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行者”的哲学

“行者”的哲学

时间:2022-08-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7月8日14点30分,在北京首体南路的主语国际的4座7层,记者见到了林学访。出生于1961年的林学访,今年刚好50岁。如果当初没有选择下海经商,今天的林学访或许会是一名外交官,但他显然更满意现在的身份——拥有六家独立公司的成功企业家。做了企业家的林学访有了自己的时间,他的“行者”风范更加展露无遗。

7月8日14点30分,在北京首体南路的主语国际的4座7层,记者见到了林学访。这里正是中国机电工程招标有限公司的大本营,林学访就在此办公。

出生于1961年的林学访,今年刚好50岁。古人讲,五十知天命,形容人到了五十就要一心一意地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可逆天行事。对于林学访来说,他从小就十分清楚内心所想,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明白将来想要从事的行业。如果当初没有选择下海经商,今天的林学访或许会是一名外交官,但他显然更满意现在的身份——拥有六家独立公司的成功企业家。

眼前的林学访皮肤略黑,一米八上下的个子,身体很结实。从外表看来,他与常人眼中模式化的成功人士似乎没什么不同:着正装,皮鞋锃亮,绅士派头十足。但只要一说起话来,就会发现他毫不矜持扭捏,十分健谈,并且全身都充满活力,语言和笑声都极具感染力。与大多数企业家更不同的是,拥有六家独立公司的林学访绝不是空中飞人、会议达人,他把自己的时间分成三份:1/3时间用于工作,1/3时间陪家人,1/3留给自己和朋友圈子。很多人苦恼于事业和生活的不能兼顾,而林学访用自己的1/3哲学给了这道难题一个近乎完美的答案。

林学访说自己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与记者的交谈中,他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旅行,旅行占去其大部分时间。“行者”或许是林学访更喜欢的一个身份,他说人离不开群体,生活也一样,一个人所能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行走的距离。在行走的过程中你可以结交很多的朋友和知己,他们是人生中最大的财富,会帮助你取得最终的成功。

好学生

学生时代的林学访就显现出超凡的学习能力和领导能力,在校学习成绩十分优异,他也因此经常得到老师和学校的表扬。

林学访饶有兴致地回忆起自己的学生时代:“高中我是在农安县实验中学读的,当时在进行文理分班的时候,大家都说‘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这种固有思维的影响下,我也就选择了学理科。1980年毕业时我考上了南京炮校,但是当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突然发现,这并不是我真正喜欢的,不是我的真实意愿。”当看着周围的同龄人拿着录取通知书高兴的时候,林学访却没有一丝兴奋之情。“我决定要复读一年,这次我从理科改为文科。”这一次林学访遵循了自己内心的意愿,学习起来更有动力,虽然从理科转为文科,不过凭借超强的学习能力,他的文科成绩在学校也名列前茅,每次考试都是学校前三名。经过一年的艰苦学习,1981年他如愿考入吉林大学的世界经济专业。

“当时这是整个吉林大学录取分数最高的专业之一,也是吉林大学文科中最好的专业。”谈及此,林学访很是自豪,“大学四年我当了四年班长。除了学习成绩好外,我还擅于组织班级以及学校的大型活动,久而久之,在组织方面也就有了很多的经验。”

1985年大学毕业的时候,“好学生”林学访争取到了仅有的两个进京指标之一。出色的学习成绩和组织能力让他顺利进入了国家外交部人事司,负责《世界知识》的编辑工作。次年,林学访代表外交部参加中央讲师团到湖北省工作一年,甚至还做到了团长秘书。从这个时候起,林学访就开始显现出“行者”的本色:“湖北省所有地级市几乎都被我走遍了,我觉得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生活。”

谈起自己当年“弃理从文”的决断,林学访还是很庆幸,他总结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文科当中的地理教我们出去走走,历史让我们多读书,而政治则是培养国家情怀,这三点至今对我仍有深远的影响。”

官转商

从湖北回到北京后,林学访就开始感觉不太适应,按照他自己的话说,“我想要的工作决不能坐在办公室里,我喜欢能够有时间跟别人打交道,而且有充分的时间出去走,这才是我所向往的工作。”

林学访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认准的事情就一定会去努力争取完成。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1988年,林学访得到一个到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工作的机会,他的岗位是负责公司的对外国际贸易工作,这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要求具有很高的专业素养。经过认真的考量,最终林学访毅然放弃了人人羡慕的外交部《世界知识》编辑的岗位,从政府跳到了企业,完成了官场人到企业人的转变。

到了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后,林学访几乎每天都要恶补关于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十年就过去了,他也在摸爬滚打中成为了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行业高手。1999年,林学访创立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北京中润伟业投资公司(以下简称“中润伟业”),其商业版图也就此展开。

如果当初没有选择下海经商,今天的林学访或许会是一名外交官,但对于当初的选择,他从来没有后悔过,他甚至告诉记者,即使现在有一个不用考试就能进入外交部工作的机会摆在面前,他也不会去,因为那不是他想要的生活。“现在人们削尖了脑袋拼着考公务员,那么多人一起挤独木桥,而其实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考公务员要干什么,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只是盲目地跟风,我特别不赞同这种做法。”林学访说。在他看来,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会做出不同的选择,选择本身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对与错,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一旦做好了选择,就要坚定地走下去,绝不回头,也绝不后悔。

做了企业家的林学访有了自己的时间,他的“行者”风范更加展露无遗。就在本次采访的前一天,他刚刚从革命老区遵义回来。“上周我还去了一趟黑龙江,再过几天我还要去长白山,本来打算就跟比较亲近的几个朋友出去玩玩,但没想到,周围的很多朋友听说了也都要一起去,最终这个旅行团人数达到了38人,来自15个不同的家庭。下个月的行程是去意大利,一边玩还可以一边考察项目。”他告诉记者,他的行程在三个月前就已基本敲定,旅行占去了其中绝大部分的时间。

做实业

中润伟业是林学访自主创业的第一个项目,这个项目的建成运营也开启了林学访投身企业的窗口,凭借中润伟业,林学访在企业界逐渐站稳了脚跟。

中润伟业是中国机械工业成套工程总公司下属公司,主营业务是进出口代理服务(进出口许可证办理),招投标服务,融资、投资服务。作为主业之一的国际贸易,目前中润伟业已与美国通用电气医疗系统公司、德国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荷兰飞利浦医疗系统等国际知名企业有着长期友好的贸易关系。目前公司年进出口额达5亿元人民币以上。

凭借稳健的运营和良好的口碑,中润伟业还承办了首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高科技成就展览及相关会议活动,而最令林学访感到自豪的是,公司每年都会举办一届中国招标暨中润伟业杯高尔夫球邀请赛、吉林大学经济学会经济论坛活动及吉大校友杯高尔夫球邀请赛。

同时身为中国机电工程招标有限公司的总裁,林学访还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与国外客商谈判,由于公司代理的产品很多都是非洲援助项目,有时一个标的的采购金额就达数亿美元,这就要求林学访及其团队拥有很高的谈判技巧,“一些中非国家的元首也来公司谈判,为了给客户争取到一个好的价钱,而且还不能损害客户的利益,谈判通常都会进行很多天,难度特别大。”

2000年,兴趣广泛的林学访通过收购的方式成立了北京商之艺艺术公司,专门从事高档礼品生产制造、限量发行的收藏品销售。至此,林学访已经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实业家,旗下的企业稳步发展,为他带来经济上的丰厚收益。

资本战

林学访认为,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想办法让“钱生钱”,商品供应市场的利润率远不如资本市场,创业投资就是当今社会资本运作的最高境界。主攻世界经济的林学访,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脉络相当清楚,他的观点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的计划经济时期;而到了七八十年代,我国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在这个时期主要依赖的是技术含量;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出现金融危机,这直接推动了从商品供应向金融市场的转变。

“我的原始积累是1999年成立的北京中润伟业投资公司,而创投公司成立于2010年,中间的10余年正是积累的过程。”林学访所说的创投公司指的是北京中润弘利创业投资公司(以下简称“中润弘利”),他说,“未来企业将从供应市场逐渐向金融市场转移,最终发展成为资本市场的竞争,前者的利润率远不及后者,能玩转资本市场的企业家才是真正的企业家。”

截至目前,中润弘利已经投资了三家企业,宁夏一家红酒生产企业、重庆一家动漫制作企业以及浙江的一家出口型汽车零配件企业。林学访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我们投钱就是培育公司上市,实现资本扩张。未来一旦上市,不论对这些公司本身来说,还是对创投公司来说,这都是一个好消息,收益会相当可观。我相信未来这些公司都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收益。”

当然,林学访也十分清楚资本市场的水有多深,所以在准备向一家企业注资的时候,他通常都会亲自到企业所在地考察,他最看重的除了企业的可发展前景外,还特别看重人的作用。“企业说到底还是人的,而企业的一举一动也都是人来控制的,说到底人是最重要的因素。我特别看重老总的人品,甚至可以说我押宝的就是这个人。”

从学生时代的“理转文”,到青年时代的“官转商”,再到如今的进军资本市场,林学访的每一次重大抉择都极具魄力,让人对他的果敢和眼光心生敬佩。

两挚友

如果说,工作时间的林学访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那么八小时工作之外的林学访则更像是一位外交家,在各个圈子中自如地穿梭。他的时间总是利用得十分充分,工作、家庭和朋友哪一样都不含糊,兼顾得十分到位。

高尔夫球是林学访最喜欢的运动。“我喜欢打球(高尔夫球),只要有时间,我都会约上几个朋友打上几杆,通常一周我会打2至3次高尔夫球。”在他看来,打高尔夫是工作之外最能给他带来快乐和激情的活动。一方面,打球者在挥杆过程中体会到了全身心的放松;另一方面还在打球过程中结识了各个领域的朋友。林学访认为,打高尔夫球是一项技巧性很强的体育运动,要想打好高尔夫球最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必须全身心投入,精力集中。

除了高尔夫,林学访还有一个挚爱就是红酒。他告诉记者,原来他和朋友都喜欢喝白酒,现在慢慢改成喝红酒了。去年他自己花了100多万元从新西兰购进一批上等红酒,就是为了与朋友分享健康理念,这使他很有成就感。有一次跟朋友聚会,其中有人拿了茅台、有人带了五粮液,还有人专门带来了很高档的洋酒,而林学访带了几瓶新西兰的红酒,结果大家都说喜欢红酒。他认为,喝红酒是有讲究的,不会像喝白酒一样一口干掉,红酒文化倡导的是健康的理念,平常少喝一些红酒,还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的功效。“以前我喝白酒很凶的,通常都是一杯一杯地干,现在我就能品出来哪一个是酱香型。我的一个朋友,只要喝一口红酒,就知道红酒的年份和产地,这个真厉害。”林学访一边大笑一边说:“没准哪一天我也能磨练出这种本事。”

家乡情

作为土生土长的吉林人,林学访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说:“我人生中最激情澎湃的时光都是在吉林省度过的,那里有我最美好的回忆。也是由于这个原因,2003年我又回到吉大读了经济学博士。我有很浓的故乡情结,感情最深的就是吉大。吉大对我的帮助很大,她教给我知识的同时,还教会我为人处世的哲学。在吉大的这些年,磨练了我的意志,塑造了我自己的性格。当我走向工作岗位我发现,世界各地都有我们吉大的校友,与他们结识后给了我很多帮助,这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我心中一直想着家乡的人和事,不管我走到哪里,家乡都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甚至有时做梦梦到的都是家乡的事情。”

说到家乡,林学访也显出一丝无奈:“作为吉林人,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为家乡多做一些事,尽我所能帮助吉林的企业发展得更快更好。但是我发现吉林省的企业和企业家存在信息严重不畅的问题,我很想去了解吉企正在做什么,但是却没有渠道让我获得这些信息。吉企做事都比较低调,大多数都是埋头苦干。认真做事没有错,但也要时刻盯着自己走的路,不能走偏了。”

林学访认为,吉企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观念落后。他举例说,有一次他在公司一个项目的招标书中发现有一个来自吉林的企业,而且这家公司所在地就是其家乡农安县附近的合隆,他非常兴奋,立即打电话想了解一下具体情况。“我的意思是想尽我所能帮助这个企业成功竞标,但是接电话的人表现有些麻木,过了好几天也没有再跟我联系。我非常着急,最终当地政府的官员竟然带着这家企业找到了我,想让我帮忙。通过这件事我发现,吉林的企业家还是传统的老观念,认为办事一定要走上层领导路线,这样办事才心里踏实。”

对于家乡企业未来的发展之路,林学访也十分中肯地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吉林的企业要想被VC(创业投资)发现并投资,首先要解决观念的问题,其实做自己的企业就要一门心思地想着怎么才能做到最好,如果每天老想着怎么做才会让政府注意到,然后再争取好的政策,这么做的结果只能是等现成的。我认为,好的企业应该主动出击,摒弃落后的传统观念,真正在市场上放开手去做,总有一天会成功的。”

对话林学访坚持数年,必有回报

记者与林学访的对话持续了两个多小时,话题涉及方方面面,没有任何拘束。整个谈话过程中,林学访极其认真配合,遇到没有听清的问题时,他会将身体前倾,用一只手弯曲着搭到耳朵上,得到明确的问题后会轻轻点头示意。同时他也非常活跃,思路清晰,手势有力,笑声阵阵,极具个人魅力。

记者:您有六家公司,分别是中国机电工程招标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工业成套工程总公司、北京中润伟业投资公司、北京中润弘利创业投资公司、北京商之艺艺术公司、北京中海盛泰贸易公司,平时您如何安排自己的工作?这六家公司都您一个人管理吗?怎样平衡各个公司之间的关系?

林学访:我会安排专人负责,每个公司都有专人掌管着,每个月召集各公司的负责人开会,安排好一个月的工作。我这个人做事有一个原则,“信人不疑人,疑人不用人。”所以,只要我用了信得过的人,就会放心地把公司交给这个人,让他放开手去干,这样才会发挥员工的积极能动性,最终让员工找到归属感,反过来员工才会更乐于为企业工作,从而产生最大的效率。把企业管理权限放开后,我就有更多的时间到外面跑市场,会校友,结交新朋友,其实这些活动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我认为,人在社会上生存绝对离不开群体,生活也一样,既然决定要用这个人,就要对他充分信任。

记者:您工作很忙,还要自己找时间出去开拓市场,如何处理好工作、朋友与家庭之间的关系?

林学访:朋友是我生命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很多钱我都花在朋友身上了。如果我在北京呆一周,会有1/3的晚上我都要出去跟朋友吃饭,这是与朋友沟通感情的很好的方式,他们会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并与你并肩共渡难关;我还会拿出1/3时间陪我的家人,因为家人是我最亲近的人,他们对我的支持很重要,没有他们我一定不可能获得今天的成功;剩下1/3时间就是在忙工作,企业发展到今天,很多事情还是必须要亲自过问,亲自处理。

记者:老百姓都喊房子太贵了,您怎么看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林学访:光看房价高了还是低了没有什么意义。房地产市场体现一种差异化本身这并没有错,社会上最有钱的人享受高档房子,中产阶级消费中档的房子,而赚钱相对较少的人可以购买经济适用房。商品的自由交换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和显著特征,所以我不赞成政府通过各种手段打压房价。房价的高低在于房子到底能不能卖出去,北京CBD的房子可以卖到五六万一平米,贵不贵?确实很贵,可是对有钱人来说,还是有钱买不到。市场经济下的商品市场是有层次的,政府不要光顾着打压房价,应该为买不起房的老百姓多建一些经适房,这就是各有所需、各有所求的道理。

记者:2004年以来,我国三令五申禁止新建高尔夫球场,但直到今天,政策似乎还是难以阻挡投资者的热情。您本身就是高尔夫球爱好者,对此您持什么观点?

林学访:国家为什么不让新建高尔夫球场?一种相对强烈的声音是高尔夫球场的建设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破坏,不过,据我了解,现在我国很多高尔夫球场的建设用地并非耕地,有很多原来就是河堤,如果将这种用地开发成高尔夫球场,在促进招商引资同时,又能拉动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为什么就不让建呢?目前中国有近600个高尔夫球场,其中真正通过审批的只有20个,合法化比例低得惊人。我认为,对于这些建在非耕地的土地上的高尔夫球场没有必要去限制,但是对于那种破坏生态环境的高尔夫球场经营者,必须严厉打击。

记者:A股市场持续低迷,您看好未来的股市吗?

林学访:我有股票,但我不赞成现在还买股票。股市在中国一出生就是畸形儿,在中国,老百姓吃的东西都可以作假,这种危害老百姓生命的事情企业都能够做出来,凭什么相信股市就没有问题?我发现,企业如果实打实地上市就难逃死亡的命运,很多上市公司就是为了圈钱然后补窟窿,甚至可以说,老百姓在股市上赔的钱救活了不少上市公司和券商,所以从我国股市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并不看好它的未来。

记者:最近一批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集体遭猎杀,引发一场诚信危机。事件背后的根源是什么?您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林学访:纳斯达克让中国人看不明白,美国股市的水很深,并不是谁都可以玩转的,当中国很多公司纷纷跟进的时候,却没想到赔钱正等着你。真正原因是,为了能在美国上市,很多中国公司做假账,追求高估值,但是这些假象是逃不过美国猎杀公司的。我的建议是,中国企业可以引进国外的风投机制,引入先进的运营管理体制,帮助企业实现上市。

记者:创投公司更青睐于哪些企业?企业要怎样做才能被VC(创业投资)或PE(私募股权)相中?

林学访:首先,企业要清楚公司未来发展方向,最好选择有很高成长性的朝阳产业,并时刻关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和政府扶持导向,这样做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确保选对行业。企业不能一味地埋头苦干,要抬起头看一看前面的路。其次,这个企业家必须集中精力做一个领域,确保主业突出。对创投公司来说,他们想要的是未来回报,只有做精一个行业才会得到VC或PE的青睐。我常说的一句话是,“坚持数年,必有回报”。最后,创投公司实际上投的是老板这个人,他的人品或者道德水准,都在我们的考核范围内。

记者:现在全球经济都处于相对低迷的时期,您怎么看世界经济未来发展?

林学访:中国经济未来的风险很大,我对国家经济政策持怀疑态度,在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中国家拿出4万亿救市,但是这些钱都干什么了?投到哪里了?得到多少回报?显然,这些问题没有人能够说清楚。这4万亿绝大多数都投到了大型国有项目当中,但是基本上没有产生什么经济效益,真正缺钱的,投入产出比更高的企业却根本得不到钱。我认为,以后的世界经济走向将向资本市场看齐,如果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中国经济也好不到哪儿去。

(《东亚企业家》2011年8月刊 李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