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敢于质疑,不盲目听信权威

敢于质疑,不盲目听信权威

时间:2023-08-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写作关键词敢于质疑,独立思考小丹通过了入学考试,成为剑桥大学的一名女大学生。于是,小丹重新做了多次实验,实验结果与结论还是不相符。接着,小丹说出了自己的建议。教授听了很高兴,不禁夸赞小丹说:“你喜欢思考,是个敢于质疑的好学生,你提出的建议使我设计的方案更加完美了。”两年后,小丹如愿以偿地被学校录取为研究生。

写作关键词

敢于质疑,独立思考

小丹通过了入学考试,成为剑桥大学的一名女大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她的成绩名列前茅。

有一次,教授安排学生做实验,他讲解了做实验的具体步骤。小丹按照教授在课堂上讲述的步骤做,结果却总是与教授讲的结论不相符。

于是,小丹重新做了多次实验,实验结果与结论还是不相符。经过仔细研读教科书上有关理论及其实验的部分内容,她发现教授讲的实验步骤中有一个错误的地方。

随后,小丹把自己的看法告诉了教授。教授说:“那一定是你弄错了!”

小丹说:“我是按照您讲的步骤做的,也许是您设计的实验步骤有问题。”

教授说:“那为什么其他同学没有发现错误,只有你一个人认为有问题啊?”

小丹说:“因为他们按照您讲的步骤做了实验,但是并没有仔细检查实验结果。”

教授将信将疑道:“我设计的实验步骤真的错了吗?让我去看看。”

小丹和教授一起来到实验室,教授亲自指导小丹做实验,结果证明果然是实验步骤有错误。

看到这个结果,教授对小丹说:“没有想到我设计的实验步骤,班上的同学都做了,唯独你能指出它有错误。看来,我得重新设计实验步骤了。”

小丹说:“不用全部否定!其实,改进一个地方就可以了。”

接着,小丹说出了自己的建议。教授听了很高兴,不禁夸赞小丹说:“你喜欢思考,是个敢于质疑的好学生,你提出的建议使我设计的方案更加完美了。”

小丹说:“其他同学是太尊崇您了,以致丝毫没有怀疑您设计的方案有错误的地方。我也是反复做了多次实验之后,才产生疑问的。”

教授说:“你用事实证明了我的设计方案的缺陷,我十分高兴。希望你将来比我更优秀。”

两年后,小丹如愿以偿地被学校录取为研究生。

女孩应该懂得的道理

富兰克林说:“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在学习过程中,要做优秀的女孩,就必须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要敢于质疑,不要盲目地迷信学术权威和专家的理论。

生活中并不是所有名人的结论都是正确的,也不是所有权威的理念都应该让我们深信不疑。女孩必须有敢于质疑的精神,努力探索,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案,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以提高我们的学识水平和能力。

优点解析

打破束缚,走自己的路

在碰到问题时,人的惯性思维总是围绕在现有的方法中找出路,黑格尔说过:“人死于习惯。”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地被自己的习惯和一些常规所左右。例如我们上学时总是习惯走一条固定的路线或是乘坐固定的某路公共汽车;外出时喜欢去自己熟悉的地方玩耍—道理很简单,因为人们相信经验,害怕改变,担心这种改变会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很多时候,人们将惯性归纳为“逻辑”,但逻辑就像是一条被许多人所走过的旧路,但它肯定没有办法带你到达另一个新的地方。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了。

要知道,埋没天才的通常不是别人,恰恰是自己。成功的路径不止一个,不要循规蹈矩,更不要放弃成功的信心,此路不通,就该换条路试试。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应变、学会突破常规,走自己的路才能找到更为广阔的天空。

女孩手册

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的高级心理活动,是政治家、教育家、科学家、艺术家等各种人才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你也希望成为出类拔萃的人吗?那么,你就需要培养创造性思维。

1.尝试用新眼光看平常事,摆脱固有思维

如果问“8的一半是多少?”人们通常会回答说:“是4。”但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答案了么?如果将“8”竖着从中间分开,那么一半就是“3”,如果横着分开,一半就是“0”。后两种答案就是摆脱了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所想出来的。当我们学会转换思维的角度,就会发现很多事情并不是只有一种解决方法。

2.冲破定式,训练发散性思维

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以某一事物为触发点,多角度、全方位引出问题,展开思路,提炼创意的一种思维方式。比如想一下,一块砖头除了盖房子还有哪些作用等。

3.敢于质疑,亲身经验比权威更重要

长期以来,很多人习惯了默认权威,因为长期沿袭下来的理念代代相传,教化的力量让不少人失去质疑的勇气,不得不去崇尚传统和权威。然而,真理也并非是永恒不变的。在人类越过真理大山之后,先前的真理可能就不再是真理了。这就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怀着质疑的态度对待权威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