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子罕篇第九

子罕篇第九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子罕篇第九9.1子罕言利①,与命与仁②。孔子避而不谈,是因为这种狭隘的功利主义与儒家大爱、广博的情怀相背离。而谈到“命”与“仁”,孔子对此却有许多思考。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孔子就是阳虎,所以将他围困。

子罕篇第九

9.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注解

①罕:稀少。②与:赞同、肯定。

译文

孔子很少谈到利益,只谈天命和仁德。

感悟

谈到“利”,就让人想到“功利”、“利益”这些带有个人主义色彩的含义。孔子避而不谈,是因为这种狭隘的功利主义与儒家大爱、广博的情怀相背离。而谈到“命”与“仁”,孔子对此却有许多思考。首先,“命”就是人们常说的“天命”,人们习惯把“命”看成一种难以预测的偶然性的东西,所谓“畏天命”、“顺应天命”就体现了人们对于命运的顺从和妥协。而“命”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它存在的方式,而在于个体对它的认知,即每个人应该正确地看待“命运”,要自己去把握和主宰自己的人生,做命运的主人。其次,在对“仁”的理解上,大多数人习惯回答什么是“仁”,而很少探究如何做到“仁”。其实,孔子在谈到“仁”时,更多地强调它的实践意义,即如何让“仁”贯穿于个人的言行中,在做人做事上,处处体现出“仁”的精神。

9.2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注解

①达巷党人:古代五百家为一党,达巷是党名。这是说达巷党这地方的人。②执:擅长。

译文

达巷地方的人说:“孔子真伟大啊!他学问渊博,却不能以某一方面的专长来称赞他。”孔子听说了,对他的学生说:“我要专长于哪个方面呢?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驾车好了。”

感悟

孔子被称为博学多识的人,却在“博学,却没有专长”的质疑面前说自己是擅长驾车的“专家”,这无疑是对那些虽称赞他却根本不了解他的人的一种讽刺。做学问,无论博与专,都应该做到“不器”,也就是不做擅长某种技艺的专家。如果做学问的过程中带有许多功利性,就会失去学习的真正意义,也就无法成为君子了。因此,像孔子这样纯粹治学的人,面对这种带有功利性的质疑,也就只能无奈和自嘲地说出这席话了。

9.3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注解

①麻冕:一种用麻织成,做工精细、较昂贵的礼帽。②纯:黑色的丝。③拜下:大臣面见君主前,先在堂下磕头,再到堂上磕头。④泰:这里指骄纵、傲慢。

译文

孔子说:“用麻布制成的礼帽,符合于礼的规定。现在大家都用黑丝绸制作,这样比过去节省了,我赞成大家的做法。(臣见国君)首先要在堂下跪拜,这也是符合于礼的。现在大家都到堂上跪拜,这是骄纵的表现。虽然与大家的做法不一样,我还是主张先在堂下拜。”

感悟

孔子大概也听到了人家对儒家繁文缛节的批评,所以虽然坚决维护涉及重要原则性的礼制,而对于那些纯外在形式的礼制却不墨守成规,能够灵活变通。这也启发我们今天的人,对于那些流传下来的礼仪制度要学会取舍。对于那些关系个体内心情感、信仰的制度要坚持下去,因为它们往往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而对于那些,只存有外在形式的礼制,就可以大胆地改革或舍弃。因此,实现礼仪真正的意义,在于个体发自内心的遵从与践行,而非外在形式的繁缛与庞杂。

9.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注解

①意:通“臆”,主观地猜想、猜疑。②必:必定。③固:固执己见。④我:唯我独尊、自以为是。

译文

孔子没有这四种毛病:不瞎猜、不独断、不固执、不自以为是。

感悟

猜测、独断、固执、自以为是这四种弊病都带有强烈的主观情绪,是每个人在做事时都难免会陷入的误区,因此孔子把“绝四”作为自己的一个原则。这也启发我们要客观地分析问题,虚心地取舍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首先,不轻易猜测任何事情,就需要人们有亲自探索和实践的能力;其次,做事不独断,就需要人们有谦逊的姿态,能够认真地接受别人的建议;再次,不固执己见,就需要人们不拘泥于某一种习惯和认知,能够有创新、灵活的思路;最后,要做到不自以为是,就要始终保持一份谦虚,时常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人只有首先做到这几点才可以完善道德,养成高尚的人格。

9.5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注解

①畏于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畏,拘囚。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孔子就是阳虎,所以将他围困。②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西周开国之君周武王的父亲,是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一。③兹:代指孔子自己。④后死者:孔子自指。与(yù):参与,引申为了解、掌握。

译文

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囚禁时,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感悟

阅读这一章,除了孔子的临危不惧外,让人感受最深的是孔子那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历史责任感。孔子自诩传承“先王之道”,这其实不是一种骄傲的自命不凡,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于历史文化坚决遵从的决心,这样一种决心是值得后世敬仰的。在今天的社会中,面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精髓,我们这些新一代的青年又有多少人去继承、去探究这些文化的精神呢?这确实是需要我们好好反思的问题。

历史文化本身的价值在于它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对于后世的感召。因此,文化精神的传承就显得举足轻重了。任何一位历史文化的传承者都要肩负着厚重的使命感,同时又要成为一种精神的楷模。由此而言,孔子称得上是伟大的历史文化传承者,他向后人展示了什么是真正的“言传身教”。

9.6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注解

①太宰:官名。这里的太宰,不能确定是哪一国的人了。②纵:让,使。③多能:掌握了多种技艺。

译文

太宰问子贡说:“孔夫子是位圣人吧?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而且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听到后说:“太宰怎么会了解我呢?我因为少年时地位低贱,所以会许多卑贱的技艺。君子会有这么多的技艺吗?不会有这么多的。”

感悟

孔子称自己“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爱因斯坦曾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可见,世界上本没有天才与庸人的绝对差别,有的只是勤奋与懒惰的对比。因此,任何一个成大器者都是有别人看不到的辛酸与努力,都是在脚踏实地中一步步走过来的。

9.7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注解

①牢:孔子弟子,姓琴,名牢,字子开。②试:任用。

译文

牢说:“孔子说过,‘我(年轻时)没有被任用去做官,所以会许多技艺’。”

感悟

这一章与上一章的内容相关联,再次说明孔子的成就并非仅仅依靠天赋,而是后天努力所得。他不认为自己是“圣人”,也不承认自己是“天才”,他说他是由于年轻时没有去做官,生活比较清贫,所以掌握了许多的谋生技艺。这也给了我们在面对逆境时,如何走出人生逆境的思考。

人们在一帆风顺时会感谢上天的恩赐,却会在逆境中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弃。实际上,任何的顺利与成功都是由无数的逆境与失败做铺垫,只有经得起挫折、应对得了磨难,才能让自己的心智历练得更加成熟,才能在以后的人生中积累更多的经验,才能让今后的路越走越顺。所以,在我们庆幸每一次顺境的成功时,也应该感谢每一次在逆境中的艰难困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路上越走越好。

9.8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注解

①鄙夫:乡下人、社会下层的人。②叩:叩问、询问。两端:两头,指正反、始终、上下这些相对的两个方面。竭:穷尽,尽力追究。

译文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其实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问我问题,我一点儿也不知道。我只是从问题的正反、头尾、本末去考查,终于得到了结果。”

感悟

这一章中,孔子那种“叩其两端而竭焉”的谦虚姿态令很多人折服。孔子博学却不自傲,回答常人的问题时亦能平易近人,这是多么谦和的一种人格力量啊!由此可见,做学问与做人是相通的,真正有才学的人,往往是那种从不锋芒毕露的人,正是这种谦逊的治学与做人的精神,才使得他们越走越远。圣人教诲他人时都能如此恭谦,我们这些普通人更应该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低调谨慎地做事做人。

9.9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注解

①凤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传说凤鸟在舜和周文王时代都出现过,它的出现象征着“圣王”将要出世。②河不出图:传说在上古伏羲氏时代,黄河中有龙马背负八卦图而出。它的出现也象征着“圣王”将要出世。

译文

孔子说:“凤凰不飞来,黄河没有龙背八卦图出现,我这一辈子也就完了吧!”

感悟

这一章中,孔子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当时社会昏暗现象的一种哀叹,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悲观情绪。这并不是一种无中生有的杞人忧天的情感宣泄,而是一种将个人命运与社会时局紧密相连的情怀,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9.10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注解

①齐衰(zīcuī):丧服,古时用麻布制成。②冕衣裳者:冕,官帽;衣,上衣;裳,下服,这里统指官服。③瞽(gǔ):盲。④作:站起来,表示敬意。⑤趋:快步走,表示敬意。

译文

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当官的人和盲人时,虽然他们年轻,也一定要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一定要快步走过。

感悟

孔子对于周礼十分熟悉,他知道遇到什么人该行什么礼,对于尊贵者、家有丧事者和盲者,都应以礼待之。孔子之所以这样做,也说明他极其尊崇“礼”,并尽量身体力行,以恢复礼治的理想社会。孔子的这种尊礼的行为放到今天的社会中,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体现,这种尊重和关爱是社会和谐友好的基石。如果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发自内心地去领悟这种人文的关怀和尊重,那么整个社会就会成为有爱的温暖大家庭,孔子自古就规划的理想社会就不再遥远,在这种理想的社会中,个体的价值也将得到最充分的实现。

9.11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注解

①喟(kuì):叹息的样子。②弥:更加,越发。③钻:钻研。④循循然:有次序地。⑤卓尔:卓越的样子。⑥末由:无路可走。末,无、没有;由,途径,路径。

译文

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好像有一个十分高大的东西立在我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没有前进的路径了。”

感悟

这一章借颜子之口称颂孔子为师之道和伟大的人格。为人师者,最基本的是要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学生面前起到一个模范作用。这就需要做到孔夫子的“循循善诱”,要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和平易近人的态度,这样才能将自己的知识尽可能地传授给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学,为师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对他的知识和品德产生由衷的崇敬感,这种崇敬感能让学生自觉地追随老师,不断地提高,正如孔子那般,对学生的教诲已经上升到对自我人格和人生境界的自觉追求与塑造,学生在赞叹他学识与人品的同时,也自然而然地给自己带来无穷的学习动力。

9.12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注解

①为臣:臣,指家臣,总管,古代诸侯之死才能有“臣”。孔子当时不是大夫,没有家臣,但子路叫门人充当孔子的家臣,准备由此人负责总管安葬孔子之事。②病间:病情减轻。③无宁:宁可。“无”是发语词,没有意义。④大葬:指卿大夫的葬礼。

译文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派了(孔子的)门徒去作孔子的家臣(负责料理后事),后来,孔子的病好了一些,他说:“仲由很久以来就干这种弄虚作假的事情。我明明没有家臣,却偏偏要装作有家臣,我骗谁呢?我骗上天吧!与其在家臣的侍候下死去,我宁可在你们这些学生的侍候下死去,这样不是更好吗?而且即使我不能以大夫之礼来安葬,难道就会被丢在路边没人埋吗?”

感悟

孔子之所以对子路十分不满,一方面可见他恪守周礼的坚定,因为儒家对于葬礼十分重视,尤其重视葬礼的等级规定。对于死去的人,要严格地按照周礼的有关规定加以埋葬,不同等级的人有不同的安葬仪式,违反了这种规定,就是大逆不道。另一方面,孔子认为无论是欺骗上天,还是自欺都是一样的愚蠢。欺人,实则自欺,因为人可欺得一时,却不能欺得一世,一旦真相大白,受损者仍是自己;欺天,更是自欺,因为天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因此,孔子的教诲并不仅仅是出于自身名誉的考虑,也体现了儒家的处世智慧:即做人就要实事求是,从大处讲就是对人对事坦坦荡荡,从小处说就是对自己问心无愧。

9.13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注解

①韫椟(yùndú):收藏物件的柜子。②贾:商人。沽(gū):卖出去。

译文

子贡说:“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正在等着识货的人呢。”

感悟

这章记录了孔子和子贡之间关于贤者待时而动的讨论。生活中,一些人因为缺少美的眼睛而错过许多美好的东西,正如古人所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美好的事物只有被懂得它的人认可才能实现它的价值。同样,优秀的人才只有遇到赏识他的人才能发挥他的能力。古有姜太公、伊尹、诸葛亮,他们都是贤人,但起初伊尹耕田、姜太公钓鱼、诸葛亮耕于南阳,都默默无闻。直到伊尹遇到商汤,姜太公遇到文王,诸葛亮遇到刘备,各自遇到真正的“伯乐”,才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可见,这些难得的“千里马”不是甘心躬耕归隐,只是认为知音难遇,知己难求,只有真正遇到明主,才甘愿施展自己的能力。由此可见,孔子也同样存有一份期待圣主明君赏识的求仕之心,让人不禁深感那份可遇而不可求的真挚等待之情。

9.14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注解

①夷:中国古代对于东方少数民族的通称。九夷:泛指东部地区的少数民族。②陋:鄙野,文化闭塞,不开化。

译文

孔子想要搬到九夷去居住。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孔子说:“有君子去住,就不会闭塞落后了。”

感悟

这表现了孔子对君子的期许。孔子认为君子的气质精神能够让闭塞的环境有所改观,这是对人文精神的一种肯定。君子的精神风貌是充满生命力的,是可以感染到他周围的人,并最终改变环境的。古有“屈原精神”,让楚地至今还充满着一种爱国情怀;今有“孔繁森精神”,让西藏那片雪域高原充满了实实在在的人间温暖。因此,无论是边远之地还是繁华之地,都会因为有道德高尚的贤者而改变,有人的地方就会充满希望,有精神力量感召的土地迟早会熠熠生辉的。

9.15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注解

①反:通“返”,回。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冬,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结束了14年游历不定的生活。②乐正:雅乐得到修正。③雅颂:这是《诗经》中两类不同的诗的名称。也是指雅乐、颂乐等乐曲名称。

译文

孔子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雅乐得到整理规范。《雅》、《颂》都得有了各自的位置。”

感悟

这章记录了孔子晚年生活的片段。孔子率领弟子们车马劳顿、风尘仆仆,结束了历时十四年“周游列国”的生活,从卫国回到了鲁国。在游说各国、推行自己主张而处处碰壁的这十四年中,孔子肯定想了很多,也总结了很多,但有一点应该是肯定的,那就是在没有礼法规范的社会,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什么好事也做不成;没有礼乐文化、没有教育培养起来的人,一切政治理想的实现都是海市蜃楼,徒劳无功。

这使人不禁想起鲁迅,由学洋务到学医,到最后选择了文艺,用这样一种方式拯救国民精神。后来的历史证明鲁迅的选择不仅属于他个人,更属于我们这个民族。无论是孔子也好,鲁迅也罢,他们都看到了治国之根本在于治人,治人的关键在于精神层面的提升,这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仍然适用。

9.16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注解

①困:因醉酒而误事。②何有于我哉:即“于我有何哉”,意思是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

译文

孔子说:“在外事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尽力去办,不被酒所困,这些事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

感悟

一个在外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家能尊老爱幼、能够以礼行事、没有恶习的人,他是人们眼中的普通人,但是这种人普通却又不普遍。首先,“出则事公卿”,这是忠的体现;其次,“入则事父兄”这又是孝的反映;再次,“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又是一种做事原则和有自我约束能力的体现。由此可见,这些常人眼中的平凡事情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但它确实是为人处世应具备的条件,要想做好,唯有用心。

9.1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注解

①舍:停留。

译文

孔子站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感悟

这章充满哲理意味。我们总会有这样的感受:当你无所事事时,会发现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很慢,希望时间快跑,但过后再回顾这些时光时,内心充满惆怅,后悔虚度了这些光阴;而当你某一天专心干一件事情的时候,会发现时间如飞,你会争分夺秒,有种和时间赛跑的感觉,内心希望时间过慢点,当你回顾这段时光时,内心既充实又满足。时间的流逝看似无法掌控,实际上个体的行为却可以决定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是个人对时间的一种有效的把握,以生命个体的不断努力来实现时间的价值,在无形的时间里充满个人奋斗的痕迹,从而让这些逝去的时光因为奋斗而变得有声有色。

9.18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注解

①德:道德、德行。色:指女色。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

感悟

这章讲修德之难,以色喻之。《礼记·礼运》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意思是说,饮食和男女之事,是人最大的欲望所在。可见,喜爱美色是人的天性,也是一种本能反应,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德”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好德只是那种有高层次追求的、拥有自我约束力的人才能做到的。因此,一般人喜爱美色会甚于喜爱道德,所以会有“英雄难过美人关”,“不爱江山爱美人”之类的话。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追求外在感观刺激,往往忽略了精神层面的追求。好色是本能,好德不易,因为它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所以对于道德的自觉追求不仅仅是君子才应该具有的行为,普通人也需要通过德行的修养来提升自己。那么如何才能做一个好德之人呢?恐怕最重要的还在于拥有一份如好色般的对修德的积极心态吧!

9.19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注解

①篑(kuì):装土的筐子。

译文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平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这时继续进行,那是我自己要进行的。”

感悟

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做到坚持不懈、自觉自愿。这不禁让人想到荀子《劝学》篇里脍炙人口的话:“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可见,坚持是做事立人必须具备的品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培养这种品质。

9.20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注解

①惰:懈怠。

译文

孔子说:“听我说话而能毫不懈怠的,只有颜回一个人吧!”

感悟

这是孔子对自己的学生颜回的赞扬之语。孔子说在他的学生中,你给他讲知识、讲道理,从不懒惰懈怠的,就只有颜回这一个人。这句话看似很平常,但如果结合学习经验来体会,就会有很多感悟。毋庸置疑,懒惰是人类的劣根性,也是人类的一种通病。举一些日常的小例子吧,比如一堂课上,能够自始至终聚精会神聆听的有几人?开一个会,能始终全神贯注听下去的又有几人?这些都源于一个惰,而这个惰,包括惰于心、惰于情、惰于力、惰于行。可见,懈怠的心理和环境无处不在,时刻与我们相伴,要克服懒惰就需要坚韧的意志品格,需要绝对的耐心和定力,由此可见,颜回的这种品质确实难得。

9.21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吾未见其止也!”

注解

①惜:惋惜。

译文

孔子对颜渊说:“可惜呀!我只见他不断前进,从来没有看见他停止过。”

感悟

虽然人固有一死,但是对孔子而言,世间像颜回这般每天要求进步的自强不息者少之又少,他所悲叹的是天下又少了一个贤才,不能用他那种学无止境的精神继续启发和感染更多的人。但从今天看来,依然有许多以“活到老,学到老”的那种精神自我勉励的读书人,我想,如果孔老夫子看到的话,会欣慰很多。

9.22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注解

①秀:稻、麦等庄稼吐穗扬花叫秀。

译文

孔子说:“庄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扬花的情况是有的;吐穗扬花而不结果实的情况也有。”

感悟

孔子这句话实际上是以禾苗的生长比喻人的成长与成才。一株禾苗,从存活到开花再到结果,才是一个完整的生长周期,其间的每一个阶段都可能会遭受风霜雪雨的侵蚀而不扬花或扬花而不结实。人的成长也会充满起伏,当遇到挫折时,我们不能半途而废,要勇往直前,当收获暂时的成果时也不能沾沾自喜,以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平常心态对待人生,坦然地享受生命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像健康的禾苗一样茁壮成长,最终收获生命的果实!

9.23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注解

①畏:敬畏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如果到了四十、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

感悟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悟到两点:一是不要轻易确定后来者不如己;二是人如果到四五十岁还是“无闻者”也不足畏。

我们常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这就是对后来者的一种肯定,因为他们拥有人生的黄金时期,拥有充沛的精力和斗志。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后来人都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只有那些及时自我勉励、踏实努力的后生才能有所作为。因此,年轻是后来者的资本,却不一定会成为他们成功的绝对条件。

当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什么作为,这样的人就没有太多值得敬畏之处了,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就是在提醒人们治学当赶早,把握住人生最佳的发展时期。而对于那些“大器晚成”者来说,他们不是努力不够,而是机运未到。所以,我们不能强求努力了就一定要及时收到回报,但却要知道不努力一定不会有成果。

9.24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注解

①法语:正言劝告。②巽(xùn):恭顺,谦逊。与,称许,赞许。③绎:原意为“抽丝”,这里指分析鉴别。④末:没有。

译文

孔子说:“符合礼法的正言规劝,谁能不听从呢?但只有按它来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可贵的。恭顺赞许的话,谁能听了不高兴呢?但只有认真推究它,才是可贵的。只是高兴而不去分析,只是表示听从而不改正错误,对这样的人,我实在是没有办法了。”

感悟

爱听好话和难改过错是大多数人的通病。这章是在教育人们在言谈交流中,应当采纳正确的意见,改正错误。如果与人言谈交流不注重实行,不明实意,那是不会有出息的。古人云:“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所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总免不了有些过失。与人言谈交流中,一旦听到正确的批评,就一定要虚心接受,并且认真改正错误,哪怕是逆耳之言,正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生活当中,什么样的人都有,有些人言谈交流时,专拣好听的话说,让人听起来特高兴,但是你在高兴的同时,不去弄清对方说的是否合乎实际,如只高兴而不加分析,就可能会产生不利的后果。

孔子这段话虽然说在两千多年以前,但是对现在的人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法语之言”虚心听,认真改正错误才可贵;“巽与之言”究其义,弄清意义才可贵。这样,在生活中才能不断进步。

9.25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注解

①惮:害怕。

译文

孔子说:“以忠实诚信为主,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过错就要勇于改正。”

感悟

这句话,孔子分别阐明了忠信、朋友、过失的意义,发人深省。

忠信是立人不可或缺的品质。从大处讲它可以让一个人获得社会地位和群体的认可,从小方面看,它可以让一个人拥有家庭的稳定和亲人的信赖。因此,忠实诚信对一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此无论与什么样的人做朋友,都可以让你学到不同的东西。聪明的人会与朋友取长补短,愚笨的人会在朋友面前卖弄炫耀自己的长处。“毋友不如己者”是一种交友的心态,更是一种为人低调谦逊的修养。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面对错误应当反省和改正,敢于知错改错,才能在错误中不断成长。

9.26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注解

①三军:12500人为一军,三军包括大国所有的军队。此处指人多。②匹夫:泛指老百姓。

译文

孔子说:“一国的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普通人,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感悟

孔子在2500多年前就意识到个人力量的强大,在今天看来,这就是一种对人尊重的体现,甚至可以看成是最早的人本主义思想的源头之一。在同时代的西方社会还把神的意志当成至高无上的意志去崇拜的时候,孔子已经意识到普通人的志向也是难以改变的,因此就必须给予重视。

放到今天的生活中,这种“匹夫之志”,小到塑造一个个体的成长,大到关乎一个民族的兴衰。一个人的意志可以让他在社会中战胜各种磨难和挑战,可以抵挡无数类似于纸醉金迷的诱惑,千千万万的“匹夫之志”就形成了整个民族的精神脊梁,让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始终充满正气。因此,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这种不能轻易改变的志气,都应该让自己活得充满骨气和精神。

9.27子曰:“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注解

①衣(yì):穿,动词。敝缊袍:敝,坏;缊,旧的丝棉絮。②狐貉(hé):用狐和貉的皮做的裘皮衣服。③忮(zhì):嫉妒。④臧(zāng):善、好。

译文

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认为是可耻的,大概只有仲由了吧。(《诗经》上说:)‘不嫉妒,不贪求,有什么不好呢?’”子路听后,反复背诵这句诗。孔子又说:“只做到这样,怎么能说够好了呢?”

感悟

这章中孔子赞美子路的人格。联系实际,我们会切身地感受到,孔子是一个特善学以致用的人。我们平日里学习很多前人留下来的东西,自以为烂熟于心,但在遇到一些现实情况时却常常感慨“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不是我们没有学到东西,而是没有深入钻研和思考所学的东西,就不能把那些前人总结概括的东西真正地变为自己的知识。所以,“活到老学到老”就是在鼓励每一个人终身治学,学习毕竟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它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每天进步一点点,才能有一个大的进步;知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不断地思考创新,才能把它运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在学习上,我们要有坚持不懈的信念和灵活多变的思维。

9.2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注解

①雕:通“凋”,凋谢。

译文

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感悟

读到这句话,让人不禁体会到气势凛然、临危不惧的人格力量。在春季的万物复苏、夏季的生机盎然、秋季的硕果累累中,松柏的翠绿显得平常而不惹眼,但到了严寒的冬季,万物一一凋零之后,松柏却依然挺立,才真正凸显出它的精神。

其实,不仅万物生灵如此,我们每个人的意志品质也是在艰难困苦中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老一辈的“抗日精神”,新时期的“抗洪抢险精神”,再到“抗震救灾精神”,这些让历史铭记的特殊时期,因为有一个个让人震撼的精神而充满意义。在每一个艰难的时期,我们民族的斗志和毅力才更显得强大。这些都鼓励着我们每一个人,不要惧怕磨难,不要屈服于挑战,唯有在越艰难的情况下越能历练我们的意志品质,越可以体现出我们不曾估计到的能力。

9.2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注解

①惑:迷惑。②忧:忧虑、忧愁。③惧:畏惧、害怕。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感悟

智、仁、勇是古代人们最重视的三种品质,就跟我们现在说三好学生一样,学习好、品德好、体育好。孔子这句话看起来是句大白话,但仔细品读,会有许多感悟。

首先,知者不惑。什么是惑呢?一是怀疑,一是困惑,这些都是聪明人不该有的,智慧的人心里就跟明镜似的,也知道自己该坚持什么,做事不犹豫,也不会犯傻,所以能把事做得很清楚明了。举个例子,当我们喜欢一个人时就拼命想让他过得好,讨厌一个人呢,就想让他有所不幸,这种欲其生、欲其死的思维呢,就是惑。这是人类很普遍的感情,但它不理智,又太极端。因为我们不应该仅凭借个人喜好来决定爱与恨,而应该爱好人,恨坏人,不能不辨是非,并且,爱与恨都应该有限度,欲其生欲其死只是自己的心理状态,在现实中,反倒让自己的内心波涛澎湃不得安宁,劳神又劳心,实在不值得。真正有智慧的人是不会有这种惑的。

其次,仁者不忧。不忧就是内心平正安稳,没什么烦恼,一切都能坦然接受。正所谓君子坦荡荡,问心无愧,就可以摆脱忧惧。具体说就是要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不要有遗憾也不要后悔,自然就无忧无虑了。

最后,勇者无惧。那些英雄豪杰们,肯定是内心有强大约束力和节制力的人,甚至能忍普通人所不能忍受的情况,一受到屈辱就立刻抄家伙跟人斗得你死我活的只是匹夫之勇,不算作什么勇。真正有勇的人,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不惧是因为他们胸怀大志、目标高远的缘故。

9.30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①;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注解

①适道:适,往。这里是志于道,追求道的意思。②立:坚定不移。③权:权衡轻重。

译文

孔子说:“可以一起学习的人,未必能一起达到学到道的地步;能够一起学到道的人,未必能够与其共同坚守道;能够一起坚守道的人,未必能够与之一起随机应变。”

感悟

这章讲学习的三重境界,也讲了交友的三个层次,很值得玩味。

人学习同样的知识,会有三种情况:有的人学完就忘,没有任何进步,就是“未可与适道”;有的人把这些知识烂熟于心,并仅仅坚守这些知识所传递的东西;有的人不仅能谨记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到活学活用。在这三种人中,孔子最看重的正是第三种,这也体现了孔子对于学问的经世致用的追求,认为真正的治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恪守旧道,而是要学以致用,在不同的情况下随机应变,这才是治学的最高境界。

9.31“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注解

①唐棣:一种植物,属蔷薇科,落叶灌木。②偏:通“翩”,随风摆动。③室是远而:家离得太远。

译文

“唐棣的花朵啊,翩翩地摇摆。难道我不想念你吗?只是由于家住的地方太远了。”孔子说:“他还是没有真的想念,如果真的想念,有什么遥远呢?”

感悟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出自《诗经·小雅·常棣》,意思是:唐棣花开,翩翩摇曳,何其美也;不是我不思念它,是因为离得太远了啊!这句话我们可以从爱情、人生、做学问三个方面生发感悟。

从爱情方面而言,真心爱人应是没有强烈占有的杂念,只是心存爱意。至爱之时,虽远在天边,却无时无刻不在你的心里,长伴左右,而不求回报。

从人生方面说,人生一如唐棣之华,其圣洁之美让人倾心向往,却又似乎给人高不可攀、仰之弥远的感觉,其实道在眼前,道在平淡的生活中,道法自然,静以修身,真心归于平淡,朴素而行,何远之有?

对于做学问而言,要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治学精神,才能在学习的路上苦中作乐,像追逐棠棣之华一样无怨无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