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视真人秀节目形态的基本元素

电视真人秀节目形态的基本元素

时间:2022-08-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参与者:故事主体真人秀节目中的参与者都是自愿的,无论是富豪名人,还是普通百姓,在真人秀节目中他们没有阶级、地位之分,对他们的评价不会受其现实社会中原有身份的影响,而是以他们在节目中的表现为评价依据。在真人秀节目中,情境是事先设定好的,所设定的元素包括奖金、环境、参赛者资格和游戏规则等。

1.参与者:故事主体

真人秀节目中的参与者都是自愿的,无论是富豪名人,还是普通百姓,在真人秀节目中他们没有阶级、地位之分,对他们的评价不会受其现实社会中原有身份的影响,而是以他们在节目中的表现为评价依据。《中国梦想秀》中全国来自不同职业、年龄、性格的追梦人,在舞台上说出他们的梦想,并通过才艺展示等来征服梦想观察团。这些人都是普普通通的百姓,在参与者的竞赛过程中,制作方能够间接地挖掘社会人才,塑造平民名人,使受众对于节目的记忆更加深刻。

另外,参与者又可以细化为舞蹈爱好者、音乐爱好者、体育爱好者等不同群体,从而衍生出不同类型的选秀节目,以此吸引不同的受众。如浙江卫视于2012年5月推出的真人秀节目《越跳越美丽》,引进美国电视节目《Dance Your Ass Off》,将舞蹈和减肥融合起来,18位超过200斤的参与者,经过90天残酷的体能考验,2160小时的舞蹈训练,实现减肥的目的。最终,减肥重量和舞蹈技巧共同决定选手的成败。再如,SMG新娱乐传媒与韩国CJ娱乐共同打造的《妈妈咪呀》,是全国首档以“妈妈”这一群体为主角的歌唱类真人秀,广泛吸引了这类人群的参与和收看。

2.目标:推动叙事

真人秀节目的目标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获得某种胜利、名誉等的行动目标;另外一种则是嘉奖目标,包括巨大数额的奖金、保证的高薪职位等。比起行动目标,嘉奖目标是观众在观赏时感到更为羡慕的,而这个目标也是观众在整个节目过程中最为关心的。作为整个叙事结构的推动力,真人秀节目往往一开始就在受众心里留下一个大问号,即丰富的嘉奖最终会被哪一个参赛者获得。

2009年,北京卫视推出了一档公益慈善真人秀《真情耀中华》。每期由两组自愿报名的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参加,他们要在五天内完成多个挑战任务,帮助各自的“真情人物”(受助者)。节目分外景纪实拍摄和演播室两个环节。演播室中以媒体人、明星嘉宾的点评为主,并选出最有效率的一组志愿者。节目每季推出12期节目,同时还有一场公益慈善晚会。这一节目的目标就是做公益,实现参加者的公益梦想。

而在江苏卫视的益智答题类节目《一站到底》中,挑战者要和十位守擂者进行PK,胜利者最终将获得“站神”的称号,同时能够赢取丰厚的大奖。而最牵动观众的则是挑战者能否最终获得诱人的累计奖品。因为当击败五个人后,挑战者将会获得五件奖品,如果选择继续挑战剩下的五个人,以及最终的“精选五道题”,挑战者最终面临的将有可能一无所有,也有可能满载而归,正是这个悬念紧紧吸引住了观众。

3.竞赛行为:叙事情节

围绕同一个目标,真人秀节目会产生一定的竞赛行为,这些竞赛行为便是形成叙事情节的主要因素。真人秀节目中的情节是无法预言的,它随着参与者在公开竞赛中的表现而发展。竞赛中的环节和方式很多,但是在真人秀节目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总结出这么几个规则,即规定环节和自选环节的结合、低难度环节与高难度环节的结合、心智环节与力量环节的结合、必然性与偶然性相结合、模式性与新颖性相结合、复杂性与简洁性相结合以及自然冲突与人际冲突相结合[5]。从这些不同的竞赛方式和规则中可以演变出不同的情节。在《名人学徒》第二季中,最终的两位名人选手安妮·杜克和琼·里弗斯利用了不同的策略进行比赛以达到目的。安妮·杜克利用了她广泛的名人社交圈子筹到了巨大数额的捐款,而琼·里弗斯则利用她的名人效应把活动办得极为成功,两位名人在竞赛中演变出不同的叙事情节。

4.规则和规定情境:时空设置

竞赛都是由特定的情境和规则设置所形成的。在真人秀节目中,情境是事先设定好的,所设定的元素包括奖金、环境、参赛者资格和游戏规则等。情境设置决定了整个故事的时空设置,也是真人秀节目的主体框架。有了规则,节目的冲突性更为明显,它不但让参赛者进入竞赛状况,同时也就整个竞赛给受众以简要说明,让他们了解具体安排,进而更容易融入到规定情境中。如2013年的《快乐男声》,节目整个团队提出没有赛制的概念,而是以擂台赛的形式出现,选手通过按键自主决定出场顺序和竞争对手,谁守擂,谁打擂,完全随机产生,别具创意。又比如《穿墙洞》是日本富士电视台一档综艺节目中的一个板块,要求选手通过扭动弯曲身体从而穿过节目中移动墙壁上形状各异的洞,我国的《正大综艺·墙来了》节目就使用了这个规则。

5.淘汰与选拔:情节走向

在真人秀节目中,淘汰与选拔是决定情节走向的主要因素。真人秀节目往往喜欢让淘汰者在众目睽睽之下站出来,增加失败对观众心理的冲击,用失败者的痛苦来唤起观众的同情,在同情的基础上让淘汰者发言表达一定的价值观,比如说他们在竞赛中所领悟的道理、永不放弃的念头以及快乐的回顾等。胜利创造欢乐,淘汰创造痛苦,正是节目所传达的这种情感给观众带来心理上的冲击[6]。在2011年的《快乐女声》中,每次小考的最后一名将直接进入终极PK;评委投票全为晋级的选手将直接晋级;队长分别挑选队员,布阵两两PK,赢的队伍全部晋级;已经晋级的选手为待定选手投票,得票低者将进入终极PK。正是这些淘汰与晋级的设置规定了节目的发展框架,让节目充满了戏剧性。在《名人学徒》第二季中,安妮·杜克和琼·里弗斯利用了不同的方法去获取胜利,但是由于安妮·杜克在当中以获取金钱为主而利用了种种被传统观念看似为无情的手段,所以在节目中被包装成了反面角色;相反,琼·里弗斯在节目中一直强调人情的元素,也通过人际关系的方式获得了极多其他选手的支持,被视为正面角色。也许因为在传统的叙事结构中,正面角色最终获得胜利是理所当然的,所以琼·里弗斯的正面角色包装让她获得了更多的粉丝,成为当季《名人学徒》的胜出选手。

6.真实记录:现场感和纪实性

真人秀节目中的人物都是真实的,真实的定义有两个层面:一是他们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并非演员;另一层面指的是他们在节目中扮演的是自己,无需按照制作方规定的方式做出竞赛行为,他们都是按自己的思想去完成整个节目,而这当中制作方不能对他们所做的决定进行干扰[7]。真人秀节目的制作过程应尽可能减少场面调动、事件的中断和摆拍的痕迹,尽量保持竞赛的原汁原味。

例如在《极速前进》拍摄的整个过程中,拍摄剧组只是全程跟拍每位选手的比赛过程,而没有格外地去干扰或做出调整,尽管有选手受伤了、放弃了或者花了很多的时间执行任务,拍摄剧组都在继续跟拍,不会中断他们的比赛或给予他们意见。正是这种强烈的现场感和纪实性,给受众带来最“真实”的竞赛情景。

7.艺术加工:强调原生态体验

由于真人秀在录制的过程中缺乏完整性,都是一些凌乱的片段,在没有加工的情况下,很难合成一个整体,更少了原生态的体验,因此应通过适当的剪辑以及影像次序的排列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在《极速前进》的每一集中,每当拍摄到最后两对选手冲向终点站的时候,制作方会特意把两个队伍的行动进行平行剪辑,让观众感觉它们似乎是同一个时间发生的。这种剪辑手法能够增加紧张的情绪,也抓住了观众的心理,让他们在观看选手们竞赛的过程中,真切地为他们感到担心。

8.互动:观众的参与

新媒体的出现是促使真人秀节目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原因。如今传统媒体都在寻求与新媒体的融合或合作,以推动自身更好地发展。真人秀节目很注重观众的参与性,而互动的主要表现方式分为三种,一是通过多媒体技术招募参赛者;二是利用网络建立自己的宣传渠道,例如建立官方网站和在社交网站、微博、微信等建立节目的粉丝团;三是促使观众参与到节目中决定并推动节目的进程。互动增强受众的参与感,也让他们对节目有更为深刻的记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