的占有者自居;不是把哲学研究理解为以自我实现的形式去表征当代人类的自我意识,而是把哲学研究视为丢弃自我并宣示与我无关的“客观真理”的过程。哲学研究者丢弃了自我的独特的心灵体验、独立的反思意识和独到的理论解释,就丢弃了哲学的炽烈的“爱智”精神,当然也就无法形成具有创造性的哲学理论。

由于哲学的研究与教学丢弃了“自我”,这样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内容也就失去了激动人心和征服人心的理论魅力,并造成了哲学理论课教学中的“板”、“散”、“浅”。“板”,就是把理论当做现成的结论,板起面孔,以宣示“客观真理”的姿态去解说“教科书”的内容;“散”,就是把理论当做枯燥的条文,归纳概括,以“原理加实例”的方式去讲解哲学;“浅”,就是把理论当做进行说教的材料,回避理论自身的难点和现实向理论提出的问题、照本宣科地讲授理论。

这种“无我”的哲学,既不能激发人们的理论兴趣,更不能撞击人们的理论思维。而“有我”的哲学,则必须进行艰难的哲学探索。它是哲学家的“爱智之忱”的结果。它熔铸着哲学家对人类的存在状况、焦虑和期待的真切的感受、体验、领悟和反思,而绝不是个人的空疏虚幻的玄想和聪明智巧的卖弄。它需要的是呕心沥血的思考和愈挫愈奋的探索,而不是追赶时尚的炫耀和随波逐流的赝品。

在题为《探索的动机》的演讲中,科学巨匠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曾把科学研究的人分为三类:第一种人是为了娱乐,也就是为了精神上的快感,显示自己的智力和才能。他们对科学的爱好,就像运动员喜欢表现自己的技艺一样;第二种人是为达到纯粹功利的目的,也就是为了使个人的生活得到某种改善。他们对科学的研究,只不过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第三种人则是渴望用最适当的方式画出一个简化的、容易理解的世界图景,揭示宇宙的奥秘,解答各种世界之谜。他们的科学探索,既不是显示个人的智力和才能,也不是为了纯粹的功利目的,而是一种“抑制不住的渴望”。[2]作为“真有见者”的哲学家,他的“抑制不住的渴望”,是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趋势的关切与思考。因此,哲学家的主体自我意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哲学家作为社会的自我意识所具有的对现实和理论进行否定性思维的忧患意识和对象批判意识;二是哲学家作为个人的自我意识所具有的对个人占有的理论进行否定性思维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批判意识。正是这种强烈的主体自我意识,促使哲学家百折不挠地以其创造性的哲学思考去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

创造哲学需要炽烈而执著的主体自我意识,学习和研究哲学同样需要这样的主体自我意识。只有“面向自我”,才能深切地理解“本文”和“现实”,才能在自我的独立反思中激发浓厚的理论兴趣,才能在自我的独立反思中撞击自己的理论思维,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和提升自己的哲学理论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