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扎克伯格的“团队经”

扎克伯格的“团队经”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起来必需的因素,如果没有合适的人才,再好的创意也不可能实现。显然,在这方面,扎克伯格是乔布斯的追随者,扎克伯格很赞同乔布斯的A级工作组理念。彼得·泰尔,Facebook的董事之一。实际上,他非常看好Facebook,经常和扎克伯格讨论一些公司的长期策略及整个社会的经济环境。在扎克伯格看来,正是这种无序的管理与交流方式让Facebook保持了创新精神。

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起来必需的因素,如果没有合适的人才,再好的创意也不可能实现。所以,很多公司创始人和CEO都把寻找合适的人才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连特立独行的乔布斯也不否认人才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他曾在公开场合说:“我一直认为,我工作的一部分就是保持我所在组织的员工的高水平。这是我个人可以为之贡献的少数事情之一——为组织慢慢灌输拥有‘A级’参与者的目标”。

乔布斯所说的A级工作组是指特别精选的设计师、程序员和管理人员,他们负责苹果最重要产品的研发工作。乔布斯认为,小型的A级工作组要比大量的工程师和设计师效率更高。

显然,在这方面,扎克伯格是乔布斯的追随者,扎克伯格很赞同乔布斯的A级工作组理念。在Facebook,扎克伯格也强调核心团队要小而精。Facebook的决策团队由五人组成,分别是马克·扎克伯格、吉姆·布雷耶(Jim Breyer)、马克·安德森、彼得·泰尔(Peter Thiel)和丹·格雷厄姆。

吉姆·布雷耶,Accel Partner公司最知名的合伙人,该公司为Facebook注入了大量的资金。2005年该公司为Facebook投资1270万美元,并允许Facebook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同时,吉姆·布雷耶加入Facebook,主要负责公司架构和招募。布雷耶认为“创业者最大的挑战就是建立一个重要的、可持续发展的公司。”这意味着公司上市,而不是被出售给另一家公司。

马克·安德森,硅谷受人尊敬的投资者兼实业家,他是网景通信公司的创立者之一。2005年,扎克伯格第一次见到安德森时,曾提问:“网景公司究竟是做什么的?”安德森虽然恼怒,但却对扎克伯格非常满意。在他身上,安德森又看到了“硅谷的大无畏精神”。当扎克伯格需要学习成为一个真正的管理者时,安德森加入公司,成为扎克伯格的亲密顾问之一,他主要负责公司管理,也包括产品设计。

彼得·泰尔,Facebook的董事之一。泰尔是财务融资方面的天才,是一个专业投资者,主要投资于初创公司。在Facebook发展初期,人们还在怀疑这类公司是否是昙花一现时,他投资50万美元,换取了公司10%的股份。这样算来,Facebook当时的估值为500万美元。相比其他人提出的条件,500万的估值并不高,但扎克伯格认为泰尔在公司的经营上并不会对他设置诸多限制。泰尔事后也回忆:“他们追求原定的发展方向,我对此并无意见。”实际上,他非常看好Facebook,经常和扎克伯格讨论一些公司的长期策略及整个社会的经济环境。

丹·格雷厄姆,《华盛顿邮报》公司首席执行官。格雷厄姆曾在《哈佛克里姆森报》做主编。当时,编辑室的架子上有一些笔记本,每天报纸上的文章会被分类粘贴在笔记本上。编辑们会阅读并写下自己的评论。当扎克伯格介绍Facebook时,格雷厄姆立刻明白了这是怎样的一种新事物。这种理解也深深打动了扎克伯格,他们由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彼此信任。当扎克伯格准备邀请桑德伯格加盟Facebook开展广告业务时,他打过电话询问格雷厄姆的看法。格雷厄姆可以称得上是扎克伯格的导师,他会在公司长远战略上给予扎克伯格建议。

五人核心管理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当公司发展遇到问题时,扎克伯格会向团队成员征求意见,但是扎克伯格对团队决策具有绝对控制权,而团队也一致支持他管理公司。

在招募人才方面,甲骨文CEO拉里·埃里森有一个重要考核标准,就是要和应聘者吃一顿饭,如果吃饭的时候气氛融洽,他会考虑雇佣这个人。但如果让他很不爽,即便应聘者是天才他也不会雇佣。因为在埃里森看来,这样的人是和自己的价值观不同的人,应聘者对于公司以及创业者没有认同感,他就不可能随着公司长期发展。

扎克伯格很认同这种观点,他认为Facebook需要的人才要具备两个特征,一是高智商,就像他所说的:“你可以聘请一位有10年工作经验的软件工程师,这个人做了10年软件工程师,可能这辈子都会做这行。这样挺好,这种人很能干,对公司很有帮助。另外,还有一些人,他们缺乏工作经验但聪明过人,接受和学习新事物的速度很快,也能在短时间里做很多事,经验丰富的人往往做不了这些事。第二种人是我迫切需要的。”二是对他要做的事业具有认同感,“一个人无论多聪明多有效率,但如果缺少认同感,他不会真正努力。我从斯坦福挑选了几个工程师,他们没有多少工作经验,但绝顶聪明,同时很想从事这个行业,愿意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譬如创建Facebook相册。在我看来,这样的人比很多资深程序员更具价值。”扎克伯格认为只有具备这两种特征的人才是会和他一起奋斗的人。

Facebook是在一种无序的状态下产生并发展壮大的。初创Facebook时,扎克伯格和莫斯科维茨等人住在一起,客厅就是他们工作的地方。他们每天过着忙乱而颠倒的生活,每天很晚才起床,下午和晚上他们会在电脑前,一声不吭地拼命工作。他们的办公室甚至没有桌椅,扎克伯格会踢掉鞋子,完全放松地坐在沙发上安静工作。当他们十分疲惫时,会买来啤酒,一边喝啤酒,一边看电影,或者漫无目的地畅谈未来。地板上堆满了啤酒罐、比萨饼盒以及废纸垃圾。就是在这种无序的文化中,一家很“酷”的公司诞生了。

在扎克伯格看来,正是这种无序的管理与交流方式让Facebook保持了创新精神。随着公司的壮大,制度逐渐健全起来并正式化,扎克伯格担心之前那种令人舒适的关系被打破,成员之间不再像之前那样以朋友的方式自由交流。为了消除这种担心,扎克伯格强调:“在一个成员间说着不同逻辑的语言、不能自由沟通思想的企业里,拿出20%的时间给员工去理解他人想法是十分必要的。在Facebook,有一点我非常关注,那就是友好的企业文化。我让员工抽出20%的工作时间泡在一起,而不是去忙各自的业务。让他们待在一块儿,不是强迫他们非得成为朋友,而是让他们在与同事相处时感觉更舒适,交流更顺畅。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营造了一种自由而有效的沟通文化,这是个不太成文的规定,我觉得企业氛围就该如此。交流顺畅了,思想就得以相互碰撞,最终促成一个又一个项目。”

同时,在人才管理上,扎克伯格强调是监督而不是过度操控整个团队,就像他所说的:“这些人是非常聪明的,我看重他们的原因就是他们有着绝佳的点子和自主研发能力。”监督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这些智慧的火花与产品匹配且不凡”。

扎克伯格与联合创始人达斯汀·莫斯科维奇(后排就座)、肖恩·帕克(右)

 

当然,在人才管理上,扎克伯格也存在着自己的困惑,“如何让这些天才的工作效率更高,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或许可以摒弃无休止工作的模式,毕竟他们开发的不是小儿科产品。”扎克伯格明白,做公司的CEO与做别人室友的要求完全不同,想和做的结果也是很不一样的。因此,扎克伯格在摸索如何让天才们发挥更大潜力。不得不说,此时的他已经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管理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