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尊重孩子的选择

尊重孩子的选择

时间:2022-08-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许多父母总认为孩子还小,不能自己做决定,所以总是越俎代庖,觉得自己是孩子的父母,难道还会害孩子不成?这就要求我们家长在尊重孩子选择权的同时,培养孩子的“判断”能力。尊重孩子的选择不是一味满足,而是要让他学会理性的判断。

许多父母总认为孩子还小,不能自己做决定,所以总是越俎代庖,觉得自己是孩子的父母,难道还会害孩子不成?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认为等孩子长大了自然会感激自己的。然而这样做是否正确?难道为了孩子好就可以不尊重孩子的选择吗?

表面上看父母是在围着孩子转,实则是孩子围着父母的意志在转。父母们不是把孩子的意愿放在首位,尊重孩子的个性、人格、兴趣,使孩子有充分发展的空间,剥夺了孩子自己体验成败的机会,很难让他们真正实现人格的独立,还会令孩子产生厌烦和逆反心理,限制他们的成长。而且会加深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也让孩子丧失了独立思考、自力更生的意识,而这些远比父母所做的决定重要得多。尊重孩子的选择,是让孩子学会独立生活的前提。篮球明星乔丹的妈妈曾深有体会地说:“在对孩子放手的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是让孩子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自己做出决定,选择与我为他们设计的不同的发展道路。”可见,父母如果想让孩子真正独立,就一定要勇敢地对孩子放手。

孩子天性敏感,他们能够体会到父母怎样看待自己,是不是真的从内心深处重视和承认自己。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看待事情的角度,孩子的选择就是其独立思考的表现和结果,适度地把一些事情的决定权交到孩子手中,孩子会为你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人的责任感是在自我选择中形成的,一个人没有选择的权利,只有被选择权,也就不会承担什么责任。让他们拥有自己做主的权利,有利于他们学会勇于承担责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例如选择兴趣班,如果说孩子最初的选择只是一时兴起,作为家长就有必要提醒他们一旦作出选择之后都应该承担哪些责任,提醒他们无论学哪种技能,都需要付出辛苦和汗水,并叮嘱他们要考虑清楚自己是否有承担的能力。在深思熟虑后,如果孩子依然兴致盎然,就可以按照孩子的要求让孩子去参加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旦出现因为毅力不足的原因产生的逃避情绪,家长更是要做到及时提醒,敦促孩子做个能担当的人。

在选择过程中,也能培养孩子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顽强意志,形成其遇事冷静、有主见的良好心理素质。充满民主的现代家庭,对孩子的不同见解,父母应该高兴而不应该愠怒,因为这说明孩子试图用自己的大脑进行思考并独立地去解决问题。当孩子的意见和自己出现偏差时,父母明智的做法是与孩子一起商量,在亲切的交谈中探讨、比较各种方案或观点的优劣,从而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

为了真正把选择权交给孩子,给孩子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空间。请尝试这样做:

一、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孩子选择

选择的意识不是天生的,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孩子。摒弃传统思想,不拿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尊重孩子,正确对待孩子,关注孩子的发展,在适当的时候对孩子施以教育干预,采用合适的做法,将父母的意愿变成孩子自己的追求。

比如,问问孩子穿什么衣服,并让孩子说出这样穿的理由;问问孩子是否爱吃鸡蛋,而不是因为鸡蛋有营养就一定要逼着孩子吃;也不要因为父母觉得冷就一定让孩子戴帽子。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很重要,这会使孩子渐渐养成一些自己做主的意识。

二、不要对孩子管得过细

父母们总是觉得孩子的一切事务都是自己责任范围内的事情,这最容易导致对孩子管得过严过细。于是,在孩子眼里,父母永远是高大的,自己永远是渺小的。时间久了,即使父母想让孩子自己选择一些事情,他也不会选择了,只知道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事。可是,孩子总会长大的,试着让孩子在体验中成长。在一些事情上,父母可以不给孩子太多的建议,而是让孩子自己去体验、比较,在几种结果中,孩子会获得自己的选择。通过提供选择,可以避免紧张的气氛,给孩子获得做决定的实践机会。做选择并让孩子负责的都是日常的行为,对于发展孩子的自我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

三、培养孩子的“判断”能力

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开始有了自己的看法和选择,不再是父母的附属品,孩子的意见是他逐渐成长的标志和表现。孩子的经验和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不能保证孩子每一次的选择都是正确的。这就要求我们家长在尊重孩子选择权的同时,培养孩子的“判断”能力。早上穿什么衣服好呢?“是我帮你选,还是你自己来挑?”“你今天是想穿蓝色的上衣,还是白色的那件T恤?”“晚上是先做作业还是玩游戏?”为了培养孩子独立负责的品质,父母要避免孩子那种凡事都依赖父母的习惯。指导孩子在自己的选择中认识自己并发现自己的力量,才是父母应该注意的。父母与孩子谈话时,可以自觉地运用鼓励信任的语言,表示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如“由你自己决定”“你自己看着办吧”“完全听你的”“你能干好的”。父母的肯定能使孩子产生欣喜和感激,使他相信自己有承担责任的能力。

四、做好参谋和顾问

不要所有的事情都替孩子做主,更多的是要做好参谋指导,给孩子营造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孩子大胆去想,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孩子的任何选择都不是随意产生的,是其经过比较思考而得来的,尊重孩子的选择本身就是对孩子充满信心的体现。有智慧的家长更多承担的是参谋和顾问的角色。为他提供有关情况,帮他分析各种可能,出谋划策。

例如,在有关零花钱的问题上,父母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的选择权。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可给出合理的零花钱的数量,并把支配权交给孩子,节余也归他。这样做,不但能发展孩子的自主性,而且能使他的经济意识和理财能力得到提高。

五、关键在适度

尊重孩子是对孩子人格的尊重,而绝不是纵容和迁就孩子。卡尔·威特说过:“有些父母会以尊重的名义,满足孩子形形色色的愿望,当孩子哭闹时,更因为心疼孩子,唯恐伤害孩子的心灵而迁就于他。这事实上不仅没有尊重孩子,反而使孩子越来越不懂得尊重父母。”

尊重孩子的选择不是一味满足,而是要让他学会理性的判断。当孩子喜欢做一件事情但是却并不正确或者影响并不好时,例如吃太多糖,就可以一是可以给他找替代物;二是可以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讲道理给他:吃糖太多牙会痛啊!关键是孩子从中感受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学会变通和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尊重孩子的同时呵护他们,让他们健康地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尊重孩子的选择与父母让他们健康成长的本意并不矛盾,当父母充分理解并善于听取孩子的合理主张时,实际上就是为孩子树立一个尊重父母意见的榜样。

六、具体细节

人类最不能伤害的就是自尊。在家庭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就要从尊重孩子开始,从尊重孩子的隐私开始。每个人都有不愿告诉别人的私事,这便是隐私。个人隐私应该得到尊重,法律也规定保护个人隐私不受侵犯,这便是隐私权。隐私权作为公民的一项最基本权利,早就写入了各国的法律之中。

父母进入孩子的房间要敲门,不会偷偷翻看孩子的书包、偷看孩子的日记。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开始有了不想告诉父母的小秘密。父母难免会产生失落感和恐惧感,失落感是因为孩子与自己再也不像从前那么亲近,那么无话不谈了;恐惧感则是因为太紧张,对孩子任何隐瞒自己的事都会往坏的一方面产生联想。

但是,没有秘密的人是永远长不大的,父母要重视孩子拥有秘密的重要性,用真心和智慧去关心孩子的心灵旅程,用真诚的沟通代替私下的偷看,从而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尊重孩子的隐私,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

世界著名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说:“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若失去了自尊心,一个人的品德就会瓦解。”自尊心,每个人都有。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同样也具有敏感的自尊心。父母不要当面拿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进行比较,说自己孩子“不争气”“没出息”,不要在情感上伤害孩子。

父母如果想让孩子帮忙,说“请”字,孩子帮了忙,一定会说“谢谢”;父母误会了孩子,一定向孩子道歉,说声“对不起”。心理学家罗达·邓尼曾说:“父母错了,或违背自己许下的诺言时,如果能向孩子说一声“对不起”,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时能培养孩子尊重人的习惯。”

孩子一直在被尊重的环境中成长,那他自然而然地就会自尊自爱,同时也会给予他人尊重。

在生活上,要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也是尊重孩子,相信他们有能力处理自己的事情的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