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雪压塌创业梦

大雪压塌创业梦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入选理由历经两次企业倒闭,马金良终于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企业。马金良突然失业,家庭经济压力陡然增大,生活水平下降了不少。马金良说,当时他发现在石家庄地区玻璃产业的市场有很大的业务空间,利润也不少。事后,企业的工作人员统计的整体损失达到了七百多万元,这几乎让马金良的企业遭受灭顶之灾。

■入选理由

历经两次企业倒闭,马金良终于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企业。

炎炎夏日,有客户订购了一套2米乘1.5米(6毫米厚)的玻璃,马金良夫妻二人只得自己肩背身扛地往楼上抬;凛凛寒风中,一场突降的大雪让马金良毕生难忘,这场雪差点压塌了他的创业梦想。

他记得友人撤资时自己的绝望,更记得雪中送炭般的贴息贷款,将企业从危难当中拯救出来。

经历过这些,54岁的马金良更加坚定自己创业的理想和信念,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二次创业,将“互联网+”概念融入其中。

■创业格言

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必须时刻想到自己的员工,这不仅是仁义,更是一种责任。当然,对员工更为负责的办法就是把他们领上一条正确的道路,把企业送上一条正确的道路。

■成绩回眸

马金良领导的河北宏茂钢化玻璃有限公司生产平、弯钢化玻璃,干法夹胶玻璃,夹层、防弹、中空玻璃,超大板玻璃(2440×12000)钢化等。拥有国内最为先进的大型平弯钢化玻璃生产线、干法夹胶生产线,微电脑自控、PLC中空生产线、夹层生产线等,年产值逾千万。公司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于2005年9月通过了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是石家庄唯一一家取得中国安全玻璃认证的玻璃企业,获得了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CCC证书)及环境保护部门颁发的无污染环评报告。引进了国内先进的弯钢化玻璃生产技术,填补了石家庄市弯钢化玻璃生产的空白。

人物素描

说起话来总是笑哈哈的,但其实马金良是个意志极为坚定的人。正是这种坚定的意志,一直鼓舞着他前行。

马金良善于抓住别人看不到的商机,更敢于在多数人不愿涉足的领域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对下属,马金良负责任、有担当,不抛弃任何一个员工;对同行,他善于交友,和睦相处,危难之时总能获得帮助。

两次失利不放弃两千元起家卖玻璃

今年54岁的马金良年轻时曾是棉纺厂工人,1992年,棉纺厂效益不佳倒闭,马金良也回到了村中。

马金良办事能力很强,又善于管理,随后被委以重任,村办企业交到了他手中。

好景不长,因为种种原因,村办企业也黄了,马金良只得回到家中待业。

当时,其妻子杨喜梅在村子里靠压面条贴补家用,儿子马树茂还在上小学。马金良突然失业,家庭经济压力陡然增大,生活水平下降了不少。

“当时,我有一个好朋友是搞运输的,每周都要开着卡车从附近的玻璃厂拉好几次货物,久而久之,我们也就聊得多了。”

马金良说,当时他发现在石家庄地区玻璃产业的市场有很大的业务空间,利润也不少。

没过多久,马金良的这位朋友就不再干运输了,临离开前,他问马金良:“你要不要来跑跑拉玻璃的活儿,赚得可不少。”

一直就想深入了解这一行当的马金良爽快地答应了邀请。

干了一个多月拉玻璃的活儿之后,马金良渐渐摸清了这个行业的套路。

“既然决定了,那就马上干!”

马金良很快和妻子在村里开了一家玻璃店,经营各种玻璃。

1997年,夫妻俩发现在省会市区西三庄街附近有一处位置更好的店面,便决定把玻璃店移到那里去。

可是,当时店面的租金等费用需要大约两千元,马金良手中拿不出这笔钱。

“当时找亲戚朋友都借遍了,终于凑够了这些钱开了店面。”想起当年的事,马金良依然感慨万分。

夫妻俩艰苦创业面对撤资咬牙坚持

很快,夫妻俩除了售卖玻璃,也开始尝试在玻璃上做一些雕花等简单的刻制加工。

因为店内只有夫妻俩在打理,平日里的体力劳动也就落在了二人身上。

炎炎夏日,有客户订购了一套2米乘1.5米(6毫米厚)的玻璃,夫妻二人只得自己肩背身扛地往楼上抬。

整整90斤的玻璃,俩人从一楼抬到了六楼,中间还要防止玻璃被碰碎,等到了客户家,俩人已经浑身是汗。

“撑一撑就过去了。”看着杨喜梅,马金良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

此后,因为另外两位朋友投入资金和自己的努力,马金良的生意扩展到了医院、学校等多个大型公共场所,日渐红火。

200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马金良去外地参加一个玻璃行业的博览会,看到了有关钢化玻璃的生产技术。

强度高,韧性好,河北地区还比较稀缺……

马金良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石家庄北二环附近租厂房,引进钢化玻璃生产设备,生产钢化玻璃。

次年,马金良的钢化玻璃生产线开始生产了,也正式组建了河北宏茂钢化玻璃有限公司,但是当年出资的两位朋友却打起了退堂鼓。

“老马,这钢化玻璃咱们根本没做过,现在这么整,怕是要出问题吧。”

面对朋友的质疑,马金良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但是仍未能挽留住朋友,只得从当时已经颇为紧张的资金当中又拿出一部分给了这两位朋友。

一场雪压塌厂房贴息贷款拯救梦想

伴随着企业转型、扩容,马金良也在考虑换一处厂房。

“当时企业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在北二环的厂房内,但这里是一处装饰城,我们受制于装饰城开关门的时间,另一种是在二环内再找一个地方。”

马金良说,如果在二环内寻找厂房的话,那大型运输车辆的进出也将非常不方便,最后他在当时的鹿泉市(现鹿泉区)选定了一块15亩的土地用于建设厂房。

2009年11月10日,那场许多人记忆犹新的大雪让马金良毕生难忘,不仅是因为降雪量大,更因为这场雪差点压塌了他的梦想。

新建的15亩厂房,一夜之间全塌了,机器设备全都砸在里头了。

第二天,看着满是废墟的厂房,马金良和杨喜梅夫妻二人跪倒在雪地里良久不语。

“说不出啥话来了,那是透顶的绝望。”马金良说道。

事后,企业的工作人员统计的整体损失达到了七百多万元,这几乎让马金良的企业遭受灭顶之灾。

正当他失望的时候,政府各级部门伸出了援手,特别是劳动就业服务部门的贴息贷款,可谓雪中送炭。

马金良说,他很快申请了400万元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贴息贷款,将企业从危难当中拯救出来。

马金良的企业之所以能“起死回生”,也与他平时积累的人脉密不可分。

“与很多人不同,我父亲眼中从来没有‘同行是冤家’这一概念,平日里竭尽所能地帮助同行,现在益处也受到了。”马金良的儿子马树茂回忆说,当年企业遭受突变后,有不少同行业的人向父亲提供帮助,出钱出力,各尽其能。

2010年农历大年初一,马金良的厂子又奇迹般地运转起来了。

经济低迷重整旗鼓打开防弹玻璃突破口

近年来,经济、环境因素直接影响到了钢化玻璃行业,企业的产值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我最担心的就是我们的员工,企业效益越是不好越要管老员工。”

马金良常对别人说,如果没有老员工们的支持,也就没有河北宏茂的今天,所以,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抛弃员工。

另一方面,马金良也在进一步考虑企业的新道路。

“2010年新厂子建设好之后,我们就引进了一条防弹玻璃的生产线。”

马金良说,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场所需要防弹玻璃,譬如银行包销机构、重要机关单位等。

而且,因为玻璃自身的寿命和疲劳程度,防弹玻璃往往8到10年就会更换一次,这也带给了马金良更多的商机。

下一步,他会带领企业继续开拓新的市场。

此外,马金良也希望乘着“互联网+”的风帆进一步扩展自己的业务。

手机APP下单到企业内部软件管理,年过半百的马金良希望这是自己第二次创业生命的开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