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联结性思维的科学依据和应用原则

联结性思维的科学依据和应用原则

时间:2022-08-2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联结性思维的科学依据和应用原则在多样性世界中展翅飞翔,让我们的思想伸向四面八方,可以有效地实现创新。联结性思维方法也是创新思维中一种重要的方法。由此可见,联结性思维的方法与应用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客观性和必要性,这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基础上的。

第一节 联结性思维的科学依据和应用原则

在多样性世界中展翅飞翔,让我们的思想伸向四面八方,可以有效地实现创新。在纵横交错的联结点上挖掘开拓,也同样可以有效地实现创新。那么,什么是联结和联结性思维?

所谓“联结”,即在现有的、彼此独立的个体或概念之间引发关联,依照某个目标进行整合或重构,以期产生新的功效,或使其增加超越于原来个体的功能。联结性思维方法也是创新思维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多样性思维侧重揭示每一个体或每一概念如何突破单一实现多样化的问题;而联结性思维则侧重于揭示常规中彼此独立的个体事物之间、常人看来毫不相干的概念之间的某种联系,寻求最佳结合点,使新的交合体形成新的机制或具备超越的功效。

今天,中国的市场经济已经拉开了帷幕,要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要与世界经济的发展接轨,作为社会经济细胞的企业,时时处处面临着技术更新、产品换代、健全服务、创建名牌、塑造形象、开拓市场等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求企业经营者必须建立科学的创新思维方式,掌握各种创新方法,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独特的企业创意,以“新”制胜。

一、联结性思维的科学依据

任何一种理论观念和实践方法都需要客观的科学依据。创新思维中有关联结性思维的方法与应用也同样建立在一定的科学理论和实证论据的基础上。

1.联结性思维的理论基础。

有联系才可能去联结,而一切事物、一切概念之间都存在联系。“整个世界是必然的联系……”,“一切事物的相互规定的联系”。“一切都是经过中介,连成一体,通过过渡而联系的”,“现象的一个领域的一切方面、力量、趋向等等的必然联系、客观联系”,“每一概念都处在和其余一切概念的一定关系中、一定联系中”。从黑格尔的《逻辑学》到列宁的《哲学笔记》,都多次提到“联系”的思想。而且这种联系不是个别事物或概念之间才具有,而是在一切事物一切概念之间都具有。“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论断。纵观人类思想史,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师的经典论著中,他们都科学地揭示并论证了一切事物、一切现象、一切概念之间都存在普遍联系的思想,并把这种联系作为唯物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特征。

联系或称关系,作为普遍的哲学范畴,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及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是在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物质世界——的普遍本性之一,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联系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观点包括两重含义:一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现象、过程这样或那样地联系着,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二是任何事物、现象、过程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成分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联结性思维的方法与应用正是基于前者这样的客观前提,将现存的、彼此独立的个体事物或现象等相互沟通、嫁接和组合,使它们之间内在的客观联系显现化,以求产生对人类新的价值。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人类实践活动的关系而言,可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前者如机械、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联系,这些联系在人产生之前就存在并得以实现,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依赖于人的联结活动而呈现;人为事物的联系就其本质也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这些联系是在社会环境中发生,而且必须借助于人的活动方式才得以实现。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们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而人们联结事物的能力也必将得到发展。每一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轮回,都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创新过程,即人们认识联系,实现联结,将客观事物再造出对人们具有特定意义的状态的过程。由此可见,联结性思维的方法与应用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客观性和必要性,这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基础上的。

2.联结性思维的实证论据

哪里有联系,哪里就有可能发生联结,联结是联系的行为化、作用化和效用化,它早已存在于一切领域的纵、横发展之中。产品之间的联结产生成倍的功效;企业之间的联结能够增强竞争实力,甚至于起死回生;若干概念之间的联结经常使企业在经营发展中获得独特的创意从而具备某种竞争优势。

坦克、收录收音两用机、双焦距眼镜片等都是联结的产物;合金是不同种金属的组合,它已经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甚至有人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是合金的战争”。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留心就会发现,我们身边已有许多靠“联结”而形成的多功能、高效用的物质产品。

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酸、甜、苦、辣、咸本是五种不同的概念,它们的味道迥然不同,使人们各有所爱。在日本有一道大众小吃,名叫“汤豆腐”,原料却不过是将豆腐与海带放在一起煮,味道却异常鲜美,不属“五味”之列,可日本人都爱吃。但吃了几百年,人们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本世纪初,日本的一位理学博士池田菊苗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他发现那使人感到好吃的味道,既不同于咸味,也不同于酸、辣,在将五种味道分别联结组合也未得其味后,他确信这一定是一种新物质。于是,经过多年潜心研究,1908年,池田博士终于从海带里发现了一种叫“谷氨酸纳”的物质,并得到了它的结晶体。博士给这个新物质起了一个易于理解的名字——味之素,并以之命名了新创立的公司——日本味之素株式会社。这个中国人称之为“味精”的东西,使人们首次在酸、甜、苦、辣、咸之外又多了一个“鲜”味,人类的饮食生活也变到更加丰富多彩。谷氨酸纳早已走向了世界,味之素公司也从生产味道开始,今天已有了调味料、油脂、加工食品、饮料和医药品等五大门类的数百种产品,成为具有800亿日元资产、年销售额达6000亿日元,在21个国家有52个生产点的综合性食品公司。

日本味之素公司的发迹尽管不是直接得益于靠联结生成的产品,但如果没有创新思维中联结性的方法,不将已知独立的酸、甜、苦、辣、咸五味分别联结组合,也难于发现“谷氨酸纳”这种新物质。

现代商界,人们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可是在相当多的时候,有了什么样的生产,也就有了什么样的消费。于是,一些精明的企业家充分运用联结性思维的创新方式不断地向消费者推出他们似曾熟悉,又比以往具有超倍效用的“联结体”型产品。若没有人想到用红果加上胡萝卜再加上糖制成果茶,也就没有今天这么大的果茶消费市场。这种用低廉原料联结组合为一体的复合型产品,其味道新、营养全,在我国饮料市场上竟可与“可乐型”产品一争高低。笔记本电脑的问世逐渐替代了人们手里的钢笔、记事本和稿纸,它在时间和空间上将笔记、稿件、通讯设施等原先不同的个体联为一体,多功能化地为人们提供资讯服务,同时也推广着高科技成果的普及和运用。

产品之间的联结是众多企业在发展科技、占领市场的经营中一种改革与创新的方式。同样,企业之间的联合或兼并也使其各自的结构得到了调整,员工得到更合理的安置,尤其是对于亏损企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国家也减少了补贴。由此可见,联结性思维的方法与应用已为社会的发展、为企业的生存、为消费者的生活带来了福音。

二、联结性思维的应用原则

事事有联系,因此时时存在联结的可能,联结性思维的创新方式具有客观性、必然性和可行性。在大千世界面前,如何进行有效的、有益的联结,这需要一定的价值导向,需要人的内在尺度和社会发展的外在尺度的和谐统一,需要用社会的、经济的新伦理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一般来说,在人们利用联结性思维方法进行创新活动中,需要注意如下应用原则。

1.文化性原则

文化即“人化”,文化性原则即文明性的原则。一切联想的发生、联结性的实现,都要以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为前提。企业在创新中,应该把社会效益、长期效益放在首位,企业文化在价值取向上要首先解决好“为谁服务”的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经营创意纷纷出台,在许多商业街上书店被一家家挤出闹市之后,又有一些豪华的大商场辟出柜台来卖书。商场、书店本是两方不同的市场,之所以联结到一起,正是由于文化观念的作用。在商界,哪些商品盈利大,其经营者就多,而经营图书系属薄利,然而书是知识的源泉,科学技术的宝库,社会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发展都需要人们从中汲取营养。于是,有眼界的经营者不惜少盈利,腾出寸金之地经营图书,这是一种高社会效益的创意,也一定会被消费者认可,从而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同样,也是利用有效的联结,餐饮业的个别经营者将“罂粟壳”等国家禁用物品放入火锅或菜肴中,以招揽生意、培养“回头客”,从而赚取利润,这样的经营行为直接损害了消费者,扰乱了市场秩序,是国家的《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有关法律政策所不允许的。

可见,联结的内容可以是多维角度、多种方面。尤其是对于企业,在可视的经济利益面前,应时刻勿忘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是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尽管企业经营是要实现经济效益,但一个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全民道德文化的支撑。只有健康的企业文化,才能有健康的市场文化和消费文化。因此,首先应该用“文化性”规范人们的联结行为,这种原则是人们进行联结性创新活动的社会保障和政策保障。

2.商品化原则

商品化即资源化,即要建立强烈的商品意识和资源意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实践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一个国家的经济能不能发达,很重要地在于这个民族具不具备商品意识。只有具备强烈的商品意识和资源概念,才能善于发现事物之间,每个看似独立的个体、概念之间的某种联系,通过联结产生经济效益。

当年日本的松下幸之助在大阪的一家自行车铺学徒,他的师傅经常派他替顾客买烟,于是他事先以批发价买来几条,一个月下来,他贩烟的收入竟也达到了工钱的一半。东南亚有一位世界级的巨富,当年靠卖鸡蛋起家,在卖鸡蛋时他让他的妻子替顾客捡鸡蛋,因为他妻子的手指纤细,捡鸡蛋时就显得鸡蛋不那么小了,结果,这一个鸡蛋的家当越做越大,如今他已成为遐迩闻名的世界大亨。

从替人买烟到赚得另一份工资;从纤细的手指到卖鸡蛋,正是强烈的商品意识,才使他们捕捉到情境中各事物之间的微妙关系,从而把这些看似无关的事物联结起来。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指出:“想不到,商人距离共产主义原来比农民要近得多”。具备职业性的商业头脑,才能把彼此分离的事物、概念联结起来,形成能够获得效益的资源,这种原则是人们进行联结性创新活动的经济保障和物质保障。

3.优势化原则

优势化即独特性。一个成功的企业在市场上一定占据了某种竞争优势,能够做到在赚取理想利润的情况下,顾客愿意购买其产品或服务。同样的市场环境,为什么企业有亏有盈,有生有死呢!无非是在产品的价格、质量、功效、需求、服务和信誉等方面,成功的企业具有独特的优势。

“竞争优势”是一个较抽象的概念,曾有人通过借用一个故事,来诠释它的内涵:据说有两个人甲和乙,在大森林中行走,甲喜欢讲话,总是对乙说着什么,乙只顾走路而不回答。甲说:“我告诉你吧。花岗石是火山爆发形成的”,乙听了点点头,过了一会儿,甲又说:“有一件事我必须告诉你,你晓不晓得,这里边有熊,看见熊的时候千万不要跑,因为你跑不过熊”,乙又没有说什么。果然,走到森林深处,他们看见了一只熊,乙马上蹲下去系好鞋带,甲着急地喊道:“你千万别跑,你跑不过熊!”这次乙回答了:“你说得对,我不跟熊赛跑!”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但乙的回答却留下了暗示:他不会跟熊赛跑,而他要跟甲赛跑,因为熊抓一个人就够了……。这就是竞争优势的概念,“熊”意味着市场危机,面对同样的危机,只要企业有某个方面比别人强就不会先垮掉!寻找自身强项,通过创新形成或强化这一竞争优势,正是我们产生联想,进行联结性创意的思维生长点。

知彼知己,了解大量的市场动态和行业信息,通过某种联结有针对性地壮大自己、强化优势,这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的秘密所在。本文开篇中提到的企业联合或兼并等事例,正是源于优势致胜的原则,这是人们进行联结性创新活动的资源保障。

4.非常规化原则

非常规化即突破性,破格思考,标新立异。詹姆士曾说:“所谓天才,不过是一种以非习惯性的方式观察事物的能力而已”。在联结性的创新思维中,更要求人们突破事物原有的格局和存在方式,认清事物之间、概念之间的联系,而重新组合它们,以达到求新、求异的创造效果。在这里,非常规化的要求表现在需要人们经常打破自己的心理定势,而处于一种“反常性”的状态,这样才能发现问题,看清关系,实现事物或概念之间的联结性创新。

多种迹象和实验的结果证明:牛顿经典力学中的“惯性定律”在一定意义上也可用来解释人的心理现象,即在没有其他特殊因素的影响下,人的心理活动或状态倾向于保持其先前的活动或状态,这就是心理定势。经过多年的学习或教育及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许多人具备了知识,了解了事物“应该怎么样”!学会了如何去寻找正确答案,但是,却丧失了寻问为什么以及寻找多种可能性的探索精神。国外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位高中的英文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小粉笔点,然后问学生们“这是什么”?几秒钟后,一个同学回答:“这是黑板上的一个粉笔点”。其余的同学松了一口气,并没有人补充,老师说:“你们太令我惊愕了!昨天我问幼儿园的小朋友,他们有50种不同的答案,如鸟的眼睛、电线杆头、星星、石子等,他们有那么丰富的想象力,你们竟只有一个答案”。美国多项发明家、著名工程师查理·凯特林曾讲:“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越高,成为出色的发明家的可能性就越小”。对这一结论尽管我们不敢苟同,但是传统的社会文化和教育方式倾向于传授和证实已有的东西,忽略提出假设,不注意培养创造力的现象,确应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因为这影响着几代人的创新能力。囿于习惯,按常规办事,这是创新思维的极大障碍。尤其是联结性思维方法的运用,更需要人们破格思考、大跨度地进行超越时空的联想,将社会历史的、民族地域的等各种事件、概念等进行无限深度和广度的信息交合,在突破原有事物的框架、格局及一切心理定势的前提下实现联结性的创新,总之,不拘一格是人才!

由此,在联结性的创新活动中,首先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排除或突破原有定态。在思维方式上,注意从经验型转向科学型;从滞后转向超前;从线性转向立体;从封闭转向开放,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进行非常规化的思考并付诸实施,以达到逻辑与非逻辑的有机统一,这是人们进行联结性创新活动的心智保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