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道家人生美学之审美域

道家人生美学之审美域

时间:2022-08-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与道合一:道家人生美学之审美域李天道摘要:中国美学非常看重人生。一在中国美学史上,把社会、人和人生问题提到极高的地位并且对人生进行审美探究的,道家美学的首要人物老子应该算是第一个。应该说,在老子由生“一”而生成“万物”意义上的“道”是道家人生美学的最高范畴,也是其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对深受道家美学思想影响的中国美学而言,宇宙万物都原生并构成于“道”。

与道合一:道家人生美学之审美域

李天道

摘要:中国美学非常看重人生。认为人与自然万物是同体同构的,视人与天地自然如一大生命。作为中国美学的重要组成,道家美学思想认为作为宇宙自然生命本源的“道”既是生命的基础,生命活力的源泉,也是美所生成的根本所在。由此出发,道家美学推崇“与‘道’合一”的审美境域论。

关键词:“道”与“道”合一 自然无为 任性逍遥 长生久视

作者简介:李天道(1951—),四川彭州市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与西方美学相比较,中国美学更加看重人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人认为自己是自然万物的组成部分,视天地自然如一大生命。中国美学这种重视人生的特点与道家人生美学思想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作为中国美学的重要组成,道家人生美学思想认为作为宇宙自然生命本源的“道”既是生命的基础,生命活力的源泉,也是美所生成的根本所在。可以说,以老子为首的道家美学思想就是人生生命活力的颂歌,就是生命美学、人生美学。其突出特点就是鲜明的人文关怀和人生诉求。在境域构成方面则主张“与‘道’合一”。

在中国美学史上,把社会、人和人生问题提到极高的地位并且对人生进行审美探究的,道家美学的首要人物老子应该算是第一个。在老子看来,社会、人和人生与自然万物是一体共存的,只是宇宙自然演化过程中的一部分,都由“道”所生成。因而,老子把社会、人生问题放到了宇宙论的高度。老子认为,“道”是先天地、人生、社会而生的,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生成的纯粹原初态。

虽然在老子以前,也有人提到“道”,但是“道”并没有上升到哲学这么高的地位。例如郑国的子产在《左传·昭公十八年》说道:“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子产在这里说到的“天道”和“人道”显然还只具有形而下意义,并且他只重视“人道”,并不重视“天道”。而老子的“道”则应该具有形而上的意义。在老子那里,生成“一”、“二”、“三”,并由此而生成“万物”的“道”是最高、最真实的存在,是宇宙自然生命构成的纯粹原初本源。

应该说,在老子由生“一”而生成“万物”意义上的“道”是道家人生美学的最高范畴,也是其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对深受道家美学思想影响的中国美学而言,宇宙万物都原生并构成于“道”。“道”的存在是自在、自由、自然、自明的,也是无限的。“道”作用并蕴藉于宇宙自然的化生化合、变化构成中的,并且对人生及其审美境域的构成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宇宙自然的化生化合都是由“道”所决定的,宇宙间自然万物化生化合、变化莫测,都是“道”作用的呈现而已。老子向人们详细地描述了作为生命和美的本源的“道”的呈现态:“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1)朱谦之注解说:“神耶帝耶?此世所称生杀之主,而道独居其先。道者疑似之间,若不知其谁子;然而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之。”(2)生成宇宙万物的“道”“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之”。在老子这里,天地间没有“神”的存在,所谓“神”仅仅是“道”的一种构成态。“道”才是万物生命构成的本源。即如胡适所指出的:“老子的最大功劳,在于超出天地万物之外,另假设一个道。”(3)

作为生成宇宙万物,为“天地”之“母”的“道”是“先天地生”,其存在态势是“混沌”、“独立”、“周行不殆”的。所以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蒋锡昌按:“天地自道而生,故道可以为天地之母也。”(5)“道”之所以“为天地之母”是由于“天地”都由其所“生”。“道”先天地就存在的,是天地万物之母,但由于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把它勉强命名为“道”。(6)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7)在老子看来,天地万物都是由“道”所化生的,阴阳二气为“一”所生,天地万物又由阴阳二气所生,“一”是万物之始,然而“一”又是由“道”所生的,因此“道”是万物之源,万物皆为“道”所生。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盖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8)对此,蒋锡昌解释说:“‘道生之’言道生万物也。无道与德则不能生畜;不能生畜则物固不能形,势亦无所成,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也。”(9)老子又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10)因为“道”是宇宙万物生化的母体,所以老子称之为“玄牝”。老子所谓的“道”,既然是万物之源,当然也是善与美之源。《韩非子·解老》:“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11)“道”之所以是万物之源,乃是因为它是生命之源。

在以老子为首的道家美学看来,“道”有五大基本审美特性:第一,“道”是万物之母,具有核心的地位。在以老子为首的道家美学中,“道”是核心,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同时,“道”既是历时的,也是共时的。“道”是天地万物统一共存的生命本源,它生成万物,为天下母,为万物宗,万物的性能赖道而有正常的发挥。《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第四章又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第二,“道”的属性是自由、自在的。“道”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它生养万物而不私有,成就万事而不恃功,不过是自然化生而已,故老子说:“道法自然。”第三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第五十一章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生育万物,它虽是万物的本源,但它是无目的、无意志的,完全是自然而然的,正是因为它的无为使它无所不为。第三,“道”具有超越性,它既是超验的,但又是真实存在的。作为宇宙万物的生命本源,道无形无象,不可感知,以潜藏的方式存在,玄妙无比,不可言说,只能意会。第十四章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第二十一章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老子把道描述得恍恍惚惚,是我们看不到、听不见、闻不着的,它是超验的。虽然老子把道描述成恍恍惚惚,说是我们看不到,听不见,闻不着的,但作为宇宙万物的生命本源,道又是实有的,它无所不在,谁也不能须臾离开它,违背了道就要失常。“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道虽然是超验的,但是老子强调其中“有物”、“有精”、“甚真”、“有信”,是真实的存在。第五,“道”是不断运动着的。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早在天地形成以前,道就独立存在,不停地运动。第二章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作为宇宙万物的生命本源,它推动着宇宙万物的变化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它进行着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和返本复初的循环运动,一切矛盾的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它们在相反对立的状态下互相依存并互相转化,事物的运动变化遵循着这一规律,周而复始。“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万物蓬勃发展,循环往复;万物纷繁茂盛,都要返回它静的本根,这是宇宙万物运动变化中的规律,万物都要遵循这一规律。老子所谓的“道”就是宇宙万物自然的生命本原。道本身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创造力。老子把宇宙看成一个大的生命体,在这个生命体中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着的,它们遵循着一定的规律,统一于“道”。

应该说,以儒道两家美学思想为主要构成的中国美学一直都非常关注人和人生问题,其所有观点都是围绕着人和人生问题而展开论述。其美学思想总是以人为中心,基于对人的生存意义、人格价值和人生境域的探寻和追求的,旨在说明人应当有什么样的精神境域,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精神境域,具有极为鲜明和突出地重视人生并落实于人生的特点。但是相比较而言,儒家的人生美学主要是要求人如何提升自身的修养和人格价值,以及基于此所建构的人生境域;重视人对家庭、社会的责任,崇尚发奋图强、百折不挠的审美精神,呈现出鲜明的阳刚之美。而以老子为首的道家的人生美学思想与儒家的人生美学思想却有所不同,主要要求人应该效法自然,顺应自然的发展,燕处超然,保持内心的虚静,无为而无不为;可以说,道家美学是主静、主柔的,呈现出一种阴柔之美,而不同于儒家美学的阳刚之美。同时,在审美境域构成方面,以老子为首的道家人生美学思想追求一种与“道”合一、天人合一的境域,要求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要保持内心的虚静澄明,像水一样柔,利万物而不争。以老子为首的道家的人生美学思想对当今的人在人生追求、人生设计与审美诉求、审美情趣指向等方面是有非常有益的。

就其主要内容看,以老子为首的道家美学推崇的是一种与“道”合一的审美境域。要达成与“道”合一域,老子认为必须保持清净纯真的心态,要自由“自然”,顺应万物自然的发展态势,从而始构成天人合一,返璞归真,达到无为而无不为,从而进入与道合一的境域。具体说来要想达成与“道”合一的境域必须做到以下这几点:

首先,必须营构成“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的审美心态,要以柔克刚。道家美学认为,审美活动的目的,是审美者通过澄心静虑,心游目想,通过顺应自然、自由自得、直观感悟,直觉体悟,通过“归真返朴”、“以天合天”、“和光同尘”、“由己”“返身”“归朴”,“还原”到“道”之域,以与“道”合一,从而达到真力弥漫、万象在旁、掉臂游行、“超脱自在”、顿悟人生真谛的审美境域,从而从中体验自我,实现自我。而要达成这种境域的构成,作为审美者则必须排除杂念,超越一切人世间的利益纷争,构筑出一种清心寡欲的心境,从而才可能与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万物情景相生、即境缘发,兴到神会。老子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五十五章)这就是说,宇宙自然的运行态势,是有利于万事万物的周行不殆,而对其没有损害,社会人世间发展的规则,是施为而不争夺。就社会人生而言,所谓“利而不害”,就是指人应该为此社会的审美生态,在对待人与人的关系上,应该先天下而后自己,做事不能只考虑个人的得失。所谓“为而不争”,则是指不能一味地去追求名利、欲望这些东西,要保持内心的虚静澄明,做到无为,虽是无为但却无所不为。“利而不害”是达成与“道”合一最基本的必须营构的心态;而“为而不争”是人生的理想域,也是最高的审美境域。用老子的话说,就是“少私寡欲”。《老子》第十九章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所谓“少私寡欲”就是不要过多地去考虑自己的利益,不要一味地去追求金钱、名利、欲望这些东西,要保持纯朴的内心,以柔克刚,以弱胜强。《老子》第七十六章说:“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以草为例,告诉我们生长的事物是柔弱的,但它们生机勃勃;没有生命的事物是僵硬的。老子还说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从这些我们不难看出老子是主柔的,他提倡以柔克刚,以弱胜强。老子还用水为例。天下间水是最柔弱的,但是它却能把坚硬的石头滴穿。“利而不害,为而不争”、柔以克刚的心态体现在审美境域营构活动中,在审美者方面则推崇心灵的柔和谦逊之美,保持淳朴的本质,超凡脱俗、飘逸淡远、朴拙冲淡,自然天成。在与“道”合一之域的创构方面则推崇无心偶合、自然天然;其审美特色是平淡而不流于浅俗,澄淡朴洁。唐代司空图在《诗品·典雅》中云:“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说。”这里所描绘的,就是一种淡雅闲适、悠然澄明、空灵邈远、莹洁疏朗、澄淡朴洁之境域。大味必淡,大音必希、大道必朴。故而与“道”合一之境域所表现出的“质朴自然”审美风貌中的“朴”,应该意指冲和、宁静、闲适、淡远,是淡而意蕴幽长、渐远而至无穷;是平淡萧疏、冰痕雪影、乌迹山廓,渐远渐无的清澄平淡之境;是淡中见浓、淡中见深;是朴中现真、朴中体道,是浮云卷舒、孤鸿轻逝、空灵淡远、纯真古朴。

其次、必须保持“清静无为,顺其自然”境域而构成态势。这是以老子为首的道家美学的中心思想,也是以老子为首的道家美学思想最为重要的思想之一。第十六章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老子认为,道的特性就是虚静,虚静是自然万物的本来的面貌,万物是由道产生的,它最终又复归于道。既然自然万物的本源是虚静,那么就只有通过虚静,自然万物才能呈现它自己原本的形态,最终才能复归于虚静,所以审美主体只有保持内心的虚静,才能去体合自然万物,才能进入对生命本源的观照,进入最高的审美境域。审美主体要怎么样才能保持内心的虚静呢?审美主体要保持内心的虚静就必须要顺应自然,顺应宇宙自然而然的发展,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做事,不妄为,这样就能无为而无不为。

以老子为首的道家人生美学思想所推崇的与“道”合一境域营构中的自然无为并不是要人不积极努力,任凭上天的安排。这里的“清静无为,顺其自然”是一种纯真质朴的心灵境域构成态势,是要顺应自然的发展,切入“道”生成自然万物、运行不殆的生命韵律,与宇宙大化的生命运动相切相合、相生相化。而在以老子为首的道家人生美学思想看来,“清静无为”、纯真质朴心态的营构必须还原到人的自然天性,即“素”、“朴”之心。此即所谓“见素抱朴”,就是“显现其素朴自然的心性,保持其质朴纯真的天性”;其中的“朴”,则通常被解释为素朴、质朴、自然、纯真。第三十二章的“道常,无名,朴”和三十七章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中的“朴”,其义域都是纯朴,质朴。第五十七章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和二十八章的“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的“朴”之义域,则有的人把它解释成原真,朴素,有的人把它解释成原木。或把第一个朴解释成原真,朴素的意思,把第二个朴解释成原木。同时,老子还运用“朴”来表示婴孩时心态的质朴、纯真。而上升到美学的高度,则“见素抱朴”、“复归于朴”之“朴”又为宇宙万物构成本源的“道”的构成态势,其表征为质朴自然﹑玄默无为,在老子则称之为“无名之朴”。老子认为,作为纯粹构成域的“道”也是“无名”的,所谓“绳绳不可名”,只是“强为之名”,因而“道隐无名”,“道常无名”。因而在他看来,“道”、“大”、“一”就是“朴”。“朴”就是“无”,是不可名之“名”,不可道之“道”。应该说,正是在此基础上,老子才提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因为“无”是没有大小之分、之名,因此是无限,是“真”与“朴”。

正由于“朴”又为宇宙万物构成本源的“道”的构成态势,而老子尚“朴”,所以,作为中国美学的子系统,以老子为首的道家美学所追求的审美境域是大智若愚、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美无言,是返朴归真、与“道”合一,也即“复朴”“归朴”、达道合道体道之域。在老子看来,知识和欲望不断增加,诡诈和忧烦也就增加;见素抱朴、遵循“道”之自然,知识和欲望减少,诡诈和忧烦也就减少。只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保持朴实、朴素、纯真、自然的原初构成态,保持并蕴含朴素、纯真的自然天性,不要沾染虚伪、狡诈而玷污、损伤人的天性,“抱朴”、“复朴”、“归朴”、去掉外饰,还其本质,还原质朴;返回本真、真性、纯真、自然之域,保持原初的自然生成态势,返回到原初的纯朴纯真的状态,不为物欲所诱惑,不为杂念所困扰,贱物、贵身、守朴、养素、全真,保持淳朴、朴实、质朴、实在的自然状态,如陶渊明《劝农》诗所描述的“傲然自足,抱朴含真”,去掉外饰,返朴归真,还其本质,才能达道、体道。因此,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反”既是道的自我运动,是“复归于静”、“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亦是变。有变,才有“生成”,才能与道合一,以体道、得道。

童心、赤子之心、婴儿之心淳朴、质朴,是理想的原真,朴素之域。因此,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道德经》第十章)又说:“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道德经》第二十八章》)又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道德经》第五十五章)。老子认为结聚精气,使之柔顺,要达到婴儿的状态;高尚的道德永远都不会消失,就要回复到婴儿时的状态;含德深厚的人就如同刚出生的婴儿。老子之所以认为婴儿状态是最理想的境域,也是人生的最终追求,是因为婴儿的内心是纯净、剔透的,保持着天然的本性。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这一思想,提出了神人、真人、至人境域,推崇外生死、超利害、齐物我等一系列观点。他在《大宗师》篇中说:“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其出不,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古时候的真人,不知道去享受所谓的荣华富贵,不害怕死亡,他们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老子和庄子都认为人不能被世俗欲望这些东西束缚,如果一个人的贪念、欲望太强烈了,它就会被这些东西束缚住,他的心就会被禁锢,无法得到清静。人应该把世俗欲望这些东西通通抛弃,燕处超然,保持内心的虚静澄明,跃身大化,以天合天,心灵潜入自然万物的内核,与“道”相融,与之合一,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审美境域。因此,可以说,以老子为首的道家人生美学追求的是心灵和精神的自由,老子提出的复归婴儿,就是要求人们摆脱世俗欲望的束缚,从而进入至乐、至高的境域,即达成“与‘道’合一”审美域。

【注释】

(1)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5页。

(2)朱谦之:《〈老子〉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1页。

(3)胡适:《中国古代哲学史》,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2页。

(4)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5页。

(5)蒋锡昌:《〈老子〉校诂》,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8年版,第168页。

(6)王弼:《〈老子道德经〉注》,《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55页。

(7)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5页。

(8)同上,第75页。

(9)蒋锡昌:《〈老子〉校诂》,成都:成都古籍书店出版,1988年版,第168页。

(10)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5页。

(11)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卷六,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96年版,第6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