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创造性思维与不确定性

创造性思维与不确定性

时间:2022-08-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创造性思维与不确定性精神是对肉体的超越;思维是对肉体——这一物质实体的存在的超越。而所谓的“创造性思维”则不可避免地产生于“泛创造”的思维之中。“创造性思维”要创造思维中的“关节点”必须要经过强烈的、自觉的努力。科学中的创造性思维是通过在思维的世界中创造新的确定性来再现宇宙的均

◎创造性思维与不确定性

精神是对肉体的超越;思维是对肉体——这一物质实体的存在的超越。人的肉体的创造力是有限的,其实现创造(包括对自身的创造)的运动形式是受自身的限制的。当人的肉体在创造新的确定性停滞不前时,思维便承担起人的肉体在其创造极限内无法实现的创造任务。从肉体的实体存在到思维的出现可以说是肉体为实现创造的发散形式的延续。思维是人的肉体的无形的四肢。这“无形的四肢”相对于有形的四肢而言几乎是完全自由的、不受限制的。它可以向无穷远处发散、伸展。它可以穿过田野的小径、跨过奔流的大江、盘旋在神奇浩渺的大海之上;它可以游嬉于群星旋转奔涌的流星群之中;它可以孤独地漫步于冷寂的虚空或穿过恒星炽热的躯体。它的创造力基于它的自由,然而它的自由却并不等同于它的创造力。

正如宇宙的原初发散形式之前是“存在”始点的缺失,思维的原初发散之前是“思维”始点的缺点——这也是思维中“我”之始点的缺失。思维和宇宙似乎具有某种内在的相似性。也许您也体验到了这种相似性的存在。宇宙的各种运动形式是存在的物质的运动形式,宇宙的创造力体现在物质运动之中。人的思维的各种运动形式是非物质的运动形式,人的思维的创造力体现在非物质的思维运动之中。这种非物质的思维运动离不开客观存在的物质。思维本身是物质的产物,思维不能离开人脑而存在;思维同时也反映存在,思维的内容少不了客观物质。人的思维似乎要以非物质的运动形式去和宇宙的各种物质运动形式相媲美。

宇宙以其自然的运动便可实现无限的“泛创造”。无限的新的确定性通过宇宙的“泛创造”得以肯定。虽然人的思维相对于人的肉体而言显示出其近乎无穷的创造力——在肉体存在的期限内,人的思维的潜在创造力的确是接近无限的——它却不能肯定自己是否无时无刻都在创造着新的确定性。人的思维的确是无时无刻在创造着新的确定性,然而由于这些新的确定性最初都未通过物质的存在来肯定,所以无法明显地证实自身的存在。因此,在通常状态下,人的思维的“泛创造”似乎是无意义的。人的思维要证明其在创造着新的确定性的途径是使其自身最终意识到创造了或正在创造着新的确定性。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喜欢用“创造性思维”来指代思维的创造性的原因。其实,无论如何,思维本身就是具有创造性的。而所谓的“创造性思维”则不可避免地产生于“泛创造”的思维之中。因此,我们通常所说的“创造性思维”其实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创造性思维”创造的新的确定性就好比是宇宙创造中创造“关节点”的新的确定性。

“创造性思维”要创造思维中的“关节点”必须要经过强烈的、自觉的努力。不自觉的或无意的发现并不等于没有和不需要强烈的、自觉的努力。任何不自觉的或无意的创造都离不开强烈的、自觉的思维努力。只不过这种努力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潜在状态。所谓的不自觉的或无意的创造在创造的那一刻无论如何是自觉的。鲁班被草划破了手指,从而发明了锯,看起来是无意的、不自觉的创造,然而更合理的解释也许是鲁班的创造性思维的强烈的自觉性被压缩在极短的时间内,短得让人忽视了它的存在。或者更确切地说,创造性思维的显在的强烈自觉性被压缩在电光火石间,而潜在的强烈自觉性却一直存在于无意识的表层之下。显在的强烈自觉性是意识的特性,潜在的强烈自觉性是潜意识的特性。您也许认为潜意识都不是自觉的,然而,当目标转入潜意识的范畴后,潜意识应该有可能由意识引发潜在的自觉性,它将围绕着意识的目标无声无息地默默运动。潜意识的自觉性应有可能在其不自觉性这一主要特性中产生。一般的理论认为,潜意识是主体意识不到的、没有自觉控制的心理活动。我们所说的潜意识的自觉性似乎与此发生了冲突。然而,如若按下面这个角度来分析这一问题,我们就会发现其实并不存在冲突:潜意识作为整体,相对于主体意识而言都是不自觉的,主体意识不到的。但在潜意识范畴之内,潜意识相对于自身而言,又可分为两部分。对其自身也是不自觉的那部分是主体,另一部分对其自身而言有一定的活动指向,也可以称为潜意识的自觉部分。潜意识的自觉部分和不自觉部分一样也是主体意识不到的。这样一来,我们所说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说是由不自觉的潜意识、自觉的潜意和自觉的意识协同作用的结果。

创造性思维可以创造出思维所努力追求的新的确定性。这种新的确定性的创造是思维之完美的实现过程。然而思维是不可能真正实现完美的。创造性思维企图通过创造新的确定性来实现思维之完美只是各种具有创造力的运动形式对其固有完美的追求。各种具有创造力的运动形式的固有完美存在于宇宙之中。宇宙固有的均衡与和谐就是各种具有创造力的运动形式的综合表现,这也就是宇宙的完美。宇宙的完美是动态的完美。完美是宇宙生生不息的运动本身。威力巨大的神奇的原初发散运动,夸克粒子、强子、轻子、中子等基本粒子的混沌运动,一度占优势的光子辐射,中子、质子的聚合运动,宇宙稀疏气体形成的庞大的原始星云的运动,星系团、星系的运动等等等等,宇宙万物以各种运动形式显示着完美的创造力,显示着创造力的完美。

创造性思维的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对宇宙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运动的模仿。创造性活动发展到高级阶段往往都奔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即追求一种完美的均衡与和谐。宇宙因其固有的均衡与和谐,极易与人的创造性活动建立某种神秘的联系。

追求均衡与和谐的艺术品往往具有所谓的“永恒的美”的成分。这种“永恒的美”不是人所赋予的“美”的观念。人们所谓的绝对的、永恒的美是不存在的。蕴含在艺术品中的某种确定性因为是创造性思维追求均衡与和谐的果实,因而与宇宙固有的均衡与和谐有某种必然的对应关系。如果“永恒的美”存在的话,那么它就是宇宙固有的均衡与和谐,也就是运动过程本身,也就是创造本身。

纯粹的科学也可以说是探求宇宙固有的均衡与和谐。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客观世界,它探寻着宇宙万物的秘密,探寻着宇宙万物的运动规律。从微小的细胞到巨大的鲸鱼、从奇妙的“超弦”到神秘的“黑洞”,科学孜孜不倦地试图再现宇宙固有的均衡与和谐。这种工作离不开创造性的思维。科学中的创造性思维是通过在思维的世界中创造新的确定性来再现宇宙的均衡与和谐。爱因斯坦曾坦言说自己的工作是为了探索“自然界的神秘和谐”。普朗克也不止一次地表达过类似的思想。

哲学的创造似乎更是人类探求宇宙固有的均衡与和谐的表现。从泰勒斯、到赫拉克里特、德谟克里特、到康德、到马克思、恩格斯,没有哪一位哲学家不对宇宙或者说自然界发生浓厚的兴趣。这种兴趣的产生是因为宇宙固有的均衡与和谐对人类具有先天的吸引力。因为人类的肉体和思维精神中都留有宇宙运动的伟大的神奇的“光斑”。

人类对于宇宙的固有的均衡与和谐产生某种潜在的应力。这种潜在的应力可能最终促使人通过各种创造(如人的肉体自身的创造、人的思维的创造等)去再现宇宙的均衡与和谐。因此,我们会发现在科学、哲学、艺术的最高领域会出现殊途同归的现象。科学家、哲学家、艺术家以他们各自独特的方式进行创造。他们创造出各自领域的不同的新的确定性;以期向宇宙固有的均衡与和谐靠近,或再现这种均衡与和谐。由于最终的目标的内在统一性,因此为实现这一最终目标的不同方式所运用的创造性思维也必然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和规律。同时,思维的世界也不可避免地留有宇宙运动的“光斑”,不同的思维世界所具有的宇宙运动的“光斑”应该有一些基本的共同特征,所不同的只是不同的思维世界运用这些“光斑”的能力是不同的。

“创造性思维”是任何人都具有的,然而却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运用“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被弃之不用或主体无能力运用,那么它只能处于潜在状态,它将不能在“泛创造”的思维中独树一帜地显示自己的存在,那么它也就不能被人称为“创造性思维”了。我们前面说过从肉体的实体存在到思维的出现可以说是肉体为实现创造的发散形式的延续。肉体的存在到思维的出现可以说是一个质变的发散过程。白痴由于肉体存在的缺陷导致这一质变发散过程的缺陷,因此白痴的“泛创造思维”是有缺陷的,然而只要思维存在,它就必然包含有宇宙运动的“光斑”,或者说白痴也同样有创造性思维。白痴的创造性思维有时处于潜在状态,有时却强烈的表现出来。由于白痴的“泛创造”的思维是有缺陷的,因此他的创造性思维一旦显示出来就极可能异常强烈,甚至在所有思维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平常人的“泛创造”思维占思维活动的主导地位。“创造性思维”常常被湮没其中,因而往往被淡忘被弃用。只有努力去寻找“创造性思维”的人才能有机会运用“创造性思维”。所谓的天才是因为其发掘和运用“创造性思维”的能力高于常人。这种较强的能力一部分先天存在于肉体的存在之中,较好的遗传因子可以通过从肉体到思维的质变的发散形式传递到思维之中;另一部分则完全依赖于所谓的“天才”的后天努力。后天的努力使“创造性思维”不至于被湮灭,同时也提高了运用“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由于先天的因素和后天的努力,“创造性思维”在“天才”的思维构成中占有较大的、甚至是绝对的优势。在思维的构成上,“天才”与“白痴”是有相似之处的,两者的“创造性思维”在思维构成中都占有较明显的比例,甚至占主导地位;所不同的是,天才的“泛创造”思维是健全的,而白痴的“泛创造”思维却是有缺陷的。“天才”和“白痴”的一线之差往往就在于“泛创造”思维的发展状况。

那么,到底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呢?试图给它下一个精确的令众人信服的定义是不明智的。循着我们思考的轨迹,我们可以说所谓的“创造性思维”就是:能创造具有“关节点”性质的新的确定性的思维活动。前面,我们已经对此有一定的思考了。然而,仅仅给出这样一个定义显然对我们理解、开发、运用“创造性思维”的帮助不大。因此,更有意义的事也许是分析“创造性思维”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