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创业型大学图书馆的转型发展

创业型大学图书馆的转型发展

时间:2022-08-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战略无疑为我国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同时也为大学图书馆在数字时代发展提供了新的转型空间。在建设创业型大学环境下,大学图书馆的价值取向、关键资源、组织形态和制度安排都面临着重新定位和转型发展。

创业型大学图书馆的转型发展

郭爱枝

(浙江农林大学图书馆、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党总支副书记)

创业型大学兴起于20世纪中叶,以英国沃里克大学为代表的创业型大学,通过有效地将自身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从而引起了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知识经济时代,困难与机会同在。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战略无疑为我国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同时也为大学图书馆在数字时代发展提供了新的转型空间。在建设创业型大学环境下,大学图书馆的价值取向、关键资源、组织形态和制度安排都面临着重新定位和转型发展。

一、创业型大学的兴起改变了大学传统的发展路径

从20世纪中期开始,大学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中提出,知识已成为社会的核心,知识资本(生产和传播知识的经费)的比例已大于资金资本,知识与经济相互间的渗透日益紧密,产品与服务的知识含量不断提高。经济的增长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创新、生产和扩散、应用。创业型大学是在政府、社会的推动下应对自身危机的产物,是在回应经济社会新需求、新目标和新问题中逐渐嬗变生成的。它因美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伯顿·克拉克教授的研究得名,现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追求的方向,并成为大学进取与变革的有效路径。

创业型大学是一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存智慧与策略,通过大学声誉与创新能力的超常规累积,带动大学自身资源吸附能力的增长[1],从而获得更大的社会声誉和社会资源,最终使自己摆脱被边缘化的命运。创业型大学的生成来自大学、政府和市场三方力量的综合作用,无论是将大学创业活动作为研究延伸的美国模式,还是将大学创业活动作为教学延伸的欧洲模式,创业型大学中的组织转型和创业活动,外在表现形式为呼应社会经济需求,而其内在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的研究和教学,在于推动知识的创新和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的创新。[2]

我国在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迫切需要创建一大批创业型大学,大力开展知识体系创新并加速在自主知识产权基础上的科技成果转化。同时,我国高等教育舞台更加开放,高等教育的边界逐渐消失,丛林法则最终会适用于这一舞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已从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发展转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高校层次类型分化的内在需求日益显著。国内大学普遍面临着如何转型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艰难选择。美国学者亨利·埃兹科维茨将创业型大学区分为“美国模式”(大学创业活动作为研究的延伸)和“欧洲模式”(大学创业活动作为教学的延伸)两种。[3]我国应结合欧洲国家创业型大学的发展经验和国内一些大学的成功创业实践,高度重视教学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的转型问题,因地制宜,着力构建一批不同风格、不同层次的“创业型大学”,充分消化、吸收、提炼原创知识成果并运用于企业实践之中,促进实用型知识和技术在全社会的流动、转化与应用。

二、大学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分析

从20世纪后期开始,大学图书馆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信息产业特别是信息服务业应运而生,以Google为代表的信息服务公司大量出现,得到了最广泛用户的支持与使用,并由此改变了用户信息需求的模式和信息行为方式。以Google为代表的信息服务公司不仅深刻地影响了用户的信息行为,而且正在逐渐侵入传统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如Yahoo Answers、百度知道、新浪爱问等服务开始与图书馆的参考咨询形成竞争态势。而饱受争议的Google则宣称,Google Print的目标就是把那些存在于书本上的内容,让你以最容易的方式看到并出现在Google的搜索结果中。它把图书分成公共领域无版权限制的图书和在著作权保护期内的图书两大类。前者提供全文;后者提供含有关键词的片段,但提供全文的搜索和收藏该书的图书馆链接。Google的触角伸进了图书馆最为传统的阅读领域。

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服务的需要,图书馆功能逐渐扩大,图书馆的运行成本在不断上升,资金投入也较大(包括设备、设施、文献资源等),特别是数据库资源的保障,以及图书馆硬件设施的改造和升级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图书馆的发展趋势表明,在未来的3—5年里,由于各种现代化设施和数字化服务的需要,现有的支持水平将难以维持图书馆的运作。而同时,很多用户对图书馆可以提供的资源与服务了解得还不全面。即便有所了解,也因为图书馆相对于Google之类社会信息服务公司而言,服务及使用门槛有所限制,因而阻碍了图书馆服务的深入与普及。[4]由此大学图书馆不得不进入艰难的转型之中,对外部环境的改变进行“创业型的回应”。

三、创业型大学的要素对大学图书馆转型的启示

传统大学向创业型大学的转型是源于对自身生存、发展和寻求更多资源的需求,是对外界纷繁复杂的需求的回答。伯顿·克拉克正是在此背景下对英国沃里克大学等欧洲5所创业型大学进行了深入调研,并于1998年出版了《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他强调创业型大学有五个核心要素[5]:第一,强有力的驾驭核心。即建立一个稳定高效的管理决策中心,研究、设计和制订大学的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第二,拓宽的发展外围。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对外交流,特别是知识转让、工业联系、提供咨询和进行继续教育等工作,以及成立研究中心进行多学科或跨学科合作。第三,多元化的资助来源。致力于开辟所谓的“第三渠道经费”,即在政府投入之外,主动寻求资助。第三渠道经费来源的拓展保证了大学能够对校内的不同系科进行交叉补助,从而提升全校的整体学术水平。第四,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只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才能带来较多的资金支持、较强的师资和较好的生源,而这些正是推动学术向更高方向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五,整合的创业文化。创业信念和创业品格在行政人员、教师和学生中广泛传播,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一体化的创业文化,培植大学的个性

从伯顿·克拉克关于创业型大学的五个关键性要素可以看出,创业型大学的动力源来自两个层面:大学自上而下的资源控制能力和组织变革能力,以及由此激发的自下而上的知识创新活力和技术转移、推广能力。[6]作为大学信息资源、信息服务和教学科研支持基地的大学图书馆,同样也面临着如何重新定位和发展的问题,一方面要顺应和支持创业型大学的转型过程,另一方面也要在和社会信息服务机构的竞争中寻求突破和先机。

在传统环境下,图书馆是大学校园里唯一的信息资源提供者,因而当仁不让地成为学校的信息资源中心。但是随着网络化和市场化的进程加快,学校内部的计算中心、网络中心,校园外部的社会信息服务商都在积极开发信息资源,开发信息市场与用户,更不用说以Google、Baidu为代表的无处不在的网络信息服务机构,大学内的信息环境由一元化变为多元化,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心的地位早已受到严峻的挑战。大学图书馆能否提供比搜索引擎更有效的服务手段?能否继续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第一手段”?而大学图书馆因对大学严重的依附性,不易发觉自己所处的危险境地,依旧满足于学校提供的经费、馆舍、人员及其他发展条件,没有形成危机意识。在创业型大学建设环境下,我们要积极寻求图书馆的“自主与创新发展”。

四、创业型大学图书馆的转型策略

一所创业型大学是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发展的动因。“三螺旋”即大学—产业—政府三方在创新过程中以经济发展的需求为纽带连接起来,密切合作,相互作用,形成三种力量交叉影响、螺旋上升的新关系,旨在加强学术界、产业界、政府之间的合作,促进整体协同发展。创业型大学在“三螺旋”体系中发挥着独特的优势,积极承担并发挥起知识传承与创造的任务,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7]因此,创业型大学图书馆不仅要支持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而且要培植学校的创新文化氛围,支持师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转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图1所示)。

图1 创业型大学视域下的图书馆转型发展模型

(一)价值重构:从被动封闭向主动开放转变

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保证知识的自由获取。在建设创业型大学视域下,要努力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全天候、开放性、多格式、多语种、全球化、周到便捷的信息服务。同时,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向社会敞开知识的大门,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服务对象及技术发展,论证策划服务品牌,实施品牌战略,开辟新的服务项目,宣传图书馆的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从而将图书馆和社会发展进程、社会热点联系起来。

“持久的转型并不依靠不幸的环境威胁所引起的一时迸发;它并不等待旧时争论利益的偶然趋同,更确切地说,不管什么样的最初的刺激,转型有赖于构筑新的成套结构和进程的集体反应伴随着稳定地表达坚决的院校意志的有关信念”。[8]图书馆要坚定创业信念,打造“情报收集、专题教育、调查咨询”三位一体的创业导航服务,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全面地获取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的各种情报,大力宣传国内外著名的创业典范和创业成功案例等,培养师生创业意识,激发师生创业热情,培育创业文化。

(二)组织创新:从注重实体向虚实共存转变

构建多主体参与的组织形态。多主体有三类:一是图书馆,包括图书馆管理者、一线馆员、支持馆员;二是供应商,包括书刊出版商、数据库服务商、系统服务商等;三是用户。图书馆基于自身的战略目标,为获得创新资源,应加快服务创新速度,创造更大的图书馆价值和创新绩效,借助信息网络技术,与用户、供应商等建立信任合作的战略伙伴关系,充分吸引和鼓励图书馆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参与服务创新。

构建虚拟化组织形态。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和助学者共同构成一个交互式、协作式的网络空间,成员之间以网络为通信工具,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交流、沟通,以获取知识、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并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虚拟化空间是在共享式学习和开放获取运动背景下产生的,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虚拟和实体并存、馆内和馆外交融的共有平台,以培育读者信息素养,促进建立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为目标的创新服务模式。

(三)制度创新:从因循守旧向鼓励创造转变

面对管理和服务的落后局面,尤其是日益拮据的经费困境,图书馆都习惯于“眼睛向内”,忙碌于内部管理上的修修补补,而不习惯于向政策问责、向政府问责、向制度问责。[9]当务之急是建立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重点是激励馆员参与服务创新。馆员行为受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内部因素包括人格、工作动机、技能、认知风格和价值观五个方面;外部因素包括授权和创新氛围两个方面。因此,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提高馆员参与服务创新的能力和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效率、效果;加强对馆员业务技能、知识学习与应用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能力等的培训;构建柔性的组织系统和良好的沟通渠道;营造团队知识共享氛围,促进馆员的团队合作;对馆员进行合理授权;为馆员参与服务创新提供技术和设施支持;对馆员的服务创新行为和过程进行评估并提供反馈;对积极参与服务创新和提出创新思想的馆员给予激励,如新闻报道、授予荣誉证书、晋升奖励及适当的物质奖励等。

(四)外部互动机制:从信息收集向知识扩散转变

大学图书馆有很多与企业相类似的结构和运作环境,同样面临着资源管理、用户研究、定位市场、人力资源等问题。创业型大学图书馆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学会经营,学会推销,对外界环境做出更加灵活的反应。必须构建一个虚实结合的网络组织和相应的激励机制,搭建起图书馆、供应商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机制和参与平台。如南洋理工大学图书馆的营销实践证明,与供应商等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已成为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强大推动力。[10]当前,一方面,要加强学科馆员与各研究中心的对接。凭借学科馆员娴熟的图书情报专业技术和专业学科知识背景,挖掘和创新利用信息资源,促进科教一线知识生产的进程和高新成果的产出。助力学科带头人和研究中心及时了解世界一流大学和同向竞争性大学的发展水平与发展趋势,全面了解学科前沿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发展态势,制定学科中长期发展规划和评估学科发展现状。另一方面,通过需求调查分析,根据使用者的不同特性,来界定主要的使用群体,有针对性地设计信息服务产品。如选择一些与图书馆联系密切的企业,如书商、出版社、数据库商进行合作,在信息资源的重组、整序、分析及开发方面进行合作,鼓励馆员承担社会课题及与社会合作有关课题,把大学图书馆作为社会信息生产、服务机构的一个科研和实验基地。

【注释】

[1]宣勇:《创业型大学建设的内涵与问题》,《教育信息报》2011-12-22.

[2]亨利·埃兹科维茨:《三螺旋》,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3]刘永芳、龚放:《创业型大学的生成机制、价值重构与途径选择》,《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第10期,第95—101页。

[4]袁曦临:《从封闭走向开放:关于创业型大学图书馆的思考》,《图书馆》2008年第10期,第46—50页。

[5]付淑琼:《大学进取与变革的路径:论伯顿·克拉克的创业型大学观》,《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第63—67页。

[6]刘永芳:《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高校资产公司:国际比较与政策选择》,《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9期,第36—41页。

[7]张秀萍、迟景明、胡晓丽:《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创业型大学管理模式创新》,《大学教育科学》2010年第5期,第43—47页。

[8]伯顿·克拉克:《大学的持续变革——创业型大学新案例和新概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9]蒋永福:《现代公共图书馆制度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10]孙鸿文:《国外高校图书馆营销管理的实践及启示: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图书馆建设》2010年第9期,第103—10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