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信言不美真水无香

信言不美真水无香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信言不美真水无香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他耍弄政治阴谋立胡亥为秦二世后,自己也取得高官,成为皇帝的信臣。赵高诛杀异己,腰斩同盟者李斯。世间最可贵的是说真话、道真情。不久,国人暴动,厉王被逐。唐太宗是一个明智的政治家,善于采纳大臣的批评意见,能接受别人指出他的言行之“非”。也说明了唐太宗深深知道“美言不信,信言不美”的道理。当然,社会生活是复杂的,“逆耳之言”也不可能全对。

信言不美真水无香

【原文】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第八十一章》)

【译文】

真实可信的话不漂亮,漂亮的话不真实。

【解析】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老子的家乡曲仁里是著名的牡丹之乡。一天来了个卖牡丹的人,这人能说会道,大声吆喝道:“一朵牡丹放红光,光彩照人满院香,花口足有盆口大,艳丽无比花中王。”老子听他说的好,就买了一棵牡丹根,回家高高兴兴地把它栽到院子里,可是后来发现是一棵狗尿蒺子树。

第二年春天又来了个卖牡丹根的,老子上过一次当,就问他卖的到底是狗尿蒺子还是牡丹,小贩很生气,瓮声瓮气地说:“好坏就这样,随你要不要。”态度十分生硬,老子觉得这个人有些意思:怎么他不夸奖自己的货好呢?于是就好奇的买了一株,买回来的牡丹根栽到院子里,后来生根发芽,再后来就开出了几朵像碗口那么大的牡丹花,直惹得乡亲阙里都来观赏,由这件事,老子总结出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在这一点上,孔子也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就是花言巧语的人很少是存心善良的,善于溜须拍马、投机钻营的人,往往都有一套嘴上功夫,吹捧当权者的功绩,投合领导的心意,领导喜欢什么话他就说什么话,这种人的目的不过是博取领导欢心,满足个人私欲。可是世上就有许多的人物喜欢被阿谀奉承、喜欢被吹捧,这就给许多巧言令色的小人提供了机会,他们早已参透了上级的喜恶,说话办事完全符合领导的心意,世上就有许多领导者重用这样的人,提拔这样的人,结果被欺骗、被蒙蔽而毫不察觉。巧言令色的小人现在有,过去更有,几乎每朝的昏君身边,都有那种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溜须拍马、阿于奉承的人。

赵高和秦始皇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不但精通法律方面的知识,人也很聪明,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所以很受秦始皇的宠信。在秦始皇病死沙丘后,赵高更策划瞒天过海的阴谋,以巧言令色让李斯助他,并矫诏让胡亥篡位成功。

他耍弄政治阴谋立胡亥为秦二世后,自己也取得高官,成为皇帝的信臣。一次二世与赵高谈话,流露出及时行乐的意思,赵高马上顺风而上,竟然说及时行乐只有贤主才能做得到,而昏君是做不到的,显然一派胡言。他揣摩到二世因玩弄阴谋而登上皇位,担心自己地位不稳固,于是借机向二世进言要他“严刑酷法”,消灭一切敌对势力,这正好符合二世的心意。残暴的秦二世杀戮了许多前朝大臣,几十个兄弟姐妹,老百姓连坐受刑的人更是不可胜数。弄得民不聊生,起义军遍布全国。赵高诛杀异己,腰斩同盟者李斯。他指鹿为马,玩秦二世于股掌之上,最后发动政变,逼杀二世。大秦帝国基业就这样葬送在阉人赵高之手。

不论古今,不管是圣贤还是常人,对于好听的谄媚之言听起来总比那些直言相谏的顺耳舒服些,但是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是有限的,即使再聪明的人,有时也可能对事物做出错误的判断和理解,出现失误。而避免失误的一个重要方法,莫过于虚心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特别是能听取批评性的“逆耳”之言。《韩非子》曰:“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孔子家语》讲得更明确:“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世间最可贵的是说真话、道真情。“逆耳”之言虽然听起来不大舒服,但可使自己不犯或少犯错误,对个人、对社会都有益。遗憾的是,有些人喜听顺耳之言,厌听逆耳之言。在这些人里,善于溜须拍马的人就会乘虚而入,用甜言蜜语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纵观历史,不难发现一个规律:为政者不听“逆耳”之言,偏信顺耳之言,必然会堵塞言路,最终造成乱世;反之,为政者不怕“逆耳”之言,从谏如流,必然会广开言路,进而开创治世。史载,周厉王为政残暴,国人议论纷纷。于是厉王广派密探,重惩批评时政者。一时路人“道路以目”。厉王得意地说:“我能弭谤矣。”近臣告诫:“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厉王不仅不听,反而变本加厉。不久,国人暴动,厉王被逐。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齐威王不怕人批评,甚至还鼓励百姓揭露他的错误和缺点,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这样一来,言路畅通,齐国政治修明,国力便迅速强盛起来。

唐太宗是一个明智的政治家,善于采纳大臣的批评意见,能接受别人指出他的言行之“非”。他以隋炀帝拒谏为鉴,诚恳要求大臣们进谏。他说:“朕每思之,若欲君臣长久,国无危败,君有违失,臣须极言。”在他的倡导和鼓励下,贞观年间,进谏和纳谏蔚然成风,以魏征为例,他为唐太宗讲解了“民可载舟,又可覆舟”、“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治国道理,也常常犯颜直谏。从贞观初到贞观十七年魏征病故为止,17年间魏征谏奏的事,有史藉可考的达200多项,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和皇帝私生活等等,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时竟让唐太宗下不了台。当然,皇帝也是人,有时唐太宗回宫后发火,声言恨不得杀了这个乡下佬,但他又不愧一代贤明君主,火气过后又为有这样忠谏之臣感到欣慰,就一次次原谅魏征的犯颜直谏。以致在魏征死后,唐太宗极为伤感地对众臣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征逝,一鉴亡矣。”也说明了唐太宗深深知道“美言不信,信言不美”的道理。

当然,社会生活是复杂的,“逆耳之言”也不可能全对。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介绍唐太宗纳谏时,特别指出:“纳谏的意思是倾听不同的意见,判断是非,择善而从,如果择非而从,那就不能叫做纳谏。”如果明知“逆耳之言”是错的,你还要“从谏如流”,那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同样会带来不良后果。因此,古人还提出了要“察言”,要“三思而后行”,多思考,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