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轻诺必寡信

轻诺必寡信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轻诺必寡信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正所谓“轻诺必寡信”,秦王得到宝玉后,一定不会信守承诺的,所以,心中早就有了盘算。蔺相如利用自己的智谋,周转于寡信的秦王,从而保全了和氏璧。生活中,很多“轻诺寡信”者,可能还是古道热肠、助人为乐的人。轻诺者必寡信,与其寡信,不如不去承诺。

轻诺必寡信

【原文】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老子·第六十三章》)

【译文】

那些轻易许诺的,必然难以守信;视问题太过轻易,必然会遭遇很多的困难。因此,圣人对这些问题都加以认真审慎的处理,所以终于没有困难了。

【解析】

老子大智大慧,对于人性有深刻的洞察,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轻许诺言的人必定信用不足。这句话一方面是要告诫我们不要被花言巧语者所欺骗,更重要的是要我们诚实守信,不做言而无信的寡信之徒。

古往今来,轻许诺言者多为寡信之徒,小到市井小人,大到一国之君,盖莫如此。

战国时代,有一个叫做卞和的人,他在楚山下发现了一块罕见的玉石,就是后来所称的和氏璧。这块稀世宝玉,后来辗转到了赵国惠文王的手上。

当时秦国的国君是秦昭王,当他知道赵惠文王手上有这一块宝玉时,就很想把这块宝玉据为己有,于是他就修了一封信给赵王,希望能用十五个城池来换得这块宝玉。赵王收到这封信以后,深感左右为难,他很想得到十五座城池,但又怕秦王不守信用,让他白白失去这一块宝玉;而如果不同意秦王的要求,又怕秦王兴兵攻打赵国,到时候要付出的代价恐怕更大。于是他就找蔺相如来商讨对策,事后,就决定由蔺相如亲自将和氏璧送往秦国。

聪明的相如早就知道秦王是随便说说而已,十五座城池是多大的资产,秦王怎舍得拿来换一块宝玉?正所谓“轻诺必寡信”,秦王得到宝玉后,一定不会信守承诺的,所以,心中早就有了盘算。

当蔺相如见到秦王时,秦王便迫不及待地要他把宝玉献上去,完全不提十五座城池的事,蔺相如就完全确定秦王并没有如其所说,愿意兑现自己的承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和氏璧的说法,只不过是随便说说而已。所以,他便巧借说宝玉有瑕疵,当着秦王的面,作势要把和氏璧往柱子上撞碎,秦王深怕他真的将宝玉撞碎,只好拿出地图,将用来交换的十五座城池指给蔺相如看。蔺相如深知秦王是个轻诺寡信之人,看了地图以后,再次确定秦王根本没有诚意,便采用了拖延战术,要秦王斋戒五天后,再献上和氏璧。

其实,蔺相如利用这五天的空当,早就派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当秦王满心欢喜要接受和氏璧时,蔺相如义正词严向秦王表示,和氏璧早已送回赵国,如果秦王能先割让城池,便可派使臣到赵国取回和氏璧。秦王当场大怒,本想杀了蔺相如,却又怕受天下耻笑,只好放蔺相如回赵国,并且从此不再提交换的事。

蔺相如利用自己的智谋,周转于寡信的秦王,从而保全了和氏璧。而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精力有限,智谋有限,如果轻易许诺,什么事都答应帮别人做,自然就会失信。为什么要轻易许诺呢?因为把事情看得太容易,以为轻松搞定。但世事并不容易,“一处不到一处迷”,做任何事,都有相当难度。你轻易答应人家,到时候办不了,自然会失信于人。

守信与不守信用,有时不是一个品行问题,而是一个心态和习惯的问题。生活中,很多“轻诺寡信”者,可能还是古道热肠、助人为乐的人。他们心里愿意帮人的忙,只是由于能力有限,难以兑现说过的话,这就给人“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从而失去信用。

有的人说话不算数,既没有故意撒谎的意图,也没有真心帮人的诚意。他们只是习惯了敷衍别人,随口答应帮忙,却从没有想过兑现。随口敷衍的人,并非不知道信用的重要性。但他们以为,应该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守信,小事是无所谓的。他们却不知道,无论大事小事,你一次没有兑现诺言,就是失信一次。

我们熟悉的《西游记》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有一日来到通天河口。那时,天色已近傍晚,他们忽然听到前面波涛翻滚,上前仔细一看,发现是条大河。河水在夜幕下浩浩荡荡,不知道河有多宽,水有多深。岸上看不见一个人,河上也没有一条船,却见不远处立有一块石碑,碑上刻有“通天河”三个篆文大字,下面还有十个小字:“径通八百里,亘古少行人”。唐僧见到这种情景,不由得暗暗叫苦落泪。当时通天河有一千年老龟,得知唐僧一行要去西天取经,它想托唐僧到西天佛祖那里帮它打听一下自己的寿命还有多长,便主动游过来,驮唐僧师徒过河。过河时,唐僧满口答应,可是到了西天后,却把此事忘得一干二净。等他取经回来路过通天河时,方才想起老龟托他打听之事。那老龟自唐僧走后,朝等暮盼,一等就是十多年。如今见唐僧师徒取经回来不胜喜欢,便高高兴兴迎上来驮唐僧过河。老龟驮着唐僧一行走出不远,便问唐僧,托他打听之事可曾打听。唐僧只好搪塞一番,老龟知道唐僧不曾打听,一气之下,摇身一晃,将他师徒几个连人带马统统掀下河去。悟空、八戒、沙僧赶忙一边救唐僧,一边捞经卷,可惜那经卷有些早被水冲走,有些被水淋湿。最后晾晒经书时,被石头粘去一角,这就是现在的晒经台。

轻诺者必寡信,与其寡信,不如不去承诺。同时,如果经常失信于人,就会在人心中失去信用;人没有一个好的信用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诚信,宛如一面镜子,一旦有裂痕,就很难复原。因此,守信乃为人之本,事业成功之基。对于自己不能胜任的事,切勿轻易答应别人;既然许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这就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宁失金钱,不丢诚信。若遇到特殊客观原因,难以兑现承诺,那就要及时沟通,诚实讲明情况,求得他人的理解。对这,古人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为人若无信,无人相与心。立身存笃信,品行胜黄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