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工鱼礁”名称之沿革

“人工鱼礁”名称之沿革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工鱼礁”名称之沿革人工鱼礁,是人们有意识地设置于预定水域的一种构造物,其目的不再限于诱集鱼群,形成渔场,增加渔获量,在增殖和优化渔业资源、修复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带动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拯救珍稀濒危生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调整海洋产业结构、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人工鱼礁”名称之沿革

人工鱼礁(Artificial Habitat),是人们有意识地设置于预定水域的一种构造物,其目的不再限于诱集鱼群,形成渔场,增加渔获量,在增殖和优化渔业资源、修复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带动旅游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拯救珍稀濒危生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调整海洋产业结构、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建设人工鱼礁,既能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又能促进渔区渔民增产增收,是一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民心工程,是鱼类增殖学专家们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迄今为止,世界上很多国家已在本国沿海建设人工鱼礁。本文依据目前所能见到的历史文献,从文字和文化的双向研究视角来考察“人工鱼礁”在我国近现代以前的历史沿革。

一、先秦两汉时期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汉语是汉文化信息的载体。文化的阐释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研究,因为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对于中国文化,特别是汉民族文化的研究,汉字,尤其是古汉字,也是不可或缺的研究对象。这样一来,文字和文化就可以进行双向研究。要阐述“人工鱼礁”在我国的历史,唯一的方法就是考察传世文献的相关记载。

鱼礁的历史源远流长,人类诞生以后,为了生存就必须从事狩猎、捕鱼、种植等活动。最早在春秋战国,最晚也在汉代,中国的先民就学会了在湖泊中堆积杂草乱木来捕鱼,距今约有2000年的历史。语言 中的文字就透露了这种原始猎鱼的信息。如:

(1)南有嘉鱼,烝然汕汕。(《诗经·小雅·南有嘉鱼》)

西汉河间(今河北献县)毛亨为《诗经》作注,曰:“汕汕,樔也”。《说文·木部》:“樔,泽中守草楼也。”清代段玉裁注:“谓泽中守望之草楼也。草楼,盖以草覆之。”意思即是说,湖泽中类似草楼的“樔”可以用来捕“嘉鱼”。东汉末年高密(今山东高密)的经学大师郑玄(127—200),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为毛亨的《毛诗故训传》作了进一步的笺疏,在注解“汕汕”时补充了毛氏的不足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樔者,今之撩罟也”。“撩罟”就是捕鱼的网。从这些文字训诂中我们可以得知,春秋战国时期把“人工鱼礁”称作“汕”,西汉称“樔”,东汉发展称之为“撩罟”。

除了《诗经》,我们还能从其他的文献中找到相关的记载:

(2)入柴,勿积鱼鳞簪。(《墨子·杂守》)

(3)钓者静之,罧者扣舟。(《淮南子·说林训》)

例(2)中的“簪”是个通假字,本字原作“槮”,积柴水中用作捕鱼的工具。清代孙诒让作注时说:“凡聚积木柴并谓之槮。槮、潜、参、簪声并相近。”孙氏从语音上解释了“槮”的得名之由。《说文·网部》:“罧,积柴水中以聚鱼也。”时今还有“罧业”之称,恐怕当是历史之遗绪。

“汕”“樔”“槮”“撩罟”“罧”等语言文字记录了人工鱼礁的早期名称,是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时间和地域用不同的名称来表达而已。今广东的汕头市就因“汕”而得名,《潮汕方言》:“余见汕头海面,多设汕薄,谓之桁,古名曰汕,今之繁盛商港而取是名……昔为捕捞之所,古故呼桁为汕也。”“汕薄”,亦作“栅薄”,犹当地俗称“栅箔”。这个时期,先民总结了长期的水上猎鱼经验,并创造了用以表达的汉字,是一种思维的不自觉时代,因此我们把先秦两汉时期看做是“人工鱼礁”的起源萌芽期。

二、魏晋隋唐时期

《尔雅》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解释语词的著作,大约是秦汉间的学者,缀辑春秋战国秦汉诸书旧文递相增益而成的。但因其成书较早,文字古朴,加上长期辗转流传,文字难免脱落讹误,不易被人看懂。西晋著名的训诂学家郭璞(276—324),认为旧注“犹未详备,并多纷谬,有所漏略”,于是花18年的时间“缀集异闻,会粹旧说,考方国之语,采谣俗之志”,参考犍为文学、刘歆、樊光、李巡、孙炎等人的研究和注解,以当时通行的方言名称,解释了其中古老的动、植物名称,并为它注音作图,使《尔雅》成为历代研究本草的重要参考书。其中亦有两条涉及“人工鱼礁”:

(4)《尔雅·释器》:“罺谓之汕。”郭璞注:“今之撩罟。”

(5)《尔雅·释器》:“槮谓之涔。”郭璞注:“今之作槮者,聚积

柴木于水中,鱼得寒入其里藏隐,因以簿围捕取之。”

从郭璞的注解可以看出,西晋继承了东汉“撩罟”之称,并明确指出了“人工鱼礁”所用的材料和目的。在生产作业过程中,人们认识到在湖泊的杂草丛中或被包围的乱木中会聚集鱼类,在这些地方进行垂钓、刺杀、撒网往往会得到丰厚的收获,为此,人们就有意识地投放杂草乱木引诱鱼类前来,这是原始的、最简单化的人工鱼礁,但郭璞的阐述却提供了构建“人工鱼礁”的理论基础。随着时代的推移,“人工鱼礁”所使用的材料不再局限于柴草,到了唐代还用“网罟之流”:

(6)网罟之流曰罛、曰署曹、曰罺。(唐陆龟蒙《渔具诗》)

《说文·网部》:“罟,网也。”段玉裁注:“罟,实鱼网,而鸟兽亦用之”,又“罛,鱼罟也”。字凡以“网”作偏旁部首者大都与鱼网有关。《说文解字》无“曹署”“罺”。说明在东汉许慎时代“曹署”“罺”还未曾创造出来,或者说还不见使用。唐代陆德明为《诗经》注音释义时说:“樔,侧交反,字或作‘罺’。”换句话说,“樔”到了魏晋隋唐时期,渔民就用“罺”进行交际,“罺”与“曹署”只是更换了声符而已。但它们都从意符“网”,反映的是材料的更新,不仅仅是用原来零散的杂草乱木,还 把原料编织成网状,加强了捕鱼的效率。这个时期的猎鱼意识是自觉的,应该是“人工鱼礁”的发展创新期。

三、宋元明清时期

生产力随着社会的推进得到了较大发展,经济有了很大的进步。反映文化的历史文献,包括字书、笔记、诗歌、语录类等方面的作品中有很多关于“人工鱼礁”的阐释:

(7)罺,抄网。(宋陈彭年《广韵·肴韵》)

(8)槮密鱼虽暖,巢危鹤更阴。(宋王安石《次韵昌叔岁暮》)

(9)布网收鱼槮,连筒下钓钩。(宋陈师道《晚兴》)

(10)菰菱可采掇,鱼鳖可钓汕。(宋梅尧臣《沅江李氏书堂》)

(11)子善问《南有嘉鱼诗》中“汕汕”字。曰:“是以木叶捕鱼,今所谓‘鱼花园’是也。”(宋朱熹《朱子语类》)

(12)渔人编筱为围,罩溪涧中,名曰鱼花园。立橛悬置水之半,列石缀其趾,设关棙于围中,采稻穗之嫰者饵诱之。其始至喁喁圉圉,且食且疑,不尽而逝;再则引群携类,洋洋自恣,穗日加,鱼日众,饱食满意而去,以为常如是。(元王礼《麟原文集》)

(13)于是水师编苇以防逸,罟工横汕以利收。(明夏完淳《燕问》)

(14)彝陵风俗,渔人春则起汕,秋则丫系。(清王士禛《池北偶谈》)

(15)按,撩罟,今谓之抄网。(清郝懿行《尔雅义疏》)

例中的“罺”“槮”“汕”则是对先秦两汉的继承。语言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连续统,共时平面上的词汇系统是不同历时阶段沉淀的产物。语言与其他事物一样,词汇也会在继承中发展创新,一旦创新之后,就会有所继承,例(7)中的“抄网”是宋代新产生的,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囊状有把式的小型网具,主要用于内陆淡水,作业规模小。有清一代 仍然使用,例(15)就是其佐证。

元明时期,还有一种更为形象的称呼,那就是例(11)、(12)中的“鱼花园”。语言的汉字系统中隐含着汉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特点、道德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的特殊文化因素,从个体字符的构形上能够获取其所携带的物质文化信息、精神文化信息和方式文化信息。“鱼类”在鱼花园中“洋洋自恣”,好比人类享受阳光、沙滩一样优游自得。从上面的文献看出宋元明清时期,不但继承着,还有创新,更多的是高度自觉,是“人工鱼礁”的继承成熟期。

“人工鱼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当时的文化相联系,有着不同的名称。名称的历史沿革是我们窥见各个时代文化的视角。现代意义上的“人工鱼礁”是渊源有自的,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的先秦时期,而不是目前海洋生物界所说的西晋时期[1] ,由此可以说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鱼礁的国家。现代的“人工鱼礁”,最初命名为“渔礁”(FishingReef),目的是诱集鱼类,造成渔场,进行捕捞。后来,人们认识到这种构造不仅仅用于诱集鱼类进行捕捞,而且还给鱼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息繁殖场所,起到保护、培育鱼类资源的作用,因而命名为“鱼礁”(FishReef)。把“渔”更换成“鱼”,表面上是字形的改变,其实是观念的更新。这种构造物的作用对象不仅是鱼类,还涉及其他海洋生物。1988年美国召开的第四届人工鱼礁会议正式定名为“Artificial Habitat”。

【注释】

[1]杨吝、刘同渝、黄汝堪:《人工鱼礁的起源和历史》,《现代渔业信息》,2005年,第1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