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企业网络内涵

企业网络内涵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2.1 企业网络内涵网络从不同的维度来划分,具有不同的类型。企业网络概念首先由“网络”演化而来。与之不同,本书从微观层面研究企业网络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在研究视角上采用自我中心网络,即以焦点企业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研究的结论适用于企业层面。因此,本书采用目前企业网络研究的主流方法,重点分析企业的商业网络,而对企业纯粹的社会网络则不进行实证研究。

1.2.1 企业网络内涵

网络从不同的维度来划分,具有不同的类型。从构成网络的主体维度来划分,可以分为个人网络、组织内网络和组织间网络三种;从网络研究视角来划分,可以包括从社会学视角研究的社会网络、从战略管理角度研究的战略网络、从技术创新视角出发的创新网络以及从知识管理视角出发的知识网络。本章首先对这些概念做一梳理和比较,并提出本书的企业网络定义和分析维度。

企业网络概念首先由“网络”演化而来。网络是节点(nodes)及节点间联结(ties)的集合(Brass,Galaskiewicz,Grenve et al.,2004),或者说网络是由具有行为能力的节点联结而成的组织,因此可以通过节点和联结的不同来辨别出不同的网络组织(邬爱其,2007)。节点作为网络的行动者,在构成上具有层次性,可以是个人、群体、组织乃至国家;作为网络节点的行动主体都具有某种存量的资源,具有处理信息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而且其资源水平还会在行动中不断调整(王凤彬和李奇会,2007a)。

联结指节点之间存在或缺少一些关系,是网络间相互关系的稳定模式(Brass,Galaskiewicz,Grenve et al.,2004)。联结所代表的特定关系内容受研究者视野的限制,有着多样性和多层性,包括资产、产权、法律合同、契约、指令、规则、章程、信任、感情、共同的价值观、兴趣、地缘、业缘、血缘等(林润辉,2004)。典型的联结有战略联盟、合作、信息流、情感、商品或服务、影响以及交叉小组成员等。

根据网络的焦点对象、分析视角和关系性质三个维度可以识别当前不同企业网络的研究,如图1.1所示,本书主要把基于商业关系、以自我为中心的企业间网络作为研究对象,其研究范畴为图中阴影部分。

图1.1 企业网络分析层面

注:图中阴影部分为本书企业网络研究范畴。

(1)从焦点对象来看,目前对企业网络的研究有三个层面。第一,个人网络(interpersonal networks),主要研究不同企业个人之间的关系对个人自身或企业的影响,企业内的个人尤其是管理者个人的社会关系是研究的焦点对象;第二,企业内网络(intrafirm networks),主要研究企业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或企业集团内不同事业部之间的关系对单个部门或企业整体的影响,职能部门或事业部是研究的焦点对象;第三,企业间网络(interfirm networks),也就是通称的企业网络,主要从组织层面研究不同企业之间的关系对企业或整个网络的影响,单个企业是研究的焦点对象,这是目前研究的重点领域,也是本书的研究范畴。

(2)从分析视角来看,目前存在两种不同形式的网络。一种是整体网络(whole network),是从网络整体层面出发,关注同一网络中不同企业之间的互动和网络整体的运行情况,得出的结论也以部分或整体网络为背景、参考和服务对象(黄洁,2006);另一种是以个体为中心所形成的自我中心网络(ego-cen-tric network),是从网络中个体企业出发,关注单个企业的网络特征对于企业的意义,主要研究集中在焦点企业如何构建和管理其关系网络,并对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等,此时企业称为焦点企业(focal firm),所有的研究内容都围绕焦点企业而展开(陈学光,2007)。Provan,Fish & Sydowet(2007)对上述两种企业网络进行了研究分类,如表1.1所示。

表1.1 组织间网络研究分类

资料来源:引自Provan,Fish & Sydowet(2007)。

自我中心网络一般分析网络联结与网络位置,不大适合分析网络结构。虽然在自我中心网络问卷中可以问焦点企业的合作伙伴之间是否也相互有联结,并据以绘制出其合作伙伴的网络结构,但这是受访者的臆测,又是以受访者为中心,所以不太能反映真实企业网络的整体结构情况;而整体网络却恰好相反,分析联结的功能较差,一般来讲,整体网络对联结的定义、询问联结的设计都较简单,整体网络的资料往往只是0或1的类别资料,也就是说,它没有更复杂的种类、更精确的衡量,只有“有”某种关系还是“没有”某种关系的资料,不过整体网络却是衡量网络结构的最重要的方法(罗家德,2005),如网络密度、群体中心性、小团体和对等性等网络结构指标。

网络分析视角的选择与研究者所研究的问题有关,中观层面产业集群系统的研究多采用整体网络分析视角(王晓娟,2007)。与之不同,本书从微观层面研究企业网络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在研究视角上采用自我中心网络,即以焦点企业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研究的结论适用于企业层面。自我中心网络的分析可以采用抽样的方法(刘军,2004),本书采用这一视角也方便了实证数据的获取,主要分析焦点企业的网络位置、联结强度和网络规模等特征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3)从关系性质来看,企业网络既包括基于社会交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还包括基于长期商业交易而形成的商业网络(Lorenzen,2005),如图1.2所示。社会网络分析的焦点是社会背景中的个人及其社会交换形式,而商业网络关注的是商业过程中组织间的交换关系(吴波,2007)。商业网络又进一步分为纯粹的商业网络(图1.2中B部分)与基于社会嵌入性的商业网络(图1.2中C部分)。社会网络与商业网络又是彼此交织在一起,难以完全分离(邬爱其,2007),在企业网络研究中,出于实证研究的可行性,大多数学者主要关注企业的商业网络(黄洁,2006;吴结兵,2006;邬爱其,2007;吴波,2007)。因此,本书采用目前企业网络研究的主流方法,重点分析企业的商业网络(图1.2中的B与C部分),而对企业纯粹的社会网络(图1.2中的A部分)则不进行实证研究。

图1.2 企业社会网络与商业网络的关系

资料来源:引自吴波(2007)

因此,本书将在所确定的企业网络范畴基础上对其定义和内涵进行剖析。在研究企业网络的文献中,学者们用了“动态网络”、“战略网络”、“网络组织”、“创新网络”、“知识网络”等词汇指代企业网络,这些概念之间彼此交互,尚无明确统一的定义,它们分别从不同的侧重点对企业网络进行了描述(许冠南,2008)。从内涵上看,这些概念并无本质区别,因此本书不做区分,统称为企业网络。

Foss(1996)定义企业网络是指特定企业间持久和稳定的关系模式,Gomes-Casserses(1996)则认为企业网络是彼此独立的企业通过合作协议联结起来的集合体,而Gulati(1999a)从功能的角度来描述企业网络,认为企业网络是企业间关于资源交换、共同开发产品、共享技术和服务的一种自愿的安排。布拉斯等(Brass,Galaskiewicz,Grenve et al.,2004)定义企业间网络为组织与供应商、客户、竞争者以及其他组织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这种关系使得它们保持对自己资源的控制并共同决定资源的用途(Ebers & Grandori,1997),在这些伙伴关系中,很多问题经常通过讨论、互惠的规则规范来保证企业间的合作(Powell,1990;Uzzi,1997)。而从企业网络的表现形式上看,企业网络的具体模式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战略联盟、合资企业、合作、业务外包、长期买卖伙伴网络、联合设计、联合研发、企业联合体、许可证协议、连锁经营、企业集群、互惠贸易协定和基于长期合作的虚拟企业、公会、关系契约,以及一些制造和外包形式等(Inkpen,1998)。

国内学者陈守明(2002)定义企业网络由一组自主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企业,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建立起来的,一种具有长期性的、有指向的、既包括企业间的又包括企业内部的组织联合体。其中企业外部网络包括企业与客户、供应商及其他相关企业的联系,与高校、科研院所及技术中介组织的联系,以及与政府部门、银行和行业协会的联系;企业内部网络包括企业内生产部门与研发部门之间的联系,生产部门与营销部门之间的联系,以及研发部门与营销部门之间的联系。该定义主要具有如下要点:联合体企业之间或者企业内各部门之间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进行合作,是有指向的、长期性的契约联合;企业网络由一定数量规模的成员企业或者组织和企业内众部门一同构成(嵇登科,2006)。

这些对企业网络的定义或描述,都强调了企业之间的相对稳定的相互关系,而这种相互关系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或经营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如果将各种组织看成一个连续的图谱,企业和市场分别位于两个极端,则企业网络是一种介于纯市场和企业科层组织之间的“中间性组织”(Zenger & Hes-terly,1997),并且这种企业网络形式具有互补性、相关性和互惠互利等特征(Powell,Kogut & Smith-Doerr,1996)。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网络指企业主体构成的网络形态,包括经常交流和互动的企业,企业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互依赖性(Storper,1995)。企业网络的一个关键特征在于网络内组织间重复和持久的交易关系(Podolny & Page,1998),并且能够实现可感知的秩序(Grandori,1999)。因此综合以上各位学者的研究,本书采用许冠南(2008)对企业网络的定义:企业网络是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竞争优势而与其他企业结成的非一次性交易关系的动态组织形态。

另外,就企业网络本身来说,根据网络联结节点的差别,Johannisson & Ramirez-Pasillas(2001)将企业网络分为一级网络和二级网络:一级网络是企业与供应商、销售对象、同行所构成的网络,即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网络;二级网络是企业与其他非企业机构所构成的网络,即企业与大学或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管理与技术咨询公司、商业协会、行业协会、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等构成的网络。另外,邬爱其(2007)还认为存在第三级网络,即企业之外上述二级网络组织之间的网络,并认为同一企业网络中同时存在着上述三个层次的网络形式,而且对于不同的企业,三者的重要程度可能不同。其中,一级网络还可以进一步分为垂直型网络和水平型网络:垂直型企业网络指与企业形成上下游关系的供应商以及用户之间的合作网络;水平型企业网络主要指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形成的合作网络(霍云福,陈新跃,杨德礼等,2002)。企业间的一级网络有着丰富的结构特征,因为一级网络中的企业包括了许多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成品制造企业、分包商、销售代理商、各种形式的企业服务商以及数量很多的同行企业(邬爱其,2007;吴波,2007),因此本书考察的企业网络主要指一级网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