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百度最了解,兴盛是必然的

百度最了解,兴盛是必然的

时间:2022-08-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希望在明天一旦认定的事情就不要放弃,在决定百度上市的那一天开始,李彦宏就认定了中国不能够打折、百度不能够便宜。在上市当天,定价25美元的百度最高冲到151.2美元,并且在最后以122.54美元收盘,李彦宏以事实证明了中国技术是具有强大实力的。虽然最终这次采访因为公关原因被迫结束,但是百度高调上市在纳斯达克引起的震惊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希望在明天

一旦认定的事情就不要放弃,在决定百度上市的那一天开始,李彦宏就认定了中国不能够打折、百度不能够便宜。当然了,这是一条艰难的路。

一旦认定的事情就不要放弃,在决定百度上市的那一天开始,李彦宏就认定了中国不能够打折、百度不能够便宜。当然了,这是一条艰难的路。

在抱有成见的美国投资人眼中,中国就是技术弱国,所以,中国的股票也一直都是折扣发行的。但是李彦宏却坚定“中国不打折”也是首开先例,当时就遭到了投资人的质疑。

在上市当天,定价25美元的百度最高冲到151.2美元,并且在最后以122.54美元收盘,李彦宏以事实证明了中国技术是具有强大实力的。

2005年8月5日,这注定又要成为载入百度史册的一天。站在著名的纳斯达克街头,身后巨大的显示屏上面百度的股价还在不断攀升,热血沸腾的李彦宏此时脱下了西装,随手搭在肩上,在他的眼睛里面充满的液体已经流了下来,一直以稳重冷静著称的李彦宏并不是因为那样一场惊人的股价而激动,他打通了守候在国内的CTO刘建国的电话,他说:“我们为祖国争了光,感谢全体百度员工,感谢祖国。”

8月5日,纽约的白天正好是北京的夜晚,而这也注定了600个百度人无眠的夜晚。

在当时,已经搬迁到理想国际大厦的百度总部,部分员工则聚集在了青玉案会议室里;而还有一大部分工程师围在一间80平方米的KTV包厢里;大屏幕上面是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开盘不断滚动的股价。所有的百度人都和远在纳斯达克的李彦宏、王湛生同样地屏住呼吸,目不转睛。从25美元到30多美元,再到60多美元,眼瞅着百度的股价不断攀升,但是却迟迟没有见人出售,空气似乎都凝固了,“66”,当所有的人都还没有缓过神来,百度的主承销商之一高盛喊出“72美元”的惊人高价,“第一笔交易,72美元,成交!”顿时,欢呼声和掌声响成了一片。

在当时,李彦宏有瞬间的失态,高盛公司的员工雷鸣般的掌声则让他缓过神来,他非常优雅地鞠躬退场,去接受媒体的访问。

在接受了美国知名电视机构CNBC长达10分钟的直播采访之后,CNN、WallStreet Journal、中国中央电视台等媒体都开始纷纷对百度上市进行了高度关注和积极报道。

在当天闭市之后,让人惊讶的是,美国CNBC再一次提出了采访要求,而且要求把原定15分钟的采访时间延长到1个小时,甚至把所有的广告都取消了,这简直是史无前例的。虽然最终这次采访因为公关原因被迫结束,但是百度高调上市在纳斯达克引起的震惊由此可见一斑。

就在两个月之后,也就是国庆前夕,李彦宏收到了一张从纳斯达克寄来的照片,在纳斯达克面向着百脑汇的巨大的屏幕上方飘扬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此时,百度的成功已经不再是百度独有的,已经成了中国的一种骄傲和荣誉。

在当时,李彦宏为百度的上市之路上搭设了两个天桥:第一,不廉价兜售百度,第二,保证百度的控制权在自己手中。这样的两大原则无异于把很多投资人伸出的热情而洋溢的橄榄枝硬生生地给推了回去,而这也为百度的上市之路增添了很多的困难,但是李彦宏相信,自己的这个原则所造成的困难只是一时的,而且一旦突破暂时的困境,那么巨大的喜悦必然会接踵而来,而李彦宏就是拥有这样的信心和智慧。

面对当时中国公司股价低廉的现象,李彦宏则坚持:“凭什么我是中国公司,我就要定低点,我就要打折?百度是个青苹果,现在还没熟,你现在拥有它,未来成熟了,它就会更漂亮,就更有魅力。”而百度过硬的技术和雄厚的实力为李彦宏的自信和强硬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2005年7月21日,香港,路演的第一站结束之后,百度的股票订单已经超过了IPO发行的总数。李彦宏打响了第一炮,从此之后在国外的路演让百度赢得了更多的投资商的青睐和信任。

到了后来,李彦宏在经历了艰难之后,制订的“牛卡计划”最终坚持了下来。而正是这一计划也彻底把谷歌收购和控制百度的野心给活活地扼杀了。这是中国概念股在纳斯达克使出的首例保护控制权的策略,李彦宏的商业智慧更是让美国人咂舌称赞。

最终,野心勃勃、虎视眈眈的谷歌真是有苦说不出,就在第二年百般无奈地售出了自己手中的百度股权。

到了后来,李彦宏从纳斯达克凯旋之后,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他说:“人们投资百度不是投资百度这一家网站,而是投资整个中国互联网;买百度股票不是买某一只股票,而是买整个中国互联网指数!”2005年12月28日,李彦宏也当之无愧地荣获“CCTV2005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寻求合作,共同培育、开发市场

在李彦宏看来,百度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其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并不在于技术。

百度是一家技术性的企业,它在中文搜索技术上的造诣早已经领先于业界的其他企业,而且先后与Intel、思科、华为等全球最顶尖的技术型公司都组建起了联合实验室,李彦宏的目标就是要打造中国最前沿的网络技术平台。可是,在李彦宏看来,百度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其最核心的竞争优势并不在于技术。

李彦宏说:“我觉得我们最最强大的地方,是我们对于产品和市场的把握。我们以前讲‘从用户角度考虑,就是一切’。相对于谷歌而言,因为我们现在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他们,它更像一个信息博士。在硅谷,人们崇尚的是‘技术至上’,所以在谷歌公司里面,产品要做成什么样子,都是由技术人员说了算的。他们的技术做得非常好,也可以看见,他们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做一些网络上的网络应用、办公软件。当然,谷歌的那些产品,做到最后都是希望可以卖出一个好的价钱。但是对于百度而言,我自己本身就是工程师出身,我对技术更是非常的重视,但是,这并不等于百度需要由工程师来决定发展的方向,我的理念是要让真正懂产品、懂市场、懂用户的人来决定什么样的产品。”

李彦宏从来都不会讳言百度的最大竞争对手就是谷歌,也从来不吝于赞扬谷歌的技术。但是与此同时,李彦宏更倾向地认为,谷歌是一家过于追求炫酷技术的公司,而百度则是一家“用户导向”的公司。也正是在中文搜索市场,百度的“用户导向”使二者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2005年的时候,百度准备在美国纳斯达克证交所上市,为了向投资者解释在中文搜索市场上百度为什么要比谷歌做得好,李彦宏只用了一句简洁明了的话概括说:“百度更懂中文。”

在百度的招股书当中,李彦宏则使用了一张图片非常形象地说明这一点:左边是一个大大的英文“I”,右边是一个从上到下排列的文字柱,而在这一图案下方,还加了注释:“在中文里,至少有38种表达‘我’的方法,中文搜索是一件复杂烦琐的事情……”这句话想要告诉大家的意思是不言而喻的,美国投资者们对此也都非常信服。

不过,在李彦宏看来,百度和其他跨国公司最大的不同,并不仅仅在于更加懂中文,而在于“百度更懂中国的用户”,百度也拥有一批真正懂市场、懂用户的优秀人才,他们能够深入研究和把握中国用户的喜好和习惯,并且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和喜好的产品。

大家熟悉的百度贴吧就是李彦宏最喜欢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一个例子。

2003年12月,百度悄悄推出了贴吧,虽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宣传,但是到了2005年,百度贴吧已经为百度带来了每天数百万的流量。特别是到了一些重要事件发生的日子,流量更是剧增,不管是在2005年热火朝天的“超女”,还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百度贴吧上的人气都让李彦宏叹为观止。李彦宏更是称其为“成就百度如今市场地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产品”。

就是这样一个李彦宏非常看重的产品,所需要的技术并不高深,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旺盛的人气,主要还是在于它迎合了当前用户们更加现实、更具有互动信息交流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却被李彦宏非常好地把握住了。

贴吧刚刚推出来的时候,它只算是一个简单的留言板,在百度贴吧的负责人、时任百度产品总监的俞军的构思中,贴吧应该成为一个在线的交流平台,而且百度贴吧也将会聚集起那些对于某一个话题感兴趣的网民互相交流,能够互相分享所得知识。

于是就在贴吧上线的时候,俞军这样阐述贴吧的建立初衷:“与人脑当中的信息相比;互联网上面的信息可以说就是沧海一粟,而我们希望能够把人脑当中的隐性信息转变成为显性信息,从而让更多的人能够从中进行交流,从中受益。”

到了后来,百度贴吧不断进行改进,逐渐推出了一套系统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当时还仅仅只是一个大三学生的李明远负责的,他现在已经成了百度电子商务事业部总经理。

虽然当时,李明远只是百度的一个实习生,但是他对于百度贴吧的理解,所表现出来的产品管理能力,使得年仅20岁的他很快就从一名实习生跨越成为一名产品的经理。

一系列的事实也证明,李彦宏“让懂产品、懂市场、懂用户的人把握方向”的产品策略是非常正确的。李明远确实也是最能够把握好贴吧这一款产品的人选,他不仅能够非常好地把握百度“以用户为核心、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理念,而且还能够逐渐把贴吧完善成为一个基于关键词的讨论区,并且也使之成为百度搜索引擎社区化的第一个成功产品。

就在两年之后,百度贴吧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中文互动平台。

真正的品牌营销在市场和产品之外

最高境界的营销绝对不是建立在庞大的营销网络和团队当中的,真正有魅力的品牌则是通过无形的营销,通过一种潜移默化,能够真正进入到公众的心目当中,而且根深蒂固。

最高境界的营销绝对不是建立在庞大的营销网络和团队当中的,真正有魅力的品牌则是通过无形的营销,通过一种潜移默化,能够真正进入到公众的心目当中,而且根深蒂固。

百度在成立初期,在全国的各大小城市都进行了地毯式的营销,设立了机构庞大的代理商团队,这为百度初期的盈利打开了良好的局面。

在2005年之后,上市成功的百度迫切需要找到品牌营销,需要建立一个高的知名度、高的美誉度、高的忠诚度的品牌形象。也就是在两年的时间里,在百度“品牌教父”梁冬的主导下,百度的品牌营销日臻完善,百度也已经成为一个深入人心的成熟品牌。

百度一系列成功的品牌营销不再局限于产品的推广上,而是跳出了产品和市场,在更大范围内引起用户和受众的共鸣,从而达到了让大众认识、使用、认同并热爱上百度这个品牌的目的。

这就好像南宋诗人在作了九千多首诗歌之后悟出的真谛:“功夫在诗外。”百度的营销模式从2000年开始建立,2000年10月,百度深圳分公司的建立;2001年6月,百度上海办事处的成立。在当时,百度面对的是硅谷动力、新浪等诸如此类的大客户,数量十分有限,那么直销也就是最好的方式。

2001年百度开始独立门户,特别是竞价排名正式推出之后,广大的籍籍无名而又有着出名欲望的中小企业就成了百度的目标客户,直销此时就已经显得有一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这个时候,百度的第一个职业经理人朱洪波出现了,他2002年5月正式加入百度,开始为百度建立营销渠道,广招各地代理商。2002年10月,百度竞价排名业务的全国代理商大会第一次召开。2003年9月开展声势浩大的“9月营销革命”之后,百度开始进入到了盈利阶段。

数据显示,2002年,百度全年收入580万美元;到2004年,百度全年收入1000万美元,而在这些收入当中,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各地的代理商。如此骄人的成绩,为第二年百度的成功上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是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百度的营销走向渠道营销之路,朱洪波是功不可没的。队伍一旦庞大,问题就无可避免,2004年7月,百度的代理商之一广州巨搜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戴森第一个点燃了百度与代理商之间矛盾爆发的导火索。戴森措辞犀利的文章《上帝公平的是:给了我们每个人的都是只有一条命》把矛盾进一步公开化了。

代理商的诸多违规操作和不负责行为已经对百度的形象造成了影响。而此时的百度,忙于上市之前的准备,同时也由于代理商带来的巨大收入,只能够继续维持着渠道营销的模式。但是庆幸的是,懂得向前看两年的李彦宏为自己留了一条退路,百度的直销还并没有完全取消。

2005年,有了资金,有了名气的百度开始集中精力解决营销渠道的问题。李彦宏先后将上海、广州的代理商取消,并且在2006年加大投入发展直销模式,把关系重大的北京市场收归到了公司的直接营销。

到2007年年初,百度的营销回归到了以直销为主,在北京、上海、广州建立了自己的分公司。那么这样就意味着,渠道营销基本上完成了其在百度发展中的使命,已经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

这个时候的百度,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都已经发展得非常理想,平台成熟,资金充裕,人员齐备,公司直接领导的销售团队也能够非常好地开始销售之前的市场调研,能更好地做好售后市场服务,由此可见,直销也必然会重新回到百度的历史舞台。

在百度由渠道营销逐渐回归直销的两年时间里,品牌营销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品牌教父”梁冬执掌百度市场部,一时间也就成了李彦宏的左膀右臂。

2005年年初加入百度的梁冬所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百度MP3搜索侵权案的危机处理,而这正是在百度上市之前的高度敏感期。在花费了大力气最大限度地控制住此案的影响之后,一个即将上市的大公司的公关宣传和品牌营销也迅速开始了。

在百度纳斯达克上市全案品牌方案当中,以中文当中30多个“我”的不同表达为例,创新地诠释了百度在中文搜索市场上独一无二的优势,这样一种表达生动、形象、有趣,“百度更懂中文”自然打动了很多的国外投资者。

在2005年8月5日深夜,百度在纳斯达克创造了“中国不打折”的神话的时候,在国内,百度600多名员工在“百度人民银行”的海报上摁下手印,并且迅速传播开去,一时之间成为了百度成功上市之余最大的花絮,更是达到了令人惊讶的品牌营销效果。

紧接着,趁热打铁的“百度更懂中文”的系列视频广告在网络上风靡起来,从9月份的《唐伯虎篇》,到《刀客篇》《孟姜女篇》,再到12月份的《神捕篇》可以说都是轰动一时,让人过目不忘。“百度更懂中文”的营销案例也成为互联网营销的经典,更是被写进了广告营销的教材,在全世界获得了无数的嘉奖。

据梁冬自己在《寻找中国》一书中介绍,在李彦宏企图游说他加入百度的见面过程中,梁冬就建设性地提出了“有问题百度一下”的建议。2007年2月,百度首页标题由“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改为“百度一下,你就知道”;2007年5月,百度首页“百度搜索”改为“百度一下”。后来,经过两年的推广,“百度一下”成为街头巷尾时尚一族的口头禅。

此时,百度的品牌营销已经达到了顶峰,“品牌教父”梁冬也就成功地完成了百度品牌“助产妇”的角色任务。

真正的市场占有率,必须具有行业影响率

虽然第一名和第二名只是一步之遥,但是在别人的眼中,第二名将永远是跟随者。

在市场当中,有两种获得暴利的情况,一种是在产业的初期,很多人都没有发现这个机会,当你发现了,就有机会获得暴利,比如20世纪80年代在中关村倒卖PC,倒一把就能够赚到几万块钱,但是现在也就能赚几十块钱。

因此,这一种暴利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没有了。但是另外一种暴利则是能够长期持续的,就是你能够做的东西,别人却不能够做,那么这样的一个暴利就能够持续很长的时间。

就好像是微软,它已经足够大了,但是它还依旧能够获得暴利。其他公司想要推出一个新的操作系统,能不能打开市场都还是一个难题,更不用说和微软抗衡了。由此可见,一旦变成No.1,那么别人就真的没有胜利的余地了。

李彦宏认为,当企业能够成为市场上的No.1,即使所处的产业已经趋向成熟,即使企业能够在某一阶段遇到了成长的瓶颈,但是,由于企业已经建立起绝对的领导者优势,它依旧还是能够获得高额利润的。

在IT软件产业,微软就是这样的企业,它的屹立三十年而不倒的传奇也正是得益于它的这样一种完全占据上风的领导者优势。

2005年的时候,IBM终止了曾经名噪一时的操作系统OS/2的销售,而微软则早以显而易见的绝对优势统治了全球电脑桌面的操作系统。

就是在这样一场长达二十多年的较量当中,微软连续推出了一系列的经典之作:Windows 95、Windows 98以及Windows XP,就这样,从一个无名小辈逐渐成长为当之无愧的世界IT界霸主。

2005年的时候,微软的净利润已经达到了131亿美元,而这要远远高于IBM的79亿美元,以弱胜强,微软正是凭借着出色的商业谋略,才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计算机软件提供商。

当然了,IBM不甘心在OS/2上就这样败给微软,它一直也在不断寻找着机会,试图通过迂回战术来推行一种“无微软”的PC计划。

早在2004年,IBM就发布了客户端中间件—Workplace,也就是可以在客户端上运行的商用操作系统。而这一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开放、跨平台,支持目前所有的计算机终端和操作系统,比如Windows系列、Unix、Linux等。

IBM的战略是非常明确的,也就是从服务器端拓展到客户端,从而能够深入到微软的领地,这样就会在战略上对微软构成威胁。

不仅如此,IBM还重点强调和宣扬,由于用户不必考虑升级和兼容的问题,也没有必要安装其他无关联的软件,因此,Workplace更加安全。

除此之外,Workplace的成本只有微软才能够解决方案的50%。

2006年,IBM又瞄准了普及速度明显加快的Linux操作系统,并且决定在未来三年内投入1亿美元用来扩展Workplace软件对于Linux平台的支持,而且还计划陆续推出旨在动摇微软在桌面软件方面的统治地位等一系列应用软件。

到了2008年,IBM与Linux厂商Ubuntu的大后台Canonic公司宣布将要合作推出一套虚拟化桌面解决方案,也就是现在大家熟知的“云计算”应用。

在2009年,双方合作的“无微软”PC计划首先在非洲地区启动,这一计划使Linux操作系统配合IBM的OCCS(客户端开放式协作软件,主要包括Lotus Symphony以及Notes等软件)为企业应用提供了软件解决方案。不仅包括“云计算”等虚拟远端服务,而且还包含本地运行的软件。

不管是从技术上,还是从价格上,IBM这一次推行的软件服务项目都要比微软的应用软件具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总体而言,IBM的“无微软”PC计划则是进展缓慢,而它之所以没有先在美国地区来进行推行尝试,自然也是担心微软作为本土市场领导者的强势攻势。

其实,对于这一切,李彦宏早就知道了获得领先优势对于一个企业发展是多么的重要,在2007年之后,他就在公司的内部会议上多次阐明他对百度的未来定位:“我们必须要做No.1,你只有做NO.1了,这样你才有真正的实力,如果你成了No.2,那么你就会越做越累,这样就没有意思了。”

不仅如此,李彦宏提出的目标要比数一数二更加严苛,他希望百度做成No.l,做成冠军。

虽然第一名和第二名只是一步之遥,但是在别人的眼中,第二名将永远是跟随者。无论是在行业趋势的把握还是在产品潮流的引领上,都是难以拿到最大的市场话语权的,所以今后李彦宏要做的就是,能够继续保持和扩大这样的竞争优势,不仅要确保能够在国内市场做到No.1的地位,还要将这种优势逐步扩大到海外市场,成为亚洲的No.1,甚至是世界的NO.1。

开发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同样的重要

一个成熟的市场,必须要有广度的范围,还必须要有丰富的内涵。

李彦宏的商业领悟能力非常强,拥有对市场全方面的打量视角,以及深度挖掘市场潜在需求的火眼金睛。所以,百度从来都不会目光狭隘短浅的企业,百度所需要的是更大更精彩的舞台。而这一切,与百度对于搜索的专注也是不相违背的。搜索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就连现在堪称神通广大的百度可能还是只是窥见了搜索的冰山一角。

不仅如此,在竞争无时无刻不在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圈地运动”才能够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广度,也才能够让自己更加安全,抵御对手的能力也变得更加强大。针对选择多元化、个性多样化的用户,也只有不断贴近用户的需求、细化搜索功能和产品,才能够留住用户的目光和点击,从而维护好品牌的忠诚度。

一个高标准的市场份额,不仅包括规模可观的数量,也有着高水准的优良质量。

安分地守着中文搜索第一品牌的宝座,这显然不是李彦宏的风格,选择走向全球化,这才是百度发展的必然趋势。

走出国门的计划很早就在李彦宏的心中深藏,只是当时的百度根基未稳,不能够过多分散精力。在合适的时候去做合适的事情,这是李彦宏一贯的作风。

从2006年开始,李彦宏就把埋藏在内心多年的国际化计划搬上了议事日程。李彦宏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迈出国际化的第一步呢?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是物质上面的需求;第二是精神上面的需求。

当时百度上市一周年,业绩很好,股价更是居高不下,百度已经有了充足的基金储备,那么如何把这些富余的资金再一次去投资,寻找全新的利润增长点,这是一个上市公司必须去考虑的问题。

另一方面,2006年的百度内部已经出现了自我满足的状态,那么如何才能够让百度永远保持着创业初期的激情和动力,李彦宏必须要寻找新的机会点。与此同时,正如李彦宏自己所定义的百度国际化是对百度核心竞争力的一次考核。百度一旦离开了土生土长的中国,还能否再创辉煌呢?李彦宏需要证明自己的团队,需要证明给大家看。

李彦宏让媒体察觉到他走出中国的“野心”则是在2006年5月份,百度张贴了招聘要求精通日语、越南语的工程师和产品经理,而这也立即被媒体解读为是百度在为海外市场招兵买马。媒体的猜测是正确的。日本市场成为百度市场拓展的首选,也是李彦宏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

谷歌在美国市场的地位和百度在中国市场的地位是相当的,李彦宏选择从与中国文化相近的友好邻邦开始寻找突破,韩、日、越自然是首当其冲。

早在2003年,李彦宏就考察了韩国市场,韩国的搜索市场在当时几乎被三家韩国本土的企业瓜分殆尽,李彦宏明白“强龙”与“地头蛇”争斗的难度,当时就选择了放弃。

到2006年5月份,在越南考察的李彦宏发现越南的市场实在是小得可怜,意义不大,那么日本就成为了唯一的可能。6月份,李彦宏带领王湛生、任旭阳一起前往日本调研,走访调研洽谈,同时还请来了一些高手分析了相关的可行性,就这样,百度进军日本如箭在弦。

2006年12月李彦宏正式宣布进军日本的战略计划。实际上,早在5个月之前,日文搜索引擎的研发就已经紧张开展了。经过9个月的高效执行,2007年3月,百度日本测试版如期上线公测。但是,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百度的Spider快速连续密集的信息抓取对日本小网站和论坛造成压力和影响,导致出现了“Spider事件”。

就这样,在“财大气粗”地加大对日本分公司的各项投入的同时,百度也想方设法寻求百度日本公司的本土化。

2007年的时候,索尼前董事长加入百度董事会,任独立董事;2008年8月,原雅虎日本的副总裁井上俊一也欣然担任了百度日本总裁。尽管如此,李彦宏还是做好了“短期内,我们不会对百度日文搜索引擎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做具体要求”的准备。

在东征日本市场的同时,李彦宏也丝毫没有放松对中国搜索市场需求的深层次挖掘。百度搜索功能正在逐渐细分化,产品也更加专业化,服务更是越来越个性化。

从2006年开始,百度空间、国学频道、法律搜索、搜藏、视频搜索、专利搜索、统计数据、游戏平台、财经频道、专利搜索、百度娱乐、百度安全中心、语音频道都纷纷登上舞台,全方位地满足了用户的不同需求,多角度地完善了用户的体验。

百度的搜索领先地位确立之后,李彦宏却出现了另外一方面的考虑。在2006年,据数据显示,中国的网民数量和GDP都已经超过了英国,但是中国互联网的搜索广告市场却只有英国的1/5。

李彦宏说:“媒体上面报道中文的搜索量很有可能已经超过了美国。这么大一个搜索量的情况下,整个付费搜索市场是这么小,实际上意味着大量的搜索量被浪费掉了。”面对中国现阶段很小的付费搜索市场,李彦宏相信百度领先的技术背景以及庞大的网民行为数据,能够让百度拥有深度的满足市场需求的绝对优势,所以,需要的是市场进行的开发和引导。

在2009年百度技术创新大会上面提出的“框计算”更是为用户提供了一张智能式的搜索模式。“用户只要在框中输入需求,系统就能明确识别这种需求,并将该需求分配给最优的应用或者内容资源提供商处理,最终返回给用户相匹配的结果。”

搜索、判断、甄别、决定,一系列的行为都将会由百度“框”完成,相信百度用户搜索信息的体验会变得更加完美。

俗话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尽管百度已经身价不菲了,但是只有在市场开发上面坚持创新和深掘,百度的基业才能够永远常青。

积极面对纠纷和危机,在争议之中自我完善

敢于面对非议、积极处理危机的态度,能够依靠技术提升、观念创新改正错误的能力。

百度的“度”有很多种解释,市场占领上面可以拓宽广度,客户需求上面可以挖掘深度,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是把握好“尺度”,这个“尺度”也正是陷百度于各种非议纷争甚至危机的根源。

版权问题,竞价排名问题,隐私侵犯问题,这些都是源自“尺度”的失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度凭借着广大的用户基础安身立命获取财富,与此同时百度也必须对广大用户的切身利益进行负责。“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运用到企业当中,即,在市场的占有需要遵循合法的途径,市场的使用也需要把握好合理的分寸。

一路走来,百度在市场检验上面不断进行成长,在错误和危机当中不断完善自我。一个成熟的公司是必须具备这些素质的:敢于面对非议、积极处理危机的态度,能够依靠技术提升、观念创新改正错误的能力。

从百度成立以来,百度面临的最大争议就是集中在了竞价的排名问题上。

从2001年百度推出竞价排名之后,竞价排名已经为广大中小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助力,当然也引起了一部分中小企业网站的抨击。最终发展成为一个名为“反百度联盟”的签名公益网站的成立。

事情的缘由还是要从一个叫“踏雪无痕”的站长开始说起。2004年,“美人鱼”个人文学网站是没有任何经济实力参与到百度的竞价排名中来的,面对网站的冷清,站长“踏雪无痕”心生一计,在网站上使用了一个关键字生成工具,这样一来,网站就能够非常容易被百度搜索引擎抓取,而且网站的点击率也开始迅速提升。针对这一作弊行为,百度搜索采取了屏蔽该网站的处罚手段。就这样,在多次交涉无果的情况下,“踏雪无痕”认为百度的行为践踏了中小网站的利益,他联合了具有同样遭遇的网站站长,于2005年发起成立了“反百度联盟”。

2006年5月,百度的竞价排名也进行了进一步的升级,“智能排名”出台。智能起价系统能够综合全方面的因素去考虑关键词的各种相关因素,与此同时还改变了之前竞价排名的固定起价的模式,而且针对不同的关键词的不同火热程度还设定了不同的起价。不言而喻,“智能排名”最后为百度赚取了大量的利润。

可是让李彦宏没有想到的是,过了几个月,2006年9月百度的搜索排名再一次出现纷争,上升到了“欺诈”“不正当竞争”的高度。竞价排名又遭受到新的控诉。

2006年,百度收购了天空下载。而就在不久之后,天极网发现在百度搜索中“天极下载”的结果却链接到了“天空下载”,在天极看来,这是百度违规“护犊”涉嫌欺诈和不正当竞争。双方也因此对簿公堂。

“搜索排名”自此开始长久地困扰着百度。而且,最为沸沸扬扬的是2008年年底,百度竞价排名问题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30分》连续两次曝光。节目认为,百度允许没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购买关键词,进而误导了消费者,导致消费者遭到了虚假网站的欺骗。

换句话而言,百度有失“把关人”的职责,在虚假医药网站的欺骗行为更是成为了帮凶。而这一次曝光立即引起了百度股价暴跌,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面对这样的局面,李彦宏公开道歉,并且决定对竞价排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通过撤下相关关键词、审核客户资质等来维护排名的正当公允。

由于长期受困于竞价排名的纠纷,李彦宏和百度已经不堪其扰。痛定思痛之后,唯有改变才能够摆脱困境。

在第二年4月,新的广告系统“凤巢”出台,2009年12月,百度全面启动了“凤巢”系统,而曾经为百度的壮大立下汗马功劳的竞价排名系统从此退出百度搜索的舞台。

“凤巢”是百度作为媒体和广告推广商在广告道德规范的一种自律,更是对广大用户的搜索体验的提升和负责,也是沉着应对危机的积极表现和有效措施。“凤巢”系统的全面启用势必会对百度的业绩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李彦宏知道,这是百度走向成熟的企业必须要迈过的一道“坎”。

2006年,百度又推出了“精准广告”,而这也曾经一度被质疑侵犯用户隐私权。对此,已经有了提前预期的李彦宏和百度胸有成竹,2008年李彦宏就精准广告是否侵权的问题与英国首相布朗进行了辩论。

侵权问题,其实从MP3搜索到百度文库,就好像无法摆脱的苍蝇一样一直纠缠着李彦宏。

从2005年开始,百度MP3搜索多次遭到了侵权的起诉。

比如2005年6月,上海步升音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起诉百度侵犯其音乐著作权;2005年6月,国际唱片协会以百度MP3侵权为由,将百度告上法庭,之后更是屡败屡诉;2006年开始,国内主要的电子音乐提供商娱乐基地多次起诉百度……

对于李彦宏而言,MP3搜索侵权成了百度官司当中的“老大难”问题。

除了其中一家公司胜诉之外,其他公司都无一例外地以败诉告终,但是不管最后百度是胜是败,搜索侵权可以说已经成为一个产业利益博弈的导火索,也成为搜索行业的共同弊病。到了后来,通过战略合作,百度与滚石、百代联手为用户提供免费试听服务,但是MP3搜索侵权问题还是没有彻底解决,而这也是李彦宏迟早需要去解决和挣脱的一个困境。

拥有远大的理想,让激情不断地传递

每一个人都是有惰性的。作为一名企业家,不仅仅需要让自己长久地保持创业般的激情,与此同时,也需要激发每一个员工具有主人翁般的热情。

每一个人都是有惰性的。作为一名企业家,不仅仅需要让自己长久地保持创业般的激情,与此同时,也需要激发每一个员工具有主人翁般的热情。

驱动人们向前的力量,通常有两种:物质和精神。为了能够让员工既有忠诚度又有激情性,高薪酬、高福利甚至期权股份,这些都纷纷成了激励的手段。但是在现代企业当中,物质激励制度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当物质的欲望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那么人的惰性就会变得更加凸显。而这也是很多企业走到一定时期所遇到的难以逾越的瓶颈。

精神激励在这个时候就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了重任。曾经一度被人们遗忘的伟大的梦想、美好的理想主义,此时能够让已经沉静下来的企业再一次生机勃勃,激情四溢。

在“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上,李彦宏就非常激动地说,“百度创立源于我作为一个技术人员的梦想,这个梦想就是用技术来改变世界,来改变普通人的生活。”

其实,在李彦宏实践技术改变世界理想的这一过程中,也发生过这样的小插曲。

毕业将近六年的李彦宏在硅谷Infoseek工作。虽然对于公司的管理也有腹诽,但是李彦宏还是有一些陶醉于这种安逸和舒适的生活的。最后李彦宏在妻子的鼓励下才恍然大悟,离开Infoseek,开始回国创业。

“在我创立百度初期,我并没有预想过百度会达到7000人的规模和营业收入连续14个季度同比增长达到三位数。我所想的是:有一天,一定会有非常多的人天天使用百度,一定可以做出最优秀的搜索引擎,一定可以帮助所有百度用户更便捷地找到信息。这是我的理想、是我的信仰。”后来,百度在短短几年里取得惊人的成绩,人们诧异于这种百度节节攀升的速度和永动力时,李彦宏说:“这一切缘于职业理想,我是理想的坚定守望者。”

李彦宏在给贫困大学生写的信当中回忆了自己创业之初的经历:“在那段时间里,我们的工程师为了一个共同的梦想与目标,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饿了就泡一包方便面,困了就干脆席地而睡,醒来以后继续工作。其实,他们中的许多人当时完全有机会能够到IBM、微软等跨国公司工作并取得一份可观的收入,但他们却选择留在百度,拿着微薄的工资,没日没夜地工作。他们说是我的‘做中国人自己的搜索引擎’的梦想感动了他们,而我也被他们所感动。”

如何才能够把自己的激情成功地传递到每一个员工的心中,从而化为他们工作的动力呢?在西方商学院的EMBA课程里,经常会讲到“毛式管理法”,主要是指企业管理者在创业初期以精神激励去促进员工为公司的发展不断拼搏奋斗的一种管理模式。特别是在中国企业发展过程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大家熟知的马云创立的阿里巴巴集团就是典型的代表。

其实,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都是无可厚非的,关键要两相结合,相得益彰。

2003年春末夏初,在非典蔓延的日子里,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停止工作,百度这个时候还雪上加霜地遭遇了有史以来的黑客袭击,并且时间整整持续了三天。

不得不承认,当时百度公司的士气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李彦宏就在办公室里面整天反复地播放一首歌—《十送红军》。

红军长征过程中那种百折不挠的钢铁般的意志,通过激昂的歌声传播到了百度的每一个角落。让李彦宏非常欣慰的是,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我每天都可以收到一些用户发来的鼓励和赞许的邮件”。百度的技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时期得以飞速发展的。

百度成功上市之后,公司员工也曾经一度表现出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和劲头的疲软,作为领航者,李彦宏说道:“相较这段时间诸多事件引发的对百度品牌损失的担忧,我们更担忧的是在百度上市一周年以来,在公司里的某种骄傲和松懈的苗头,某种以为可以像在‘资本主义国企’的那些国际公司里的但求无过的情绪在滋生,这些才是我们更加深重的忧虑。”

也正是这一原因,才有了李彦宏著名的《百度永远离破产只有30天》,李彦宏用自己的激情和斗志洋溢感染每一个人,“我们必须时刻提醒自己,身处这样一个不确定的年代,我们仍然是一家心中有着远大理想的——小公司。我们要投入全部的精力来提升我们的核心技术,创造出具有更好用户体验的产品!我们要比别人更快地行动,我们要杜绝一切形式的浪费,才有可能生存下来。”

在百度公司上市一周年的时候,李彦宏在空间贴出《三百五十里路》的歌词:“三百六十五里路呀,岂能让它虚度?我那年万丈的雄心,从来没有消失过,即使时光逝去依然执着!”李彦宏告诉员工,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一段新的征程,百度用搜索改变世界的道路还很长!在两周年之际,李彦宏又以《明天会更好》为公司期许,与百度人共勉。

2007年百度成功进入日本,在很大程度上,这是李彦宏让自己和员工时刻保持创业的激情、谨慎、勇猛的策略,更是百度脱离熟悉的环境在崭新市场上面的又一次艰辛创业。2009年,李彦宏再次预期“2012年与谷歌划洋而治”,即以太平洋为界,到2012年,百度要在太平洋的西边占主导地位。

2010年6月,在第十届中国企业“未来之星”年会上,李彦宏感慨道“市场经济环境下,做企业是改变世界的最佳途径。”他认为:“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如果你能为别人创造价值,就能获得相应的回报,这个我认为是非常可以享受的过程,尤其是有企业家基因的人,如果你们走过这样一个路径,会感到非常的幸福,非常的不平凡。”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企业家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奋斗之后所产生的巨大喜悦和幸福。

这也正如李彦宏所说:“梦想有两个层面,先实现事业的梦想,再实现生活的梦想、家庭的梦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