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全面创新活动的“飞鸟模型”

全面创新活动的“飞鸟模型”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如前所述,创新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三者同时存在”与同时变化发展的过程,犹如人(类)活动是运用人文科技(做人)、社会科技(处世)、自然科技(做事)的“协调和集成”效应一样,全面创新活动亦是人文科技创新、社会科技创新、自然科技创新的整合效应。于是,我们提出创新活动的“飞鸟模型”。图7-1 全面创新活动的“飞鸟模型”示意图五种形式、三大类别的创新活动各自具有丰富的内容。

如前所述,创新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三者同时存在”与同时变化发展的过程,犹如人(类)活动是运用人文科技(做人)、社会科技(处世)、自然科技(做事)的“协调和集成”效应一样,全面创新活动亦是人文科技创新、社会科技创新、自然科技创新的整合效应。或者说,自然科技创新成果的获得不是靠自然科技创新本身而是“三者”交互/反馈作用的集成效应,即依靠“人通过人的劳动”获得的。因此,人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乃是包括创新活动在内的一切事业成败、兴衰之根本。于是,我们提出创新活动的“飞鸟模型”(见图7-1)。

如图7-1所示,创新活动是类似于一只“飞鸟”的系统工程。鸟头喻为意识(思想、观念等)创新,属于人文精神领域。创新行为首先取决于观念创新,故居首位;双翼喻为制度创新(属于社会领域)和市场创新(属于自然/社会领域)。鸟要飞得高、飞得远就靠双翼的强劲有力,意即靠制度创新的保障和创新成果的市场需求;躯体喻为全面科技创新,意指其他形式的创新活动都存在于鸟体上,都要以有利于实现科技创新目标并作为衡量尺度;鸟尾喻为管理创新(属于社会领域),意指发挥尾部的协调和集成作用。

图7-1 全面创新活动的“飞鸟模型”示意图

五种形式、三大类别的创新活动各自具有丰富的内容(见图7-2)。

如图7-2所示,创新活动是一个主导多维要素整合的动态系统[1],即一主四维的整合系统。这五个部分不仅各自的内容涵义各异,而且其地位、功能、作用也不相同。

(1)意识创新居于主导地位。开展创新活动首先在于意识创新,或者说是在意识创新的指导下和氛围中才得以进行。没有创新的意识、构想就没有创新活动;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战略安排、道德观、思想、理论、观点的指引,没有奋发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没有规范化的政策氛围(环境),要实现创新是不可能的,甚至还会步入歧途。

(2)科技创新居于主体(躯体)地位。科技创新活动是以获得自然科技为目标、人文科技和社会科技共同参与的整合效应。作为一个企业、国家、地区,它的存在或者竞争实力的大小,以及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都直接或最终取决于科技创新,而且其他形式的创新活动都要以有利于科技创新为目标和衡量尺度,都要服务于科技创新。躯体不在,其皮毛焉存?

图7-2 全面创新内容框架示意图

图示: 示隶属关系;示“人通过人的劳动”发生交互/反馈作用形成有机整体。

(3)制度创新具有保证和促进作用。一个国家的体制和社会制度要不断地调整与完善,以推动科技创新;如果不能促进科技创新的体制、制度,迟早总要变革的。无论是公有制企业,还是私有制或私营企业,都有因不搞科技创新而破产的。因此,企业的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并非自然互动、直接互动的,取决于“人通过人的劳动”才能发生相互作用。这才是创新成果的形成机制。也就是说,制度创新好与科技创新好,或者好制度与好技术,不见得有好效果。根本问题,还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每一个公民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创造精神。

(4)市场创新具有导向和检验作用。满足市场需求(即消费者需求)既是科技创新的起点,又是它的一个基本目标。从满足市场需求出发的科技创新,其首次市场实现程度是检验科技创新成功与否的最终标准。市场创新并不是被动地满足市场需求,而是要创造新市场、开拓市场,千方百计地获得广大群众的满意。

(5)管理创新具有协调和整合作用。创新活动是一个主导多维要素的整合过程,是核心主体(企业)与参与主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金融部门和政府等)共同活动的结果,是一个由多环节(多阶段)构成的系统工程,每一个阶段和过程的始终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组织管理。尽管政府不是也不应该是创新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它却对创新活动能否成功起着某种决定性的作用。

图7-1还揭示了创新活动(喻为“飞行着的鸟”)是一个内在的整体,意即意识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五者”在创新活动中“同时存在”与同时或同步变化发展。这个“同时变化发展”论是“全面发展”或全面创新活动的一条最基本的原则,也是对客观现实活动的正确反映。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都是“五者”之间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在这里要强调的是:“五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或不可能是直接发生的,必须是“人通过人的劳动”(马克思语)。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指出的,“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然而“自然科学哲学一样,直到今天还完全忽视了人的活动对他的思维的影响;它们一个只知道自然界,另一个又只知道思想。但是,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地球的表面、气候、植物界、动物界以及人类本身都不断地变化,而且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的活动”。“因此,由于人的活动就建立了因果观念的基础,这个观念是:一个运动是另一个运动的原因。”[2]显然,“人通过人的劳动”是“五者”之间交互/反馈作用形成有机整体的作用机制。然而,许多学者主张“直接互动”论,即各个事物之间直接地发生相互作用。“直接互动”论是一种抽象思维的想像。任何一个先进理论、思想、观点,不通过人们学习和指导实践并获得成功,怎么能证明是先进的呢?意识、观点和科学技术、制度、市场、管理等等,无论是以哪种形态、形式存在着,其本身的变化或其间关系的变化“都是由于人的活动”。因此,开展创新活动要“五者”同步进行,或者说创新成果的获得是“五者”交互/反馈作用的结果,根本不是唯自然科学主义者鼓吹的“自然科技独自能够解决人类面临的所有难题”。

与形成这个“内在整体”直接相关的还有一个外部环境问题。系统整体的形成固然与其组成要素有关,同时,它的形成又处于“与其环境的不可分离的联系之中”。复杂性思维创立者、法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埃德加·莫兰指出:“把任何事件、信息或知识放置于它们与其环境的不可分离的联系之中,这个环境是文化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当然还是自然的。”[3]这就明确地提出了“整体环境观”,即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由“人通过人的劳动”形成一个整体环境。这是人的活动与动物的生命活动的本质区别之一。正因为是人的创新活动,除了自然环境和物质条件之外,还必须要有人文精神环境和社会和谐氛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是有经验教训值得总结和吸取的。我国曾经只强调精神力量,忽视了关爱民生;如今又只强调改善物质条件、甚至是“一切向钱看”,腐蚀了人的心灵,并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特别是干群关系)紧张,个别地方还出现对抗局面。

[1] 陈文化:《主导多维整合思维:矛盾思维与系统思维之综合》(1997),收入《陈文化全面科技哲学文集》,东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66-470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52、551、550页。

[3] 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陈一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第11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