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评价方法

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评价方法

时间:2022-08-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②能够对改进区域创新系统、提高区域创新系统绩效提出具体意见。

(四)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评价方法

从理论上讲,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可以采用的方法主要有:

1.指标法

即依据区域创新系统绩效测度的指标体系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然后作出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评价的方法。OECD的《国家创新系统》研究报告以及柳卸林主编的《21世纪的中国技术创新系统》一书都是采用这种方法,对国家创新系统的绩效进行评价。指标法的优点是:①评价区域创新系统绩效指标的经济学含义既直观又明确,容易被人们理解。②能够对改进区域创新系统、提高区域创新系统绩效提出具体意见。③所描述的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状况,能与人们的直观经验相比较,进而能够被人们接受。④计算量不大,计算结果又能够清晰地反映区域创新系统绩效测度指标的动态变化状况。指标法的缺点是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不能为有关决策者和管理者提供更多的、科学的、有用的信息,如区域创新系统绩效测度的各个指标都是独立的,在指标法中看不出这些指标有什么关系,无法对区域创新系统整体绩效作出判断;又如若针对某个测度指标提出改进措施并且有关部门也努力去做了,但难于说清这些努力对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影响究竟有多大(雷家骕、冯婉玲,2001;曹青洲、王志辉、王振江,2001)。

2.模型法

即通过建立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数学模型来计算区域创新系统绩效高低的方法。这种方法从理论上说比较理想,具有高度抽象性和高度精确性,但由于影响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变量很多,要建立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数学模型是十分困难的。迄今为止,尚没有学者在这方面做过尝试。

3.因素分析法

即运用层次分析的建模思路,对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构成因素做周密的调查分析,然后构造出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并通过这种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对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而进行评价的方法。王海燕的《国家创新系统运行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一文提出的国家创新系统绩效层次分析法(AHP法)就是属于这种方法,但她只提出层次分析法的操作方法,没有具体测算。运用因素分析法来评价区域创新系统的绩效,它的逻辑过程如图6-3所示。从图6-3上可以看到,运用因素分析法评价区域创新系统的绩效可分为四大步骤:

(1)了解并掌握所要评价的区域创新系统的绩效问题,包括明确评价目标与基本要求、搞清问题所在、做周密调查与收集资料、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以及评价工作的总体构思,这一步是进行评价的前提。

(2)构造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根据评价目标与基本要求,设计一套表述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指标体系,并依据这些指标进行评价工作。为此,这些指标一定得具有可操作性,即能够收集到资料与数据,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建模思路,把所设计的一套表述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指标体系,按照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进行归类、分组,构造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img11

图6-3 因素分析法评价的逻辑过程

(3)确定权重,递阶层次结构模型中指标的权重分为不同分组的指标权重和不同层次的指标权重。对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的某一层次的一个分组指标,确定这个分组内各个指标的权重,就是把每个指标在这一分组内的相对重要性做定量化处理,以便对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评价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计算与分析。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定量化办法,在层次分析法中一般采用的是1~9比例标度法。在确定好分组的指标权重之后,有时还需要确定某个指标关于它的上两个层次,或最高层次指标的权重,这就是所谓的层次指标权重。此时,可采用加权方法进行计算得到。

(4)评价分析,当需要的计算结果有了之后,就能够作出评价与分析(王海燕,2001;曹青洲、王志辉、王振江,2001)。

由于目前我国统计体系对很多技术创新内容都没有反映,尚

无法收集到区域创新系统绩效测度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相应数据,因此这里尚无法对我国各地区域创新系统绩效作出具体计算和评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