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每一个儒者的抱负,学而优则仕,为官后就为进一步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方便!他是为官者治国平天下的典范。儒家主张将人格的修养和治国平天下的才能完美结合,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求来实现人生价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一个官员来说是最合适不过,一般的人是不可能将这几个问题同时摆在一起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每一个儒者的抱负,学而优则仕,为官后就为进一步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方便!为官者要牢记这一信念,既要修身以善其身,又要敞开胸怀兼济天下。显达不忘修己,官卑不忘忧国!

为官要注重修身,修身要从小事做起。东汉时有一少年叫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一天,其父之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房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 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陈蕃无言以对。

为官者不但要善于修身,更重要的是要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和雄心,能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张居正是明代中后期叱咤风云、大有作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是为官者治国平天下的典范。他在隆庆和万历年间,国脉倾危之际,参与并领导了历时16年之久包括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大改革,以其扭转乾坤的功业永垂青史。其勇于任事,犯难进取,挽救危亡的精神,数百年来为励精图治、救亡图存的人们所景仰和追思。明朝张居正的改革,是封建社会后期最大的一次改革运动。他本人从秀才、举人、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从平民中崛起,在明朝万历王朝初年当了十年首辅,协助十岁的小皇帝,推行改革,把衰败、混乱的明王朝,治理得国富民安,人们赞扬他是"起衰振隳"的"救时宰相"。

儒家主张将人格的修养和治国平天下的才能完美结合,按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要求来实现人生价值!范仲淹就是典范。《范仲淹有志于天下》中记载:“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范仲淹青少年时期,在日食两餐冷粥的困境中坚持刻苦攻读,甚至五年未尝解衣就枕,这番艰苦生活的磨炼,使他后来始终能以清廉律已,关心人民疾苦,不忘“忧天下”的初志。中年做官后,接连上书议论国事,讥切时弊。后得罪宰相吕夷简,贬饶州。康定元年(1040),边事紧急,召为龙图阁直学士,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防御西夏。由于号令严明,训练有方,又能团结当地羌人,戍边数年,名重一时,羌人尊呼为“龙图老子”,西夏称为“小范老子”,赞其腹中有数万甲兵。庆历三年(1043),吕夷简罢相,范仲淹参知政事。曾提出十条建议以革新朝政,重在整顿吏治,限制公卿大臣的子侄荫官,引起腐朽官僚势力的不满,攻击他引用朋党,迫使离朝,“庆历新政”即此结束。后于赴颖州途中病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一个官员来说是最合适不过,一般的人是不可能将这几个问题同时摆在一起的。现在的官员同样面对这些问题,而且更需要妥善处理这些问题,它既是一种纵向的前后关系,需要在每个阶段要有所侧重,同时还是一种横向关系,要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的关系妥善处理,否则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在学习儒家智慧时,要深入的理解与分析,从中学到真正的智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