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胡适作品全集完整版

胡适作品全集完整版

时间:2022-08-2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原始资料及其出版状况(一)近代史的原始资料学习和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要有近代史的基础。关于近代史的原始资料,思想史研究需要选读的主要有:《清史稿》:是研究晚清历史的基本史料之一。增选519篇,截至光绪初年。该室在编修过程中,先行出版过系列性的《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由中华书局陆续出版。民国史的资料整理汇编出版较多,详见后述。

第一节 原始资料及其出版状况

(一)近代史的原始资料

学习和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要有近代史的基础。了解近代史,教科书只能提供框架式知识,学者需要有爬梳原始资料的功力。何为原始资料见仁见智,从严格意义上讲,历代正史也不是真正的原始资料,从起居注到实录再到正史,经过了多次编纂程序,有大量筛选加工。然而,史学界一般把正史看作原始资料(当然并不排斥比正史更原始的各种历史记录),本书所说的原始资料,以正史以及正史编纂之前的文献为主。野史稗乘因其杂芜,除非影响较大者一般不收录。关于近代史的原始资料,思想史研究需要选读的主要有:

《清史稿》:是研究晚清历史的基本史料之一。该书是北洋政府时期的清史馆编修的,由馆长赵尔巽主编,缪荃孙、柯劭忞总纂。1914年始纂,1920年初稿成,1926年修订,1928年刊印。全书536卷,含本纪25卷,志142卷,表53卷,列传316卷。1977年中华书局出版有点校本。本书依历代正史体例,但交通志、邦交志、畴人传等内容,反映了古代没有的近代变化。《清史稿》虽然存在讹误和瑕疵,但保存了丰富的史料。

《筹办夷务始末》:是清政府官修对外关系档案资料汇编,起于道光十六年(1836年),迄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包括由文庆等人编纂的道光朝80卷,由贾桢等人编纂的咸丰朝80卷,由宝鋆等人编纂的同治朝100卷,共收录涉外上谕、廷寄、奏折、照会等档案文件9300余件。中华书局出版有点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有影印本。

清朝续文献通考》:刘锦藻编,原名《皇朝续文献通考》,依照《文献通考》体例,续写《清朝文献通考》,记载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清朝典章制度的变化。在原《通考》的基础上增加了《外交考》(包括交际、界务、传教、条约),《邮政考》(包括船政、路政、电政、邮政),《实业考》(包括农务、工务、商务),《宪政考》,旧有的《征榷考》中,也增加了《厘金》《洋药》等子目。商务印书馆1937年出版石印本(属于“十通”的一种),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重新出版。

《清经世文编》:贺长龄主持,魏源编辑,原名《皇朝经世文编》,是清人文献辑录,道光六年(1826年)成书,共120卷,辑录了从清初到道光时期的学者书札、官员奏议、官方文书2236篇,分为学术、治体、吏政、户政、礼政、兵政、刑政、工政八纲,汇集了清朝前期求本务实的各类代表作。道光二十九年张鹏飞作《皇朝经世文编补》,全录贺书,作了补选或续选,对新旧各篇均加总评和眉批,增补了“姓名总目”。中华书局1992年影印出版。《皇朝经世文编》问世后,补编、续编和新编不断,主要有:《皇朝经世文编续集》104卷,饶玉成辑,光绪八年(1882)刊。增选519篇,截至光绪初年。《皇朝经世文续编》两种:一种为葛士浚辑,120卷,集道光至光绪间有关奏议、文章1368篇,在贺书门目外增加洋务一纲和算学、疆域诸目;另一种为盛康辑,亦120卷,所集文章时间及体例同葛书,惟所收文章不同,选文2085篇。《皇朝经世文三编》两种:一种为陈忠倚辑,80卷,选文592篇,时间自光绪十四年至二十三年;另一种为三画堂主人辑,48卷,选文82篇。《皇朝经世文新编》,麦仲华辑,21卷,选文615篇,其中多维新之文,光绪二十四年刊。《皇朝经世文统编》,邵之棠辑,107卷,选文2664篇,光绪二十七年刊。《皇朝经世文新编续集》,甘韩辑,21卷,选文560篇,光绪二十八年刊。《皇朝经世文四编》,何良栋辑,52卷,选文670篇,光绪二十八年刊。

民国史的原始资料较为分散,因为官方不再沿用旧的正史体例编修民国史,所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研究室(原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史组)修撰、李新主编的《中华民国史》成为接续历代正史的基本著作[1]。该室在编修过程中,先行出版过系列性的《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由中华书局陆续出版。李新等人主编的多卷本《中华民国史》从80年代开始由中华书局出版,至今尚未出版完整,但关于辛亥革命和北洋政府时期已经出齐(第一编《中华民国的创立》1卷,第二编《北洋政府时期》5卷)。但是,非官方依然有采用传统纪传体的民国史撰写,如朱汉国、杨群主编的《中华民国史》,包括“论”(替代过去的纪) 1册、“志”4册、“传”4册、“表”1册。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

民国史的资料整理汇编出版较多,详见后述。

(二)近代思想史的原始资料

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原始资料,最重要的是思想家的原作。华夏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的由罗炳良主编的“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名著”,将近代思想史原著影响最大者汇集为丛书,包括林则徐的《四洲志》,张之洞的《劝学篇》,严复的译作《天演论》,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康有为的《大同书》,梁启超的《变法通议》,谭嗣同的《仁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章炳麟的《訄书》,孙中山的《建国方略》,李大钊的《平民主义》。这套书收录数量偏少,但所收均为近代思想史上的必读原著。尤其是林则徐的《四洲志》,是第一次出版点校本。

除上述名著外,还有:

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的文稿,后人编为《林文忠公文集》,1963—1965年中华书局出版有多卷本《林则徐集》。龚自珍的文稿,有《己亥杂诗》《定盦文集》传世。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龚自珍全集》,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再版。1976年中华书局出版《魏源集》上、下册,1983年再版,只收录了魏源的短篇文章。2011年,岳麓书社出版了魏源最重要的著作《海国图志》。

太平天国时期:195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罗尔纲编辑的《太平天国文选》,收录了洪秀全、洪仁玕等人的主要作品。1976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编选的《洪秀全选集》。1978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编辑的《洪仁玕选集》。

洋务运动方面: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早期代表,岳麓书社于1987年至1994年出版了《曾国藩全集》,共30册,是国内比较权威的版本,分为奏稿、批牍、诗文、读书录、日记、家书、书信等分册。另外,岳麓书社1986年还出版了黎庶昌撰、梅季标点的《曾国藩年谱》,湖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了钟叔河整理点校的《曾国藩家书》,中华书局曾在1959年出版了汪世荣编的《曾国藩未刊信稿》。天津古籍、北京古籍、中州古籍等多家出版社都分别出版过曾国藩的家书、日记或者部分言论摘编。曾国藩著作流传比较广泛的是由李翰章编纂的《曾文正公全集》,167卷,光绪二年(1876年)由湖南传忠书局刻印,其后几经传刻,卷数不一。2011年中国书店出版了传忠书局版《曾文正公全集》的简体校勘本。

李鸿章的幕僚吴汝纶编辑并在金陵刊刻了《李文忠公全书》,165卷,700万字,1921年商务印书馆据此影印一次。此书名为全书,实为文选。198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顾廷龙、叶亚廉主编的《李鸿章全集》。该书对《李文忠公全书》的全部文稿作了校订,增补了原来未收未录的大量内容,共39卷,2800万字。全集分为电稿、奏稿和函稿三部分,陆续出版。与曾、李齐名的左宗棠,清末有《左文襄公全集》刊行,其中奏稿、家书和函稿是研究左宗棠思想的主要资料。同时代的张之洞遗著也被辑为《张文襄公全集》刊行。清末刊刻的曾、左、李、张全集,在台湾文海出版社的“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中均有影印本。

从洋务到维新:这一时期人物众多,洋务派晚期的重要人物有郭嵩焘、王韬、冯桂芬、郑观应、马建忠、薛福成等人,他们比较重要的著作基本上都有点校本出版(关于近代史料的各种丛书多有选录)。郭嵩焘的著作有1984年岳麓书社出版的《郭嵩焘诗文集》。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成书于1861年,刊行于1876年,戊戌变法时冯桂芬的孙子冯世澂重刻,晚清到民国有多种刻本,现有2002年上海书店版。198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夏东元编的《郑观应集》上、下册。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王韬的《弢园尺犊》和《弢园文录外编》。1960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马建忠的《适可斋纪言纪行》。

康有为的主要著作出版较多,1956年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新学伪经考》,1958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孔子改制考》;他的《大同书》曾于1919年印制单行本,1935年由中华书局出版,1985年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均出版了不同版本的《大同书》;北京人民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分别于1952年和1958年出版了《康有为诗文选》。严复的著作可分为两类:一是他自己的著作,二是他的译著。他的《原强》《辟韩》《救亡决论》和《论世变之亟》收入1901年修纂的《侯官严氏丛刻》、1903年石印的《严侯官先生全集》、1922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严几道诗文钞》中;其译著收入《严译名著丛刊》,共8种,1930—1931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商务印书馆重印了严译名著8种。严复诗文收录较全的有王栻主编的《严复集》,5册,分按语、诗文、书信、著译、日记、附录,1986年中华书局出版。谭嗣同的著作最主要的是《仁学》,1917年上海文明书局出版了《谭浏阳全集》,1954年三联书店出版了蔡尚思、方行主编的《谭嗣同全集》,1981年该书出版增订本。梁启超的著作多数被其弟子何天柱收入《饮冰室合集》中,光绪二十九年(1903)由上海广智书局印行,后多次增补再版,合集包括文集16册,专集24册,共40册,1936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1941年重印,1989年中华书局影印再版。198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丁文江、赵丰田编著的《梁启超年谱长编》,学界对这一《年谱》评价颇高。

关于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和西学东渐的原始资料,20世纪80年代以来比较有影响的出版物首推湖南人民出版社组织出版的由钟叔河主编的《走向世界丛书》(后来由岳麓书社续出)。这套丛书,可以为了解近代西学和中学的关系提供大量第一手背景资料,原计划出版60种,1980年至1983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实际出版27种共20册,其后岳麓书社出版38种共10册,其中包括:康有为《欧洲十一国游记(一)》,徐建寅《欧游杂录》,李圭《环游地球新录》(以上为1980年出版),张德彝《航海述奇》,张德彝《欧美环游记(再述奇)》,刘锡鸿《英轺私记》,黄遵宪《日本杂事诗广注》,黎庶昌《西洋杂志》,钱单士厘《癸卯旅行记/归潜记》,梁启超《新大陆游记(一)》,斌椿、谢清高《乘槎笔记/海录》,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曾纪泽《使西日记/使德日记》,志刚《初使泰西记》,容闳《西学东渐记》(以上为1981年出版),王韬《漫游随录/扶桑游记》,李鸿章《历聘欧美记》,戴鸿慈《出使九国日记》,张德彝《随使法国记(三述奇)》(以上为1982年出版),罗森等《早期日本游记五种》(1983年出版)。岳麓书社出版的10册为:林img84、斌椿、志刚、张德彝《西海纪游草/乘槎笔记·诗二种/初使泰西记/航海述奇·欧美环游记》,容闳、祁兆熙、张德彝、林汝耀等《西学东渐记/游美洲日记/随使法国记/苏格兰游学指南》,罗森、何如璋等、王韬、黄遵宪《日本日记/甲午以前日本游记五种/扶桑游记/日本杂事诗(广注)》,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曾纪泽《出使英法俄国日记》,王韬、李圭、黎庶昌、徐建寅《漫游随录/环游地球新录/西洋杂志/欧游杂录》,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康有为、梁启超、钱单士厘《欧洲十一国游记二种/新大陆游记及其他/癸卯旅行记·归潜记》(以上为1985年出版),刘锡鸿、张德彝《英轺私记/随使英俄记》,蔡尔康等、戴鸿慈、载泽《李鸿章历聘欧美记/出使九国日记/考察政治日记》(1986年出版)。此后,丛书主编钟叔河于1989年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从东方到西方——“走向世界丛书”叙论集》。这套丛书对于了解近代中西往来,西学东渐有着极大参考价值。

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出版了由上海历史研究所标点的《近代文献丛刊》10种,包括徐继畲的《瀛寰志略》,蔡尔康翻译英国麦肯齐的《泰西新史揽要》,丁韪良翻译美国惠顿的《万国公法》,由苏舆主编的反对维新的守旧人士文集《翼教丛编》,德国传教士花之安的《自西徂东》,英国傅兰雅的《佐治刍言》,日本森有礼的《文学兴国策》,王韬的《弢园文录外编》,冯桂芬的《校邠庐抗议》,张之洞的《劝学篇》。除最后3种外,前面各种都未曾出版过点校本。这套书对于学者了解晚清的中学与西学关系,具有参考价值。

近代守旧派的思想,代表人物倭仁的《倭文端公遗书》,流传有清光绪元年(1875)六安求我斋刊本等4种版本。戊戌时期的守旧学者王先谦,有《虚受堂诗存》《虚受堂文集》和《葵园自订年谱》传世。反映守旧思想最集中的,有叶德辉挂名、苏舆编辑的《翼教丛编》,除上述上海书店版本外,台湾文海出版社有影印本。

辛亥革命时期:近代革命思想,最有代表性的是孙中山。1930年,胡汉民主编《总理全集》,由上海民智书局出版;30年代,商务印书馆出版过孙中山的《建国方略》《三民主义建国大纲》等单行本。195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孙中山选集》上、下卷;1981—1986年中华书局出版了《孙中山全集》1—11卷。1950—1952年台湾的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陆续编辑出版了《总理全书》12册;1957年改版定名为《国父全集》;1965年和1973年两次增补。1988年,组织“国父全集编辑委员会”,秦孝仪任主编,1989年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出版《国父全集》16开本12册。

章太炎的《章氏丛书》共13种48卷,1914年由章氏手定,所收大部分都是学术专著,1915—1919年刊行;《章氏丛书续编》7种17卷,1933年由章氏弟子吴承仕、钱玄同校刊于北平;章太炎逝世后,章氏国学讲习会又编印了《章氏丛书》三编,1种7卷。坊间流行的还有静庵编辑、1914年上海中华图书馆石印本《章太炎文钞》5卷;钱须弥编辑、1915年上海国学书社铅印本《太炎最近文录》1册。1977年中华书局出版汤志钧主编的《章太炎政论选集》;1979年中华书局出版汤志钧主编的《章太炎年谱长编》上、下册。章太炎的代表作《馗书》,分别有1958年中华书局和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的不同版本。1982—198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组织人员编辑校勘《章太炎全集》,出版1—6册,2008年又出版第7、8册。

宣传革命思想的著作比较常见的还有:1958年和1971年中华书局先后出版过邹容的《革命军》。1958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陈天华集》,收录《猛回头》《警世钟》《狮子吼》等8种陈著。此外,中华书局还于1981年出版《黄兴集》,1963年出版、1983年增订再版《廖仲恺集》,1981年出版《宋教仁集》,1979年出版《朱执信集》,1986年出版《陶成章集》,1960年出版《秋瑾集》,1959年出版《蔡元培选集》,1984年出版《蔡元培全集》。

新文化运动与北洋时期: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胡适著作相当多,主要有《中国哲学史大纲》《尝试集》《胡适文存》《胡适文存二集》《胡适文存三集》《胡适自传》《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选》《胡适论学近著》(即《胡适文存四集》)《四十自述》《藏晖室札记》《胡适日记》等,这些著作大部分都有多种版本,如《胡适文存》4种,先后有1924、1930年上海亚东图书馆、1935年商务印书馆版本。1986年岳麓书社曾以“旧籍新刊”名义影印《白话文学史》,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胡适古典文学论集》和《胡适〈红楼梦〉研究论述全编》,1997—1998年中华书局按照学科类别分册出版了《胡适学术文集》(分中国哲学史、哲学与文化、教育、新文学运动、中国佛学史、语言文字研究等分册),199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胡适文集》(全7册),199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胡适文集》(12册),黄山书社出版了简体横排《胡适文存》4种。2003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了《胡适全集》(全44卷)。新文化运动的另一代表陈独秀,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1984年和199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任建树编辑的《陈独秀著作选》3册本,2009年又出版了《陈独秀著作选编》6册本。李大钊的作品,195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李大钊选集》,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增订的《李大钊诗文选集》,1984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110万字的《李大钊文集》上、下册;1999年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新编5卷本《李大钊文集》。鲁迅的作品在国内发行非常广泛,主要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全集》和小说、散文、杂文各种单行文集。《学衡》派的资料,1998年三联书店出版有《吴宓日记》10册;柳诒徵的《中国文化史》在国内有多个版本,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柳诒徵史学论文集》和《柳诒徵史学论文续集》;值得关注的还有2001年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梅光迪文录》,其中收录了当年梅光迪在《学衡》与新文化论战的主要文章,如《评提倡新文化者》《评今人提倡学术之方法》《论今日吾国学术界之需要》以及同胡适的往来书信等。科学与玄学论战的资料,基本都收录于1923年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科学与人生观》一书中,2008年黄山书社、2009年中国致公出版社分别重新出版该书。

关于近代思想史的原始资料,还有一个重要来源是报刊。最早向中国传播西学的是传教士在东南亚创办的中文期刊,包括《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特选撮要每月纪传》《天下新闻》《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等。维新运动期间,国内报刊迅速兴起,影响较大的有《时务报》,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汪康年任总经理,梁启超主笔,以变法图存为宗旨,分设论说、谕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等栏目,为中国人办的首份杂志,至1898年8月8日停刊,共出刊69期。地方报刊的代表有《湘报》,由谭嗣同、唐才常等1898年3月7日创办于湖南长沙,设论说、奏疏、电旨、公牍、本省新政、各省新政、各国时事、杂事、商务等栏目,倡导变法维新,1898年10月15日停刊,共刊出177号。戊戌政变后,1898年12月23日保皇会在日本横滨创办《清议报》,梁启超主编,设论说、名家著述、文苑、外论汇译、纪事、群报撷华等栏目,以“主持清议,开发民智”为宗旨,至1901年12月21日停刊,共出刊100期。从1902年2月8日起,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新民丛报》,1907年8月停刊,前后历时6年,共出96期。在国内,1896年6月26日胡璋在上海创办《苏报》,1903年章士钊任主笔,增设“学界风潮”和“舆论商榷”栏目,鼓动革命,引发著名的“《苏报》案”,1903年7月7日被查封。章太炎1897年10月26日创办《译书会公报》,主张“开民智、广见闻”,“以广译东西方重要书籍报章为之,辅以同人论说”,半年后经费困难,1898年5月24日停刊。在国外,1905年11月26日同盟会在东京创办了《民报》(前身为宋教仁创办的《二十世纪支那》),至1910年2月停刊。清廷预备立宪后,蒋智由1907年10月在上海创办《政论》月刊,设有演讲、论著、批评等栏目,共出7期,是梁启超主持的政闻社的机关报,1908年8月被清廷查禁。《政论》停刊后,梁启超1910年2月20日又在上海创办《国风报》,旬刊,是当年立宪派的主要舆论阵地,1911年6月停刊,共出52期。民国建立后,1912年12月1日梁启超在天津创办《庸言》,1914年6月停刊,共出30期,取《易·文言》“庸言之信,庸行之谨”命名,“浚牖民智,熏陶民德,发扬民力,务使养成共和法治国家之资格”,以贯彻其“新民说”。

另外,近代中国还有一份特殊的商业报纸,就是1872年英国商人美查(ErnestMajor)创办的《申报》(最初全称《申江新报》),至1949年5月停刊,出版时间长达78年2.56万期,全面记载了整个近代时期的中国舆情,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还有一份十分特殊的杂志,就是1904年由商务印书馆创办的《东方杂志》,至1948年12月停刊,历时46年,共发行44卷819期,该杂志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在近代以来的中国思想变迁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新文化运动时期,报刊更是主要的思想史资料来源,影响最大的《新青年》从1915年创刊到1922年7月出至9卷6期后休刊,一直是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后来复刊作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出版至1926年7月停刊)。20世纪50年代,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新青年》影印本;2011年,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了《新青年》简体横排本。《学衡》杂志从1922年1月创刊到1933年7月停刊,共出版79期。1999年凤凰出版集团(原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了16册的《学衡》影印本。

近代的报刊,是当时最主要的思想论战阵地。从20世纪90年代起,中华书局组织编辑《中国近代期刊汇刊》,先后影印出版了《强学报·时务报》(全5册),《清议报》(全6册),《新民丛报》(全14册),《苏报》《民报》(全6册),《国风报》(全10册),《湘报》(上、下册),《译书会公报》(上、下册),《庸言》(全8册),《昌言报》《集成报》《实学报》等。上海书店出版社有全套《申报》和《东方杂志》的影印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