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丑八怪也会越看越顺眼

丑八怪也会越看越顺眼

时间:2022-08-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再其貌不扬的艺人只要多见上几次也会不知不觉对其产生好感甚至开始觉得他帅气逼人,这又是为什么?即使第一次见面时觉得对方是“丑八怪”、“不好看”、“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多接触几次习惯了之后,也就慢慢觉得越看越顺眼了。实验结束后,研究人员向学生们提供了四个品牌的矿泉水,并告知他们可以选择任意的一瓶饮用,DASANI自然也在其中。

再其貌不扬的艺人只要多见上几次也会不知不觉对其产生好感甚至开始觉得他帅气逼人,这又是为什么?

女性友人将一位其貌不扬的男性介绍给了你,这个人恰好是你最不喜欢的那种长相。

身为女性的你虽然几乎从没有和那位男性说过话,但见过几次之后,也就开始慢慢地觉得,他的长相似乎也没那么糟糕,没那么让你难以接受了。

肯定有人有过这种经历吧?

又或者,你正在看的电视剧里出现了一位新人女演员。一开始你对她完全没什么兴趣,觉着“也不怎么可爱嘛,我可不喜欢她这个类型”。

然而,电视剧一周一周地看下来,你开始慢慢觉得她很有魅力,不知不觉间更是成了她的头号粉丝

下面这个例子应该会让你觉得更有真实感吧。

第一次见到某个艺人时,因为其长相太没特点,乍看之下也恰好是自己不喜欢的类型,你最开始的感觉就是“不喜欢这个艺人”。

然而,因为总在电视上的综艺节目里见到他,慢慢地,你的想法开始改变了,甚至产生了“我好喜欢他啊”、“他好帅啊”的想法,这种情况应该也不算少见吧。

事实就是如此。

当某个事物反复在你眼前出现时,我们就会慢慢对其产生好感。

这在心理学上叫做“多看效应/重复曝光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

比利时天主教鲁汶大学的心理学家奥利维尔·科尼尔(Olivier Corneille)主持了一项相关的实验,在实验中,他向63名实验参与者展示了40张不同人物的面部照片。

随后,研究人员又以另一项实验的名义,向参与者们展示了80张不同人物的面部照片,并要求参与者们判断“哪个人更有亲切感”、“哪个人更具魅力”。

最终,参与者们普遍得出的结果是,在第一次实验中已经见过一次、有些眼熟的40张照片里的人,更容易让他们产生亲切感,也更具魅力。

这一结果证明,比起只见过一次的人,我们更容易对接触次数较多的人的样貌产生好感。

即使第一次见面时觉得对方是“丑八怪”、“不好看”、“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多接触几次习惯了之后,也就慢慢觉得越看越顺眼了。

然后,这个人也许就这样成了你毕生的伴侣。

习惯即意味着喜欢

如果你对某个人怀有好感,那肯定是有相应的理由的。

喜欢ta的长相,喜欢ta的为人,喜欢ta看待问题的方式,肯定是这个人本质(personality)上的东西吸引了你。

然而科尼尔的研究却证明了,仅仅是曾经照过面,仅仅是因为眼熟,这种单纯的理由就足以让我们对一个人产生良好的印象。

当然,我们之所以会做出如此不合理的判断,也与实验中让人们观看的只是没有实体的照片不无关系。

接下来,我想继续为你介绍一个,同样也是使用照片进行的实验。

美国马里兰大学市场营销学部的卢塞丽娜·费拉罗(Rosellina Ferraro)副教授,以进行表情分析为由,邀请了126名大学生参与了实验,实验中,她向学生们出示了20张照片,并要求学生们“注意照片中人物的表情”。

其实,每次向学生展示时,20张照片中都会随机混人0~12张特别的照片,这些照片的画面里均十分隐蔽地拍到了一款名为“DASANI”的虚构矿泉水品牌。

实验结束后,研究人员向学生们提供了四个品牌的矿泉水,并告知他们可以选择任意的一瓶饮用,DASANI自然也在其中。

当然,研究人员没有为这些矿泉水做出任何宣传和推荐。然而,还是有较多的人选择了偷偷拍人画面中的那款矿泉水。其具体结果如下。

这说明,即使在无意识的状态下看到了某样事物,该事物也会在不知不觉间在你的脑海中残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

因此,我们往往很容易对眼熟的东西产生好感。

习惯产生信任

广告的世界里,多看效应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

为使产品尽可能频繁地出现在消费者的视野里,通过多种传媒渠道展开宣传,营造亲民性和品牌魅力,以求对消费者的购买欲造成积极的影响,这就是商家的营销手段。

事实上,我们在超市挑选洗衣粉的时候,优先选择的大抵都是看过广告宣传的品牌,而对于从来没听说的牌子,我们应该是碰都不会碰的吧。

为了避免在遗产继承问题上出现纠纷,你决定去律师事务所咨询一下。这时你选择的,应该是早晚上下班坐电车时,经常看的广告里频频出现的那家律师事务所,而绝不会在大街上随便找一家就进去咨询了吧。

我们很容易对反复过目的对象产生好感,甚至这种好感还会升级为信赖感。

但是,这种信赖感的来源是广告,它会随着广告出现的频度而改变,是极为不稳定的。

下面这个心理实验可以证明广告宣传的有效性。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市场营销学部的韦恩·霍耶(Wayne Hoyer)副教授,邀请173名大学一年级学生参与了一项实验。实验内容是,请学生们从三种不同品牌的花生酱中挑选出一款自己想要的。

其中,三种品牌的花生酱中,有一款是经常打广告的知名品牌,而另外两款则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品牌。

结果正如你想象的一样,有93.5%的人选择了名牌产品。

此外,当参与者被问到“选择这个牌子的理由”时,有45.2%的人给出了“包装较好”的答案。

包装和内容自然是毫无关系的。然而我们却还是因为这种与商品的品质和成分毫无关系的理由,而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这款产品的包装我在广告里见过”,仅仅基于这种理由,就促使我们将其放人了购物篮。

[喜不喜欢,值不值得信赖,想不想买?

这一切其实都是由ta出现在你眼前的次数所决定的。]

原本很讨厌的东西一旦实际拥有了,体验过了很可能也就喜欢上了

现在通过电视购物节目,或者网上商城等渠道购物的人越来越多了。

可是,即使有想买的东西,还是有很多人会对电视、网络购物有所迟疑,这是因为,在眼前没有实物的情况下做判断,实在是很让人不安。

不确认实物就买,不是很容易买失败吗?尺码不合身的可能性很大吧?实际性能要是比想象的差可怎么啊?等等等等,不安感始终难以平复。

不管购买的欲望有多强烈,如果不允许退货的话,还是难以决定下手——为了消除消费者这种不安感,鼓励消费者的购物积极性,并提高销量,宣称可以提供免费退货服务的邮购、网购商家正越来越多。

正因为有了此类服务,尺码不合身,或者产品跟想象的有出人时就可以随时免费退货了,消费者的购物积极性也就变得更强了。

并且,商家不仅提升了出货量,更可以通过对买方退货倾向的分析,对今后产品开发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免费退货制度无论给卖方还是买方都带来了实惠。

但是,这种制度也很容易导致消费者做出过度购买的行为。

为何想得到手,只因曾经拥有

美国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大学的詹姆斯·贝根(James Beggan)博士,邀请43名女大学生参加了一个实验。然后,将某个品牌的饮料冰镇器作为协助实验的回礼,送给了其中一半的学生。

过后,他要求参与实验的全体学生对该冰镇器做出评价。

结果,没有得到冰镇器,只是单纯对冰镇器做出评价的学生们,给出的分数为4.50分(满分7分)。而此前已经实际获得了冰镇器的学生们,则给出了5.55分的高分。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呢?

当我们对某物品做出评价时,只要这件物品不是我们自己的所有物,我们就能够对其做出客观的判断。

然而,一旦此物成为我们的所有物,我们就再也无法做出客观的判断了。因为要评价的对象,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

不仅如此,我们还会因为某些缘由将其视做“更好的东西”、“更令人满意的东西”,并倾向于为之做出更高的评价。

举个例子来说,与男友约会时,你们偶然进人了一家宠物店。原本你只是想去看看小狗,但并没有养一只的打算。

可是,你觉得小狗实在是太可爱了,就将它抱在怀里,同它玩了一会儿,那么可以想象,抱了一会儿之后,你就再也放不下它了。于是,原本并不想养小狗的你却改变了念头,最终还是把它买回了家。

这种心理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也就是,认定自己拥有的物品具有较高价值,因而难以割舍的心理现象。

因此,即便是可以免费退货的商品,在身上试穿过一次,或者使用过一次之后,你就会对其恋恋不舍、爱不释手了。

结果,这就导致我们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开销。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利用了禀赋效应的营销方式。

例如,你听说附近的餐厅正在通过SNS发放限定打折券。这里的SNS指的是某种类似推特或者LINE的社交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只要注册账号,就能得到特殊的打折券。

对此颇感兴趣的你赶忙注册完账号,领到了打折券。那么,为了享受到打折券上的优惠,你自是想尽快把它用掉。

因为如果不用的话,它就只是一张毫无价值的“打折券”罢了。也就是说,只有当你使用它的时候,它才会产生价值,但是不用的话,也不会造成什么损失。

然而,即便是本身不具备任何价值的东西,只要我们拥有了它,拥有了这项优惠,就无论如何也不想舍弃了,一旦舍弃,就会让我们产生“损失”的错觉,这就是人类的心理。

于是,我们就会以“难得拿到张打折券,就去吃一顿吧”为由前往餐厅用餐,因此也就产生了不必要的开销。

明明没尝过就觉得讨厌,这只是你内心设下的壁垒罢了

拥有过一次之后,便会恋恋不舍,体验过一次之后,就会爱不释手,这都是人类正常的心理现象。

那么,接下来我们可以再来看看“明明没尝过就觉得讨厌”这种心理。

这种心理指的是,没尝过的食物自然不知其味,可尽管如此,却还是先人为主地对这种食物产生了厌恶之情。

但实际上,也许你尝过一次之后,就会喜欢上这种食品了也说不定。

再比如说,你一直拒绝玩游乐场里那些比较刺激的游乐项目(如过山车、跳楼机之类),终于有一日你被人生拉硬拽地上去玩了一次,结果那种兴奋感让你欲罢不能,从此你就疯狂爱上了它。“明明没尝过就觉得讨厌”,这只是我们给自己的内心设下的壁垒罢了,这座壁垒其实是非常容易跨越的。

下面的实验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苏珊·赛格特(Susan Saegert)教授召集了121名女大学生,请她们分别喝下好喝的饮料以及难以人口的饮料,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

其中那些难喝的饮料,其实就是醋或者奎宁水(一种可用做退烧药的苦涩液体)等。

喝过饮料之后,当研究人员询问学生们是否愿意再次参加实验时,喝下好喝的饮料的学生给出了4.4分,而喝下难喝饮料的学生则给出了3.8分(分数越高代表好感度越高),出现了意料之中的分差。估计谁都不愿意再主动跑来喝一次这么难喝的饮料吧。

然而,当学生们反复喝下这些饮料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三次、五次,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学生们越喝越愿意参加实验。

最终,当第十次实验结束后,喝下好喝饮料一方的分数达到了5.1分,而喝下难喝饮料一方的分数则达到了5.2分,两组的分数都上升了。

也就是说,多喝几次,我们就会适应,甚至会渐渐喜欢上它的味道,因此也就更愿意再次参加实验了。

经常发生的事即适应,适应即意味着日常,也就意味着安心。

出于生物的生存本能,人类总是会主动回避风险,并乐于令自己处于有安心感的状态,也就是亲切熟悉的状态下。

因此,对某件事物越习惯越适应,就会将其视做具有安心感的、令自己满意的状态,从而“喜欢”上该事物。

无论是你觉得永远难以逾越的厌恶的食物,还是你极度不喜欢的人,抑或是无比艰难的困境,只要适应了,也就能够轻易跨越曾经的心理障碍了。

如果真的无法跨越的话,那其实也只是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不愿去跨越罢了。

然而,“适应”总有一天会转为“厌倦”。当我们厌倦的时候,当初的喜爱之情就会慢慢被忘却,我们的兴趣也就渐渐淡化了。

这就是另一种心理在作怪了,不过因为这个议题与本书的主题关系不大,此处暂且不做讨论。如果您有兴趣的话,那就不妨参阅一下鄙人的另一本关于恋爱关系的拙作吧。[1]

[一旦拥有了,适应了,我们的警戒心就会无条件地解除。]

精挑细选耐心比对之后买下的商品实际上却未必更优质更良

到超市卖场买东西时,相信你一定也会仔细比较哪个包装分量更重,哪个里面装得比较多,然后再决定买哪个吧。

如果包装内商品的多少可以用确切的数值表现的话,倒是不会有什么顾虑,但如果不能用数值衡量的情况下,就只能靠我们自己的双眼来判断了。

然而众所周知的是,眼睛可是会骗人的。

接下来请你观察一下下一页的这些图案。看过这些图案,你应该就明白了,物体外观的不同可以轻易地让我们产生视觉上的错觉。

这些图案是有名的错视图形,它们证明了,我们的视觉能力是极容易产生误差的。

视觉上的错觉被称为“错视”。一般认为,生理原因,或几何学原因是造成错视的主要因素。

但是最近的研究显示,诸多心理因素也有可能引起错视。

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市场营销学部的瓦莱丽·福克斯(Valerie Folkes)教授认为,产生错视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新奇性”。

不熟悉的但有趣的事物,往往很容易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而正因如此,我们的判断就会随之产生误差。为了证明这一假说,她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中,研究人员准备了一些苹果汁柠檬水。然后将它们分别注人形状特别的苹果形的容器和形状较为普通的容器中进行出售,并对购买者的反应进行了对比。

实验共调查了两家超市的240名顾客(其中男性108人,女性132人)。

实验结果显示,将苹果汁分别注人普通形状的以及苹果形的容器后,87.5%的顾客都选择了形状新奇的苹果形的容器,并认为苹果形的容量较大。但实际上,二者的容量是完全相同的。

而同样的,将柠檬水也分别注人普通形状的以及较为强调曲线设计的容器进行出售后,也有95.0%的顾客认为,形状新奇(强调曲线设计)的容器的容量比较大。

也就是说,不熟悉的、形状奇异的容器,在我们眼里看来容量较大。目前这种心理现象已经得到了证实。

小包装看上去更健康

我们已经知道了,通过包装和外观推测包装内容的数量很容易看走眼。

可是,我们看错的可能不仅是数量,甚至很可能对其中商品的本质也产生错误的认识。

美国肯塔基大学市场营销学部的莫拉·斯科特(Maura Scott)副教授进行了这样一个实验,她先将M&M牌巧克力豆装人大小不同的包装袋内,然后让实验参与者们判断包装内巧克力豆的数量和卡路里含量。

实验共准备了以下两种包装。

A.将大粒M&M豆放入一个大包装袋内。

B.将小粒M&M豆分别放入四个小包装袋内。

那么,你觉得哪个包装的巧克力豆数量更多,哪个包装的卡路里总量更高呢?

实际上,二者的卡路里含量都是200大卡。但包装的较大差异,导致了令人诧异的结果。

那就是,人们基本都得出了,小包装的卡路里含量较低的结论。

并且,节食减肥愿望越强烈的人,选择小包装食品的倾向也越强。

卡路里越低,吃得越多

根据外观的不同,我们的接受度也会随之产生极大的变化。但事实还不仅仅如此。

一旦我们通过外观判定食品的卡路里含量较低,那么我们后续的行为也会随之改变。

简单说来就是,我们会更多地吃下我们认为卡路里含量较低的食物。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詹妮弗·阿尔戈(Jennifer Argo)在其报告中阐述了人类会表现出这种行为的事实。

她邀请了76名女大学生参加了实验,并请她们品尝以下两种糖果。

A.每四颗糖果放入一个小包装袋中。

B.糖果像小山似的堆在一个盘子里。

就像前文中斯科特的实验所证明的那样,因为A将糖果放人了小包装,人们就会觉得A的卡路里含量相对较小;而B这种堆小山似的放法,看起来就没那么健康了。

最终,在A案例中,学生们平均吃下了38.78克的糖果,而B案例中,学生们平均只吃下了16.92克,表现出来的行为差异巨大。

因为B看起来不健康,于是我们的自制力就会控制我们的食欲,让我们少吃点;而A看起来很健康,所以我们就会放下心来,毫无节制地大快朵颐了。

“看起来卡路里很低”的错视效应误导了我们,让我们反而摄人了更多的卡路里。

这种不合常理的悲剧,想必在你身边也很常见吧。

[外观常常会误导我们犯下过错,然而我们却对此束手无策。]

为什么人的心总是很容易被红心夺走?

你在圣诞节晚会上中奖了,奖品是巧克力。

那么接下来,你会选择仅剩的两块巧克力中的哪一块呢?

A.可爱的心形巧克力(定价50美分,重14.75克)。

B.逼真的蟑螂形的巧克力(定价2美元,重56.7克)。

从理性的角度而言,肯定应该选择B。因为选择B的话能多得1.5美元的利益,巧克力的克数也更多一些。

然而,我们却往往做不出这种所谓的理性判断。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奚恺元(Christopher K.Hsee)教授以114人为对象,进行了上述实验。结果,只有68%的人选择了B。

正是外观印象的不同,才导致了这种结果吧。

并且,当被研究人员问到“你觉得哪个更好吃?”时,更有54%的参与者选择了A。这说明,外观上的差异,竟然可以改变人们对巧克力实际味道的评价。

一见到红心形就迈不动腿

心形,是容易让人类产生好感的形状之一。

那么,同样也被用在扑克牌上的其他图形,又会让我们产生什么样的感觉呢?

黑桃给人以强硬感,梅花象征和平与自然,方块让人联想到财富或宝石,虽然这些图形给人的印象各不相同,但对我们而言,它们依然只是单纯的图形,谈不上喜欢,也说不上讨厌。

如果你觉得我是在胡扯的话,那不妨请你看看自己手机里的邮件或者短信。在这些信息里,你最常用到的不就是心形吗?

就算不是心形,在其他表达感情的表情文字中,也都大量地使用到了心形符号。

只有通过心形符号才能向对方表达善意和亲切。

发个心形过去,对方肯定不会从中感受到恶意,心形正是和平的信息。

于是,所有人都在使用心形符号传达同样的信息,心形也就成了一个万能的图形。

心形的有利性和万能性,是其他符号所不具备的。能包含如此特殊的意义的符号,唯有心形而已。

下面这个实验可以证明心形的魔力。

法国南布列塔尼大学的心理学家尼古拉斯·盖冈(Nicolas Guéguen)选定了三家餐厅,并以独自一人来这三家餐厅用餐的365名(其中男性229名,女性136名)顾客为对象,调查了他们在用餐结束后付小费的情况。

该结账了,服务生来到顾客的餐桌旁,将账单压在一个放了两颗糖的小碟子下面,就转身离去了。

因为法国的餐厅是将12%的服务费算人账单中的,所以通常客人不需另付小费。但也有一部分客人仍会在结账用的碟子里多放上一些小费。

于是,通过改变红色碟子的形状,实验得到以下的结果。

也就是说,当碟子是红心形时,有更多人愿意支付小费。不过差别竟然如此明显,也着实让人惊讶。

那么既然有这么好的事,又岂有不借鉴之理呢?

如果你正在为了志愿者活动募集捐款,那么就不妨给捐款箱上贴满红心吧,这么做的话,捐款额很可能会大大增加哦。

再比如说,你开了一家甜品店,正在为招揽顾客发愁,那就不妨在展品上多用些红心装饰吧,这样一来,搞不好你的店一下子就会火起来了。

因为我们命中注定要被事物的外在蒙得团团转,所以就更应该反过来利用这种心理,尽可能地从中获利,此方为上策。

[心形蕴含的信息,可是万国通用,万人皆知的。]

无论怎样离谱的天方夜谭听多了就会信以为真落入陷阱

人类是以视觉为优先的生物。

假如遮住眼睛只凭听觉行动的话,我们就会寸步难行,这是小孩子都懂的道理。

如果只依赖触觉的话,倒是可以通过触摸做出一定的判断,但触觉也不总是可靠的。

堵住鼻子吃自己喜欢的食物,就难以感受到其原有的美味。嗅觉一旦罢工,味觉也会跟着变得毫无滋味。

从视觉到一向被看做是人类五感中退化最严重的嗅觉,这五感的靠谱程度也越来越低了。

所以,我们才会将视觉捕捉到的东西视做最优先的判断材料。

想探究对方的本质,就不得不依靠看在眼里的东西,这就是人类的行为方式。

正因为我们是如此重视视觉,所以只要事物的外表产生些微的变化,就足以导致错误的判断发生。

这种错误,可能是视觉上的、理解上的、推断上的,或感觉上的错误,也可能升级为想象、幻想、妄想,甚至梦想等非现实的东西。

这是什么意思呢?看了下面这个实验,你就能明白了。

美国芝加哥大学市场营销学部的阿帕娜·拉伯鲁(Aparna Labroo)副教授向55名学生展示了一种咖喱味的蚂蚱罐头。

这种调制成咖喱味的蚂蚱,在泰国东北部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食品。其实包括日本在内的许多国家也都有食用昆虫的习惯。

然而在芝加哥大学的学生们眼里,这种食物还是太超乎他们的常识了。

于是学生们完全没有尝一口的意思,只是好奇地看了看。当被研究人员问到“想要这种罐头吗?这罐头卖多少钱你们会买?”的时候,结果正如你预想的一样,学生们给出了极低的评价。明明是一种完全未知的食品,也许尝过之后还会为其美味所感动呢,但学生们还是只凭外在就将它完全否定了。

然后,研究人员让学生们在脑海中,想象了一下自己被这种蚂蚱罐头的美味所吸引的景象,然后又问了同样的问题。

结果,不可思议的是,学生们对罐头的评价居然有所提升。

学生们给出的评价分数由1.31分上升到了2.28分,而对于“这种罐头卖多少钱你会买”这个问题,学生们的分数也由0.19分上升到了1.49分(满分7分)。

这证明了,正因视觉错误的判断材料只有眼见之物,所以也格外站不住脚,格外容易改变。正因如此,只要在大脑中稍做想象,我们也就立刻会对嫌恶的对象产生好感了。

将想象化为现实

我们的大脑有时会分不清现实和幻想。

例如,只要在脑海中想象出自己与某事物的接近的场景,心理上就会产生距离拉近的感觉;相反,如果做出了远离某事物的想象,你的心理也就会随之产生疏远感。

很难理解吗?那么,就让我们试着将这种说法放到人际关系里体会一下吧。

假设,你在公司碰到了一位以前没见过的同事。

于是,你主动上前与对方寒暄。可对方却没有给出你期待的反应,而是直人主题,直接谈起了工作问题,这让你颇为不快,这个人也给你留下了很糟糕的第一印象。明明只是第一次见面,还完全不了解对方,你就已经对他产生了“这人刚见面就这么没礼貌啊”,“是不是看我不爽啊”等负面的想法。

然后,你就会越看这人越不顺眼,愈发觉得他难以相处,就主动对他敬而远之了。

你这种态度自然对方也能感觉得到,于是对方也会觉得你们合不来,慢慢地,你们的关系也就闹得越来越僵了。

最终,你单方面的妄想化做了现实。

这个道理反过来也成立。

即使曾经与对方闹僵过,只要在脑海中不断想象“我和那个人挺合得来的”,“一定能好好相处”,你心里原本抱有的别扭感也会慢慢消失。

于是,你就会以一种善意的态度面对对方,慢慢地,你们的关系也就越变越好了。

脑海中的形象,会影响我们对现实世界的判断——想不想要蚂蚱罐头,喜不喜欢某个人,我们的判断总是会随着想象的变化而变化。

这在心理学上叫做“虚幻真实效应(illusory truth effect)”。

无论是想象还是幻想,我们在脑海中塑造的形象总会在不知不觉间,被我们的大脑认知为现实的、真实的东西。

而下面这个实验则证明了,即使不是通过想象,而只是反复重复某句话,也能让非现实的东西化为真实。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伊安·贝格(Ian Begg),以64名大学生为对象进行了以下实验。

首先,他让学生们听了64篇文章,这些文章的主题都是些基本没有人会赞成的胡编乱造的内容,比如“男性的数学能力比女性强”一类的议题。

然后他将学生们分为了两组,一组反复听两次文章,另一组只听一次。

听完之后,要求学生们判断刚才听过的内容哪些是正确的。最终,只听过一次的学生们认为有44%的内容是正确的。

而反复听了两次的学生则认为,有60%的内容是正确的。

也就是说,当人们听到奇怪的事情时,基本都会对其持怀疑态度,然而听的次数多了,事情的真实性也就随之增加了。

妄想(胡编乱造的文章),经过不断重复、反复提起,也就会在不知不觉间化做现实(正确的文章)。

[我们每天都在将妄想和幻想变做现实。]

【注释】

[1]即«恋爱小心思,幸福一辈子»。——编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